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港学校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5月月考试卷 八年级语文

文档属性

名称 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港学校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5月月考试卷 八年级语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6-01 13:52: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1-2012学年第二学学科调研
八年级语文 2012年5月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及运用 共24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驾yù 分qí diàn记 困rǎo
2、下列句子中一共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1)因为你善于细细咀嚼这错过的苦果,竞然能从愁怅中升华出憬悟,乃至于酿出诗意与哲理。
(2)不过这一切取绝于我。我决定委曲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错别字
改正字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②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 》)
③夕阳西下, 。 ( 《天净沙·秋思》)
④ _,寻常百姓家。 (葛天明《迎雁》)
⑤淮南秋雨夜, 。 (韦应物《闻雁》)
⑥ ,怅望青田云水遥。 (白居易《池鹤》)
⑦无丝竹之乱耳, 。 (刘禹锡《陋室铭》)
⑧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
4.名著阅读。(3分)
根据右图回答:此回写了《水浒传》哪位英雄的故事
该英雄性格粗中有细,回忆此回情节,举出能体现该
英雄细心性格的两个例子。 (3分)
【答】
5、在“关注我们的社区”的综合性活动中,某中学一活动小组收集到下面一条信息:作为社区养老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老年餐桌”已经覆盖到成都市2600多个社区。下面是对三位老人的一段采访记录,请你从中概括出他们认可“老年餐桌”的三条理由。 (每空要用4个字回答)(3分)
张爷爷说:我和老伴都80多岁了,就想着能在小区里有个地方吃饭,那多省事啊。现在有了“老年餐桌”,走路用不了几分钟,就能吃上饭。真好!
李奶奶:“老年餐桌”价钱可便宜啦,花几块钱就能吃一顿饭,有荤,有素,还有汤,饭菜都不错,吃得特可口!
赵爷爷:政府不但给补贴,还给指定餐馆挂牌呢,要是饭菜不好,不讲卫生,服务不好,就摘它的牌。
理由一: 理由二: 理由三: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共36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6-10题(12分)
【甲】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乙】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①,相和悲鸣。后游郢楚②,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③闻之,咨嗟惋叹。既阕④,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⑤叩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注释:①鹘(gǔ):一种凶猛的鸟。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③媪(ǎo):老妇人。④阕:止息,终了。⑤款扉:款,敲;扉,门。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②几欲先走
③款扉叩之 ④今客鼓此
7.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每于断林荒荆间 B.既而儿醒/既阕
C.虎见之,以为神/以为妙绝 D.酷类其声耳/其夫呓语
8.用现代汉语解释【乙】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
9.试设想一下:【乙】文中乔山人听了邻媪的回答后,心里会怎么想?(2分)

10.【甲】【乙】两文都用了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请从【乙】文中举一个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2分)

比较阅读《孔乙己》和《范进中举》课文选段,完成11—13题。(共8分)
【甲】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同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11、用简要的语言分别概括【甲】、【乙】两段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通过比较鉴赏,有人认为,在范进的脸谱上可贴一“丑”字标签,而孔乙己的灵魂深处却渗透出几缕“悲”,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请说说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回答下列问题(4分)
(1)【甲】文中不止一次写到酒客们对孔乙己的“笑”,你怎样看待他们的这些言行?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2)【乙】文中不止一次写到范进中举后的“笑”,你怎样看待范进的这些言行?请简要谈谈你对“笑”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4-16题。(6分)
①当我还年轻的时候,仰慕各种各样的强者,也热切地希望自己能成为强者。
②什么人是强者?我曾毫不合糊地回答:能战胜别人的人便是强者。
④在战场厮杀,英勇善战,威震敌胆,能踏着血泊穿过硝烟走向胜利的人;在运动场上争雄,在力量、速度、技巧的较量中遥遥领先,能赢得金牌和奖杯的人;在考场上拼搏,沉着应战,才思泉涌,以一胜百,能荣获金榜题名的人;在平凡的岗位忠诚地、勤奋地、创造性地工作,被同行和同辈誉为“佼佼者”的人……这样的人,可谓强者。
④经历了富于幻想的少年时代,经历了勇于进取的青年时代,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挫折和苦难,当我沉思地迈向中年的时候,惊讶地发现,我已从旧时的战胜别人的强者梦中醒来,又跌进了一个新的战胜自己的强者之梦。我不再渴望战胜别人,而强烈地希望战胜自己。我想,一个人要战胜别人并不太难,往往只需要作出双倍的努力,但要正视和克服自身的弱点,却要有十倍的勇气和百倍的坚强。
⑤有的人会因为自己聪明能干或血统高贵而骄傲自大,他们要战胜这个弱点,不知要碰多少回壁,挨多少次批评,作多少番深深的反省,他们是人生征途上的马拉松冠军。有的人为了战胜疾病和伤残,忍受着精神和肉体的巨大痛苦,无畏地向死神宣战,坚忍地同命运战争,把厄运的千斤重压举起和推倒,令重量级的举重猛将也肃然起敬,还有那些为战胜私欲而处处______的人,为战胜懒惰而反复______的人,为战胜暴躁而时时______的人,为战胜怯懦而不断_______的人……他们,都是了不起的人!
