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地理2.3 河流教案(共3课时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上地理2.3 河流教案(共3课时 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8-11 22:42:55

文档简介

教学课题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河流
教学内容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读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的海洋、长度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黄河的基本概况;能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黄河作为我国的“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唤起学生对治理黄河、保护黄河的责任感,并逐步树立人和自然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分析黄河为中华民族所做出的贡献及带来的灾难,了解黄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探究黄河治理方案。
教学难点
运用有关资料和已有知识储备,探究黄河所产生问题的原因和治理的措施。
教学辅助
材料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
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黄河绝恋》
学生观看视频
二、教学过程
一、知识讲解
(一)黄河概况
1.教师展示图片,说明黄河干流的形状
2.教师讲述黄河的发源地、入海口,并播放黄河入海口视频
3.结合地图,讲述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
4.教师讲解黄河主要支流
5.教师讲解黄河流经的主要行政区域
6.教师讲解黄河流域的主要气候类型及流经的地形区
7.教师总结黄河流域的概况
8.教师讲解黄河的贡献,播放主要水电站的视频,展示黄河灌溉、旅游资源的额图片
(二)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1.课堂活动,学生分析黄河与长江的差异
2.学生总结黄河的水文特征
3.学生讨论黄河流域的问题并更提出治理措施
4.教师总结黄河流域各河段的贡献、问题及治理措施
学生在地图上找到黄河的发源地与入海口
学生在地图上找到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点
学生说出黄河流域的主要气候类型
学生说出黄河与长江的差异
学生总结黄河的水文特征
学生讨论黄河的主要问题
三、课堂小结
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
四、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教材课后作业及教辅资料作业



思教学课题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河流
教学内容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阅读长江流域水系图及景观图片,以及中国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明确长江的发源地,上、中、下游的划分,以及流经的省区、地形区及主要气候区。
过程与方法
1、分析长江的哪些河段水能资源比较丰富,水电站的分布与地形地势之间的关系。
2、分析长江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结合荆江河道治理工程示意图,说明哪些河段航运受到限制,限制的因素是什么,哪些河段有利于航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明确河流的科学开发与治理,增强学生的人地协调发展观念和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长江的源流概况和水文特征。
教学难点
长江的治理和科学开发。
教学辅助
材料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
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长江之歌
学生朗读
二、教学过程
一、知识讲解
(一)长江概况
1.展示长江流域水系图,引导学生描绘长江干流。
2.结合表格说明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
3.课堂活动,学生读图并找出长江发源山脉,长江源头,注入海洋、长江干流流经省区、长江干流流经地形区、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界线、长江主要支流。
4.教师讲解长江源、入海口
5.教师讲解长江流经的省区
6.教师讲解长江流经的地形区
7.教师讲解长江的上中下游划分
8.教师讲解长江的主要支流
9.播放虎跳峡、朝天门视频,介绍上游特征
10.播放鄱阳湖视频,介绍中下游特征
11.播放南京长江大桥视频,介绍下游特征
(二)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1.教师讲解长江开发与治理的原则
2.课堂活动,学生分析长江不同河段的资源特征,并提出开发措施
3.介绍长江三峡,播放夔门视频
4.讲解长江流域主要水电站分布,播放三峡大坝视频
5.讲解长江黄金水道的特点播放视频
6.讲解长江流域主要问题
7.课堂活动,学生分析荆江水患的治理措施
8.课堂活动,学生商讨长江各河段的问题及治理
9.教师总结长江各河段的问题及治理措施
学生找出长江长江发源山脉,长江源头,注入海洋、长江干流流经省区、长江干流流经地形区、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界线、长江主要支流。
学生观看视频,加深印象
学生分析长江不同河段的资源特征
学生提出水患的治理措施
学生讨论长江各河段的主要问题及治理方案
三、课堂小结
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
四、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教材课后作业及教辅资料作业



思教学课题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河流
教学内容
以外流河为主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我国主要河流。
2.概括内流区和外流区自然环境的特点,掌握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分布。
3.了解河流的水文特征和影响因素。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节学习,加强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众多的河流,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
教学难点
我国河流的分布、水文特征。
教学辅助
材料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
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播放壶口瀑布视频,导入新课
学生观看视频
二、教学过程
一、知识讲解
(一)外流区为主
1.教师介绍我国的著名河流
2.教师简要介绍河流的主要功能
3.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河流的相关概念
4.教师总结我国河流的主要特征
5.课堂活动:学生
在图上,找出外流区、内流区的界线,看一看它与降水分布图中哪一条等降水量线最为接近,并归纳出中国外流河与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6.课堂活动:界线以东南的河流是否都为外流河?
(二)外流区河流
1.三大水系
太平洋水系(播放航拍西江)
印度洋水系(播放航拍雅鲁藏布江)
北冰洋水系(播放额尔齐斯河)
2.边界河流
播放航拍黑龙江
3.国际性河流
(三)内流区河流
播放塔里木河视频
(四)河流的水文特征
1.教师讲解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要素
2.介绍我国外流和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
3.介绍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及原因
4.课堂活动:学生分析我国河流汛期、含沙量、结冰期等特征及原因
5.学生分析我国东部河流汛期变化规律
6.学生分析我国东北地区河流春汛的原因
7.学生阅读我国京杭运河的相关资料
8.教师讲述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学生找出我国外流区与内流区的界线,并水面外流和与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分析我国东部河流汛期变化规律
学生分析我国东北地区河流春汛的原因
三、课堂小结
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
四、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教材课后作业及教辅资料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