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第二节《内能》课时练
一、单选题
1.(2020八下·宝山期末)内能的单位是( )
A.牛顿 B.焦耳 C.摄氏度 D.瓦特
【答案】B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
【解析】【解答】内能是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势能的总和,内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A.牛顿是力的单位,内能不是力,A不符合题意;
B.焦耳是是能量的单位,内能是能量,则内能的单位是焦耳,B符合题意;
C.摄氏度是温度的单位,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内能不是温度,C不符合题意;
D.瓦特是功率的单位,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内能不是功率,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是功和能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和能的单位是焦耳。
2.(2021·罗湖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物体内能为零
B.0℃的等质量的水和冰的内能相等
C.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D.甲传热量给乙,说明甲内能大
【答案】C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0℃的物体也有内能,即0℃的物体内能不为零,A不符合题意;
B、水结成冰时,要放出热量,所以质量相等的0℃的水的内能大于0℃的冰的内能,B不符合题意;
C、同一物体,质量一定,温度升高,其内能增大,C符合题意;
D、甲物体传递了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的温度高,不能说明甲内能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这道题目主要考查的是温度、热量和内能三者之间的关系,温度是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内能是指组成物体的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叫做热量,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说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3.(2021·合肥模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热量有可能从内能小的物体向内能大的物体转移
B.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
C.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
D.物体的机械能增加时,其内能不一定增加
【答案】C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解答】A.热量是从高温向低温物体传递,温度高的物体有可能内能小,温度低的物体可能内能大,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还可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但内能一定增加,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物体的内能不仅与温度有关,如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虽然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C错误,符合题意;
D.物体的内能与机械能无关,机械能变化与否,不影响内能,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这道题目主要考查的是温度、热量和内能三者之间的关系,温度是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内能是指组成物体的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叫做热量,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说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4.(2021·宿迁)关干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热量多
C.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不一定相同
D.物体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答案】C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解答】A.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吸收热量,温度不变,A不符合题意;
B.热量是一过程量,描述它的术语是“吸收”和“放出”,不能用含有,B不符合题意;
C.内能还和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不一定相同,C符合题意;
D.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还可能外界对物体做了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
(2)温度高低只反映内能的大小,不能反映热量的多少;
(3)内能的大小除了和温度有关外,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4)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5.(2021八下·通州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中的水吸收了热量,其温度一定升高
B.烧杯中的水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加
C.烧杯中的水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
D.一铁块内能增加,其一定吸收了热量
【答案】B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
【解析】【解答】A.烧杯中的水吸收了热量,其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水沸腾之后,吸收热量水的温度不变,A不符合题意;
B.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烧杯中的水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加,B符合题意;
C.烧杯中的水温度不变,其内能不一定不变,如水凝固为冰的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变,但水的内能减小,C不符合题意;
D.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一铁块内能增加,其有可能吸收了热量,也有可能是外界对铁块做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的内能和温度、质量和状态等有关,当温度改变时,内能改变;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6.(2021·苏州模拟)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C.克服摩擦做功可使物体的热量增加
D.同一个物体间也可以发生热传递
【答案】D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的概念与方式
