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台州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2.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5-18 09:31:51

文档简介

浙江省台州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40 分。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20八上·拱墅期末)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取粗盐 B.溶解
C.过滤 D.移走蒸发皿,
【答案】B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实验操作的规范判断。
【解答】A.从试剂瓶中取食盐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故A错误;
B.在溶解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B正确;
C.在过滤操作中,溶液不能直接导入漏斗,应该用玻璃棒引流,故C错误;
D.蒸发皿的温度很高,直接用手拿,可能造成烫伤,故D错误。
故选B。
2.(2020八上·拱墅期末)下列四个实例中,与大气压作用无关的是(  )
A.注射器注射药液 B.覆杯实验
C.吸尘器吸灰尘 D.吸盘吸在墙上
【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现象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解答】A.注射器注射药液,依靠手对活塞产生的推力,与大气压强无关,故A符合题意;
B.覆杯实验中,水和纸片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没有落下来,故B不合题意;
C.吸尘器吸灰尘时,里面的电机高速旋转,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在外面大气压强的作用下,灰尘被压进里面,故C不合题意;
D.吸盘吸在墙上,依靠大气压强的作用,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3.(2020八上·拱墅期末)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滑动变阻器。关于该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棒是绝缘体,瓷筒是导体
B.线圈是用电阻率较大的合金线制成
C.滑片与线圈之间是绝缘的
D.制成线圈的合金线所有表面都是绝缘的
【答案】B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分析】根据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解答。
【解答】A. 金属棒容易导电,为导体;瓷筒是不能导电,为绝缘体,故A错误;
B. 线圈是用电阻率较大的合金线制成,改变接入的长度,就能改变电阻,故B正确;
C. 滑片与线圈之间的绝缘漆被刮掉,它们是导电的,故C错误;
D.制成线圈的合金线与滑片相接触的位置是导电的,故D错误。
故选B。
4.(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为了探究植物的某种向性运动,小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目的:探究植物的向地性
B.实验设计:尚不完善,还需要设置对照组
C.实验观察:观察并记录植物茎的生长方向
D.实验结论:可用来解释“为什么沙漠植物的根系长得很深?”
【答案】D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或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
【解答】A、由图可知,实验的变量是水,因此是为了探究植物的向水性;故A错误;
B、该实验只存在一个变量,且形成了对照,则该实验设计完善;故B错误;
C、该实验观察记录的是根的生长方向;故C错误;
D、实验的结论是根具有向水性,可以解释沙漠地区植物根系长得较深的原因;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5.(2020八上·拱墅期末)过氧乙酸消毒剂是预防感染新冠肺炎的一种常用消毒剂。某过氧乙酸溶液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此溶液的溶质是过氧乙酸,溶剂是水
B.此溶液中过氧乙酸的质量为200g
C.此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2:3
D.取5g该溶液进行稀释可得1kg0.2%的过氧乙酸溶液
【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一般情况下,如果溶液中有水,那么水是溶剂,而另一种物质为溶质;
(2)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3)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做比;
(4)比较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否相同即可。
【解答】A. 此溶液的溶质是过氧乙酸,溶剂是水,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此溶液中过氧乙酸的质量为:500g×40%=200g,故B正确不合题意;
C. 此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200g:500g=2:5,故C错误符合题意;
D. 取5g该溶液溶质质量:5g×40%=2g;1kg0.2%的过氧乙酸溶液中溶质质量:1000g×0.2%=2g,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6.(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2020年5月,我国自主研制的“海斗一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如图),搭乘“探索一号”科考船赴马里亚纳海沟,多次实现万米深度海底下潜探测,填补了我国万米级作业型无人潜水器的空白。潜水器自带配重,从科考船放下后快速下潜到万米深处,完成作业后抛掉配重,自主上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潜水器浸没在海水里下潜的过程中,受到海水压强逐渐增大
B.潜水器浸没在海水里下潜的过程中,所受浮力逐渐减小
C.潜水器抛掉配重上浮的过程中,所受浮力大于重力
D.潜水器静止于海面上时,所受浮力等于重力
【答案】B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浮力的变化;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分析;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
(3)根据浮沉条件分析;
(4)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
【解答】A. 潜水器浸没在海水里下潜的过程中,深度不断增大,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受到海水压强逐渐增大,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潜水器浸没在海水里下潜的过程中,它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自身体积,即排开水的体积保持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它所受浮力逐渐减小,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根据浮沉条件可知,潜水器抛掉配重上浮的过程中,所受浮力大于重力,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潜水器静止于海面上时,所受浮力等于重力,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7.(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在昼夜明灯的地下停车场,驾驶员根据车位入口上方的红绿灯入停。如图是小吴设计的自动控制电路图,将光控开关(遮光时开关闭合)装在每个车位地面中央,红绿灯装在车位入口上方。当车位未停车时绿灯亮,当车位已停车时红灯亮,则图中L1、L2(  )
A.都是红灯 B.都是绿灯
C.分别是红灯和绿灯 D.分别是绿灯和红灯
【答案】D
【知识点】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电磁铁的工作过程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当车位上无车时,光控开关断开,此时没有电流经过电磁铁,它没有磁性,衔铁在上面接通L1,也就是绿灯亮。
当车位上有车时,光控开关闭合,此时有电流经过电磁铁,它产生磁性,将衔铁吸引下来接通L2,也就是红灯亮。
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8.(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如图所示,小磁针静止在螺线管附近,闭合开关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 B.小磁针S极指向左
C.A点磁场的方向水平向右 D.小磁针继续静止不动
【答案】B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1)根据安培定则判断螺线管的磁极;
(2)(4)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小磁针的磁极方向;
(3)根据A点磁感线的环绕方向判断该点的磁场方向;
【解答】螺线管线圈上电流向下;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下,此时大拇指指向右端,因此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故A错误;
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针的S极指向左,故B正确,D错误;
在螺线管周围,磁感线从右端出来,回到左端,因此A的磁场方向水平向左,故C错误。
故选B。
9.(2020八上·西湖期末)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B.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
C.小脑病变时,可能会出现走路不稳、动作不协调的现象
D.鱼类的定向洄游性为是后天学习所获得的
【答案】D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
【解析】【分析】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解答】A、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生来就有的,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正确,C不符合题意;
D、鱼类的定向洄游是先天性行为,生来就有的,错误,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0.(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人类通过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来适应周围的环境变化,下列生命活动调节的现象中合理的是(  )
A.“望梅止渴”是一种非条件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
B.某同学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先感觉烫后迅速松手
C.只要人的反射弧不完整,则人即不能感觉又不能运动
D.观看足球比赛时面红耳赤,情绪激动,则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答案】D
【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肾上腺素是由人体分泌出的一种激素。当人经历某些刺激(例如兴奋,恐惧,紧张等)分泌出这种化学物质,能让人呼吸加快(提供大量氧气),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瞳孔放大,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使反应更加快速。
【解答】A、望梅止渴不是与生俱来的,属于条件反射,由大脑皮层控制的;故A错误;
B、某同学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先松手后感觉到烫,因此松手是由脊髓控制的,感觉到烫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故B错误;
C、反射弧不完整,也有可能形成感觉;故C错误;
D、观看足球时,人比较激动,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导致血液流速加快,导致面红耳赤;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1.(2020八上·拱墅期末)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小灯泡L1、L2都不发光;将电压表并联在L1两端,测得电压为0V;将电压表并联在L2两端,测得电压为3V。则电路故障原因可能是(  )
A.L1短路 B.L2短路 C.L1断路 D.L2断路
【答案】D
【知识点】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
【解析】【分析】对各个选项中的故障进行推测,哪个现象与题干描述一致,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A. L1短路时,它不发光,电压表与其并联时示数为零,但是此时灯泡L2正常发光,故A错误;
B. L2短路时,它不发光,但L1应该发光;当电压表与它并联时,它的示数为0而不是3V,故B错误;
C. L1断路时,整个电路都没有电流,两个灯泡不发光,电压表与L2并联时示数应该是0而不是3V,而电压表与L1并联时,示数不应该是0而是3V,故C错误;
D. L2断路时,整个电路没有电流,两个灯泡都不发光。电压表与L2并联时示数是3V,而电压表与L1并联时,示数是0V,故D正确。
故选D。
12.(2020八上·西湖期末)下列现象属于植物感性运动的是(  )
A.室内植物的枝条朝向窗口的一侧弯曲
B.郁金香的花通常在温度升高时开放,在温度降低时闭合
C.牵牛花的卷须接触到竿、棍之类的物体就会缠绕在它们的上面
D.春天到来,被划伤的柳树枝条又重新愈合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感性运动是指没有一定方向的外界因素均匀地作用于整体植物或某些器官所引起的运动, 感性运动有感夜性、感震性和感温性。向性运动是指外界因素对植物单方向刺激所引起的定向生长运动,常见的有向光性、向重性、向触性和向化性等。
【解答】A、室内植物枝条朝向窗口侧弯,是收到光的刺激所做出的向性运动,A不符合题意;
B、郁金香的花在温度升高时开放,在温度低时闭合属于感性运动,B符合题意;
C、牵牛花的卷须接触到竿、棍之类的物体就会缠绕在它们的上面,此类缠绕你运动属于向性运动,C不符合题意;
D、划伤的枝条重新愈合属于正常的生命活动,不属于感性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2020八上·拱墅期末)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所示。观察到烧瓶内的水又沸腾起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降低
