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2021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2021·定西)西周时期封邦建国,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社会等级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 )
A.割据称雄,争夺霸主 B.奖励军功,授爵赐土
C.讨伐商纣,建立政权 D.稳定统治,巩固疆土
【答案】D
【知识点】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分析】 根据材料“西周时期封邦建国,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社会等级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的是西周的分封制,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故选项 D 符合题意;
“割据称雄,争夺霸主”是西周后期王室衰微的结果,故选项 A 不符合题意;
“奖励军功,授爵赐土”是商鞅变法的措施,故选项 B 不符合题意;
“讨伐商纣,建立政权”是西周的建立,故选项 C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
【点评】 本题考查分封制,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2.(2021·武威)下边两幅图是我国古代一部科技著作的插图。画面直观生动地记载了我国古代的造缸和采煤技术。 由此判断这部著作应该是( )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本草纲目》
【答案】B
【知识点】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 依据题干“画面直观生动地记载了我国古代的造缸和采煤技术”可知与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技术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明朝时期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是一部记述了农业、手工业技术成就的综合性科技著作, B 符合题意;
《齐民要术》是北朝贾思勰所著的农学著作, A 排除;
《农政全书》是明朝徐光启所著的农学著作, C 排除;
《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所著的医学著作, D 排除。
故答案为B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 《天工开物》的相关史实。
3.(2021·定西)《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其中直接导致表格中《1843年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数据变化的内容是( )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割香港岛 B.五口通商 C.协定税款 D.战后赔款
【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 根据材料数据结合所学可知,《南京条约》规定协定关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主权,关税税率明显下降,有利于英国对华的经济侵略,因此材料数据变化与协定关税有关, C 项正确;
根据材料数据可知,表格反映了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明显下降,根据所学可知,《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损害中国的领土主权,但与题干中关税税率变化无直接关系, A 项错误;《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使东南沿海门户开放,损害了中国贸易主权,但与材料税率的变化无直接关系, B 项错误;
《南京条约》规定赔款2100万银元,不但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也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更为严 重的是它开创了侵略者勒索赔款的恶例,但与题干中关税税率变化无直接关系, D 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南京条约》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4.(2021·定西)“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独立宣言》中的这段话深受( )
A.启蒙思想的影响 B.等级制度的影响
C.专制主义的影响 D.殖民主义的影响
【答案】A
【知识点】《独立宣言》
【解析】【分析】 根据材料“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结合所学可知,启蒙思想家主张天赋人权,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追求个人自由平等,因此材料内容体现了启蒙思想的影响,A 项正确;
等级制度是奴隶社会中统治阶级按血缘关系、财产关系、政治地位等将居民划分为不同的社会集团,用以维护其统治的制度,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等级制度的影响, B 项错误;
专制主义是一种国家政治体制,其核心是专制君主在全国范围内居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独揽国家一切大权,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专制主义的影响, C 项错误;
殖民主义是强国用各种侵略手段使落后国家变为它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的侵略政策,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殖民主义的影响,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启蒙运动的影响。启蒙运动时,伏尔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同时,他还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孟德斯鸠明确提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他认为立法权应由人民享有,司法独立,君主享有行政权,以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为思想核心,三种权力互相独立而又互相监督,有很大的进步意义。卢梭否定封建王权,认为统治者如果违反民意,侵犯人权,撕毀大家都应遵守的社会契约,人民就有权推翻他。
5.(2021·武威)“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一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美国医治“感冒”的有效药方是( )
A.斯大林模式 B.新经济政策 C.罗斯福新政 D.法西斯专政
【答案】C
【知识点】苏维埃政府的新经济政策
【解析】【分析】 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指的是经济大危机,经济大危机爆发后,各国都在寻找出路,美国的罗斯福上台后,开始实施罗斯福新政,新政实施后,美国经济缓慢恢复, C符合题意;
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实行, A 排除;
新经济政策是在苏联实行, B 排除;
美国没有走上法西斯专政,D 排除。
故答案为 C 。
【点评】 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6.(2021·定西)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人类面临的严重问题是( )
A.自然灾害 B.环境恶化 C.地区冲突 D.人口增长
【答案】B
【知识点】工业革命开始后的城市化与社会问题
【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生态环境恶化成为严重的问题:①人类使用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产生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②大气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但化学污染破坏了臭氧层,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③污染和浪费也使有限的淡水资源面临短缺危机;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越来越严重。故选项 B 符合题意;
