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2020-2021高考真题汇编:专题06 名篇名句默写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2】2020-2021高考真题汇编:专题06 名篇名句默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12 10:00:55

文档简介

【备考2022】2020-2021高考真题汇编:专题06 名篇名句默写
一、真题演练
1.(2021·浙江)(四)补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曾子曰:“   ,任重而道远,   ,不亦重乎?”(《论语》)
(2)哀吾生之须臾,   。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3)   ,下有冲波逆流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4)春花秋月何时了?   ,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5)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   。(杜甫《旅夜书怀》)
2.(2021·全国甲)(三)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左传·庄公十年》记载,长勺之战结束后,曹刿向鲁庄公解释说,确认齐军不是伪装败退进而决定追击,是因为“   ,   ”。
(2)《庄子·逍遥游》引用志怪书《齐谐》的内容称,当大鹏迁往南海的时候,“   ,   ”,乘着六月的大风飞去。
(3)郦道元在《三峡》一文中引用渔歌“   ,”,来印证前文对哀猿长啸的描写。
3.(2021·新高考Ⅰ)(三)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说,到郊野去的人,只带一日之粮当天回来,肚子还饱饱的;到百里之外去的人,则需要“   ”;而去往千里之外的人,就必须“   ”。
(2)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见到了徐公,先是仔细观察,感觉自己没有徐公美,然后“   ,   ”,最终认定自己确实不如徐公美。
(3)项羽破秦入关,三分关中之地,以秦降将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合称“三秦”。从此“三秦”作为一个地理名词,频繁在古诗词中出现,如“   ,   ”。
4.(2021·全国乙卷)(三)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乐曲演奏过程中的停顿也有情感表达的作甩。白居易《琵琶行》中对此进行说明的诗句是:“    ,   ”
(2)即便“故国不堪回首”,李煜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还是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当年在金陵的宫殿,慨叹已物是人非:“   ,   ”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描写了春日的洞庭湖景色,其中写花草的句子是:“    ,   。”
5.(2020·新课标Ⅰ)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   ,   ”两句对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制”有所反映。
(2)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根据白居易的诗《琵琶行》改编而成,剧名来自诗中的“   ,   ”两句。
(3)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自言想要重返天上,但又有所顾虑,原因在于“   ,   ”。
6.(2020·新课标Ⅱ)名篇名句默写
(1)《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   ”,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暴晒也不会挺直,因为“   ”。
(2)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称出游时的食物都可来自山间,肥美的鱼从溪水中捕捞出,所谓“   ,   ”;而用泉水酿制的美酒,口味甘洌。
(3)苏轼 《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   ”;月亮时圆时缺,“   ”。
7.(2020·浙江)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   。(《论语》)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
(3)   ,靡有朝矣。   ,至于暴矣。(《诗经·氓》)
(4)此去经年,   。   ,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5)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2020·新课标Ⅲ)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述而》中孔子指出,即使吃粗劣的食物,枕着胳膊睡觉,也可以乐在其中;而“   ,   ”。
(2)白居易《观刈麦》中“   ,   ”两句,写劳动者珍惜夏日时光,不顾劳累,也忘记了炎热。
(3)《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   ”,嘈杂的音乐声“   ”。
9.(2020·新高考I)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先进》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   ,   ”。
(2)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   ,   ”两句,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无法排遣的离情。
(3)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写道,江中不仅能看到江水,还能看到“   ”;而北望故都,又“   ”,视线常被遮断。
10.(2020·天津)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   。(曹操《短歌行》)
(2)斧斤以时入山林,   。(《寡人之于国也》)
(3)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苏轼《定风波》)
(5)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的云班会上讨论“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你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可以引用荀子《劝学》中的“   ,   ”。
11.(2020·江苏)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扈江离与辟芷兮,   。(屈原《离骚》)
(2)   ,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4)秦爱纷奢,   。(杜牧《阿房宫赋》)
(5)起舞弄清影,   。(苏轼《水调歌头》)
(6)峰峦如聚,   ,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7)投我以木桃,   。(《诗经 卫风 木瓜》)
(8)无情未必真豪杰,   。(鲁迅《答客诮》)
二、模拟训练
12.(2021·沈阳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引用《论语》中的句子反思自己的过往虽然不堪回首,但未来还可以补救的两句:   ,   。
(2)《将进酒》中显示诗人李白无比自信,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   ,   。