B.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C.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水的沸点降低
D.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水的沸点升高
【答案】A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烧瓶内气体温度降低,体积缩小,压强减小,于是水的沸点降低。由于水的温度高于沸点,所以水会重新沸腾起来,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4.(2020八上·拱墅期末)如图所示是人体几种重要的内分泌腺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幼年时①所分泌的生长激素过少,可能会患上侏儒症
B.②所分泌的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多,能调节人体血糖含量
C.③所分泌的激素通过导管流入血液,并被输送到全身各处
D.④所分泌的激素能够加快心跳的节奏,扩张通往肌肉的血管
【答案】A
【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
【解析】【分析】图中①垂体,②甲状腺,③肾上腺,④胰岛。
【解答】A、幼年时期,①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会患侏儒症,A符合题意;
B、呆小症是幼年时分泌的②甲状腺激素不足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
C、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直接流入血液,并被输送到全身各处,C不符合题意;
D、④所分泌的激素是胰岛素能够调节血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5.(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在高台跳水比赛中,常看到运动员高高跳起在空中完成各项动作后跃入水中,然后在水面下游过一段距离后再露出水面游向池边。下列图象中能粗略反映运动员从跳起到跃入水中再游向池边这段时间内所受水的浮力大小的图像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ρ液gV排判断运动员受到浮力的变化即可。
【解答】运动员高高跳起在空中完成各项动作后跃入水中,然后在水面下游过一段距离后再露出水面游向池边,运动员排开水的体积变化为:先增大,然后保持不变,再减小然后保持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ρ液gV排可知,运动员受到浮力的变化为:先增大,然后保持不变,再减小然后保持不变,而A、B错误。
当运动员没有入水时,它受到的浮力为零,故C正确,而D错误。
故选C。
16.(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以下关于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闭合开关前,移动滑片P到最右端是为了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②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P的作用是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③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P的作用是控制通过电阻的电流保持不变
④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P的目的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少误差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分析】根据“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设计思想、实验过程和结论分析判断。
【解答】①闭合开关前,移动滑片P到最右端,此时变阻器的阻值最大,可以防止电流过大烧坏用电器,故①正确;
②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要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而改变电阻的阻值,故②正确;
③④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P的作用是控制通过电阻的电压保持不变,故③、④错误。
故选A。
17.(2020八上·拱墅期末)向分别盛有40g硝酸钾和40g氯化钠的烧杯里,各加入100g100℃的热水,充分搅拌。根据溶解度表中相关数据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硝酸钾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A.均能形成100℃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B.将上述2只烧杯内的物质在100℃时各自蒸发掉50g水,有晶体析出的是硝酸钾
C.将上述2只烧杯内的物质降温至20℃时,析出晶体较多的是氯化钠
D.当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要从中得到纯净的硝酸钾,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答案】D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解析】【分析】(1)将物质的质量与溶解度进行比较,如果前者大,那么溶液饱和;如果后者大,那么溶液不饱和;
(2)根据溶解度分别计算出50g水中最多溶解物质的质量,然后再与40g进行比较;
(3)溶解度越大,析出的晶体越少;
(4)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明显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解答】A.根据表格可知,10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未39.8g<40g,因此氯化钠溶液饱和;硝酸钾的溶解度246g>40g,因此硝酸钾溶液不饱和,故A错误;
B.蒸发掉50g水后还剩50g水,那么100℃时,最多溶解氯化钠19.9g<40g,硝酸钠143g>40g,因此有晶体析出的是氯化钠,故B错误;
C.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而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那么在100g水中溶解氯化钠质量大,而析出晶体少,故C错误;
D.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因此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故D正确。
故选D。
18.(2020八上·拱墅期末)如图所示,自制密度计由轻质密闭细管和配重M组成,P、Q为自制密度计上的两根刻度线,其中一根与其静止于酒精中时的液面重合,另一根与其静止于水中时的液面重合;现自制密度计静止于X液体中,其液面位置到P、Q的距离相等。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P与自制密度计静止于酒精时的液面重合
B.该密度计静止于水中和酒精中时所受的浮力相等
C.X液体的密度等于水和酒精密度的平均值
D.用直径更大的轻质细管可使PQ间距变大,提高精度
【答案】B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确定液体密度和V排的数量关系即可;
(2)根据漂浮条件判断;
(4)根据体积公式V=Sh分析判断。
【解答】密度计始终在液面上漂浮,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它受到的浮力始终等于自身重力。因为它的重力保持不变,所以它在水中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相等,故B正确;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当浮力相等时,液体的密度与V排成反比,即密度计上的刻度越靠下,V排越小,而液体的密度越大,因此P点静止时与水的液面重合,故A错误;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当浮力相等时,液体的密度与V排成反比,因此密度计上的刻度不是均匀的,且越靠下越密集,那么在P和Q中间处的液体密度肯定不等于水和酒精的密度平均值,故C错误;
根据V=Sh可知,直径越大的细管,PQ之间的间距h越小,精度越差,故D错误。
故选B。
19.(2020八上·拱墅期末)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流表,闭合开关S、断开S1,测得I甲:I乙=1:2。若拆去电流表,并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压表,闭合开关S、S1,此时U甲:U乙是(  )
A.1:1 B.1:2 C.2:1 D.3:2
【答案】B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在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在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据此分析计算。
【解答】闭合开关S、断开S1,两个电阻并联,电流表甲测R1的电流,乙测R2的电流。
根据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得到:;
闭合开关S、S1,两个电阻串联,电压表甲测R2的电压,乙测R1的电压,
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可知:。
故选B。
20.(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科学研究中常常会用到“转换法”。转换法是指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的方法。如在研究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时,通常用灯泡的亮度来判断电阻大小。以下实验中用到“转换法”的是(  )
A.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常把电流与水流相比
B.研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时,保持液体的密度不变,改变排开液体体积。
C.研究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快慢时,通过手捏住尺子的距离来显示反应的快慢。
D.探究串联电路总电阻的大小时,用一个 20 欧的电阻代替两个 10 欧的串联电阻.
【答案】C
【知识点】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使用的物理研究方法,然后判断是否为“转换法”即可。
【解答】A.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常把电流与水流相比,使用了类比法,故A不合题意;
B.研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时,保持液体的密度不变,改变排开液体体积,使用了控制变量法,故B不合题意;
C.研究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快慢时,通过手捏住尺子的距离来显示反应的快慢,使用了转换法,故C符合题意;
D.探究串联电路总电阻的大小时,用一个 20 欧的电阻代替两个 10 欧的串联电阻,使用了等效替代法,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本题有8小题,21空格,每空格 1 分,共25 分)
21.(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如图甲所示.一个条形磁铁摔成两段,取右边的一段靠近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乙所示,则右边这处裂纹左侧的磁极是   极.如果把这段磁铁沿裂纹吻合放在一起(如图甲),这两段会相互   (选填“吸引”或“排斥”).
【答案】北(N);吸引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即可。
【解答】(1)如乙图所示,小磁针的右端为S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右边部分左侧为N极;
(2)根据(1)中分析可知,条形磁铁摔断后,磁极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在断口处重新生成两个新的磁极。甲的右端为S极,乙的左端为N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这两段会相互吸引。
22.(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下列元素符号书写上都有错误,请改正。
(1)钙CA:   
(2)氯CL:   
(3)镁Ma:   
(4)钠Ne:   
(5)汞HG:   
(6)氦Hi:   
【答案】(1)Ca
(2)Cl
(3)Mg
(4)Na
(5)Hg
(6)He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对元素名称和符号的认识分析解答。
【解答】(1)钙的符号为Ca;
(2)氯的符号为Cl;
(3)镁的符号为Mg;
(4)钠的符号为Na;
(5)汞的符号为Hg;
(6)氦的符号为He;
23.(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1)如图甲所示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各序号表示水循环中相应的环节,其中⑥表示   。人们常常通过对地表的改造,影响地球上水循环的过程,我国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北方的缺水问题,南水北调工程是对水循环环节中的   (选填序号)施加影响。
(2)如图乙是我国东部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随纬度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的分布规律是   。
(3)想要了解工厂排放的废水对河流水质的影响,需要进行对照比较,如图丙所示的7个可能的水样采集点(箭头表示水流方向),其中最重要的采集点是 (选填字母)。
A.②⑤⑥⑦ B.①③④⑦ C.②③④⑥ D.①②⑤⑦
【答案】(1)地下径流;⑤
(2)随着纬度的增大,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减少(合理即可)
(3)D
【知识点】水循环;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水资源保护是指为防止因水资源不恰当利用造成的水源污染和破坏,而采取的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教育等措施的总和。
【解答】(1) ⑥ 是地下径流;南水北调影响的地表径流,即 ⑤ ;
(2)由表格可知,纬度越高,人均水资源拥有量越少;
(3)由图丙可知, ①⑤处没有被污染, ②③④⑥处于河流的下流可能被污染,因此要采集没有被污染的水,及河流最下流的水进行对比,可以了解到废水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即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地下径流;⑤ ;(2) 随着纬度的增大,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减少(合理即可);(3)D.