“自然灾害、地区冲突、人口增长”都不是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导致的严重的问题,故 AB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的知识点,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人类面临的严重问题是环境恶化。
二、材料解析题(第7题12分,第8题6分,共18分。)
7.(2021·武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情况表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材料二
“世界工厂”的转移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末
工业革命 第一次 第二次
世界工厂 英国 美国
特点 制造中心、科技中心、贸易中心 制造中心、科技中心
——摘编自孙林岩《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
材料三
一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没能建立起支撑公允和持久和平的国际体系,二战后国际关系中的雅尔塔体系本质上也是基于大国划分势力范围。美苏争霸使世界陷入了长达40余年的冷战,尽管竞争和对抗激烈,但两大集团力量的相对均衡维系了世界大体和平。二战后建立起来的包括联合国在内的一系列国际治理机制日臻成熟,并且在冷战结束后继续发挥着作用。
——傅莹《看世界》
(1)分析材料一数据,指出公元1~1500年间和公元1501~1840年间我国科技发展分别呈现出怎样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统治者的哪些政策导致出现了公元1501~1840年间的这种发展状况?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世界工厂”国家的共同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英国和美国先后发展成为“世界工厂”的政治前提。
(3)依据材料三,分析美苏争霸没有引发新的大规模战争的原因。并指出冷战结束后世界呈现出的政治和经济格局。
【答案】(1)状况:公元1~1500年间,我国科技发明数量在世界上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公元1501~1840年间,我国科技发展逐渐落后于世界。政策:文化专制、闭关锁国。
(2)共同特点:科技中心、制造业中心。政治前提:①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②美国:通过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
(3)原因:①美苏两大集团力量的相对均衡维系了世界大体和平;②包括联合国在内的一系列国际治理机制日臻成熟。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经济格局:全球化趋势。
【知识点】闭关锁国政策;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美国的冷战政策
【解析】【分析】 (1)根据表格材料,分析材料一数据可知,公元1-1500年间和公元1501-1840年间我国科技发展分别呈现出的状况为在公元1--1500年间处于领先地位;公元1501--1840年落后于西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统治者的闭关锁国政策、文字狱、重农抑商等政策,导致出现了公元1501-1840年间的这种落后于西方的发展状况。
(2) “共同特点”,依据材料二中的特点“制造中心、科技中心、贸易中心; 制造中心、科技中心”得出:科技中心、制造业中心。“政治前提”,依据所学知识从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美国通过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的角度分析。
(3)“原因”,依据材料三信息“两大集团力量的相对均衡维系了世界大体和平。二战后建立起来的包括联合国在内的一系列国际治理机制日臻成熟”得出:美苏两大集团力量的相对均衡维系了世界大体和平;包括联合国在内的一系列国际治理机制日臻成熟。“政治和经济格局”,依据所学知识得出:政治格局是多极化趋势;经济格局是全球化趋势。
【点评】 本题以三则文字表格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公元1-1500年间和公元1501-1840年间我国科技发展状况以及原因、世界工厂国家的共同特点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8.(2021·武威)“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阅读下列图片,感悟中国共产党28年浴血奋战历程。
材料二 40年前,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大江南北涌动滚滚春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迸发勃勃生机。从1.8%到15%,这是40年来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份额的攀升幅度;从97.5%到3.1%,这是40年来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的下降幅度……成功由低收入国家跨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
——摘编自新华社《风雨砥砺壮丽史诗》从改革开放40年看中国奇迹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图片反映的史实对中国革命产生的影响或历史意义。(任选两幅,)
(2)根据材料二,指出作出改革开放历史性抉择的会议是哪次?结合所学知识概括4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
【答案】(1)井冈山会师: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会宁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百团大战: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占领南京“总统府”: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原因: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③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割据;渡江战役;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解析】【分析】(1) 依据材料一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28日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和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和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会宁会师:1936年10月9日,红一、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了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百团大战:1940 年下半年,共产党组织了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占领南京“总统府”:1949年4月23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 了南京,南京国民政府垮台,宣告了国民党南京政权的覆亡,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根据材料二“40年前,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大江南北涌动滚滚春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发勃勃生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4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有: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③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鸦片战争后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井冈山会师、会宁会师、百团大战、渡江战役等知识。