(3)“芙蓉”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它可以是爱情的见证,它可以是故乡的遥寄。你会想起哪一句古诗词:   ,   。
13.(2021·肥城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后赤璧赋》中有“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之句,这与他《赤壁赋》中描写其游览行为的两句“   ,   ”相似,均反映出作者游览的随性无拘。
(2)文人学者为了表明志向寄托情怀,常从名篇佳句中选字取意,命名书屋或居室。如柳亚子有一书房曰“磨剑室”,即取意于贾岛的诗句“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钱大昕的“十驾斋”则取意于“   ,   ” 。
(3)“子规”又称“杜宇”“杜鹃”,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意象。因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比如唐诗中“   ,   ”。
14.(2021·大通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   ,   ”两句,告诫世人应以历史为鉴,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2)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   ?   ”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3)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词人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自己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   。”
15.(2021·千阳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常以琵琶诉衷情。白居易以“   ,   ”写琵琶声仿佛冰下泉水,声音凝滞而不畅达。
(2)《陋室铭》中形容陋室不陋,来访者高风亮节,借以显示作者身份高贵和性情高雅的句子是“   ,   ”。
(3)一旦严寒时节来临,其它花木都随之凋零衰败,只有松柏还能卓然挺立,孔子就有感而发,说“   ,     ”。这个感触的背后,流露的是他对理想信念的坚守之情。
16.(2021·哈尔滨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写琵琶女演奏时,先“   ”校弦试音,诗人用“   ”来赞叹,一个“情”字写出了琵琶女内心世界的波涛汹涌。
(2)秦观《江城子》中有“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的句子,以水之滔滔不绝、汹涌澎拜,极言愁绪之多。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与之相似的句子“   ?   。”
(3)“面朝黄土背朝天”写的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烈日下辛苦劳作的情景。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将这种情景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的诗句是“   ,   。”
17.(2021·上海模拟)按题目要求填空。
(1)纵豆蔻辞工,   ,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2)“   ,日月照耀金银台”出自李白的《   》。
(3)韩愈在《师说》中,用“   ,   ”两句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不肯从师的荒谬心态。
18.(2021·内江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讲到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时,写人心理状态变化的语句是“   ”,写人面部表情变化的语句是“   ”。
(2)《诗经 氓》中“   ,   ”两句以河流有岸,湿地有边比喻凡事有底线,暗示女主人公对负心男子的忍耐已经到达了极限。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两句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写出沙漠冰封、乌云密布的景象。
19.(2021·南充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表现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对比的句子是:“   ,   。”
(2)在《劝学》中,“   ,   ”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3)《离骚》中写作者向古圣先贤学习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的句子是:“   ,   。”
20.(2021·湖南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我国边塞诗常常通过描绘典型的物象来渲染气氛,比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   ”,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   ”,都运用了“旗帜”这一物象。
(2)苏轼《赤璧赋》中“   ,    ”两句描写了曹操攻破荆州后在长江边横执长矛,饮酒作诗的英雄形象。
(3)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引用“五丁开山”神话传说,增添了浪漫气息。
21.(2021·南县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宗元因为参与王叔文改革而被贬永州,内心极为悲凉凄苦。在《小石潭记》里,他发现小石潭如此美景却无人欣赏后,便用“   ,   ”之语高度概括了这里的气氛,并以此暗示出自己的心境。
(2)在《诗经·氓》里,面对男子的无理取闹,善良天真的女主人公只能委屈地解释推迟婚期的原因是“   ”,最后还无奈地答应“   ”,却丝毫没有怀疑过男子的品性,这就为后来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3)南宋王朝百般拖延恢复中原的抗金事业,辛弃疾忧心如焚,他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   ,   ”,写沦陷区的老百姓迎神赛会,歌舞作乐,渐渐忘记了“烽火扬州路”的惨痛历史。
22.(2021·白城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   ,   ”两句,说明依托高地更能开阔眼界。
(2)《曹刿论战》中,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   ,   ”。
(3)苏轼的《赤壁赋》中,客人把人生与宇宙加以对照,一方面“哀吾生之须臾”,另一方面“羡长江之无穷”,进而希望“   ,   ”,即与仙人相交,与月亮同在。
23.(2021·陈仓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表述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在《劝学》中也谈到学与思的关系,这两句是“   ,   ”。
(2)屈原《离骚》中“   ,   ”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表达的为官之悔、归隐之志如出一辙。
(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   ”和王勃《滕王阁序》中的“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中“   ”一句又颇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神韵。