24.(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人体患病毒性感冒容易导致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如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
(1)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后,人体会出现皮肤血管收缩的反应,此过程中下丘脑属于反射弧中的   (填结构名称)。
(2)患病初期,人体   (填图中某生理过程)而形成“寒战”,有助于体温上升到38.5℃。38.5℃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
(3)体温下降期,身体会作出哪些反应来增加散热使体温回到正常值?   (写出1条即可)
(4)据图分析可知,体温调节是通过   这两者共同协调、同时作用达成的。
【答案】(1)神经中枢
(2)骨骼肌收缩;等于
(3)汗腺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等
(4)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体温的控制
【解析】【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据图可见: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
(2)病毒感染导致机体体温升高,人体骨骼肌不自主收缩,出现寒颤,原因是体温测定点提高。人体产生的热量大于散失热量,体温升高;人体产生的热量等于散失热量,体温不变;人体产生热量小于散失热量,体温下降。
(3)体温下降的调节途径有增强汗腺分泌汗液、皮肤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该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4)机体的体温调节是神经和激素(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反应速度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时间较长。在寒冷的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含量增加,促进新陈代谢,导致产热量增多,以维持体温正常。皮肤是与体温调节相关的重要器官,其中血管舒调节张是为了增加散热量,血管收缩是为了减少散热量。
【解答】(1)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后,人体会出现皮肤血管收缩的反应,此过程中下丘脑属于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
(2)患病初期,人体骨骼肌收缩而形成“寒战”,有助于体温上升到38.5℃。38.5℃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3)体温下降期,身体会作出汗腺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等来增加散热使体温回到正常值。
(4)据图分析可知,体温调节是通过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这两者共同协调、同时作用达成的。
25.(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如图甲所示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为电解水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回答问题:
(1)如图甲所示,b管与电源   极相连产生气体。
(2)理论上a、b两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1,结合图乙所示的电解水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推测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决定因素除气体物质所含分子数目外,还有   (选填“气体分子的直径”或“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3)在电解水实际操作中,a、b两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通常大于2:1,其原因是两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则在相同条件下,   (选填“H2”或“O2”)更难溶于水。
【答案】(1)正
(2)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3)H2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解析】【分析】(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生成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与正极相连的试管收集氧气,与负极相连的试管收集氢气。
(2)体积的体积其实就是分子之间平均距离构成的空间体积与分子个数的乘积,因此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为分子数目和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3)根据氢气和氧气的溶解度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图甲可知,a试管内气体体积大于b试管,那么a管内气体为氢气,b管内气体为氧气。因为与正极相连的试管生成氧气,所以b管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2)理论上a、b两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1,结合图乙所示的电解水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推测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决定因素除气体物质所含分子数目外,还有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3)在电解水实际操作中,a、b两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通常大于2:1,其原因是两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则在相同条件下,H2更难溶于水。
26.(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拔火罐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正常情况下,人体皮肤内外受到的压强是   的。拔火罐时先用火将罐里的空气加热,然后迅速将罐子扣在患者的皮肤上,冷却后外界大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罐内的气压,罐子就会吸附在皮肤上。人体血液因体内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罐内压强而聚集在皮肤处,可观察到皮肤上被拔的部位留下圆形的血印。
【答案】相等;大于;大于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气压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即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垂直空气柱所受到的重力。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
【解答】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外的压强是相等的,等于大气压强;罐内的空气被消耗、冷却后密度减小,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人体内部的气压是等于外界大气压的,所以血液的压强大于罐内的压强;
故答案为:相等;大于;大于。
27.(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很多,如水的比热比沙土大,在同样多的太阳辐射的条件下,陆地升温和降温都比海洋   (选填“快”或“慢”),表现出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差异,从而影响气候。晴朗夏日,海边城市陆地与海洋之间会形成海、陆风,可用甲、乙两图表示,其中表示晚间空气流动的是   (选填“甲”或“乙”)图。
【答案】快;乙
【知识点】风;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光照、气温和降水等,其中降水是气候重要的一个要素。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升高(或下降)单位温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解答】沙石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热量相同时,沙石升温快于水;夜晚时,陆地降温更快,低于海洋表面的温度,海洋表面的气体向上移动,从高空流向海洋,陆地的气体流向海面,即乙图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快;乙。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有4小题,共18空格,每空2分,共 36 分)
28.(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酒后驾车是交通安全的巨大隐患,小乐欲通过“测定反应速度”实验来证明饮酒对神经系统会造成影响,从而明确良好的生理状况对安全出行的重要意义。
【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两人做好准备(刻度尺0刻度端朝下),测试者突然松开直尺,被试者仅用拇指和食指将直尺夹住,记录被试者手指夹住处的刻度值。被试者分别在:①不饮酒,②饮300毫升啤酒,③饮1000毫升啤酒的三种状态下,分别各测试三次,测试数据如表所示。
  ① ② ③
第一次( m) 24.4 32.2 48.7
第二次( m) 25.5 33.2 53.0
第三次( m) 25.1 35.0 51.3
【实验分析】
(1)实验过程中,被试者在三种状态下都重复测试三次,其目的是   。
(2)本实验通过比较   ,可初步得出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人的反应速度越慢的结论。
(3)小乐还可通过   等方法来改进实验,增强实验的说服力,让更多的人认识酒驾的危害。
(4)【科学解释】“测定反应速度”的反射弧为:眼→视神经→视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   →脊神经→手指肌肉收缩。饮酒后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机能下降,从而使动作失去协调和准确性。
【答案】(1)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合理即可)
(2)三种状态下,被试者手指夹住处刻度值的平均值
(3)测试对象(或饮酒量或测试次数等,合理即可)
(4)脊髓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神经系统是机体内对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起主导作用的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组成,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又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解答】(1)每种状态都三次测试是为了避免实验现象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2)由表格可知,实验中测量了多次被试者手指夹住处的刻度值,每种状态下都有三组数据,所以是通过比较三种状态下的被试者手指夹住处刻度值的平均值来比较反应嘟嘟的快慢;
(3)增强实验的说服力,可以增加实验对象的人数及测试的次数等,测量出更多的数据来比较;
(4)脊神经由脊髓控制的;
故答案为:(1)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合理即可);(2)三种状态下,被试者手指夹住处刻度值的平均值;(3)测试对象(或饮酒量或测试次数等,合理即可);(4)脊髓。
29.(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用溶解硫酸铜粉末的方法配制100g 20%的硫酸铜溶液,部分步骤如下:
(1)①称量硫酸铜粉末时,若发现天平指针偏左,应   ,直至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2)②量取所需水时,选择的量筒的量程是   (选填“20”“50”或“100”)mL。
(3)通过③溶解和④装瓶后,得到了一瓶20%的硫酸铜溶液,若测得此硫酸铜溶液的密度为1.16g/cm3。取出50mL此硫酸铜溶液,可稀释得到8%的硫酸铜溶液   g。
【答案】(1)从左盘取出一定量的硫酸铜粉末
(2)100
(3)145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在进行定量称量时,不能改变右盘砝码的质量,只能通过调整左盘药品的质量让天平实现平衡。
(2)首先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出硫酸铜的质量,再用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得到溶剂水的质量,进而得到水的体积,最后选择量筒即可。
(3)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据此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列出方程计算即可。
【解答】(1)称量硫酸铜粉末时,若发现天平指针偏左,说明左盘硫酸铜粉末的质量大,应从左盘取出一定量的硫酸铜粉末,直至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2)硫酸铜粉末的质量:100g×20%=20g;
需要水的质量:100g-20g=80g;
需要水的体积:。
应该选择量筒的量程为100mL。
(3)设可得到8%的硫酸铜溶液质量为x,
1.16g/cm3×50cm3×20%=8%x;
解得:x=145g。
30.(2020八上·拱墅期末)“底部很平滑的圆柱体铁块沉到装水的烧杯底部时,还受到浮力吗?”