⑥朋友,不要冲着别人逞强吧,假如你能在思想上、作风上、性格上、气质上心理上、身体上战胜自己的弱点,你便是一个真正的强者。
14.依次填入第⑤段横线处的一组词是(2分) ( )
A.自勉 自策 自制 自励 B.自策 自勉 制怒 自励
C.克己 自策 制怒 自励 D.自制 克己 自制 自励
1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论点,不超过15个字。(2分)
16.第⑤段最后一句,有人说“他们”后面的逗号多余,说说你的理解。(2分)
阅读《亲情呼唤》,完成16—19题(10分)
亲情呼唤
田庄村十字街口是个热闹场所。村里人好在那里议论家事、国事、天下事,还好在那里张贴各种启事,广而告之。
信息时代,乡下人也懂得传递信息的重要性了!
这天早晨,红艳艳的太阳升起来时,一张红艳艳的启事也在那里贴了出来。村里人好事儿,不管下地的还是回村的还是担水洗衣服碾米磨面买油盐酱醋的,都一齐立在那里,争相观看那张启事。
其实那是一则寻物启事,具体一点讲是一则寻狗启事,有人把狗丢了,请乡亲们协助查找,把狗送还给主人。
那启事写道:
各位乡亲,各位亲朋好友:
因我们小夫妻两个一时疏忽大意,走失了家里养着的小狗“亲亲”。“亲亲”是一只哈巴狗,憨态可掬,玲珑可爱,浑身皮毛如雪,惟脑门处染有一片红色,我们戏称为万绿丛中一点红。“亲亲”悟性极高,很有感情,很有礼貌,能给我们叩头作揖敬礼,还能对我们喊爸喊妈,十分乖巧伶俐。“亲亲”嘴馋,非鸡鸭鱼肉不吃,非鲜奶果汁不喝……自“亲亲”五天前丢失后,我们夫妻两个吃饭不香,睡觉不甜,整日惶惶然怅怅然,焦头烂额中已是重病在身,眼见灯干油尽奄奄一息。务请各位乡亲伸出友谊之手,搭救我们于水深火热之中!
有提供确切线索者,酬谢人民币3000元!
有将“亲亲”送还者,酬谢人民币8000元!
A.各位乡亲,您找的是一只狗,救的是两个人!
谨此启事!
寻狗人:仁杰、艾荷花
2012年×月×日
村里人看罢启事,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的夸这只狗福大命大,摊上这么一对“爸爸妈妈”,是前生的造化;有的说现在的事情真是说不清了,怎么一只小小的哈巴狗比一个大活人还值钱……慷慨激昂或扼腕叹息地议论完了,却又该下地的下地,该回家的回家,该干啥干啥。就在谁也没有注意的时候,又一张红艳艳的启事紧挨着那张启事红艳艳地贴了出来,字迹比那张启事的字迹还大!