24.(2021·潍坊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静女》中“   ,   ”两句是男子收到自己心仪女子所赠之物时的内心独白,也是一种“爱屋及乌”的表现。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   ,   ”两句,描画了一幅在大自然中临风高台、酣歌而回的美好图景。
(3)温庭筠在《菩萨蛮》中描写女子梳妆打扮、容颜姝丽的两句是“   ,   。”
25.(2021·湖北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醉翁亭记》中“   ,   ”两句,描写了滁州老老少少的行人纷纷出游的热闹场面。
(2)荀子《劝学》中“   ,   ”两句以雕刻为喻,说明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最终有所成就。
(3)在许多古典诗文中,猿通常以叫声哀婉的形象出现。如“   ,   ”。
26.(2021·佳木斯模拟)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是:“   ,   !”
(2)《劝学》中用三组比喻论述了学习重在积累,文中“    ,    ”两句阐述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个道理。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   。”
27.(2021·沧州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   ,   ”两句表明孟子对不合礼的优厚俸禄的否定态度,展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
(2)李白《蜀道难》善于运用神话和传说,“   ”一句写到了远古的蜀王;“   ”一句写到了羲和驾驶的太阳神的车子。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两句表现了南朝宋武帝刘裕率军北伐驰骋疆场时的英雄气概。
28.(2021·泸州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先用“   ,   ”两句写琵琶女具体的演奏动作和曲目,接着用比喻的手法写琵琶声像雨声,像人语。
(2)《氓》中写女主人公不为兄弟所理解的两句是:   ,   。可见她当时所受到的精神压力和由此而产生的内心矛盾。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暂且保全性命、淡泊名利的句子是:   ,   。
29.(2021·德阳模拟)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杜牧的《阿房宫赋》中,作者在结尾总结了秦国灭亡的教训,提醒后人应该以此为戒,不要重蹈覆辙的两句是“   ,   ”。
(2)李商隐《锦瑟》中“   ,   ”两句,运用典故写自己曾经沉迷于美好的梦想和有过殷切的思念,给诗歌营造一种迷离的意境。
(3)曹操在《观沧海》中以“   ,   ”两句,写自己登高远眺,举目所及只见一望无际的大海波翻浪涌,海中的岛屿高高矗立。
30.(2021·贵溪一模)补写出下列诗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2)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子罕》)。
(3)   ,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
(4)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5)祖母无臣,   。(李密《陈情表》)
31.(2021·晋中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左传·曹刿论战》中曹刿分析了敌我之间“   ”的形势才建议转入反攻,而他建议谨慎追击的直接原因是“   ”。
(2)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宁愿牺牲生命或流落他乡也不能容忍谄媚之态的名句是“   ,   ”。
(3)杜牧《阿房宫赋》中“   ,   ”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
(2)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猿猱欲度愁攀援
(4)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5)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直接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弘毅”“挟”“遨”“遨”“度”“攀援”的书写。
故答案为:⑴ 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 ⑵ 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 ⑶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猿猱欲度愁攀援 ⑷ 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⑸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2.【答案】(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2)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巴东三峡巫峽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辙”“靡”“抟”“裳”的书写。
故答案为:(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2)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 巴东三峡巫峽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点评】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要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记,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
3.【答案】(1)宿舂粮;三月聚粮
(2)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3)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舂”“聚”“窥”“阙”的书写。
故答案为:⑴ 宿舂粮 三月聚粮 ⑵ 窥镜而自视 又弗如远甚 ⑶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4.【答案】(1)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3)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幽”“雕”“砌”“芷”“汀”的书写。
故答案为:⑴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⑵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⑶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点评】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要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记,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