小乐认为铁块下表面一定还有水,所以受到浮力;
小欢认为铁的密度很大,其下沉后会与烧杯底部紧密接触,所以不受到浮力。
于是她们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步骤】①用细线将铁块挂在弹簧秤上,测出铁块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F1,如图甲所示。②将铁块沉到烧杯底部后,再向上缓慢提拉弹簧秤,测出恰好拉起铁块时弹簧秤的示数F2,如图乙所示。
【实验预测】支持铁块受到浮力的证据是F1   F2(选填“=”“>”或“<”);支持铁块不受浮力的证据是F1   F2(选填“=”“>”或“<”)。
【实验结果】若实验测得F1=7.9N,F2=6.9N。可知:此时,铁块受到浮力,且铁块浸没水中后,烧杯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力会比铁块浸入前增加   N。
【交流评价】小乐提出,可以不做步骤①,而是测量出   时弹簧秤的示数F3。再与步骤②中F2进行比较,也可得出相应结论。
【答案】>;<;1;铁块浸没水中而不接触烧杯底部
【知识点】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实验预测】在①中,铁块的重力G=F1;在②中,根据G=F浮+F2可知,如果铁块受到向上的浮力,那么G>F2,即F1>F2;如果不受浮力,那么铁块受到向下的重力和上表面水的压力,向上的拉力,根据F2=G+F压可知,G<F2,即F1<F2;
【实验结果】铁块受到的浮力和铁块对水的压力为相互作用力,根据示数差计算出浮力后,再计算水对烧杯底部压力的变化量。
【交流评价】当铁块浸没在水中但没有与烧杯底部接触时,它肯定受到浮力,将这时测力计的示数与铁块贴近底部时的示数比较,就能确定是否受到浮力。
【解答】【实验预测】支持铁块受到浮力的证据是F1>F2;支持铁块不受浮力的证据是F1<F2。
【实验结果】铁块浸没后受到的浮力为:F浮力=F1-F2=7.9N-6.9N=1N;
因为铁块受到的浮力和铁块对水的压力为相互作用力,
所以铁块对水的压力为1N;
而烧杯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力增大了1N。
【交流评价】小乐提出,可以不做步骤①,而是测量出铁块浸没水中而不接触烧杯底部时弹簧秤的示数F3。再与步骤②中F2进行比较,也可得出相应结论。
31.(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小乐在探究“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完成了如下两个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1】小乐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实验,将一个机翼模型穿在一根铁丝上,在铁丝的上、下端各挂一个弹簧秤,并用电风扇对着机翼模型吹风。实验时,机翼模型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大于其下表面的空气流速;若发现   ;可说明气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2)【实验2】小乐设计了如图乙所示实验,A、B、C为三节直径不同的管子,三节管连接在一起,分别插入气体压强传感器(测量气体压强的装置)的探头,右端与吹风机的尾部相连。
①当用吹风机抽气时,在同一时间内,通过每节管子的气体总量相同,则A管内气体流速比C管内气体流速   (选填“大”或“小”)。
②三节管中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丙所示,则图线①反映的是   (选填“A”“B”或“C”)管内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第10s时,①②③三条图线开始出现下移,由此判断,三节管中气体的流速   (选填“增大”或“减小”)。
【答案】(1)弹簧秤甲示数变小,弹簧秤乙示数变大(合理即可)
(2)大;C;增大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两个测力计示数的变化;
(2)①根据V=SL=Svt分析不同位置气体的流速;
②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不同位置气压的大小,然后与图丙进行对照。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据此分析三节管中空气流速的大小变化。
【解答】(1)机翼模型上表面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表面空气流速小压强大,那么它受到空气向上的托力,此时弹簧秤甲受到的拉力减小,示数减小;弹簧秤乙受到的拉力增大,示数增大。
(2)①根据V=SL=Svt可知,当气体的总量相同时,A管的横截面积小于C管,所以A管内的气体流速比C管里的气体流速大;
②根据V=SL=Svt可知,横截面积SAVB>VC,因此气体压强pA32.(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一个小灯泡的额定电压U额=2.5V,表示只有在小灯泡两端电压为2.5V时,小灯泡才能正常工作。现要测量这个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提供的器材除上述小灯泡外,还有:电源(电压恒为3V)、电压表和电流表各一只、滑动变阻器(20Ω 1A)、开关、导线若干。为了完成任务,小乐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亮。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图像
(2)通过实验,小乐正确测出了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还通过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析图像可知,随着小灯泡两端电压的增大,其电阻的阻值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3)若实验时发现电压表坏了,小乐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其中R0=10Ω。也测出了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其操作步骤为:
①先闭合开关S、S1,断开S2,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I1=   A,此时小灯泡正常工作;
②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不变,闭合开关S、S2,断开S1,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2。
则小灯泡的正常工作时的电阻R=   。(用U额、I1、I2表示)
【答案】(1)
(2)变大
(3)0.25;U额/I2 I1
【知识点】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1)滑动变阻器接线需要“一上一下”,并根据灯泡亮度的变化判断接线柱的选择情况。
(2)根据丙图可知,定值电阻R0与灯泡并联,那么它们的电压相等。当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5V时,它正常发光,此时通过R0的电流为。通过开关的切换,如果能够测量出通过干路的总电流,然后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就能计算出灯泡的额定电流,关键是开关切换时,电流表的位置发生改变,但是二者的并联关系要保持不变。
【解答】(1)变阻器与灯泡串联;当滑片向右移动时灯泡变亮,那么电流变大,电阻变小,因此变阻器使用滑片右边的部分,接线柱选择右下角的和上面的一个即可,如下图所示:
(2)①先闭合开关S、S1,断开S2,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此时小灯泡正常工作;
②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不变,闭合开关S、S2,断开S1,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2,这是总电流。
则小灯泡的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四、解答题(本题有 3小题,第 33 题 6 分,第 34题 7分,第35题 6分,共 19分)
33.(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如图,将一个体积为1.0×10-3m3、重力为6N的木球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500cm2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当容器中倒入足够的水使木球浸没时,求:
(1)木球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细线对容器底部的拉力。
(3)剪断细线,木球处于静止时,木球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多少升。
【答案】(1)解:木球受到浮力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1.0×10-3m3=10N
(2)解:F拉=F浮-G球=10N-6N=4N
(3)解:木球静止时漂浮在水面,F浮=G球=6N,V排=F浮/ρ水g=6N/1.0×103kg/m3×10N/kg=6×10 4m3,V露=V物-V排=10-3m3-6×10-4m3=4×10-4m3=0.4L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木球浸没在水中,它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自身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计算受到的浮力;
(2)木球在水中静止,它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与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拉力平衡,即F浮=G+F拉,据此计算细绳的拉力;
(3)剪断细线后,木球在水面漂浮,它受到的浮力与重力平衡,即F浮=G球,然后根据计算木球排开水的体积,最后根据V露=V物-V排计算木球露出水面的体积。
34.(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二氧化氯消毒液是国际上公认的新一代强力、安全、高效的消毒剂,能够迅速,彻底杀灭各种细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和病毒(肝炎病毒、流感病毒等)。小应同学观察到瓶上的标签如表所示,试回答:
二氧化氯(ClO2)1000毫升
溶质质量分数 80%
密度 1.2克/厘米3
强腐蚀性,阴冷、密封储藏
(1)这1000毫升二氧化氯消毒液中含溶质二氧化氯多少克?
(2)若将这1000毫升二氧化氯消毒液与5000克水均匀混合,所得稀二氧化氧消毒液中二氧化氯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3)该校欲配置30千克20%的稀二氧化氯消毒液用以消毒,需多少千克这样二氧化氧消毒液和多少升水?
【答案】(1)解:m液=ρ液V液=1.2g/cm3×1000mL=1200g m质=80%m液=960g
(2)解:由于m质前=m质后 所以960g=P%×(1200g+5000g) 得到:P%=15.5%
(3)解:由于m质前=m质后 所以80%×m液=20%×30kg m液=7.5kgV加水=m加水ρ水=30kg 7.5kg1×103kg/m3=22.5L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密度公式m液=ρ液V液计算消毒液的质量,再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即可。
(2)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据此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列出方程,计算出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用(2)中的方法列出方程,计算出需要消毒液的质量,然后两个消毒液的质量之差就是需要加水的质量,最后根据计算需要加水的体积。
【解答】(1)二氧化氯消毒液的质量:m液=ρ液V液=1.2g/cm3×1000mL=1200g;
溶质的质量: m质=80%m液=80%×1200g=960g。
(2)由于m质前=m质后 ,
所以960g=P%×(1200g+5000g);
得到:P%=15.5%。
(3)由于m质前=m质后,
所以80%×m液=20%×30kg ;
解得:m液=7.5kg;
需要加水的体积。
35.(2020八上·拱墅期末)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50Ω 2A”字样,电压表V1的量程为0-3V,电压表V的量程为0-15V。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到某位置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2伏,电压表V的示数为12伏,电流表A的示数为0.2安。则:
(1)电源电压是多少伏?电阻R1的阻值是多少欧?
(2)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当两电压表指针偏离零刻度的角度恰好相同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是多少欧?