【解析】【解答】A.物体吸收热量其温度不一定升高,譬如水在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A不符合题意;
B.热传递时,热量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B不符合题意;
C.克服摩擦力做功可以让物体的内能增加,而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增加了还是减小了,只能说是从哪个物体向哪个物体传递,C不符合题意;
D.同一个物体间如果温度不均匀,则热量会由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第二种是热传递,热量向外界传递,物体的内能减小,热量由外界传向物体,物体的内能增加。
7.(2021·涡阳模拟)关于温度、热量、内能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相同温度下,1kg的水含有热量比1kg冰含有热量多
B.热量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给内能少的物体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D.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答案】C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解答】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A不符合题意;
B.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所以内能可自动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若内能多的物体温度高,故热量可以从内能少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多的物体,B不符合题意;
C.水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C符合题意;
D.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对物体做功,也可能是吸收了热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温度是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内能是指组成物体的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叫做热量,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说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8.(2021·北部湾)古时候人们常钻木取火,下列情境中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相同的是( )
A.吃饭时,金属勺放在热汤中会烫手
B.冬天,搓手可以使手暖和
C.发烧时,冷毛巾敷额头可以降温
D.夏天,喝冷饮使人感到凉爽
【答案】B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常钻木取火,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是通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A.吃饭时,金属勺放在热汤中会烫手,只涉及能量的转移,没有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A不符合题意;
B.冬天,搓手可以使手暖和,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是通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B符合题意;
C.发烧时,冷毛巾敷额头可以降温,只涉及能量的转移,没有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C不符合题意;
D.夏天,喝冷饮使人感到凉爽,只涉及能量的转移,没有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9.(2021·无锡)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物体放在取暖器旁温度升高
B.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温度升高
C.食品放入电冰箱后温度降低
D.医生用冰袋给发热的病人降温
【答案】B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在取暖器旁的物体,温度升高,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A不符合题意;
B.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发烫,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B符合题意;
C.食品放入电冰箱,温度降低,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C不符合题意;
D.医生用冰袋给发热的病人降温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10.(2021·港南模拟)小军喜欢喝咖啡,在冲调咖啡时总能闻到一股浓浓的香味。图是一杯刚冲调的咖啡,关于这杯咖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咖啡在冷却的过程中,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B.咖啡在冷却的过程中,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C.咖啡在冷却的过程中,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了内能
D.刚冲调的咖啡,由于温度较高,分子热运动更剧烈
【答案】A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C.咖啡在冷却的过程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内能减少,A错误,符合题意,C正确,不符合题意;
B.咖啡在冷却的过程中,对外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B正确,符合题意;
D.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刚冲调的咖啡,由于温度较高,分子热运动更剧烈,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11.(2021·新都模拟)把一滴温度较高的蓝墨水滴入冷水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蓝墨水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蓝墨水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C.蓝墨水放出热量,内能减小
D.杯中的冷水吸收了热量,内能增加
【答案】A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热量是一个过程量,所以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A错误,符合题意;由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所以蓝墨水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B正确,不符合题意;内能的大小与液体的温度和质量等因素有关,所以蓝墨水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杯中的冷水吸收了热量,内能增加,C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这道题目主要考查的是温度、热量和内能三者之间的关系,温度是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内能是指组成物体的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叫做热量,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说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12.(2021·南山模拟)小明将铁丝快速弯折十余次,铁丝弯折处的温度会升高。下列四个事例中,能量转化的方式和效果与之相同的是( )
