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西游记》整本书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西游记》整本书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12 12:3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场人生的修行—《西游记》整本书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名著导读
【教学目标】
1.梳理原著回目,了解西游情节;
2.赏析路途之难,走好人生之路。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在具体的故事片段中,学生进行思考、体会,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名著的阅读兴趣,渗透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方法。
2、难点:
结合作品故事情节来理解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老师小的时候最喜欢读的故事就是《西游记》,直到今天,我一听到“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这句歌词的时候,眼前依然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黄沙莽莽的道路上,师徒四人,阔首向前,挑着担,牵着马,留给世界的只是坚毅的背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名著,走进《西游记》。(板书-《西游记》)
二、整体感知,梳理《西游记》故事梗概
1.回目知情节。
师:《西游记》是一部章回体小说,有
100个回目之多,请同学们迅速浏览回目。根据老师的提示,梳理故事情节。(屏示要求,学生浏览回目)
2.路线图感情节。
师:课前,同学们制作了西行路线图,同学们绘制的非常精彩,请一位同学给我们来分享一下。
生:上台展示(唐僧师徒从东土大唐到印度历经十万八千里,历经了
14年,途径乌鸡国,宝象国车迟国,西梁女国,祭赛国,朱紫国,狮驼国,比丘国,灭法国;凤仙郡,玉华州,金平府。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我在绘制这幅路线图的时候感觉他们取经太不容易了。)
3.小诗引情节。
师:说的真棒,正如原著第
100回中,有一首描写五圣成真,取得正果的诗作,同学们到原著中把这首小诗找出来,我们一起分享。
生:第
820页,读这首诗。
师:这位同学找的非常准确。我们一起把这首诗读一遍。
生读:“圣僧努力取经编,西宇周流十四年。苦历程途遭患难,多经山水受迍邅功完八九还加九,行满三千及大千。大觉妙文回上国,至今东土永留传。”
师:我们发现在这首诗中对辛苦求得的真经着墨不多,反而对所经磨难重笔刻画。可见这取经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正是修成正果的试金石,它撑起了全书的主体。在这九九八十一难中,师徒首先要克服的就是险山恶水、自然灾害。
三、赏析路途之难,体味西游艰辛
1.险山恶水、自然灾害
师:在原著中有很多描写险山恶水的语段,请同学们找一找,咱们交流一下。生:在第十三回,第
100页对双叉岭的环境描写
生:在第十九回,第
153页对去大雷音寺的路途的描写
生:在第二十回,第
157页对黄风岭的险恶环境的描写
生:第四十三回,348页对黑水河,广阔滔天之水的描写。
生:在第二十七回,第
211页,对白虎岭的描写。
生:第三十六回,286页,对一座叫不出名字的山的描写
师:《西游记》中对险山恶水的描写还有很多,我们具体来看一处。请同学们看师徒四人经过对白虎岭的一段描写(211页峰岩重叠,涧壑湾环。虎狼成阵走,麂(jǐ)鹿作群行。无数獐把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
师:听老师把它读一遍,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换做你,你敢从这里经过吗?
生:这里有虎、狼。生:有猛兽、有崇山峻岭
师:真是虎狼猛兽,足见其险啊。不仅路途有险阻,自然灾害也为取经增加了取经的难度。请同学们再看第四十八回一段对风雪天气的描写。我们请一位同学给大家朗读一遍。(392页重衾无暖气,袖手似揣冰。此时败叶垂霜蕊,苍松挂冻铃。地裂因寒甚,池平为水凝。渔舟不见叟,山寺怎逢僧。皮袄犹嫌薄,貂裘尚恨轻。蒲团僵老衲,纸帐旅魂惊。绣被重裀褥(yīn
rù),浑身战抖铃)
师:有重音、有停顿,读的非常精彩哪一句让你感觉最为寒冷?
生:重衾无暖气,袖手似揣冰