【答案】(1)解:电源电压U=12V
由 得
(2)解:由题意得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可知,定值电阻R1与变阻器R2串联,电流表测总电流,电压表V1测R1的电压,V测总电压。
(1)电源电压等于电压表V的示数;根据 计算R1的阻值;
(2)电压表上的两个量程分别为0~3V和0~15V,因此同一刻度对应的两个电压值的倍数为5倍。既然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那么电压表V1的示数就是V的,即 。根据 计算出电流表的示数,再根据串联电路 计算出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最后根据 计算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即可。
1 / 1浙江省台州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40 分。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20八上·拱墅期末)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取粗盐 B.溶解
C.过滤 D.移走蒸发皿,
2.(2020八上·拱墅期末)下列四个实例中,与大气压作用无关的是(  )
A.注射器注射药液 B.覆杯实验
C.吸尘器吸灰尘 D.吸盘吸在墙上
3.(2020八上·拱墅期末)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滑动变阻器。关于该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棒是绝缘体,瓷筒是导体
B.线圈是用电阻率较大的合金线制成
C.滑片与线圈之间是绝缘的
D.制成线圈的合金线所有表面都是绝缘的
4.(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为了探究植物的某种向性运动,小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目的:探究植物的向地性
B.实验设计:尚不完善,还需要设置对照组
C.实验观察:观察并记录植物茎的生长方向
D.实验结论:可用来解释“为什么沙漠植物的根系长得很深?”
5.(2020八上·拱墅期末)过氧乙酸消毒剂是预防感染新冠肺炎的一种常用消毒剂。某过氧乙酸溶液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此溶液的溶质是过氧乙酸,溶剂是水
B.此溶液中过氧乙酸的质量为200g
C.此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2:3
D.取5g该溶液进行稀释可得1kg0.2%的过氧乙酸溶液
6.(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2020年5月,我国自主研制的“海斗一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如图),搭乘“探索一号”科考船赴马里亚纳海沟,多次实现万米深度海底下潜探测,填补了我国万米级作业型无人潜水器的空白。潜水器自带配重,从科考船放下后快速下潜到万米深处,完成作业后抛掉配重,自主上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潜水器浸没在海水里下潜的过程中,受到海水压强逐渐增大
B.潜水器浸没在海水里下潜的过程中,所受浮力逐渐减小
C.潜水器抛掉配重上浮的过程中,所受浮力大于重力
D.潜水器静止于海面上时,所受浮力等于重力
7.(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在昼夜明灯的地下停车场,驾驶员根据车位入口上方的红绿灯入停。如图是小吴设计的自动控制电路图,将光控开关(遮光时开关闭合)装在每个车位地面中央,红绿灯装在车位入口上方。当车位未停车时绿灯亮,当车位已停车时红灯亮,则图中L1、L2(  )
A.都是红灯 B.都是绿灯
C.分别是红灯和绿灯 D.分别是绿灯和红灯
8.(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如图所示,小磁针静止在螺线管附近,闭合开关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 B.小磁针S极指向左
C.A点磁场的方向水平向右 D.小磁针继续静止不动
9.(2020八上·西湖期末)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B.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
C.小脑病变时,可能会出现走路不稳、动作不协调的现象
D.鱼类的定向洄游性为是后天学习所获得的
10.(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人类通过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来适应周围的环境变化,下列生命活动调节的现象中合理的是(  )
A.“望梅止渴”是一种非条件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
B.某同学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先感觉烫后迅速松手
C.只要人的反射弧不完整,则人即不能感觉又不能运动
D.观看足球比赛时面红耳赤,情绪激动,则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11.(2020八上·拱墅期末)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小灯泡L1、L2都不发光;将电压表并联在L1两端,测得电压为0V;将电压表并联在L2两端,测得电压为3V。则电路故障原因可能是(  )
A.L1短路 B.L2短路 C.L1断路 D.L2断路
12.(2020八上·西湖期末)下列现象属于植物感性运动的是(  )
A.室内植物的枝条朝向窗口的一侧弯曲
B.郁金香的花通常在温度升高时开放,在温度降低时闭合
C.牵牛花的卷须接触到竿、棍之类的物体就会缠绕在它们的上面
D.春天到来,被划伤的柳树枝条又重新愈合
13.(2020八上·拱墅期末)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所示。观察到烧瓶内的水又沸腾起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降低
B.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C.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水的沸点降低
D.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水的沸点升高
14.(2020八上·拱墅期末)如图所示是人体几种重要的内分泌腺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幼年时①所分泌的生长激素过少,可能会患上侏儒症
B.②所分泌的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多,能调节人体血糖含量
C.③所分泌的激素通过导管流入血液,并被输送到全身各处
D.④所分泌的激素能够加快心跳的节奏,扩张通往肌肉的血管
15.(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在高台跳水比赛中,常看到运动员高高跳起在空中完成各项动作后跃入水中,然后在水面下游过一段距离后再露出水面游向池边。下列图象中能粗略反映运动员从跳起到跃入水中再游向池边这段时间内所受水的浮力大小的图像是(  )
A. B.
C. D.
16.(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以下关于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闭合开关前,移动滑片P到最右端是为了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②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P的作用是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③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P的作用是控制通过电阻的电流保持不变
④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P的目的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少误差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7.(2020八上·拱墅期末)向分别盛有40g硝酸钾和40g氯化钠的烧杯里,各加入100g100℃的热水,充分搅拌。根据溶解度表中相关数据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硝酸钾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A.均能形成100℃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B.将上述2只烧杯内的物质在100℃时各自蒸发掉50g水,有晶体析出的是硝酸钾
C.将上述2只烧杯内的物质降温至20℃时,析出晶体较多的是氯化钠
D.当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要从中得到纯净的硝酸钾,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18.(2020八上·拱墅期末)如图所示,自制密度计由轻质密闭细管和配重M组成,P、Q为自制密度计上的两根刻度线,其中一根与其静止于酒精中时的液面重合,另一根与其静止于水中时的液面重合;现自制密度计静止于X液体中,其液面位置到P、Q的距离相等。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P与自制密度计静止于酒精时的液面重合
B.该密度计静止于水中和酒精中时所受的浮力相等
C.X液体的密度等于水和酒精密度的平均值
D.用直径更大的轻质细管可使PQ间距变大,提高精度
19.(2020八上·拱墅期末)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流表,闭合开关S、断开S1,测得I甲:I乙=1:2。若拆去电流表,并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压表,闭合开关S、S1,此时U甲:U乙是(  )
A.1:1 B.1:2 C.2:1 D.3:2
20.(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科学研究中常常会用到“转换法”。转换法是指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的方法。如在研究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时,通常用灯泡的亮度来判断电阻大小。以下实验中用到“转换法”的是(  )
A.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常把电流与水流相比
B.研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时,保持液体的密度不变,改变排开液体体积。
C.研究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快慢时,通过手捏住尺子的距离来显示反应的快慢。
D.探究串联电路总电阻的大小时,用一个 20 欧的电阻代替两个 10 欧的串联电阻.
二、填空题(本题有8小题,21空格,每空格 1 分,共25 分)
21.(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如图甲所示.一个条形磁铁摔成两段,取右边的一段靠近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乙所示,则右边这处裂纹左侧的磁极是   极.如果把这段磁铁沿裂纹吻合放在一起(如图甲),这两段会相互   (选填“吸引”或“排斥”).
22.(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下列元素符号书写上都有错误,请改正。
(1)钙CA:   
(2)氯CL:   
(3)镁Ma:   
(4)钠Ne:   
(5)汞HG:   
(6)氦Hi:   
23.(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1)如图甲所示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各序号表示水循环中相应的环节,其中⑥表示   。人们常常通过对地表的改造,影响地球上水循环的过程,我国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北方的缺水问题,南水北调工程是对水循环环节中的   (选填序号)施加影响。
(2)如图乙是我国东部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随纬度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的分布规律是   。
(3)想要了解工厂排放的废水对河流水质的影响,需要进行对照比较,如图丙所示的7个可能的水样采集点(箭头表示水流方向),其中最重要的采集点是 (选填字母)。
A.②⑤⑥⑦ B.①③④⑦ C.②③④⑥ D.①②⑤⑦
24.(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人体患病毒性感冒容易导致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如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
(1)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后,人体会出现皮肤血管收缩的反应,此过程中下丘脑属于反射弧中的   (填结构名称)。
(2)患病初期,人体   (填图中某生理过程)而形成“寒战”,有助于体温上升到38.5℃。38.5℃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
(3)体温下降期,身体会作出哪些反应来增加散热使体温回到正常值?   (写出1条即可)
(4)据图分析可知,体温调节是通过   这两者共同协调、同时作用达成的。
25.(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如图甲所示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为电解水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回答问题:
(1)如图甲所示,b管与电源   极相连产生气体。
(2)理论上a、b两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1,结合图乙所示的电解水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推测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决定因素除气体物质所含分子数目外,还有   (选填“气体分子的直径”或“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3)在电解水实际操作中,a、b两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通常大于2:1,其原因是两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则在相同条件下,   (选填“H2”或“O2”)更难溶于水。
26.(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拔火罐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正常情况下,人体皮肤内外受到的压强是   的。拔火罐时先用火将罐里的空气加热,然后迅速将罐子扣在患者的皮肤上,冷却后外界大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罐内的气压,罐子就会吸附在皮肤上。人体血液因体内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罐内压强而聚集在皮肤处,可观察到皮肤上被拔的部位留下圆形的血印。
27.(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很多,如水的比热比沙土大,在同样多的太阳辐射的条件下,陆地升温和降温都比海洋   (选填“快”或“慢”),表现出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差异,从而影响气候。晴朗夏日,海边城市陆地与海洋之间会形成海、陆风,可用甲、乙两图表示,其中表示晚间空气流动的是   (选填“甲”或“乙”)图。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有4小题,共18空格,每空2分,共 36 分)
28.(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酒后驾车是交通安全的巨大隐患,小乐欲通过“测定反应速度”实验来证明饮酒对神经系统会造成影响,从而明确良好的生理状况对安全出行的重要意义。
【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两人做好准备(刻度尺0刻度端朝下),测试者突然松开直尺,被试者仅用拇指和食指将直尺夹住,记录被试者手指夹住处的刻度值。被试者分别在:①不饮酒,②饮300毫升啤酒,③饮1000毫升啤酒的三种状态下,分别各测试三次,测试数据如表所示。
  ① ② ③
第一次( m) 24.4 32.2 48.7
第二次( m) 25.5 33.2 53.0
第三次( m) 25.1 35.0 51.3
【实验分析】
(1)实验过程中,被试者在三种状态下都重复测试三次,其目的是   。
(2)本实验通过比较   ,可初步得出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人的反应速度越慢的结论。
(3)小乐还可通过   等方法来改进实验,增强实验的说服力,让更多的人认识酒驾的危害。
(4)【科学解释】“测定反应速度”的反射弧为:眼→视神经→视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   →脊神经→手指肌肉收缩。饮酒后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机能下降,从而使动作失去协调和准确性。
29.(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用溶解硫酸铜粉末的方法配制100g 20%的硫酸铜溶液,部分步骤如下:
(1)①称量硫酸铜粉末时,若发现天平指针偏左,应   ,直至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2)②量取所需水时,选择的量筒的量程是   (选填“20”“50”或“100”)mL。
(3)通过③溶解和④装瓶后,得到了一瓶20%的硫酸铜溶液,若测得此硫酸铜溶液的密度为1.16g/cm3。取出50mL此硫酸铜溶液,可稀释得到8%的硫酸铜溶液   g。
30.(2020八上·拱墅期末)“底部很平滑的圆柱体铁块沉到装水的烧杯底部时,还受到浮力吗?”