①活塞迅速下压,棉花燃烧 ②塞子被冲开的一瞬间
③小孩从滑滑梯上滑下,屁股发烫 ④冬天围着火炉,感觉温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B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的概念与方式
【解析】【解答】铁丝快速弯折十余次,铁丝弯折处的温度会升高,能量转化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①用力将活塞压下,活塞对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了棉花的着火点,棉花就会燃烧,此过程机械能转化成内能,故符合题意;
②不断向瓶中充入气体,压缩瓶中空气,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最终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此过程内能转化成机械能,故不符合题意;
③小朋友滑滑梯时,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臀部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符合题意;
④冬天,围着火炉烤火感觉暖和,发生了能量的转移,没有发生能量的转化,故不符合题意。
综上分析可知,与弯折铁丝,使铁丝温度升高能量转化相同的是①、③,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第二种是热传递,热量向外界传递,物体的内能减小,热量由外界传向物体,物体的内能增加。
二、填空题
13.(2021·锦州)“拔丝地瓜”是很多人喜欢的菜品。刚出锅的“拔丝地瓜”香气特别浓,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 (选填“剧烈”或“缓慢”);夹起一块地瓜就会拉出很长的丝,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地瓜由生到熟,主要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内能。
【答案】剧烈;引力;热传递
【知识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夹起一块地瓜就会拉出很长的丝,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地瓜从外界吸收热量,由生到熟,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
【分析】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例如相互压紧的两个铅块很难被拉开,肥皂泡的收缩都证明了引力的存在,物体很难被压缩,证明了分子间存在斥力;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热量向外界传递,物体的内能减小,热量由外界传向物体,物体的内能增加,其中两个物体中间传递的能量叫做热量。
14.(2021·济宁)蹦蹦杄备受青少年喜爱,图是小明玩蹦蹦杆的情景,小明依靠自身的重力挤压蹦蹦杆下端的弹簧时,原有的重力势能就以 的形式储存在弹簧中,跃起后,蹦蹦杆离开地面,小明和蹦蹦杆一起向上运动,随后又向下运动,往返多次后,弹簧的温度有所升高,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了弹簧的内能。
【答案】弹性势能;做功
【知识点】机械能及其转化;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小明依靠自身的重力挤压蹦蹦杆下端的弹簧时,小明所处高度变小,所以重力势能变小,弹簧的形变量变大,弹性势能变大,所以原有的重力势能就以弹性势能的形式储存在弹簧中。
小明和蹦蹦杆一起向上运动,随后又向下运动,往返多次后,此过程中有力对弹簧做功,弹簧的温度有所升高,内能变大,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弹簧的内能。
【分析】小孩在下落过程中位置不断变低,重力势能减小,弹簧被压缩,弹性势能增加;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15.(2021·顺义模拟)如图所示,做“改变物体内能”的实验。用气筒向装有少量水的瓶内用力打气,瓶塞从瓶口处跳出时,观察到瓶内有白雾产生。瓶内的气体对瓶塞做功使其跳出,该做功过程主要是 转化为 能,瓶内产生白雾的原因是 。
【答案】内;动;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瓶内的气体对瓶塞做功使其跳出,气体的内能转化为瓶塞的动能,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气体的内能。
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所以瓶内产生白雾。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16.(2021·河西模拟)下列是与热学知识有关的成语:①炙手可热 ②钻木取火 ③扬汤止沸。从热学角度分析,其中 (填写序号)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另外两个不同,它是用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答案】②;做功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炙手可热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钻木取火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扬汤止沸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钻木取火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另外两个不同,它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分析】温度不同的物体间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能量间相互转化是做功改变内能。
三、实验探究题
17.(2020九上·马鞍山期末)实验探究和推理都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由于推理性结论具有一定的事实和理论依据,所以在科学研究中,有时就运用它来初步解释相关问题——同学们也来尝试一下。在图中,a杯中水量较少,b,c,d 的水量相同,比较各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
(1) 杯中水的内能最大,因为
(2) 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因为
【答案】(1)d;物体的内能与质量和温度有关,质量越大,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2)ab;内能与质量和温度都有关,b杯水比a杯水的质量大,但是温度比a杯水低,没有控制变量,不便比较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
【解析】【解答】(1)物体的内能与质量和温度有关,质量越大,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所以d杯中水的内能最大。
(2)内能与质量和温度都有关,b杯水比a杯水的质量大,但是温度比a杯水低,没有控制变量,不便比较,所以ab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
【分析】(1)物体的内能和质量、温度、状态等有关;(2)比较内能大小时,要结合控制变量法。