师:真是狐裘不暖锦衾薄。
生:地裂因寒甚,池平为水凝
生:皮袄犹嫌薄,貂裘尚恨轻
生:渔舟不见叟,山寺怎逢僧
师:真是万径人踪灭。
2.凶妖恶魔、为非作歹
师: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也感觉寒气透骨,瑟瑟发抖了。
师:这条西行路上,师徒四人,历寒暑、涉险滩,本已艰难。而妖魔作乱更是难上加难。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几张图片,请同学们猜一下都是什么妖怪。
生:黄眉老佛,用的是狼牙棒;黄狮精使用的武器是四明铲
师:山凹红云冒九霄
生:两化顽童吊树梢。
师:把机会再留给其他同学。
师:这位同学们速读的能力很强,提炼文章的关键信息又快有准。
师:在一波三折的情节中,红孩儿两化顽童一场风,孙悟空两次迎战一场雨。斗得十分艰难。红孩儿真是一个也不干活、也不巡山,专门难人的小妖精。即便是南海观音来收服也并不是一帆风顺。请同学们速读原著中的关键语句和老师一起把这首诗补全。
师:读这段话,补齐第一句。甘露水浆装净瓶,(P342菩萨道:“常时是个空瓶,如今是净瓶抛下海去,这一时间,转过了三江五湖,八海四渎,溪源潭洞之间,共借了一海水在里面。你那里有架海的斤量,此所以拿不动也。”菩萨坐定道:“悟空,我这瓶中甘露水浆,比那龙王的私雨不同,能灭那妖怪的三昧火。”)再向天王借天罡。(P343菩萨道:“你快上界去,见你父王,问他借天罡刀来一用。”天王即唤哪吒将刀取三十六把,递与木吒。)捏拳诱敌着迷乱。千叶莲台刀尖现。痛声苦告乞垂善(P345那妖精却才慌了,扳着尖刀,痛声苦告道:“菩萨,我地址有眼无珠,不识你广大法力,千乞垂慈,饶我性命!再不敢恃恶,愿入法门戒行也。”)摩顶受戒仍发难。五个金箍来惩治(P346却又袖中取出一个金箍儿来道:“这宝贝原是我佛如来赐我往东土寻取经人的‘金紧禁’三个箍儿。紧箍儿,先与你戴了;禁箍儿,收了守世大神;这个金箍儿未曾舍得与人,今观此怪无礼,与他罢。”好菩萨,将箍儿迎风一晃,叫声:“变!”即变作五个箍儿,望童子身上抛了去,喝声:“着!”一个套在他头顶上,两个套在他左右手上,两个套在他左右脚上。)一步一拜断恶念。(P347菩萨念动真言,把净瓶敧倒,将那一海水,依然收去,更无半点存留。对行者道:“悟空,这妖精已是降了,却只是野心不定,等我叫他一步一拜,只拜到落伽山,方才收法。”)
师:哪位同学能把咱们师生合作的这首小诗给大家读一遍?让同学们感受一下这一波三折的情节。
师总结:读到这里我们似乎才能松一口气,哎呀,终于把这个红孩儿给收服了。这个红孩儿既不干活,也不巡山,妥妥就是一个专门为难人小妖精。红孩儿身上聚集着一众妖魔的共性,他们变换外形,极具迷惑,还有什么妖怪(白骨精、乌鸡国青毛狮怪、一群树精)。他们阴险诡诈、颇有心机。(九头虫、蜈蚣精);他们魔力高强、难以缠斗。还有(牛魔王、六耳猕猴、黄袍怪)
3.前世种因、后世果报师:这些妖怪本领强、妖气重、邪念盛、难降服。这真是行路难、行路难,取经之路何其难。我们细细想来,其实妖魔来处皆有源,追溯前尘才能探因果。
师:例如:大圣五百年前踢倒炼丹炉炉中回落了几个砖来,内有余火,化为火焰山。此为因。五百年后,师徒被困火焰山,不能前行,是为果。
师:类似因果相关的故事还有哪些?(小组合作交流)
生:朱紫国国王(581)(朱紫国国王还做东宫太子时,非常喜欢射猎。一天他率领人马,来到落凤坡前打猎,正好有西方母孔雀大明王菩萨所生二个孩子,雌雄两个雀雏在山坡之下玩耍,被他开弓射伤了雄孔雀,那雌孔雀也带箭归西。佛母忏悔以后,叫他夫妻拆散三年,所以,才有金圣宫娘娘被金毛犼掳去三年,夫妻分离。所以才有了孙悟空盗金铃,降怪犼的曲折经历)
生:乌鸡国国王(当初这乌鸡国王,好善好善乐施,佛祖派文殊菩萨度化他早日成为金身罗汉。文殊菩萨变做一个凡僧,向他化斋,对他言语不恭敬,乌鸡国国王把文殊菩萨用绳子绳捆了,放在那御水河中,浸了三日三夜。如来佛祖知道后命青毛狮子到此处推他下井,浸他三年,以报当日文殊菩萨三日水灾之恨。在孙悟空棒打妖怪时,青毛狮子竟化作唐僧的样子来迷惑,为了识别真假,孙悟空忍受着紧箍咒的疼痛,可谓吃了不少苦头)
生:唐僧前世因轻慢了佛法,便要经历十世的修行。九世轮回不得善果,直到今世历经八十一难才得以消除灾孽。
师:由此可见,人行天地间,善恶终有报。真是磨难重重而来,考验无处不在。甚至是自己言行的缺失也会带来灾难。
4.德行有缺、必有栽秧
师:请同学们看第十六回的片段,唐僧和悟空的一段对话,找两个同学来分角色朗读。一个读师父,一个读悟空。同学们先自由组合,试着读一下,揣摩两个人的心思。行者笑道:“好,好,好!收起!收起!把我们的也取出来看看。”三藏悄悄地道:“徒弟,莫要与人斗富。你我是单身在外,只恐有错。”行者道:“看看袈裟,有何差错?”
三藏道:“你不曾理会得。古人有云:“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见贪婪奸伪之人。倘若一经入目,必动其心;既动其心,必生其计。汝是个畏祸的,索之而必应其求,可也;不然,则殒身灭命,皆起于此,事不小矣。”行者道:“放心!放心!都在老孙身上!”(你看他不由分说,急急地走了去,把个包袱解开,早有霞光迸进;尚有两层油纸裹定,去了纸,取出袈裟,抖开时,红光满室,彩气盈庭。)。