5.【答案】(1)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2)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3)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词:芰荷,芙蓉,裳,座,衫,琼楼。
故答案为:⑴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⑵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⑶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识记的能力。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解答此类试题时,如果是情境默写,一定仔细斟酌提示语。
6.【答案】(1)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
(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3)而未尝往也;而卒莫消长也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輮”“卒”等,注意“而”字不要丢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故答案为:⑴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
⑵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⑶而未尝往也;而卒莫消长也
【点评】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7.【答案】(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夙兴夜寐;言既遂矣
(4)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5)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要注意“谏”“夙”“寐”“遂”“辰”“砧”等字的书写。此外注意“只选3小题”的具体要求。
故答案为:⑴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⑵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⑶夙兴夜寐;言既遂矣
⑷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⑸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古典诗文的识记,这种给出上句,填出下句,或给出下句填出上句的默写形式,比情景式默写的难度相对较小,要求较低。但无论哪种默写形式,都要求考生平时背诵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这样才能做到印象深刻,同时,要特别注重句中一些易混字的书写。
8.【答案】(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3)多于机上之工女;多于市人之言语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是情景默写,注意认真审题选准所填语句,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比如“义、夏、工、市”等字。
故答案为: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⑵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⑶多于机上之工女;多于市人之言语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识记的能力。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解答此类试题时,如果是情境默写,一定仔细斟酌提示语。
9.【答案】(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2)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中间多少行人泪;可怜无数山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勇、知方、眉、却、间、可怜。
故答案为: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⑵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⑶中间多少行人泪;可怜无数山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0.【答案】(1)天下归心
(2)材木不可胜用也
(3)三顾频烦天下计
(4)也无风雨也无晴
(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频烦”“晴”“须臾”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故答案为:⑴天下归心;⑵材木不可胜用也;⑶三顾频烦天下计;⑷也无风雨也无晴;⑸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点评】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11.【答案】(1)纫秋兰以为佩
(2)锲而不舍
(3)剑阁峥嵘而崔嵬
(4)人亦念其家
(5)何似在人间
(6)波涛如怒
(7)报之以琼瑶
(8)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纫”“锲”“峥嵘”“崔嵬”“琼瑶”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故答案为:⑴纫秋兰以为佩;⑵锲而不舍;⑶剑阁峥嵘而崔嵬;⑷人亦念其家;⑸何似在人间;⑹波涛如怒;⑺报之以琼瑶;⑻怜子如何不丈夫
【点评】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12.【答案】(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3)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有:“悟”“谏”“已”“材”“复”“浦”。
【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及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
13.【答案】(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2)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3)示例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示例2: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顷、驽、驾、晓、杜鹃”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
14.【答案】(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容易写错的字:“鉴”“暮”“鹃”“猿”“赢”。
【点评】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15.【答案】(1)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以下词语的书写:涩、弦、凝绝、暂、鸿儒、凋。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16.【答案】(1)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生要注意如下字词的书写:“拨”“恰”“蒸”“灼”。
【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及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
17.【答案】(1)青楼梦好