18.(2020九上·巴南期末)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的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一段时间,水蒸气会把软木塞冲开。
(1)酒精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 能;
(2)水的温度升高,这是利用 的方式增加了水的内能;
(3)水蒸气冲开瓶塞,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的温度 (选填“降低”或“升高”)内能 (选填“减少”“增加”或“不变”)。
(4)水蒸气冲开软木塞的过程中, 能转化为 能。
【答案】(1)内
(2)热传递
(3)降低;减少
(4)内;机械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1)酒精灯燃烧时将酒精内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2)用酒精灯加热水的过程中,水从酒精灯火焰上吸收热量,水的温度升高,这是利用热传递的方法增加了水的内能。(3)水蒸气冲开瓶塞,水蒸气对瓶塞做功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4)水蒸气冲开软木塞的过程中,水蒸气对瓶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
【分析】(1)燃烧为化学变化,消耗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热量向外界传递,物体的内能减小,热量由外界传向物体,物体的内能增加,其中两个物体中间传递的能量叫做热量。
(3)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4)气体对木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9.(2020九上·个旧月考)用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探究做功是否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
(1)如图A,将手中的铁丝同一位置快速地弯折十余次,用手指触摸一被弯折的部位,会感觉到弯折部位的 升高,表明铁丝的内能 。
(2)如图B,在厚壁的玻璃筒底部放一小撮干燥的棉絮,用力将活塞压下,我们会看到:棉絮着火了,这表明用力压下活塞时,玻璃筒内的温度 并达到棉絮的着火点,所以出现了我们所看到的现象。
(3)上述的这两个现象都说明了 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用能量的观点来分析上述的两个现象,我们发现,用这种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时,能量是在 能和 能之间相互转化的
【答案】(1)温度;增加
(2)升高
(3)做功;机械;内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1)铁丝同一位置快速地弯折十余次,用手指触摸一被弯折的部位,会感觉到弯折部位的温度升高,人对铁丝做功铁丝的内能增加,故温度升高;因为人对铁丝做功,铁丝的内能增加。(2)用力压下活塞时,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大,气体的温度升高,达到棉絮的着火点,棉絮燃烧。(3)这两种方式都是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即涉及了能量转换,都是对物体做功,外界的机械能减小,故是机械能;内能增加,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分析】(1)物体的内能是指组成物体的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质量、状态和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2)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3)能量是守恒的,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
1 / 1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第二节《内能》课时练
一、单选题
1.(2020八下·宝山期末)内能的单位是( )
A.牛顿 B.焦耳 C.摄氏度 D.瓦特
2.(2021·罗湖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物体内能为零
B.0℃的等质量的水和冰的内能相等
C.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D.甲传热量给乙,说明甲内能大
3.(2021·合肥模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热量有可能从内能小的物体向内能大的物体转移
B.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
C.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
D.物体的机械能增加时,其内能不一定增加
4.(2021·宿迁)关干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热量多
C.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不一定相同
D.物体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5.(2021八下·通州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中的水吸收了热量,其温度一定升高
B.烧杯中的水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加
C.烧杯中的水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
D.一铁块内能增加,其一定吸收了热量
6.(2021·苏州模拟)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C.克服摩擦做功可使物体的热量增加
D.同一个物体间也可以发生热传递
7.(2021·涡阳模拟)关于温度、热量、内能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相同温度下,1kg的水含有热量比1kg冰含有热量多
B.热量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给内能少的物体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D.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8.(2021·北部湾)古时候人们常钻木取火,下列情境中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相同的是( )
A.吃饭时,金属勺放在热汤中会烫手
B.冬天,搓手可以使手暖和
C.发烧时,冷毛巾敷额头可以降温
D.夏天,喝冷饮使人感到凉爽
9.(2021·无锡)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物体放在取暖器旁温度升高
B.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温度升高
C.食品放入电冰箱后温度降低
D.医生用冰袋给发热的病人降温
10.(2021·港南模拟)小军喜欢喝咖啡,在冲调咖啡时总能闻到一股浓浓的香味。图是一杯刚冲调的咖啡,关于这杯咖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咖啡在冷却的过程中,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B.咖啡在冷却的过程中,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C.咖啡在冷却的过程中,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了内能
D.刚冲调的咖啡,由于温度较高,分子热运动更剧烈