师:读的真精彩,揣摩到了孙悟空和唐僧当时的心理。悟空没有听从师父的劝告,急急地将袈裟拿出来,袈裟先被借再被偷,师徒二人险些命丧火灾。大家想想这场灾祸的源头在哪里?
生:孙悟空逞能、炫耀、争强好胜。
师:同学们,切记炫富拉仇恨啊
师:再来看第二十五回中的这段话。他的真身,出一个神,纵云头,跳将起去,径到人参园里,掣金箍棒望树上乒乓一下,又使个推山移岭的神力,把树一推推倒。可怜叶落桠开根出土,道人断绝草还丹!
师:大圣做了一件什么事?
生:他推到了人参果树。
师:人参果树是一棵怎样的树呢?请同学们去原著中找出描写人参果树的段落。生:这颗灵根。唤名“草还丹”,又名“人参果”。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头一万年方得吃。似这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果子。果子的模样,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咸备。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了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
师:这样一棵神树竟被推倒,令人痛心扼腕,那么究竟谁为罪魁祸首呢?
生:猪八戒想吃的语言
生:童子的辱骂
生:孙悟空的推倒
师:猪八戒的贪婪、童子的无理、悟空的冲动,此番行径,皆为德行有缺。及时补救,方可化险为夷。老师发现取经路上的磨难,不仅来源妖魔和德行缺失,有时,一番仗义行善也会让自己受苦受难。
5.救人于难、自陷其难
请同学们齐读在乌鸡国看到国王受难,师徒四人路见不平,降服假国王,终遂人愿。在祭赛国看到和尚受苦,师徒四人拔刀相助,大战九头虫,终得国宝。在凤仙郡看到百姓受苦,师徒四人分外同情,施法布甘霖,终解人困。师:正所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虽然在救人于难中自己也会受难,然而经历磨难才是对人生境界的提升。
四、静心读西游,启智得妙义师:回顾师徒四人的西行路其实就是战胜重重磨难的一条路遇山水之难(师读)踏平(生读)遇妖魔之难(师读)战赢(生读)遇因果之难(师读)偿还(生读)遇德行之难(师读)修缮(生读)遇助人之难(师读)功成(生读)
师:按说经历几番磨难,定能取得真经。然而在原著九十八回中写到师徒四人费尽心血取得竟然卷卷俱是白纸,并无半点字迹的无字经书。可见无字经的“经”就是“经历”,这一路上的“经历”才是最重要的经,远远胜过文字经书。八十难后,菩萨发现少了一难,又设了一次落水之难。经书全湿,置于石上晾晒。生:(813
不期石上-把《佛本行经》沾住了几卷,遂将经尾沾破了。所以至今《本行经》不全,晒经石上犹有字迹。三藏懊悔道:“是我们怠慢了,不曾看顾得!”行者笑道:“不在此!不在此!盖天地不全。这经原是全全的,今沾破了,乃是应不全之奥妙也)
师:经历此难,悟空领悟到不全之奥妙,这也正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真谛。作者吴承恩在开篇写到:“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意思就是“想得到人生的真谛,那就必须看西游记”师:那么,当我们静下心来回想师徒四人战胜八十一难的艰辛历程,你能从中得到怎样的人生启迪呢?

1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

2: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3:只有在克服困难之后,一个人才能成长。

4:自己的好品德、好习惯会让我们少走弯路

5:安逸的环境不会有所成长,不断磨练,不断突破才能成长。

6:目标坚定的人,整个世界都会为他让路

7:在经历磨难的过程中也是克服自己弱点,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师:我曾经想过,这九九八十一难究竟是什么?是看得见的山山水水,是看不见的因果轮回。是算得清的年年岁岁,是算不清的心酸苦累。
师:我曾经也想过,战胜这九九八十一难的历程是什么?是一条蜕变成长的路,是一架攀登顶峰的桥。是遇见更好自己的前提,是一场躲不过的修行。
师:我还曾经想过,战胜九九八十一难的取经人是谁?是唐僧师徒,是你,是我,是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西游记》带给我们的思考太多太多,那就让我们一起静心读西游,启智得妙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