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是什么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我是什么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12 22:5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年级语文
2021-2022
学年度第

学期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我是什么
课时
2
授课时间


课标要求
1.学习独立识字。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3.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背景分析
本单元围绕“大自然的秘密”这个主体编排了3篇课文,侧重于体现大自然的一些科学知识。本单元两个学习重点:一是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这也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二是借助图片,了解课文内容。本课是一篇寓水的知识于趣味故事中的科学童话,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课文用词准确、语言优美,比如动词“落”、“打”、“飘”体现了用词准确、严谨的特点。
学习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识“晒、极”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会读生字组成的生词;观察字形结构,能正确书写“变、极”等9个生字,会写“天空、傍晚”等10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朗读,体会“落、打、飘”用词的准确,并能仿照说句子。3.通过读文和画图,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冰雹和雪,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
学习重难点
1.
认识“晒、极”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能正确书写“变、极”等9个生字2.
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冰雹和雪,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
评价任务
完成学习任务一中(一)、(二);当堂检测1(检测目标1)完成学习任务三中(一)、(三);当堂检测2(检测目标2)完成学习任务二中(一)、(三);当堂检测3(检测目标3)
所需条件
1.教学课件、教学一体机2.生字卡
板书设计
2.我是什么
雹子(打)我(水)→汽→极小极小的点儿



小水滴→雨(落)
雪(飘)池子—睡觉
小溪—散步
江河—奔跑
海洋—唱歌
跳舞
开大会灌溉—田地
发动—机器
(好事)淹没—庄家
冲毁—房屋
(坏事)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学习任务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指向目标1)自学指导1: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观察课后田字格内生字的间架结构,先描红,再临写。评价标准:读的正确、流利☆☆
写的正确、规范☆☆(一)自学自测(检测目标1)1.生字我会读(检测目标1)晒













猜2.生词我会读(检测目标1)晒太阳
极小
傍晚
越升越高
小水滴
小溪奔跑
海洋
坏事
淹没
冲毁
房屋
猜猜3.多音字我会辨“淹没”中的“没”应读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没”还读________,组词:________、________。3.生字我会写(检测目标1)变








(1)通过观察我发现:独体字是
左右结构的字中:含“亻”的是
,含“氵”的是上下结构的(2)我要提醒同学注意容易写错的字是:(3)把难写的字多写几遍:(二)小组纠错(检测目标1)1.把生字读给小组同学听,请同学给我评价☆☆☆☆☆我读错的生字是:2.小组接力读生词,我给自己的评价是☆☆☆☆☆(三)质疑拓展1.“极、片、海”的书写笔顺是怎样的(预设)2.我不明白“漂浮、暴躁、淹没”等词语的意思,请同学或老师说说。学习任务二:读文看图,理解课文(指向目标3)自学指导2:1.反复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我”是什么?我在什么情况下会变成什么?在文中画出相关词句。观看图片,在文中找出“我”对人类做了些什么的句子。评价标准:课文朗读正确、流利☆☆(一)自学自测(检测目标3)1.这篇课文我能读正确流利。☆☆2.通过朗读,我知道:“我”是水。水被太阳一晒,就会变成汽;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漂浮,人们管我叫“云”;在天空中越升越高,体温越来越低,又变成无数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来就是“雨”,变成小硬球打下了就是“雹子”,变成小花朵飘下来就是“雪”。3.读了第四自然段,观看老师出示的图片知道:“我”做过的好事有“灌溉农田”、“发动机器”;做过的的坏事有“淹没庄家”、“冲毁房屋”。(二)小组纠错1.小组内分断朗读课文。2.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纠正错误。(三)质疑探究(检测目标3)1.我每次变化的条件是什么?(预设)被太阳一晒(遇热);体温越来越低(遇冷)2.怎样才能使“我”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呢?(预设)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疏通河道;修建水利设施等学习任务三:精读课文,积累词语(指向目标2)自学指导3自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把使用精准生动的动词用“_______”标记出来,并模仿说句子。评价标准:4分钟后,比比谁标的动词更完整。(一)自学自测(检测目标2)1.读了第二自然段,使用精准严谨的动词是:“落、打、飘”
,因为能分别表现出“雨”、“雹子”、“雪”的特点及降落的特点,具有画面感。(预设)
学习过程
2.第三自然段,“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用词生动,因为写出了水在池子、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状态。(预设)3.从第四自然段,找到“灌溉田地”、“发动机器”、“淹没庄家”、“冲毁房屋”。这样的短语我还会写:灌溉(农田),发动(群众),淹没(城市),冲毁(桥梁)(二)小组纠错(检测目标2)1.用“落、打、飘”,模仿课文说句子。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纠正错误。(三)质疑探究1.课文中出现了两组“有时候……有时候……”的句子,找出每个句子中的反义词,(黑衣服——白衣服;温和——暴躁)我也能用“有时候……有时候……”的句子
2.根据提示说句子:“教室的热闹与安静。”“假期的空闲与忙碌”。
当堂检测
1.听写课后生词。(检测目标1)2.学习本课,我觉得使用精准的动词:________________能用“_____”说一句完整的话。(检测目标2)3.我是_____。“我”→(
)→(
)
→(
)
→(
)(检测目标3)
作业内容
1.完成练习册第2课《我是什么》。2.抄写并积累课后的四个短语。
一致性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这也是本课的学习重点之一。另一个单元重点是“借助图片,了解课文内容”。本课用词精准严谨,语言生动优美,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积累,而且能够初步运用。用填空的方式评测学生了解水是怎样变化的。
学后反思
1.“带”和“常”在字形上有哪些异同?2.
生活中水还能变成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