2021-2022
学年度第
一
学期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刘胡兰
课时
2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标要求
1.学习独立识字。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课文。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背景分析
本单元围绕“伟人”这一主题编排了4篇人物故事。故事语言简洁,内容紧凑,教学中既要引领学生感受伟人心系百姓的高贵品质,初步渗透革命传统教育,也要借助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练习讲述故事。全文共4个自然段,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刘胡兰为严守党的机密而英勇不屈,壮烈牺牲的感人事迹,歌颂了党的女儿刘胡兰忠于党,终于人民,为革命视死如归的崇高品质。
学习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识“刘、兰”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血”,观察字形结构,能正确书写“刘、民”等8个生字。会写“年轻、村子”等5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借助关键词句,了解故事内容,感受刘胡兰为革命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精神,讲述故事经过。
学习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借助关键词句,了解故事内容,感受刘胡兰为革命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精神,讲述故事经过。
评价任务
完成学习任务一中(一)、(二);当堂检测1(检测目标1)完成学习任务二中(一)、(三);当堂检测2(检测目标2)完成学习任务三中(一)、(三);当堂检测3(检测目标3)
所需条件
1.教学课件、教学一体机2.生字卡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学习任务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指向目标1)自学指导1:试着读课文,给课文标出自然段。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观察课后田字格内生字的间架结构,先描红,再临写。评价标准:读得正确、流利☆☆
写得正确、规范☆☆(一)自学自测(检测目标1)1.课文能读通、读顺,我给自己的评价是读通☆读顺☆。(检测目标2)2.生字我会读刘
兰
派
被
血
拉
兵
血挺
杀
烈
民
反
村
关
道3.生词我会读刘胡兰
反动派
被捕
鲜血
拉到
民兵
血淋淋
挺起
杀害
烈士
国民党
村子
关闭
知道
年轻
广场4.多音字能读准“鲜血”中的“血”应读________,还可以组词:________、________。“血淋淋”中的“血”应读________,还可以组词:________、________。5.生字我会写刘
民
反
村
被
关
道
兵(1)通过观察我发现:独体字是
左窄右宽的字是:
左宽右窄的字是:上下结构的字是:
半包围结构的字是:(2)我要提醒同学注意容易写错的字是:(3)把难写的字多写几遍:(二)小组纠错(检测目标1)1.把生字读给小组同学听,请同学给我评价☆☆☆☆☆2.小组接力读生词,我给自己的评价是☆☆☆☆☆(三)质疑拓展1.“被”地书写笔顺(预设)右部“皮”的笔顺:横钩、撇、竖、横撇、捺2.展示朗读课文。(检测目标2)学习任务二:细读课文,借助词句,了解故事,体会人物自学指导2:细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用“_______”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词句。体会刘胡兰是怎样的人(一)自学自测(检测目标3)通过朗读课文,我能完成填空。(检测目标2)课文主要写了________(时间)________(谁)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________(怎么样),最终壮烈牺牲的故事。(二)小组纠错1.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填空,纠正错误。2.交流画的词句,说说自己的体会。(三)质疑探究(检测目标3)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要描写写天气?“天阴沉沉的,寒风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1)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把什么比喻成“刀割一样”?刀割是什么感觉?这样的天气给人什么感觉?(预设)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寒风吹在脸上”比喻成“刀割一样”。疼痛。这样的天气让人感到压抑难受。
(2)人们刀割一样疼痛,不仅在脸上,还在心里,为什么?(预设)由于叛徒的出卖,刘胡兰被捕了。
(3)怎样才能把人们内心的压抑、难过、疼痛读出来?用低沉、缓慢的语调齐读第一自然段。(检测目标2)
2.小组分角色读第二自然段,分别画出敌人和刘胡兰的语言和动作的词句,想想:敌人是怎样对付刘胡兰的?在文中圈出相关词语。
(1)小组分角色读第二自然段。
(2)分别读敌人和刘胡兰的语言和动作的词句。
(3)第二自然段中写了刘胡兰和敌人的三次斗争,敌人是怎样对付刘胡兰的?刘胡兰是怎样和敌人斗争的?(预设)方法敌人刘胡兰第一次斗争收买告诉我,村子里谁是共产党员,说出一个,给你一百块银元。(大声)我不知道!第二次斗争威胁不说就枪毙你!(愤怒)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第三次斗争毒打打得献血直流像钢铁铸成似的,一点儿也不动摇。
(4)“刘胡兰像钢铁铸成似的,一点儿也不动摇。”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预设)刘胡兰英勇不屈的精神和对党无比的忠诚。(5)有感情地朗读刘胡兰说的话,读出她的坚决,毫不畏惧。(检测目标2)3.读第三自然段,画出能体现刘胡兰英勇不屈的句子。(1)面对敌人的死亡威胁,刘胡兰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预设)“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是共产党员!”“她迎着呼呼的北风,踏着烈士的鲜血,走到铡刀跟前。”(2)说说自己的感受。(预设)三个动词“迎、踏、走”表现了刘胡兰英勇不屈、从容赴死的大无畏精神。(3)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读出刘胡兰英勇无畏的精神。(检测目标2)4.齐读第四自然段,理解“生的伟大,死的光荣”(1)活着的时候做了伟大的事,死也是为了做光荣的事死掉的(2)齐读“生的伟大,死的光荣”5.通过学习,说说刘胡兰是怎样的人。(预设)英勇不屈、视死如归、忠于革命学习任务三:讲述,借助词句,联系表达自学指导3:根据提供的关键词句,小组内练习讲述刘胡兰的故事。5分钟后小组长推荐1人在班级展示讲述故事。
学习过程
评价标准:故事完整☆,讲述流畅☆,声情并茂☆(一)自学自测(检测目标3)我能根据提供的关键词句讲述刘胡兰的故事(检测目标3)1947年1月12日……。……云周西村。……被捕了,…………收买……。……威胁……。……打……。刘胡兰像钢铁铸成似的,一点儿也不动摇。……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是共产党员!迎……,踏……,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二)小组纠错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讲述故事,互相评价。(三)质疑探究(检测目标3)小组代表班级内展示讲故事。
当堂检测
1.听写课后生词。(检测目标1)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检测目标2)3.填空(检测目标3)课文主要写了________(时间)________(谁)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________(怎么样)壮烈牺牲的故事。感受到刘胡兰________的品质。
作业内容
1.完成练习册第18课《刘胡兰》2.把刘胡兰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一致性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在本课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细读,借助关键词句,了解故事内容——讲述,借助关键词句,练习表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了解故事内容并讲述故事。第三个学习任务中给出了具体的评价标准,通过小组内交流,班级展示,给家长讲故事丰富了评价主体和方式。
学后反思
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是理解课文,讲述故事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