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生命是辽阔的大海,蕴蓄着不尽的情思;生命是深邃的湖泊,孕育着无限的希望;生命是广袤的星空,绽放着智慧的花朵 。
美丽的生命在静静地绽放!那春天破土而出的嫩芽儿,那夏天歌唱的蝉儿,那海边美丽的贝壳儿,都在引发着我们去把生命的意义思索……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揣摩词语。
2、通过联系自己的经历、见闻进行讨论和交流,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自读感知 整体把握
1、走进席慕容
另有笔名萧瑞、漠蓉、穆伦 席连勃(蒙古语,即大江河)等。她写诗写散文,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生命、时光、乡愁是她作品的内在主题,而对人情、爱情、乡情的细腻独特的审美描摹、委婉倾诉则是吸引读者们的奥秘。主要作品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味》《三弦》《同心集》《写给幸福》等。
所有的岁月都已变成
一篇虚幻的神话 任它
绿草如茵 花开似锦
也终于都要纷纷落下
在坠落的昏眩里
有谁能给我一句满意的解答
——摘自:席慕蓉《无怨的青春 距离》
(1)字音
淘洗 脆弱 卑微 壳
(2)词义
淘洗:
卑微:
一丝不苟:
上苍:
2、需要掌握的字词
táo
cuì
bēi
ké贝壳
qiào地壳
洗涤。引申为保留好的,除掉坏的。
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
也不马虎。苟,敷衍了事,马马虎虎。
上天
3、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
要求:注意文中的词语,初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感情。
(2)自读课文,注意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情,要注意朗读的速度(舒缓)
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1、启发 探究
(1)请同学们先观看下面的一些贝壳图片,然后结合课文中的描述和自己所看到过的贝壳,概括贝壳的特点,并交流:你看到贝壳时,想到了什么?
(2)课文内容研讨
①阅读课文1、2节。本文直入主题,一上来就赞美贝壳,作者笔下的这些小小贝壳有什么特征?
贝壳非常坚硬、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
②看到这样精美的贝壳让作者想到你什么?请齐读第3节,勾画出关键的词、句。
首先,想到了贝壳里的生命(注意“生命”前的修饰词),为了这个生命,上苍用心营造了精致的贝壳,而且是一丝不苟。
进一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儿,空间要多一点儿,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的面对它,创造它吗?
《贝壳》
拾贝壳—海边拾起
写贝壳—坚硬精致
悟贝壳—居所精致、一丝不苟
悟生命—做事精致、一丝不苟
本文层次:
“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此句上承接着“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比较了自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以表达一种的激的心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感动。
2、重点句子赏析
“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你怎样理解“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
作者并不希望建立叱咤风云的丰功伟业,她只想像那颗小小的贝壳,用仔细、精致、一丝不苟来塑造执著而美丽的形象,回馈生命,打动人们。“固执”和“简单”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表现了她并不渴求人们对她绝对地赞美和崇拜,她渴望的是一种感动,希望能像贝壳的美感动她一样感动着世界。
小结
作者从夏天聒噪的蝉、海边小小贝壳这些细小事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生命究竟是为什么而存在?生命是短暂、脆弱的,该怎样做,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通过学习这两篇短文,我们会高声回答: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作业
课后练习三
对比阅读两篇课文,说说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①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感悟;
②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③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自然。
不同之处:
①<蝉>先抑后扬,<贝壳>直奔主题;
<蝉>对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活着; ,<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的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③<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对蝉生命意义的阐发中,没有直接表白;<贝壳>的作者则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作业:仿照下列例子,你也写两句
生命就要像蝉一样,即使短暂,也要固执地等待
生命就要像贝壳一样,即使卑微,也要一丝不苟
有关贝壳的散文:
贾平凹的《一只贝》
附:
一只贝,和别的贝一样,长年生活在海里。海水是咸的,又有着风浪的压力;嫩嫩的身子就藏在壳里。壳的样子很体面,涨潮的时候,总是高高地浮在潮的上头。有一次,他们被送到海岸,当海水又哗哗地落潮去了,却被永远地留在沙滩,再没有回去。蚂蚁、虫子立即围拢来,将他们的软肉啮掉,空剩着两个硬硬的壳。这壳上都曾经投影过太阳、月亮、星星,还有海上长虹的颜色,也都曾经显示过浪花,漩涡,和潮峰起伏的形状;现在他们生命结束了!这光洁的壳上还留着这色彩和线条。 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发现了好看的壳,捡起来,拿花丝线串着,系在脖项上。人都在说:这孩子多么漂亮!这漂亮的贝壳!
但是,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他不漂亮,他在海里的时候,就是一只丑陋的贝。因为有一颗石子钻进了它的壳内,那是十分硬的石子,无论如何不能挤碎它;又带着棱角;他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他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他失去了做贝的荣誉;但他默默的,他说不出来。
他被埋在沙里。海水又涨潮了;潮又退了;他还在沙滩上,壳已经破烂,很不完全了。
孩子们又来到沙滩上玩耍。他们玩腻了那些贝壳,又来寻找更漂亮的呢。又发现了这一只贝的两片瓦砾似的壳,用脚踢飞了。但是,同时在踢开的地方,发现一颗闪光的东西,他们拿着去见大人。
“这是什么东西?”
“这是珍珠!嗨,多希罕的一颗大珍珠!”
“珍珠?这是哪来的呢?”
“这是石子钻进贝里,贝用血和肉磨制成的。啊,那贝壳呢?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孩子们重新去沙滩寻找他,但没有找到。
——贾平凹《一只贝》
关于生命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美]富兰克林
人生苦短,若虚度年华,则短暂的人生就太长了。 ——[英]莎士比亚
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致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致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苏]奥斯特洛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