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七律·长征》
一、选择题
1.下面词语中的“尽”与“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尽”意思相同的是(???
)。
A.?尽显??????????????????????????????B.?取之不尽??????????????????????????????C.?山穷水尽??????????????????????????????D.?尽心尽力
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3.下列每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围追堵截
无边无际????????B.?云涯暖???
翻山越岭??????????C.?气势磅礴?
腾细浪???????D.?尽开颜???
水流湍急
4.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B.?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
C.?泥丸:用泥制成的小球。????????????????????????????????????D.?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5.“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
A.?比喻?
对偶?
夸张?????????????B.?对偶?
夸张?
拟人?????????????C.?夸张?
拟人?
借代?????????????D.?借代?
比喻?
对偶
二、填空题
6.查字典填空。
“崖”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可以组词为:________、________。“索”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可以组词为:________、________。
7.根据要求完成字词练习。
(1)根据字义,选字填空。
度:①事物所达到的程度;②度量,能容纳承受的量;③过,由此到彼;④所打算或考虑的。
渡:①由这一岸到那一岸,通过;②载运过河;③渡口。
远________重洋???
________日如年???
置之________外???
过________时期
(2)根据词语的用法,选词填空。
度过:通常用于时间方面。?????
渡过:常用于江河湖海或困难、危机等。
①新冠疫情面前,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________这个难关。
②新冠疫情面前,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________了一个特殊的春节。
三、语言表达
8.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诗句。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四、现代文阅读
9.课外拓展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泸定桥离水面有几十丈高,是由十三根铁链做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九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一样。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飞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震耳欲聋。桥的对岸就是泸定城。城背靠着山,西门正堵住桥头。守城的两个团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他们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起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二连担任突击队,二十二位英雄(????
)着短枪,(???
)着马刀,(???
)着手榴弹,(
???)着敌人①密集的枪弹
,
(????
)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突击队刚刚冲到对面,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这②情况十分危急的时刻
,
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③奋勇向前,不考虑自身的安危
,
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里,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④狼狈地逃跑了。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1)给短文加一个小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在这篇短文的第二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
(3)将文中划横线的部分换成相应的成语。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4)为第一、二自然段选合适的段意,把序号写在括号内。
①第一自然段(???
)
A.两个团的敌人守住天险泸定桥???
B.夺取泸定桥的准备
②第二自然段(???
)
A.二连突击,三连铺桥???
B.我军发起总攻,冲向对面
(5)文中“党的号召”具体指下面哪句话?(????
)
A.“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
B.“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以雪充饥最香甜
天下着鹅毛雪,四面的山都盖上了厚厚的白雪,山间的羊肠小道被雪埋没了。一支部队在雪地中艰苦地行进着。他们是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是奉党中央的命令到浙江南部去建立抗日根据地的。
队伍中,一位右手裹着绷带的首长不时地鼓动着战士:“战鼓冬冬,红旗飘飘,红军战士真英雄……”
他就是军政委刘英同志。他的右手在战斗中负了伤,由于没有药品治疗,伤口已经脓了,胳膊又红又肿。高烧使刘英同志的嘴唇也枯焦了。同志们都劝他上担架,可他说什么也要跟着大伙一起走路,一起吃野菜草根。
部队已经在雪地上走了三天了,雪海茫茫,连野菜草根都难找。寒冷和饥饿在考验着红军战士。刘英同志一边走
??一边问战士
??你们说
??世界什么东西最甜
??什么东西最香
??大家纷纷说
??白糖最甜
??米饭最香
?有的边说边咂着嘴,好象香喷喷的大米饭就摆在眼前似的。刘英同志却说:“为革命事业,以雪充饥也感到最甜最香,你们说是吗?”说完,就顺手抓起一把雪,津津有味地吞咽起来。
看着负伤的首长这样坚定,这样乐观,战士们也不怕寒冷和饥饿了。
(1)给短文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茫茫:________。
津津有味: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反义词。
寒冷──________?????
坚定──________
(4)读了这篇短文,你感受到什么?
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
A
2.【答案】
B
3.【答案】
B
4.【答案】
C
5.【答案】
A
二、填空题
6.【答案】
Y;ya;山崖;悬崖;糸(十);4(8);索道;求索
7.【答案】
(1)渡;度;度;渡
(2)渡过;度过
三、语言表达
8.【答案】
(1)英勇的红军是不怕长征的艰难的,这些艰难困苦在红军眼里被看做是平平常常的事。
(2)金少江两岸是悬崖峭壁,水流很急,激流拍岸,给人以暖的感觉,铁索悬挂在水流湍急的江面上,使人有寒气逼人的感觉。
四、现代文阅读
9.【答案】
(1)攻天险
(2)拿;背;带;冒;攀
(3)枪林弹雨;千钧一发;奋不顾身;抱头鼠窜
(4)A;B
(5)B
10.【答案】
(1)刘英同志一边走,一边问战士:“你们说,世界什么东西最甜?什么东西最香?”大家纷纷说:“白糖最甜,米饭最香!”
(2)广阔深远,看不到边际;吃得很有味道
(3)炎热;动摇
(4)红军在雪地中艰难地前进,军政委刘英通过
吃雪,鼓励大家战胜饥饿和寒冷。这个故事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红军坚定、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