1 / 1甘肃省武威市2021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2021·定西)西周时期封邦建国,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社会等级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 )
A.割据称雄,争夺霸主 B.奖励军功,授爵赐土
C.讨伐商纣,建立政权 D.稳定统治,巩固疆土
2.(2021·武威)下边两幅图是我国古代一部科技著作的插图。画面直观生动地记载了我国古代的造缸和采煤技术。 由此判断这部著作应该是( )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本草纲目》
3.(2021·定西)《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其中直接导致表格中《1843年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数据变化的内容是( )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割香港岛 B.五口通商 C.协定税款 D.战后赔款
4.(2021·定西)“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独立宣言》中的这段话深受( )
A.启蒙思想的影响 B.等级制度的影响
C.专制主义的影响 D.殖民主义的影响
5.(2021·武威)“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一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美国医治“感冒”的有效药方是( )
A.斯大林模式 B.新经济政策 C.罗斯福新政 D.法西斯专政
6.(2021·定西)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人类面临的严重问题是( )
A.自然灾害 B.环境恶化 C.地区冲突 D.人口增长
二、材料解析题(第7题12分,第8题6分,共18分。)
7.(2021·武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情况表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材料二
“世界工厂”的转移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末
工业革命 第一次 第二次
世界工厂 英国 美国
特点 制造中心、科技中心、贸易中心 制造中心、科技中心
——摘编自孙林岩《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
材料三
一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没能建立起支撑公允和持久和平的国际体系,二战后国际关系中的雅尔塔体系本质上也是基于大国划分势力范围。美苏争霸使世界陷入了长达40余年的冷战,尽管竞争和对抗激烈,但两大集团力量的相对均衡维系了世界大体和平。二战后建立起来的包括联合国在内的一系列国际治理机制日臻成熟,并且在冷战结束后继续发挥着作用。
——傅莹《看世界》
(1)分析材料一数据,指出公元1~1500年间和公元1501~1840年间我国科技发展分别呈现出怎样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统治者的哪些政策导致出现了公元1501~1840年间的这种发展状况?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世界工厂”国家的共同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英国和美国先后发展成为“世界工厂”的政治前提。
(3)依据材料三,分析美苏争霸没有引发新的大规模战争的原因。并指出冷战结束后世界呈现出的政治和经济格局。
8.(2021·武威)“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阅读下列图片,感悟中国共产党28年浴血奋战历程。
材料二 40年前,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大江南北涌动滚滚春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迸发勃勃生机。从1.8%到15%,这是40年来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份额的攀升幅度;从97.5%到3.1%,这是40年来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的下降幅度……成功由低收入国家跨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
——摘编自新华社《风雨砥砺壮丽史诗》从改革开放40年看中国奇迹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图片反映的史实对中国革命产生的影响或历史意义。(任选两幅,)
(2)根据材料二,指出作出改革开放历史性抉择的会议是哪次?结合所学知识概括4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分析】 根据材料“西周时期封邦建国,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社会等级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的是西周的分封制,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故选项 D 符合题意;
“割据称雄,争夺霸主”是西周后期王室衰微的结果,故选项 A 不符合题意;
“奖励军功,授爵赐土”是商鞅变法的措施,故选项 B 不符合题意;
“讨伐商纣,建立政权”是西周的建立,故选项 C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
【点评】 本题考查分封制,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2.【答案】B
【知识点】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 依据题干“画面直观生动地记载了我国古代的造缸和采煤技术”可知与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技术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明朝时期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是一部记述了农业、手工业技术成就的综合性科技著作, B 符合题意;
《齐民要术》是北朝贾思勰所著的农学著作, A 排除;
《农政全书》是明朝徐光启所著的农学著作, C 排除;
《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所著的医学著作, D 排除。
故答案为B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 《天工开物》的相关史实。
3.【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 根据材料数据结合所学可知,《南京条约》规定协定关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主权,关税税率明显下降,有利于英国对华的经济侵略,因此材料数据变化与协定关税有关, C 项正确;
根据材料数据可知,表格反映了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明显下降,根据所学可知,《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损害中国的领土主权,但与题干中关税税率变化无直接关系, A 项错误;《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使东南沿海门户开放,损害了中国贸易主权,但与材料税率的变化无直接关系, B 项错误;
《南京条约》规定赔款2100万银元,不但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也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更为严 重的是它开创了侵略者勒索赔款的恶例,但与题干中关税税率变化无直接关系, D 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南京条约》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4.【答案】A
【知识点】《独立宣言》
【解析】【分析】 根据材料“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结合所学可知,启蒙思想家主张天赋人权,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追求个人自由平等,因此材料内容体现了启蒙思想的影响,A 项正确;