11.(2021·新都模拟)把一滴温度较高的蓝墨水滴入冷水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蓝墨水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蓝墨水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C.蓝墨水放出热量,内能减小
D.杯中的冷水吸收了热量,内能增加
12.(2021·南山模拟)小明将铁丝快速弯折十余次,铁丝弯折处的温度会升高。下列四个事例中,能量转化的方式和效果与之相同的是( )
①活塞迅速下压,棉花燃烧 ②塞子被冲开的一瞬间
③小孩从滑滑梯上滑下,屁股发烫 ④冬天围着火炉,感觉温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二、填空题
13.(2021·锦州)“拔丝地瓜”是很多人喜欢的菜品。刚出锅的“拔丝地瓜”香气特别浓,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 (选填“剧烈”或“缓慢”);夹起一块地瓜就会拉出很长的丝,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地瓜由生到熟,主要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内能。
14.(2021·济宁)蹦蹦杄备受青少年喜爱,图是小明玩蹦蹦杆的情景,小明依靠自身的重力挤压蹦蹦杆下端的弹簧时,原有的重力势能就以 的形式储存在弹簧中,跃起后,蹦蹦杆离开地面,小明和蹦蹦杆一起向上运动,随后又向下运动,往返多次后,弹簧的温度有所升高,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了弹簧的内能。
15.(2021·顺义模拟)如图所示,做“改变物体内能”的实验。用气筒向装有少量水的瓶内用力打气,瓶塞从瓶口处跳出时,观察到瓶内有白雾产生。瓶内的气体对瓶塞做功使其跳出,该做功过程主要是 转化为 能,瓶内产生白雾的原因是 。
16.(2021·河西模拟)下列是与热学知识有关的成语:①炙手可热 ②钻木取火 ③扬汤止沸。从热学角度分析,其中 (填写序号)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另外两个不同,它是用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三、实验探究题
17.(2020九上·马鞍山期末)实验探究和推理都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由于推理性结论具有一定的事实和理论依据,所以在科学研究中,有时就运用它来初步解释相关问题——同学们也来尝试一下。在图中,a杯中水量较少,b,c,d 的水量相同,比较各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
(1) 杯中水的内能最大,因为
(2) 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因为
18.(2020九上·巴南期末)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的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一段时间,水蒸气会把软木塞冲开。
(1)酒精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 能;
(2)水的温度升高,这是利用 的方式增加了水的内能;
(3)水蒸气冲开瓶塞,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的温度 (选填“降低”或“升高”)内能 (选填“减少”“增加”或“不变”)。
(4)水蒸气冲开软木塞的过程中, 能转化为 能。
19.(2020九上·个旧月考)用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探究做功是否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
(1)如图A,将手中的铁丝同一位置快速地弯折十余次,用手指触摸一被弯折的部位,会感觉到弯折部位的 升高,表明铁丝的内能 。
(2)如图B,在厚壁的玻璃筒底部放一小撮干燥的棉絮,用力将活塞压下,我们会看到:棉絮着火了,这表明用力压下活塞时,玻璃筒内的温度 并达到棉絮的着火点,所以出现了我们所看到的现象。
(3)上述的这两个现象都说明了 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用能量的观点来分析上述的两个现象,我们发现,用这种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时,能量是在 能和 能之间相互转化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
【解析】【解答】内能是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势能的总和,内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A.牛顿是力的单位,内能不是力,A不符合题意;
B.焦耳是是能量的单位,内能是能量,则内能的单位是焦耳,B符合题意;
C.摄氏度是温度的单位,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内能不是温度,C不符合题意;
D.瓦特是功率的单位,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内能不是功率,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是功和能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和能的单位是焦耳。
2.【答案】C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0℃的物体也有内能,即0℃的物体内能不为零,A不符合题意;
B、水结成冰时,要放出热量,所以质量相等的0℃的水的内能大于0℃的冰的内能,B不符合题意;
C、同一物体,质量一定,温度升高,其内能增大,C符合题意;
D、甲物体传递了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的温度高,不能说明甲内能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这道题目主要考查的是温度、热量和内能三者之间的关系,温度是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内能是指组成物体的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叫做热量,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说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3.【答案】C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解答】A.热量是从高温向低温物体传递,温度高的物体有可能内能小,温度低的物体可能内能大,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还可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但内能一定增加,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物体的内能不仅与温度有关,如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虽然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C错误,符合题意;
D.物体的内能与机械能无关,机械能变化与否,不影响内能,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这道题目主要考查的是温度、热量和内能三者之间的关系,温度是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内能是指组成物体的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叫做热量,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说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4.【答案】C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解答】A.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吸收热量,温度不变,A不符合题意;
