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
设计者
教学内容
九年级上《行路难》其一
教材分析
《行路难》是九年级上册的一首乐府诗。本单元三首诗词着重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古代诗词,进一步夯实初中生古代诗文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以及文艺审美能力。本诗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抒发了作者的人生感慨和精神追求,其中解读李白波澜起伏的情感基调既可以为本单元的另外两首诗词的学习打下基础,很好地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具备朗读、感知、鉴赏诗词的能力,但是对诗词的解读方式还还停留在比较单一、浅层次的理解鉴赏上,没有很好地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从而达到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的目的。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美读诗歌,进一步理解诗句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能品味诗句,体会诗歌美,提高鉴赏古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诗人自信乐观进取的精神,学会乐观面对人生不如意的精神境界。
教学重点
教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教学准备
多媒体,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
李白这个大诗人你们认识吗?有没有哪位同学能告诉我,我们曾经学过他哪些诗歌?(学生回答)李白不仅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一度辉煌了整个唐代,被人称为“诗仙”,他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诗作大多以醉时所写,所以又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酒仙”,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的名篇《行路难》,一同走近浪漫诗仙李白的世界。
(二)检查预习
1.解题。(课件展示问题)
2、作家作品介绍。
3、写作背景补充。
4、请两到三位同学朗读诗歌,对这几位同学的朗读进行点评。(课件展示重点字音和朗读节奏)
(三)授课过程
1.示范朗读,读准字音。
在对学生的朗读进行点评时指出读错或易读错的字音,并进行示范朗读,让学生读准字音和节奏。(课件展示重点字音和朗读节奏)
2.
学生自读诗歌,找出与题目相对应的诗句来。
明确: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3、教师小结:在唐朝,每首诗几乎都有一个诗眼,那本诗的诗眼是——行路难。(知识采撷:诗眼——是诗人苦吟锤炼的结果。抓住诗眼,可以抓住人物心理,可以挖掘主题内涵,来品味诗歌艺术。)
4、品析诗情
同学们,大家试想一下,李白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请全班同学四人为一组,合作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同桌合作,交流文意(包括字词的理解)。把不理解的词句拿出来在小组相互探讨,如果没有形成统一意见,小组提出来全班交流。)
(2)请找出诗中能体现李白心情的词语或句子,读一读,说说你的理由。(如修辞、用词生动、写作的手法、流露的情感……)
发言层次:①诗人的心情怎样?(用词语概括);②找出相关诗句或词语;③这句诗是通过
(描写/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3)学生分组活动,交流分享学习成果。(教师板书诗人心情变化过程)
①先根据要求说话,师生评价后,再读学生说过的诗句。
(读包括一个人读,和齐读,让学生在理解中读出感情读出韵味,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②(知识采撷:用典,借用典故以传情达意。典故:文献典籍中的词语或故事。
用典:用特指的古事或古语婉曲地表达“今”义。
用典的效果:精炼语言,避直就曲,生动典雅。)
③诗人心情变化过程:苦闷,悲愤——希望、憧憬——郁闷、矛盾——乐观、自信
(4)名句赏析。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哪怕前面的道路险峻多歧,诗人却相信终有一天可以乘长风破万里浪,直达理想的彼岸。这两句突出了诗人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5、感受诗人形象。
(四)小结
李白的一生都与失败交织在一起。我们的未来不会一帆风顺,或许当我们在成长的路上遭遇失败时,我们要学习李白的精神,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乐观积极地面对,不轻言放弃,勇敢前行!
(五)
作业
1、背诵并默写《行路难》。
2、课后积累李白的诗歌,并选一首你最喜欢的诗歌进行赏析。(200字)
板书设计:
行路难(其一)
李白
苦闷-----憧憬-----悲愤-----乐观自信
(浪漫主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