小乐认为铁块下表面一定还有水,所以受到浮力;
小欢认为铁的密度很大,其下沉后会与烧杯底部紧密接触,所以不受到浮力。
于是她们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步骤】①用细线将铁块挂在弹簧秤上,测出铁块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F1,如图甲所示。②将铁块沉到烧杯底部后,再向上缓慢提拉弹簧秤,测出恰好拉起铁块时弹簧秤的示数F2,如图乙所示。
【实验预测】支持铁块受到浮力的证据是F1   F2(选填“=”“>”或“<”);支持铁块不受浮力的证据是F1   F2(选填“=”“>”或“<”)。
【实验结果】若实验测得F1=7.9N,F2=6.9N。可知:此时,铁块受到浮力,且铁块浸没水中后,烧杯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力会比铁块浸入前增加   N。
【交流评价】小乐提出,可以不做步骤①,而是测量出   时弹簧秤的示数F3。再与步骤②中F2进行比较,也可得出相应结论。
31.(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小乐在探究“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完成了如下两个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1】小乐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实验,将一个机翼模型穿在一根铁丝上,在铁丝的上、下端各挂一个弹簧秤,并用电风扇对着机翼模型吹风。实验时,机翼模型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大于其下表面的空气流速;若发现   ;可说明气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2)【实验2】小乐设计了如图乙所示实验,A、B、C为三节直径不同的管子,三节管连接在一起,分别插入气体压强传感器(测量气体压强的装置)的探头,右端与吹风机的尾部相连。
①当用吹风机抽气时,在同一时间内,通过每节管子的气体总量相同,则A管内气体流速比C管内气体流速   (选填“大”或“小”)。
②三节管中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丙所示,则图线①反映的是   (选填“A”“B”或“C”)管内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第10s时,①②③三条图线开始出现下移,由此判断,三节管中气体的流速   (选填“增大”或“减小”)。
32.(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一个小灯泡的额定电压U额=2.5V,表示只有在小灯泡两端电压为2.5V时,小灯泡才能正常工作。现要测量这个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提供的器材除上述小灯泡外,还有:电源(电压恒为3V)、电压表和电流表各一只、滑动变阻器(20Ω 1A)、开关、导线若干。为了完成任务,小乐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亮。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图像
(2)通过实验,小乐正确测出了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还通过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析图像可知,随着小灯泡两端电压的增大,其电阻的阻值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3)若实验时发现电压表坏了,小乐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其中R0=10Ω。也测出了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其操作步骤为:
①先闭合开关S、S1,断开S2,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I1=   A,此时小灯泡正常工作;
②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不变,闭合开关S、S2,断开S1,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2。
则小灯泡的正常工作时的电阻R=   。(用U额、I1、I2表示)
四、解答题(本题有 3小题,第 33 题 6 分,第 34题 7分,第35题 6分,共 19分)
33.(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如图,将一个体积为1.0×10-3m3、重力为6N的木球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500cm2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当容器中倒入足够的水使木球浸没时,求:
(1)木球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细线对容器底部的拉力。
(3)剪断细线,木球处于静止时,木球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多少升。
34.(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二氧化氯消毒液是国际上公认的新一代强力、安全、高效的消毒剂,能够迅速,彻底杀灭各种细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和病毒(肝炎病毒、流感病毒等)。小应同学观察到瓶上的标签如表所示,试回答:
二氧化氯(ClO2)1000毫升
溶质质量分数 80%
密度 1.2克/厘米3
强腐蚀性,阴冷、密封储藏
(1)这1000毫升二氧化氯消毒液中含溶质二氧化氯多少克?
(2)若将这1000毫升二氧化氯消毒液与5000克水均匀混合,所得稀二氧化氧消毒液中二氧化氯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3)该校欲配置30千克20%的稀二氧化氯消毒液用以消毒,需多少千克这样二氧化氧消毒液和多少升水?
35.(2020八上·拱墅期末)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50Ω 2A”字样,电压表V1的量程为0-3V,电压表V的量程为0-15V。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到某位置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2伏,电压表V的示数为12伏,电流表A的示数为0.2安。则:
(1)电源电压是多少伏?电阻R1的阻值是多少欧?
(2)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当两电压表指针偏离零刻度的角度恰好相同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是多少欧?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实验操作的规范判断。
【解答】A.从试剂瓶中取食盐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故A错误;
B.在溶解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B正确;
C.在过滤操作中,溶液不能直接导入漏斗,应该用玻璃棒引流,故C错误;
D.蒸发皿的温度很高,直接用手拿,可能造成烫伤,故D错误。
故选B。
2.【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现象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解答】A.注射器注射药液,依靠手对活塞产生的推力,与大气压强无关,故A符合题意;
B.覆杯实验中,水和纸片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没有落下来,故B不合题意;
C.吸尘器吸灰尘时,里面的电机高速旋转,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在外面大气压强的作用下,灰尘被压进里面,故C不合题意;
D.吸盘吸在墙上,依靠大气压强的作用,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3.【答案】B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分析】根据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解答。
【解答】A. 金属棒容易导电,为导体;瓷筒是不能导电,为绝缘体,故A错误;
B. 线圈是用电阻率较大的合金线制成,改变接入的长度,就能改变电阻,故B正确;
C. 滑片与线圈之间的绝缘漆被刮掉,它们是导电的,故C错误;
D.制成线圈的合金线与滑片相接触的位置是导电的,故D错误。
故选B。
4.【答案】D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或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
【解答】A、由图可知,实验的变量是水,因此是为了探究植物的向水性;故A错误;
B、该实验只存在一个变量,且形成了对照,则该实验设计完善;故B错误;
C、该实验观察记录的是根的生长方向;故C错误;
D、实验的结论是根具有向水性,可以解释沙漠地区植物根系长得较深的原因;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5.【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一般情况下,如果溶液中有水,那么水是溶剂,而另一种物质为溶质;
(2)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3)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做比;
(4)比较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否相同即可。
【解答】A. 此溶液的溶质是过氧乙酸,溶剂是水,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此溶液中过氧乙酸的质量为:500g×40%=200g,故B正确不合题意;
C. 此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200g:500g=2:5,故C错误符合题意;
D. 取5g该溶液溶质质量:5g×40%=2g;1kg0.2%的过氧乙酸溶液中溶质质量:1000g×0.2%=2g,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B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浮力的变化;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分析;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
(3)根据浮沉条件分析;
(4)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
【解答】A. 潜水器浸没在海水里下潜的过程中,深度不断增大,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受到海水压强逐渐增大,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潜水器浸没在海水里下潜的过程中,它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自身体积,即排开水的体积保持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它所受浮力逐渐减小,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根据浮沉条件可知,潜水器抛掉配重上浮的过程中,所受浮力大于重力,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潜水器静止于海面上时,所受浮力等于重力,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7.【答案】D
【知识点】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电磁铁的工作过程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当车位上无车时,光控开关断开,此时没有电流经过电磁铁,它没有磁性,衔铁在上面接通L1,也就是绿灯亮。
当车位上有车时,光控开关闭合,此时有电流经过电磁铁,它产生磁性,将衔铁吸引下来接通L2,也就是红灯亮。
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8.【答案】B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1)根据安培定则判断螺线管的磁极;
(2)(4)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小磁针的磁极方向;
(3)根据A点磁感线的环绕方向判断该点的磁场方向;