B.热量是一过程量,描述它的术语是“吸收”和“放出”,不能用含有,B不符合题意;
C.内能还和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不一定相同,C符合题意;
D.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还可能外界对物体做了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
(2)温度高低只反映内能的大小,不能反映热量的多少;
(3)内能的大小除了和温度有关外,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4)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5.【答案】B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
【解析】【解答】A.烧杯中的水吸收了热量,其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水沸腾之后,吸收热量水的温度不变,A不符合题意;
B.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烧杯中的水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加,B符合题意;
C.烧杯中的水温度不变,其内能不一定不变,如水凝固为冰的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变,但水的内能减小,C不符合题意;
D.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一铁块内能增加,其有可能吸收了热量,也有可能是外界对铁块做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的内能和温度、质量和状态等有关,当温度改变时,内能改变;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6.【答案】D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的概念与方式
【解析】【解答】A.物体吸收热量其温度不一定升高,譬如水在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A不符合题意;
B.热传递时,热量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B不符合题意;
C.克服摩擦力做功可以让物体的内能增加,而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增加了还是减小了,只能说是从哪个物体向哪个物体传递,C不符合题意;
D.同一个物体间如果温度不均匀,则热量会由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第二种是热传递,热量向外界传递,物体的内能减小,热量由外界传向物体,物体的内能增加。
7.【答案】C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解答】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A不符合题意;
B.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所以内能可自动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若内能多的物体温度高,故热量可以从内能少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多的物体,B不符合题意;
C.水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C符合题意;
D.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对物体做功,也可能是吸收了热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温度是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内能是指组成物体的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叫做热量,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说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8.【答案】B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常钻木取火,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是通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A.吃饭时,金属勺放在热汤中会烫手,只涉及能量的转移,没有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A不符合题意;
B.冬天,搓手可以使手暖和,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是通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B符合题意;
C.发烧时,冷毛巾敷额头可以降温,只涉及能量的转移,没有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C不符合题意;
D.夏天,喝冷饮使人感到凉爽,只涉及能量的转移,没有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9.【答案】B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在取暖器旁的物体,温度升高,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A不符合题意;
B.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发烫,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B符合题意;
C.食品放入电冰箱,温度降低,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C不符合题意;
D.医生用冰袋给发热的病人降温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10.【答案】A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C.咖啡在冷却的过程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内能减少,A错误,符合题意,C正确,不符合题意;
B.咖啡在冷却的过程中,对外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B正确,符合题意;
D.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刚冲调的咖啡,由于温度较高,分子热运动更剧烈,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11.【答案】A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热量是一个过程量,所以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A错误,符合题意;由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所以蓝墨水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B正确,不符合题意;内能的大小与液体的温度和质量等因素有关,所以蓝墨水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杯中的冷水吸收了热量,内能增加,C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这道题目主要考查的是温度、热量和内能三者之间的关系,温度是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内能是指组成物体的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叫做热量,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说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12.【答案】B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的概念与方式