等级制度是奴隶社会中统治阶级按血缘关系、财产关系、政治地位等将居民划分为不同的社会集团,用以维护其统治的制度,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等级制度的影响, B 项错误;
专制主义是一种国家政治体制,其核心是专制君主在全国范围内居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独揽国家一切大权,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专制主义的影响, C 项错误;
殖民主义是强国用各种侵略手段使落后国家变为它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的侵略政策,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殖民主义的影响,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启蒙运动的影响。启蒙运动时,伏尔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同时,他还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孟德斯鸠明确提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他认为立法权应由人民享有,司法独立,君主享有行政权,以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为思想核心,三种权力互相独立而又互相监督,有很大的进步意义。卢梭否定封建王权,认为统治者如果违反民意,侵犯人权,撕毀大家都应遵守的社会契约,人民就有权推翻他。
5.【答案】C
【知识点】苏维埃政府的新经济政策
【解析】【分析】 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指的是经济大危机,经济大危机爆发后,各国都在寻找出路,美国的罗斯福上台后,开始实施罗斯福新政,新政实施后,美国经济缓慢恢复, C符合题意;
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实行, A 排除;
新经济政策是在苏联实行, B 排除;
美国没有走上法西斯专政,D 排除。
故答案为 C 。
【点评】 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6.【答案】B
【知识点】工业革命开始后的城市化与社会问题
【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生态环境恶化成为严重的问题:①人类使用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产生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②大气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但化学污染破坏了臭氧层,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③污染和浪费也使有限的淡水资源面临短缺危机;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越来越严重。故选项 B 符合题意;
“自然灾害、地区冲突、人口增长”都不是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导致的严重的问题,故 AB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的知识点,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人类面临的严重问题是环境恶化。
7.【答案】(1)状况:公元1~1500年间,我国科技发明数量在世界上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公元1501~1840年间,我国科技发展逐渐落后于世界。政策:文化专制、闭关锁国。
(2)共同特点:科技中心、制造业中心。政治前提:①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②美国:通过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
(3)原因:①美苏两大集团力量的相对均衡维系了世界大体和平;②包括联合国在内的一系列国际治理机制日臻成熟。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经济格局:全球化趋势。
【知识点】闭关锁国政策;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美国的冷战政策
【解析】【分析】 (1)根据表格材料,分析材料一数据可知,公元1-1500年间和公元1501-1840年间我国科技发展分别呈现出的状况为在公元1--1500年间处于领先地位;公元1501--1840年落后于西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统治者的闭关锁国政策、文字狱、重农抑商等政策,导致出现了公元1501-1840年间的这种落后于西方的发展状况。
(2) “共同特点”,依据材料二中的特点“制造中心、科技中心、贸易中心; 制造中心、科技中心”得出:科技中心、制造业中心。“政治前提”,依据所学知识从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美国通过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的角度分析。
(3)“原因”,依据材料三信息“两大集团力量的相对均衡维系了世界大体和平。二战后建立起来的包括联合国在内的一系列国际治理机制日臻成熟”得出:美苏两大集团力量的相对均衡维系了世界大体和平;包括联合国在内的一系列国际治理机制日臻成熟。“政治和经济格局”,依据所学知识得出:政治格局是多极化趋势;经济格局是全球化趋势。
【点评】 本题以三则文字表格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公元1-1500年间和公元1501-1840年间我国科技发展状况以及原因、世界工厂国家的共同特点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8.【答案】(1)井冈山会师: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会宁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百团大战: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占领南京“总统府”: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原因: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③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割据;渡江战役;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解析】【分析】(1) 依据材料一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28日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和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和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会宁会师:1936年10月9日,红一、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了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百团大战:1940 年下半年,共产党组织了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占领南京“总统府”:1949年4月23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 了南京,南京国民政府垮台,宣告了国民党南京政权的覆亡,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根据材料二“40年前,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大江南北涌动滚滚春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发勃勃生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4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有: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③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鸦片战争后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井冈山会师、会宁会师、百团大战、渡江战役等知识。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