【解答】螺线管线圈上电流向下;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下,此时大拇指指向右端,因此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故A错误;
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针的S极指向左,故B正确,D错误;
在螺线管周围,磁感线从右端出来,回到左端,因此A的磁场方向水平向左,故C错误。
故选B。
9.【答案】D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
【解析】【分析】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解答】A、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生来就有的,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正确,C不符合题意;
D、鱼类的定向洄游是先天性行为,生来就有的,错误,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0.【答案】D
【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肾上腺素是由人体分泌出的一种激素。当人经历某些刺激(例如兴奋,恐惧,紧张等)分泌出这种化学物质,能让人呼吸加快(提供大量氧气),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瞳孔放大,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使反应更加快速。
【解答】A、望梅止渴不是与生俱来的,属于条件反射,由大脑皮层控制的;故A错误;
B、某同学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先松手后感觉到烫,因此松手是由脊髓控制的,感觉到烫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故B错误;
C、反射弧不完整,也有可能形成感觉;故C错误;
D、观看足球时,人比较激动,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导致血液流速加快,导致面红耳赤;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1.【答案】D
【知识点】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
【解析】【分析】对各个选项中的故障进行推测,哪个现象与题干描述一致,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A. L1短路时,它不发光,电压表与其并联时示数为零,但是此时灯泡L2正常发光,故A错误;
B. L2短路时,它不发光,但L1应该发光;当电压表与它并联时,它的示数为0而不是3V,故B错误;
C. L1断路时,整个电路都没有电流,两个灯泡不发光,电压表与L2并联时示数应该是0而不是3V,而电压表与L1并联时,示数不应该是0而是3V,故C错误;
D. L2断路时,整个电路没有电流,两个灯泡都不发光。电压表与L2并联时示数是3V,而电压表与L1并联时,示数是0V,故D正确。
故选D。
12.【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感性运动是指没有一定方向的外界因素均匀地作用于整体植物或某些器官所引起的运动, 感性运动有感夜性、感震性和感温性。向性运动是指外界因素对植物单方向刺激所引起的定向生长运动,常见的有向光性、向重性、向触性和向化性等。
【解答】A、室内植物枝条朝向窗口侧弯,是收到光的刺激所做出的向性运动,A不符合题意;
B、郁金香的花在温度升高时开放,在温度低时闭合属于感性运动,B符合题意;
C、牵牛花的卷须接触到竿、棍之类的物体就会缠绕在它们的上面,此类缠绕你运动属于向性运动,C不符合题意;
D、划伤的枝条重新愈合属于正常的生命活动,不属于感性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答案】A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烧瓶内气体温度降低,体积缩小,压强减小,于是水的沸点降低。由于水的温度高于沸点,所以水会重新沸腾起来,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4.【答案】A
【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
【解析】【分析】图中①垂体,②甲状腺,③肾上腺,④胰岛。
【解答】A、幼年时期,①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会患侏儒症,A符合题意;
B、呆小症是幼年时分泌的②甲状腺激素不足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
C、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直接流入血液,并被输送到全身各处,C不符合题意;
D、④所分泌的激素是胰岛素能够调节血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5.【答案】C
【知识点】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ρ液gV排判断运动员受到浮力的变化即可。
【解答】运动员高高跳起在空中完成各项动作后跃入水中,然后在水面下游过一段距离后再露出水面游向池边,运动员排开水的体积变化为:先增大,然后保持不变,再减小然后保持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ρ液gV排可知,运动员受到浮力的变化为:先增大,然后保持不变,再减小然后保持不变,而A、B错误。
当运动员没有入水时,它受到的浮力为零,故C正确,而D错误。
故选C。
16.【答案】A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分析】根据“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设计思想、实验过程和结论分析判断。
【解答】①闭合开关前,移动滑片P到最右端,此时变阻器的阻值最大,可以防止电流过大烧坏用电器,故①正确;
②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要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而改变电阻的阻值,故②正确;
③④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P的作用是控制通过电阻的电压保持不变,故③、④错误。
故选A。
17.【答案】D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解析】【分析】(1)将物质的质量与溶解度进行比较,如果前者大,那么溶液饱和;如果后者大,那么溶液不饱和;
(2)根据溶解度分别计算出50g水中最多溶解物质的质量,然后再与40g进行比较;
(3)溶解度越大,析出的晶体越少;
(4)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明显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解答】A.根据表格可知,10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未39.8g<40g,因此氯化钠溶液饱和;硝酸钾的溶解度246g>40g,因此硝酸钾溶液不饱和,故A错误;
B.蒸发掉50g水后还剩50g水,那么100℃时,最多溶解氯化钠19.9g<40g,硝酸钠143g>40g,因此有晶体析出的是氯化钠,故B错误;
C.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而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那么在100g水中溶解氯化钠质量大,而析出晶体少,故C错误;
D.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因此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故D正确。
故选D。
18.【答案】B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确定液体密度和V排的数量关系即可;
(2)根据漂浮条件判断;
(4)根据体积公式V=Sh分析判断。
【解答】密度计始终在液面上漂浮,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它受到的浮力始终等于自身重力。因为它的重力保持不变,所以它在水中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相等,故B正确;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当浮力相等时,液体的密度与V排成反比,即密度计上的刻度越靠下,V排越小,而液体的密度越大,因此P点静止时与水的液面重合,故A错误;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当浮力相等时,液体的密度与V排成反比,因此密度计上的刻度不是均匀的,且越靠下越密集,那么在P和Q中间处的液体密度肯定不等于水和酒精的密度平均值,故C错误;
根据V=Sh可知,直径越大的细管,PQ之间的间距h越小,精度越差,故D错误。
故选B。
19.【答案】B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在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在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据此分析计算。
【解答】闭合开关S、断开S1,两个电阻并联,电流表甲测R1的电流,乙测R2的电流。
根据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得到:;
闭合开关S、S1,两个电阻串联,电压表甲测R2的电压,乙测R1的电压,
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可知:。
故选B。
20.【答案】C
【知识点】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使用的物理研究方法,然后判断是否为“转换法”即可。
【解答】A.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常把电流与水流相比,使用了类比法,故A不合题意;
B.研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时,保持液体的密度不变,改变排开液体体积,使用了控制变量法,故B不合题意;
C.研究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快慢时,通过手捏住尺子的距离来显示反应的快慢,使用了转换法,故C符合题意;
D.探究串联电路总电阻的大小时,用一个 20 欧的电阻代替两个 10 欧的串联电阻,使用了等效替代法,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21.【答案】北(N);吸引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即可。
【解答】(1)如乙图所示,小磁针的右端为S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右边部分左侧为N极;
(2)根据(1)中分析可知,条形磁铁摔断后,磁极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在断口处重新生成两个新的磁极。甲的右端为S极,乙的左端为N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这两段会相互吸引。
22.【答案】(1)Ca
(2)Cl
(3)Mg
(4)Na
(5)Hg
(6)He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对元素名称和符号的认识分析解答。
【解答】(1)钙的符号为Ca;
(2)氯的符号为Cl;
(3)镁的符号为Mg;
(4)钠的符号为Na;
(5)汞的符号为Hg;
(6)氦的符号为He;
23.【答案】(1)地下径流;⑤
(2)随着纬度的增大,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减少(合理即可)
(3)D
【知识点】水循环;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水资源保护是指为防止因水资源不恰当利用造成的水源污染和破坏,而采取的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教育等措施的总和。
【解答】(1) ⑥ 是地下径流;南水北调影响的地表径流,即 ⑤ ;
(2)由表格可知,纬度越高,人均水资源拥有量越少;
(3)由图丙可知, ①⑤处没有被污染, ②③④⑥处于河流的下流可能被污染,因此要采集没有被污染的水,及河流最下流的水进行对比,可以了解到废水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即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地下径流;⑤ ;(2) 随着纬度的增大,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减少(合理即可);(3)D.