(2)青冥浩荡不见底;梦游天姥吟留别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冥、吟、卑、盛、谀。
故答案为:⑴ 青楼梦好
⑵青冥浩荡不见底 、梦游天姥吟留别
⑶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点评】此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名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从内容上看,这些名句名篇,或是揭示人生哲理,或是反映生活真谛,或是描绘人物情貌,或是表现事物真相,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考查多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据字义记字形,以免写错别字,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理解性默写,做题时要审清题意,根据有关信息(作者、文题诗题、句意、题中关键词等)准确断定默写的诗句。 
18.【答案】(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3)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衡”“征”“淇”“隰”“泮”“瀚”“阑”“凝”。
答案:(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3)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名句名篇的默写能力,注意对课本篇目的理解背诵。积累名句名篇,一是背诵上的积累,二是理解上的积累,即诗句的翻译,表达的含义等。
19.【答案】(1)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暂、凭、尝、臾、伏、固。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名句名篇的默写能力,要注意题干所给的提示。此类题是情景式的默写题,题干的提示是关键,一定要读清题目所给的内容,再填写答案。
20.【答案】(1)风掣红旗冻不翻;半卷红旗临易水
(2)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3)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中需注意“掣”“酾”“槊”“赋”“摧”“栈”的书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要准确完成理解性默写题,尤其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认真理解诗歌、文言文,之后熟记,还要注意句中易错的字。
21.【答案】(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子无良媒;秋以为期
(3)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有:“怆”“幽邃”“媒”“佛狸”“社”。
答案:
(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子无良媒、秋以为期
(3)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名句名篇的默写能力,注意理解题干的内容。阅读题干,分析题干的内容,明确做题的方向,然后根据平时的积累填写答案。
22.【答案】(1)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跂、博、鄙、谋、遨、抱、长。
故答案为:⑴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⑵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⑶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要准确完成理解性默写题,尤其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认真理解诗歌、文言文,之后熟记,还要注意句中易错的字。
23.【答案】(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3)衡阳雁去无留意;长烟落日孤城闭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答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字:臾、衡、雁。
故答案为: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⑵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⑶衡阳雁去无留意、长烟落日孤城闭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在遇到这类“理解性默写”时,这类题目设置了具体情境,考生从情景中筛选有用信息,看到某诗人,就该想到他们写过的名句,这种名句意识应该有。然后,再进行联想迁移,调动积累进行答题的能力,它启示每一位学生,诗文的积累不是死记硬背,要在积累感悟中运用,感悟准确,默写才能准!
24.【答案】(1)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2)风乎舞雩;咏而归
(3)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贻、舞雩”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故答案为:⑴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⑵风乎舞雩、咏而归
⑶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要准确完成理解性默写题,尤其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认真理解诗歌、文言文,之后熟记,还要注意句中易错的字。
25.【答案】(1)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有:“伛偻”“提携”“锲”“镂”“急”“清”。
故答案为:⑴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要准确完成理解性默写题,尤其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认真理解诗歌、文言文,之后熟记,还要注意句中易错的字。
26.【答案】(1)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的字有:兀,庐,跬,至,湍,豗,砯,壑。
故答案为:⑴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⑵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⑶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要准确完成理解性默写题,尤其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认真理解诗歌、文言文,之后熟记,还要注意句中易错的字。
27.【答案】(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蚕丛及鱼凫;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以下重点字:辩、丛、凫、戈。
故答案为:⑴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⑵蚕丛及鱼凫、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⑶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在遇到这类“理解性默写”时,这类题目设置了具体情境,考生从情景中筛选有用信息,看到某诗人,就该想到他们写过的名句,这种名句意识应该有。然后,再进行联想迁移,调动积累进行答题的能力,它启示每一位学生,诗文的积累不是死记硬背,要在积累感悟中运用,感悟准确,默写才能准!