【解析】【解答】铁丝快速弯折十余次,铁丝弯折处的温度会升高,能量转化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①用力将活塞压下,活塞对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了棉花的着火点,棉花就会燃烧,此过程机械能转化成内能,故符合题意;
②不断向瓶中充入气体,压缩瓶中空气,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最终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此过程内能转化成机械能,故不符合题意;
③小朋友滑滑梯时,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臀部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符合题意;
④冬天,围着火炉烤火感觉暖和,发生了能量的转移,没有发生能量的转化,故不符合题意。
综上分析可知,与弯折铁丝,使铁丝温度升高能量转化相同的是①、③,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第二种是热传递,热量向外界传递,物体的内能减小,热量由外界传向物体,物体的内能增加。
13.【答案】剧烈;引力;热传递
【知识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夹起一块地瓜就会拉出很长的丝,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地瓜从外界吸收热量,由生到熟,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
【分析】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例如相互压紧的两个铅块很难被拉开,肥皂泡的收缩都证明了引力的存在,物体很难被压缩,证明了分子间存在斥力;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热量向外界传递,物体的内能减小,热量由外界传向物体,物体的内能增加,其中两个物体中间传递的能量叫做热量。
14.【答案】弹性势能;做功
【知识点】机械能及其转化;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小明依靠自身的重力挤压蹦蹦杆下端的弹簧时,小明所处高度变小,所以重力势能变小,弹簧的形变量变大,弹性势能变大,所以原有的重力势能就以弹性势能的形式储存在弹簧中。
小明和蹦蹦杆一起向上运动,随后又向下运动,往返多次后,此过程中有力对弹簧做功,弹簧的温度有所升高,内能变大,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弹簧的内能。
【分析】小孩在下落过程中位置不断变低,重力势能减小,弹簧被压缩,弹性势能增加;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15.【答案】内;动;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瓶内的气体对瓶塞做功使其跳出,气体的内能转化为瓶塞的动能,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气体的内能。
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所以瓶内产生白雾。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16.【答案】②;做功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炙手可热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钻木取火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扬汤止沸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钻木取火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另外两个不同,它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分析】温度不同的物体间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能量间相互转化是做功改变内能。
17.【答案】(1)d;物体的内能与质量和温度有关,质量越大,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2)ab;内能与质量和温度都有关,b杯水比a杯水的质量大,但是温度比a杯水低,没有控制变量,不便比较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
【解析】【解答】(1)物体的内能与质量和温度有关,质量越大,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所以d杯中水的内能最大。
(2)内能与质量和温度都有关,b杯水比a杯水的质量大,但是温度比a杯水低,没有控制变量,不便比较,所以ab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
【分析】(1)物体的内能和质量、温度、状态等有关;(2)比较内能大小时,要结合控制变量法。
18.【答案】(1)内
(2)热传递
(3)降低;减少
(4)内;机械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1)酒精灯燃烧时将酒精内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2)用酒精灯加热水的过程中,水从酒精灯火焰上吸收热量,水的温度升高,这是利用热传递的方法增加了水的内能。(3)水蒸气冲开瓶塞,水蒸气对瓶塞做功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4)水蒸气冲开软木塞的过程中,水蒸气对瓶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
【分析】(1)燃烧为化学变化,消耗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热量向外界传递,物体的内能减小,热量由外界传向物体,物体的内能增加,其中两个物体中间传递的能量叫做热量。
(3)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4)气体对木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9.【答案】(1)温度;增加
(2)升高
(3)做功;机械;内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1)铁丝同一位置快速地弯折十余次,用手指触摸一被弯折的部位,会感觉到弯折部位的温度升高,人对铁丝做功铁丝的内能增加,故温度升高;因为人对铁丝做功,铁丝的内能增加。(2)用力压下活塞时,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大,气体的温度升高,达到棉絮的着火点,棉絮燃烧。(3)这两种方式都是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即涉及了能量转换,都是对物体做功,外界的机械能减小,故是机械能;内能增加,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分析】(1)物体的内能是指组成物体的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质量、状态和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2)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3)能量是守恒的,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