24.【答案】(1)神经中枢
(2)骨骼肌收缩;等于
(3)汗腺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等
(4)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体温的控制
【解析】【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据图可见: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
(2)病毒感染导致机体体温升高,人体骨骼肌不自主收缩,出现寒颤,原因是体温测定点提高。人体产生的热量大于散失热量,体温升高;人体产生的热量等于散失热量,体温不变;人体产生热量小于散失热量,体温下降。
(3)体温下降的调节途径有增强汗腺分泌汗液、皮肤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该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4)机体的体温调节是神经和激素(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反应速度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时间较长。在寒冷的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含量增加,促进新陈代谢,导致产热量增多,以维持体温正常。皮肤是与体温调节相关的重要器官,其中血管舒调节张是为了增加散热量,血管收缩是为了减少散热量。
【解答】(1)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后,人体会出现皮肤血管收缩的反应,此过程中下丘脑属于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
(2)患病初期,人体骨骼肌收缩而形成“寒战”,有助于体温上升到38.5℃。38.5℃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3)体温下降期,身体会作出汗腺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等来增加散热使体温回到正常值。
(4)据图分析可知,体温调节是通过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这两者共同协调、同时作用达成的。
25.【答案】(1)正
(2)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3)H2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解析】【分析】(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生成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与正极相连的试管收集氧气,与负极相连的试管收集氢气。
(2)体积的体积其实就是分子之间平均距离构成的空间体积与分子个数的乘积,因此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为分子数目和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3)根据氢气和氧气的溶解度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图甲可知,a试管内气体体积大于b试管,那么a管内气体为氢气,b管内气体为氧气。因为与正极相连的试管生成氧气,所以b管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2)理论上a、b两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1,结合图乙所示的电解水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推测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决定因素除气体物质所含分子数目外,还有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3)在电解水实际操作中,a、b两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通常大于2:1,其原因是两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则在相同条件下,H2更难溶于水。
26.【答案】相等;大于;大于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气压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即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垂直空气柱所受到的重力。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
【解答】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外的压强是相等的,等于大气压强;罐内的空气被消耗、冷却后密度减小,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人体内部的气压是等于外界大气压的,所以血液的压强大于罐内的压强;
故答案为:相等;大于;大于。
27.【答案】快;乙
【知识点】风;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光照、气温和降水等,其中降水是气候重要的一个要素。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升高(或下降)单位温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解答】沙石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热量相同时,沙石升温快于水;夜晚时,陆地降温更快,低于海洋表面的温度,海洋表面的气体向上移动,从高空流向海洋,陆地的气体流向海面,即乙图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快;乙。
28.【答案】(1)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合理即可)
(2)三种状态下,被试者手指夹住处刻度值的平均值
(3)测试对象(或饮酒量或测试次数等,合理即可)
(4)脊髓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神经系统是机体内对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起主导作用的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组成,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又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解答】(1)每种状态都三次测试是为了避免实验现象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2)由表格可知,实验中测量了多次被试者手指夹住处的刻度值,每种状态下都有三组数据,所以是通过比较三种状态下的被试者手指夹住处刻度值的平均值来比较反应嘟嘟的快慢;
(3)增强实验的说服力,可以增加实验对象的人数及测试的次数等,测量出更多的数据来比较;
(4)脊神经由脊髓控制的;
故答案为:(1)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合理即可);(2)三种状态下,被试者手指夹住处刻度值的平均值;(3)测试对象(或饮酒量或测试次数等,合理即可);(4)脊髓。
29.【答案】(1)从左盘取出一定量的硫酸铜粉末
(2)100
(3)145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在进行定量称量时,不能改变右盘砝码的质量,只能通过调整左盘药品的质量让天平实现平衡。
(2)首先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出硫酸铜的质量,再用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得到溶剂水的质量,进而得到水的体积,最后选择量筒即可。
(3)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据此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列出方程计算即可。
【解答】(1)称量硫酸铜粉末时,若发现天平指针偏左,说明左盘硫酸铜粉末的质量大,应从左盘取出一定量的硫酸铜粉末,直至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2)硫酸铜粉末的质量:100g×20%=20g;
需要水的质量:100g-20g=80g;
需要水的体积:。
应该选择量筒的量程为100mL。
(3)设可得到8%的硫酸铜溶液质量为x,
1.16g/cm3×50cm3×20%=8%x;
解得:x=145g。
30.【答案】>;<;1;铁块浸没水中而不接触烧杯底部
【知识点】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实验预测】在①中,铁块的重力G=F1;在②中,根据G=F浮+F2可知,如果铁块受到向上的浮力,那么G>F2,即F1>F2;如果不受浮力,那么铁块受到向下的重力和上表面水的压力,向上的拉力,根据F2=G+F压可知,G<F2,即F1<F2;
【实验结果】铁块受到的浮力和铁块对水的压力为相互作用力,根据示数差计算出浮力后,再计算水对烧杯底部压力的变化量。
【交流评价】当铁块浸没在水中但没有与烧杯底部接触时,它肯定受到浮力,将这时测力计的示数与铁块贴近底部时的示数比较,就能确定是否受到浮力。
【解答】【实验预测】支持铁块受到浮力的证据是F1>F2;支持铁块不受浮力的证据是F1<F2。
【实验结果】铁块浸没后受到的浮力为:F浮力=F1-F2=7.9N-6.9N=1N;
因为铁块受到的浮力和铁块对水的压力为相互作用力,
所以铁块对水的压力为1N;
而烧杯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力增大了1N。
【交流评价】小乐提出,可以不做步骤①,而是测量出铁块浸没水中而不接触烧杯底部时弹簧秤的示数F3。再与步骤②中F2进行比较,也可得出相应结论。
31.【答案】(1)弹簧秤甲示数变小,弹簧秤乙示数变大(合理即可)
(2)大;C;增大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两个测力计示数的变化;
(2)①根据V=SL=Svt分析不同位置气体的流速;
②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不同位置气压的大小,然后与图丙进行对照。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据此分析三节管中空气流速的大小变化。
【解答】(1)机翼模型上表面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表面空气流速小压强大,那么它受到空气向上的托力,此时弹簧秤甲受到的拉力减小,示数减小;弹簧秤乙受到的拉力增大,示数增大。
(2)①根据V=SL=Svt可知,当气体的总量相同时,A管的横截面积小于C管,所以A管内的气体流速比C管里的气体流速大;
②根据V=SL=Svt可知,横截面积SAVB>VC,因此气体压强pA32.【答案】(1)
(2)变大
(3)0.25;U额/I2 I1
【知识点】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1)滑动变阻器接线需要“一上一下”,并根据灯泡亮度的变化判断接线柱的选择情况。
(2)根据丙图可知,定值电阻R0与灯泡并联,那么它们的电压相等。当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5V时,它正常发光,此时通过R0的电流为。通过开关的切换,如果能够测量出通过干路的总电流,然后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就能计算出灯泡的额定电流,关键是开关切换时,电流表的位置发生改变,但是二者的并联关系要保持不变。
【解答】(1)变阻器与灯泡串联;当滑片向右移动时灯泡变亮,那么电流变大,电阻变小,因此变阻器使用滑片右边的部分,接线柱选择右下角的和上面的一个即可,如下图所示:
(2)①先闭合开关S、S1,断开S2,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此时小灯泡正常工作;
②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不变,闭合开关S、S2,断开S1,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2,这是总电流。
则小灯泡的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33.【答案】(1)解:木球受到浮力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1.0×10-3m3=10N
(2)解:F拉=F浮-G球=10N-6N=4N
(3)解:木球静止时漂浮在水面,F浮=G球=6N,V排=F浮/ρ水g=6N/1.0×103kg/m3×10N/kg=6×10 4m3,V露=V物-V排=10-3m3-6×10-4m3=4×10-4m3=0.4L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木球浸没在水中,它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自身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计算受到的浮力;
(2)木球在水中静止,它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与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拉力平衡,即F浮=G+F拉,据此计算细绳的拉力;
(3)剪断细线后,木球在水面漂浮,它受到的浮力与重力平衡,即F浮=G球,然后根据计算木球排开水的体积,最后根据V露=V物-V排计算木球露出水面的体积。
34.【答案】(1)解:m液=ρ液V液=1.2g/cm3×1000mL=1200g m质=80%m液=960g
(2)解:由于m质前=m质后 所以960g=P%×(1200g+5000g) 得到:P%=15.5%
(3)解:由于m质前=m质后 所以80%×m液=20%×30kg m液=7.5kgV加水=m加水ρ水=30kg 7.5kg1×103kg/m3=22.5L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密度公式m液=ρ液V液计算消毒液的质量,再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即可。
(2)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据此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列出方程,计算出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用(2)中的方法列出方程,计算出需要消毒液的质量,然后两个消毒液的质量之差就是需要加水的质量,最后根据计算需要加水的体积。
【解答】(1)二氧化氯消毒液的质量:m液=ρ液V液=1.2g/cm3×1000mL=1200g;
溶质的质量: m质=80%m液=80%×1200g=960g。
(2)由于m质前=m质后 ,
所以960g=P%×(1200g+5000g);
得到:P%=15.5%。
(3)由于m质前=m质后,
所以80%×m液=20%×30kg ;
解得:m液=7.5kg;
需要加水的体积。
35.【答案】(1)解:电源电压U=12V
由 得
(2)解:由题意得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可知,定值电阻R1与变阻器R2串联,电流表测总电流,电压表V1测R1的电压,V测总电压。
(1)电源电压等于电压表V的示数;根据 计算R1的阻值;
(2)电压表上的两个量程分别为0~3V和0~15V,因此同一刻度对应的两个电压值的倍数为5倍。既然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那么电压表V1的示数就是V的,即 。根据 计算出电流表的示数,再根据串联电路 计算出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最后根据 计算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即可。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