28.【答案】(1)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2)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背诵和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中需要注意的字形有:“捻”“霓裳”“咥”。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名句名篇的默写能力,注意对题干的理解。做此题,只要理清清楚题干,才能填出正确答案。
29.【答案】(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有:“鉴”“复”“托”“澹”“竦峙”。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名句名篇的默写能力,注意分析题干。做此类题,先阅读题干,分析并理解题干的内容,然后填写正确答案。
30.【答案】(1)落霞与孤鹜齐飞
(2)匹夫不可夺志也
(3)嘈嘈切切错杂弹
(4)自古多情伤离别
(5)无以终余年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背诵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易错字:鹜、匹、嘈。
故答案为:⑴ 1、落霞与孤鹜齐飞
⑵ 1、匹夫不可夺志也
⑶ 1、嘈嘈切切错杂弹
⑷ 1、自古多情伤离别
⑸ 1、无以终余年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31.【答案】(1)彼竭我盈;惧有伏焉
(2)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3)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易错字:盈、伏、溘、覆。
故答案为:⑴1、彼竭我盈
2、惧有伏焉
⑵1、宁溘死以流亡兮
2、余不忍为此态也
⑶1、覆压三百余里
2、隔离天日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名句默写能力,要注意字形的书写。名句名篇的默写关键就是背诵和默写,学生平时要多注意练习这些知识。
1 / 1【备考2022】2020-2021高考真题汇编:专题06 名篇名句默写
一、真题演练
1.(2021·浙江)(四)补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曾子曰:“   ,任重而道远,   ,不亦重乎?”(《论语》)
(2)哀吾生之须臾,   。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3)   ,下有冲波逆流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4)春花秋月何时了?   ,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5)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   。(杜甫《旅夜书怀》)
【答案】(1)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
(2)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猿猱欲度愁攀援
(4)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5)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直接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弘毅”“挟”“遨”“遨”“度”“攀援”的书写。
故答案为:⑴ 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 ⑵ 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 ⑶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猿猱欲度愁攀援 ⑷ 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⑸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2.(2021·全国甲)(三)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左传·庄公十年》记载,长勺之战结束后,曹刿向鲁庄公解释说,确认齐军不是伪装败退进而决定追击,是因为“   ,   ”。
(2)《庄子·逍遥游》引用志怪书《齐谐》的内容称,当大鹏迁往南海的时候,“   ,   ”,乘着六月的大风飞去。
(3)郦道元在《三峡》一文中引用渔歌“   ,”,来印证前文对哀猿长啸的描写。
【答案】(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2)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巴东三峡巫峽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辙”“靡”“抟”“裳”的书写。
故答案为:(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2)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 巴东三峡巫峽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点评】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要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记,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
3.(2021·新高考Ⅰ)(三)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说,到郊野去的人,只带一日之粮当天回来,肚子还饱饱的;到百里之外去的人,则需要“   ”;而去往千里之外的人,就必须“   ”。
(2)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见到了徐公,先是仔细观察,感觉自己没有徐公美,然后“   ,   ”,最终认定自己确实不如徐公美。
(3)项羽破秦入关,三分关中之地,以秦降将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合称“三秦”。从此“三秦”作为一个地理名词,频繁在古诗词中出现,如“   ,   ”。
【答案】(1)宿舂粮;三月聚粮
(2)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3)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舂”“聚”“窥”“阙”的书写。
故答案为:⑴ 宿舂粮 三月聚粮 ⑵ 窥镜而自视 又弗如远甚 ⑶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4.(2021·全国乙卷)(三)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乐曲演奏过程中的停顿也有情感表达的作甩。白居易《琵琶行》中对此进行说明的诗句是:“    ,   ”
(2)即便“故国不堪回首”,李煜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还是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当年在金陵的宫殿,慨叹已物是人非:“   ,   ”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描写了春日的洞庭湖景色,其中写花草的句子是:“    ,   。”
【答案】(1)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3)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幽”“雕”“砌”“芷”“汀”的书写。
故答案为:⑴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⑵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⑶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点评】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要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记,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
5.(2020·新课标Ⅰ)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   ,   ”两句对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制”有所反映。
(2)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根据白居易的诗《琵琶行》改编而成,剧名来自诗中的“   ,   ”两句。
(3)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自言想要重返天上,但又有所顾虑,原因在于“   ,   ”。
【答案】(1)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2)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3)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词:芰荷,芙蓉,裳,座,衫,琼楼。
