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2《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12 07:30: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课题内容 归园田居 课时安排 1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类型 鉴赏课
教学目标 1.感知诗歌内容,背诵全诗。
2.感知诗歌意象的应用,了解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逐步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并形成能力
教学难点 感知诗歌意象的应用,了解情景交融的艺术风格及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环节时长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5分钟) (PPT展示农家乐画面)
问:大家国庆长假有没有去哪里玩呢?
老师觉得国庆长假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十一那天去了农家乐然后在朋友圈堵车直播。话说近几年南宁周边的农家乐可是很火啊,说明了人们对于田园生活的喜爱。不过很多人身在都市,心在田园,但是我现在还没有听说过有谁完全抛下城市生活,彻彻底底地投身农村生活的。但是早在东晋时代,有一位诗人,却抛却官场,实实在在地投身农村生活。这位诗人是谁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回归田园生活之后写的一首诗《归园田居》。
自由发言 自由发言
二、整体感知 (10分钟)
1、默读全文1分钟
2、老师范读,正音正字
3、齐读全文,教师引导学生读时注意情感的把握。
4、文章大意疏解。 1、默读
2、正音正字
3、齐读全文
三、讨论鉴赏 (20分钟) “归园田居”这个标题的题眼是哪个字?
“归”,明确告诉我们作者要回到园田生活。
那么,他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后如何?请同学们根据这三点,齐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怎样分层次。
1-8句/9-16句/17-20句
品读第1-4句:
1.为何而归?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显示了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表明归隐田园的意向。
2.思考“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将“误落”改为“落入”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落入”有被动的意思;“落入尘网”说自己是被迫进入官场是个很大的失误,充满悔恨之意。另外,用“误落”与前两句也呼应得更好一些。
品读第5-8句:
破译 “羁鸟”、“池鱼” “旧林”、“故渊”的具体内涵。
羁鸟、池鱼——束缚已久的诗人
旧林、故渊——向往已久的田园生活
“羁鸟”和“池鱼”,是陶渊明的自比,一再说明自己误入官场,渴望自由,迫切回归农村过着自在的生活。这两句是名句,请同学们划起来。所以诗人决定要“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要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安守本分地回家耕种田园。
品读第9~16句
归向何处?归向田园
2.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第二层,划出诗人描写了哪些田园景物?描绘出了什么样的田园生活?
方宅、草屋、榆柳、桃李——近景
村落、炊烟——远景
鸡鸣、狗吠——声音
柳绿、桃红——色彩
这些都是农村生活常见的景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新祥和的美好画面。在这画面上,有近有远,有静有动,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宁静、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画面。
3. 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描写空间顺序是从近景到远景(近景有方宅、草屋、榆柳、桃李,远景有村庄、炊烟),描写手法有以声衬静(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在这里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远近结合、视听结合的表现手法。
4. 思考: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将这两句改为“榆柳栽后院,桃李种堂前”好吗?为什么?
不好。“栽”与“种”只是两个简单的动作,没有结果的显现;原句中的“荫”与“罗”,意为榆柳之荫覆盖,桃李成排罗列,给人以郁郁葱葱、清凉、幽静的感觉,从而较好的突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的感情。
品读第17~20句
找出蕴含作者情感的诗句词语。
无尘杂、有余闲、久、复
从一“无”一“有”两字中,你看到诗人怎样的理想生活?
“尘杂”指尘世杂物、官场杂事,没有这些“尘杂”的家园,该有多么清净、安逸;“余闲”指闲暇时间,“尘杂”没有了。就有时间种田植树、钓鱼养花、读书作诗,这是何等自由而有意义的生活。
后两句分别照应前面诗中的哪几句?
“久在樊笼里”照应“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复得返自然”照应“性本爱丘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思考发言
带着问题朗读全文
四、课堂小结 (5分钟) 今天我们学习了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作者全文围绕“归”字展开,以为何归、从何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四个方面展开,抒发了厌弃世俗、厌弃官场、钟情田园、回归自然的情怀,表达了对自由和自然的热爱。下面让我们带着如释重负的喜悦心情,再次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为何而归?     从何而归?  
  归
   归向何处?   归去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