这是一张寻人启事。
寻人启事写道:
各位乡邻,各位亲朋好友:
非常不幸,我们老夫妻两个的儿子于五年前丢失——他结婚以后一直没有到过我们的家。我们的儿子28岁,西装革履,因担任包工队的头头儿,活得十分潇洒。他最大的爱好是喜欢养狗,有狗就会有他!
现在,我们老两口均已年过古稀,体弱多病,生活窘迫,衣食无着,急需有人照料。我们不求鸡鸭鱼肉,不求鲜奶果汁,只要粗茶淡饭,只要温饱而已!
B.儿子,回家来吧,你是娘生的爹养的呀!
儿子,回家来吧,领上你的媳妇,抱上你的孩子!
烦请各位乡邻帮我们一把,协助我们把儿子找一找——告诉您一条线索,到狗群里找他!
谨此启事!
寻儿人:仁老栓夫妻
20012年×月×日
村里人看罢这则启事,照样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的说这则启事写得及时贴得及时,占的位置也好;有的说这启事写得有毛病吧,既然是寻人,为什么不把被寻的人的名字写出来?
C.你只写寻儿子,这样的儿子太多啦!
17.小说标题“亲情呼唤”,在文中有哪些层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两则启事提供的信息,你觉得仁杰是个怎样的人?(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寻人启事中,老人介绍自己的儿子“活得十分潇洒”。读完小说后,你认为仁杰、艾荷花活得“潇洒”吗?为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小说用两则启事展开故事情节,构思巧妙,请你谈谈这样写妙在何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40分)
春天的风是有滋味的,其中包容着花的香;秋天的雨是有滋味的,其中蕴含着思念的苦;书是有滋味的,有人说“最是读书滋味长”;生活是有滋味的,酸甜苦辣样样都得品尝……品味多彩的人生,就是在感受生活丰富的滋味。
请以“____________的滋味”为题写一篇作文。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要求:①将题目补全,抄在答题卡上。
    ②不要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参考答案
1-3略
4.鲁提辖(鲁达,写鲁智深不给分)1‘细在为阻止店小二报信在其店前坐了两个时辰;细在先激怒镇关西然后再打;细在打死镇关西后说他诈死借机逃跑。(只要答出两点大意对即可)2’
5、就餐方便,物美价廉,政府监管3分
6.(4分)A.觉:睡醒。 B.走:逃跑。 C.叩:问。 D.鼓:弹奏。
7.(2分)D
8.(2分)我弹琴大半辈子,不料在这里遇见了知音。(大意对即可)
9.(2分)开放性试题。(能围绕文章内容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10.(2分)例子:凄禽寒鹘,相和悲鸣。好处:有力地烘托了乔山人弹琴技艺的精湛。
11.孔乙己被酒客取笑偷了人家的东西;范进中举喜极而疯。(各1分,意对即可。)
12.同意。孔乙己自命清高,麻木迂腐,偷窃懒惰,一名笑料,可谓悲惨;范进委琐懦弱,中举后喜极而疯,丑态百出,可谓丑陋。(2分)
13、这些酒客的笑是取笑孔乙己,他们的无聊也体现了他们的自私冷漠、麻木,其实他们自己也是可笑的。(2分)
范进的笑是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后的狂喜,是喜极而疯的一种丑态,表现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热衷功名利禄的范进的毒害之深。(2分)(有其他理解且言之有理的也可)
14、C
15、能战胜自己弱点的才是真正的强者。(2分)
16‘加逗号是为了突出强调“他们”,赞美“他们”都是了不起的人(2分)
17.(1)仁老栓夫妇呼唤儿子的归来;(2)社会对亲情的呼唤。(2分)
18.仁杰是个非常富有,酷爱养狗,不尽孝道,对父母无情无义的人。(意近即可)(2分)
19.仁杰、艾荷花活得并不潇洒。因为他们遗弃父母,不尽赡养之责,定遭世人的谴责和唾弃。他们虽物质生活富有,但精神上永远是乞丐。(意近即可)(2分)
20. 要点:①构成鲜明的对比;②间接刻画了人物形象(性格);③使故事生动有趣,富有讽刺性。(3分)
学校 班级__________ 姓名 学号 考试号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