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
洞
庭
唐·刘禹锡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诗所描绘的景色。
3、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前
言
目
录
诗文导读
壹
字词积累
贰
诗文赏析
叁
拓展学习
肆
诗
导
文
读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匈奴族后裔,唐代中期诗人、政治家、哲学家。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被贬为郎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 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誉为“诗豪”。
其代表作有《乌衣巷》、《秋词》、《竹 枝》(六)、《浪淘沙》(一)、《浪淘沙》 (八)、《杨柳枝》(一)、《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 他在和白居易的《春词》时,曾注明“依 《忆江南》曲拍为句”,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依曲填词的最早记录。
作
者
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为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古称“云梦泽”,号称“八百里洞庭,现水面被分割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三部分。
洞庭湖的风光极为秀丽,许多景点都是国家级的风景区,它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包括岳阳楼古城区、君山、南湖、芭蕉湖、汨 罗江、铁山水库、福寿山、黄盖湖等9个景区,总面积1300多平方公里。
洞
湖
庭
这首诗写的是千里洞庭 的秋夜景色,诗人选择了月 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独出心 裁的描写出湖4山色的优美 动人,俨如山水画一般。
内
容
自读古诗
1、四人一组,借助字典等辅助学习工具,自学生字词。
2、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3、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
字
积
词
累
注
解
和: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 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 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铣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 楚.两说均可。
白银盘:形容洞庭湖.。
青螺:青色的田螺,这里用来比喻湖中间的青山。
镜(镜子) 未(未曾) 磨(磨平)
遥(遥望) 银(银光) 盘(盘子)
我
写
会
磨
mó(磨刀)
mò(推磨)
和
hé(和平)
huó(和面)
读
读
一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
wàng
dòng
tíng
hú
guāng
qīu
yuē
hé
xiāng
liǎng
tán
miàn
wú
fēng
mó
wèi
jìng
yáo
wàng
dòng
tíng
sè
shuǐ
shāng
bái
yín
pán
lǐ
luó
qīng
yī
诗
翻
句
译
湖光秋月两相相,潭面无风镜未磨。
译文:秋天的夜晚,洞庭湖水清澈透明,天空 的月亮银光闪闪,湖水和月亮交相辉映,显 得那么宁静、和谐,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 面就像没有被磨拭的铜镜一样。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远远望去,那在月亮光映照下的洞庭湖 就像一个白银做成的盘子,而那湖中青翠的 君山则像放在银盘里的一个小巧玲珑的青螺。
诗
赏
文
析
想
想
一
·诗文运用了几次比喻手法?
·分别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诗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想一想,诗人描写的是什么时向洞庭湖的景色?
2、找出诗中的比喻句,想一想,诗人看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把什么比做什么?
3、读了《望洞庭》这首古诗,你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同桌互相说一说。
想
想
一
这首诗的妙处,全在于几个生动的比喻。他们不但表现了月下洞庭的迷人景色,而且映衬出诗人自己的形象:浩瀚无边的洞庭湖,在诗人艳丽不过是一面铜镜,一具银盘,美而神秘的君山,不过是一只小小的螺壳。
如果不是站得高、看得远,如果没有宽广阔大的胸怀,要这样视大为小,举重若轻,那是不可能的。
总
结
总
结
在诗人刘禹锡眼里,八百里洞庭不过是案上杯盘而已,诗人举重若轻,自然淡泊,把人与景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这也是人与景的和谐之美啊。
拓
学
展
习
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许许多多有名的诗人都慕名而 去,写下了不少经典名篇,让我们一起来来欣赏一下吧。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延
伸
《望洞庭》这首诗中,“白银盘里一青螺”中的 “白银盘”指的是(洞庭湖的湖面),“青螺”指的 是(洞庭湖中的君山)。这句诗形象地写出了洞庭湖 (山水的色彩美)。
小
练
小
练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运用的修辞方法是(比喻)
诗题为《望洞庭》,是( C )时候望洞庭的?
A .早晨 B .中午 C .夜晚
诗中"翠"的意思是( C )
A .翠鸟,鸟名 B .绿色的硬玉,翡翠 C .绿
作
业
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