故答案为:⑴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⑵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⑶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识记的能力。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解答此类试题时,如果是情境默写,一定仔细斟酌提示语。
6.(2020·新课标Ⅱ)名篇名句默写
(1)《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   ”,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暴晒也不会挺直,因为“   ”。
(2)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称出游时的食物都可来自山间,肥美的鱼从溪水中捕捞出,所谓“   ,   ”;而用泉水酿制的美酒,口味甘洌。
(3)苏轼 《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   ”;月亮时圆时缺,“   ”。
【答案】(1)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
(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3)而未尝往也;而卒莫消长也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輮”“卒”等,注意“而”字不要丢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故答案为:⑴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
⑵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⑶而未尝往也;而卒莫消长也
【点评】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7.(2020·浙江)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   。(《论语》)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
(3)   ,靡有朝矣。   ,至于暴矣。(《诗经·氓》)
(4)此去经年,   。   ,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5)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答案】(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夙兴夜寐;言既遂矣
(4)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5)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要注意“谏”“夙”“寐”“遂”“辰”“砧”等字的书写。此外注意“只选3小题”的具体要求。
故答案为:⑴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⑵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⑶夙兴夜寐;言既遂矣
⑷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⑸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古典诗文的识记,这种给出上句,填出下句,或给出下句填出上句的默写形式,比情景式默写的难度相对较小,要求较低。但无论哪种默写形式,都要求考生平时背诵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这样才能做到印象深刻,同时,要特别注重句中一些易混字的书写。
8.(2020·新课标Ⅲ)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述而》中孔子指出,即使吃粗劣的食物,枕着胳膊睡觉,也可以乐在其中;而“   ,   ”。
(2)白居易《观刈麦》中“   ,   ”两句,写劳动者珍惜夏日时光,不顾劳累,也忘记了炎热。
(3)《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   ”,嘈杂的音乐声“   ”。
【答案】(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3)多于机上之工女;多于市人之言语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是情景默写,注意认真审题选准所填语句,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比如“义、夏、工、市”等字。
故答案为: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⑵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⑶多于机上之工女;多于市人之言语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识记的能力。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解答此类试题时,如果是情境默写,一定仔细斟酌提示语。
9.(2020·新高考I)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先进》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   ,   ”。
(2)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   ,   ”两句,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无法排遣的离情。
(3)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写道,江中不仅能看到江水,还能看到“   ”;而北望故都,又“   ”,视线常被遮断。
【答案】(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2)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中间多少行人泪;可怜无数山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勇、知方、眉、却、间、可怜。
故答案为: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⑵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⑶中间多少行人泪;可怜无数山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0.(2020·天津)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   。(曹操《短歌行》)
(2)斧斤以时入山林,   。(《寡人之于国也》)
(3)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苏轼《定风波》)
(5)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的云班会上讨论“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你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可以引用荀子《劝学》中的“   ,   ”。
【答案】(1)天下归心
(2)材木不可胜用也
(3)三顾频烦天下计
(4)也无风雨也无晴
(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频烦”“晴”“须臾”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故答案为:⑴天下归心;⑵材木不可胜用也;⑶三顾频烦天下计;⑷也无风雨也无晴;⑸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点评】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11.(2020·江苏)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扈江离与辟芷兮,   。(屈原《离骚》)
(2)   ,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4)秦爱纷奢,   。(杜牧《阿房宫赋》)
(5)起舞弄清影,   。(苏轼《水调歌头》)
(6)峰峦如聚,   ,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7)投我以木桃,   。(《诗经 卫风 木瓜》)
(8)无情未必真豪杰,   。(鲁迅《答客诮》)
【答案】(1)纫秋兰以为佩
(2)锲而不舍
(3)剑阁峥嵘而崔嵬
(4)人亦念其家
(5)何似在人间
(6)波涛如怒
(7)报之以琼瑶
(8)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纫”“锲”“峥嵘”“崔嵬”“琼瑶”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故答案为:⑴纫秋兰以为佩;⑵锲而不舍;⑶剑阁峥嵘而崔嵬;⑷人亦念其家;⑸何似在人间;⑹波涛如怒;⑺报之以琼瑶;⑻怜子如何不丈夫
【点评】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二、模拟训练
12.(2021·沈阳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引用《论语》中的句子反思自己的过往虽然不堪回首,但未来还可以补救的两句:   ,   。
(2)《将进酒》中显示诗人李白无比自信,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   ,   。
(3)“芙蓉”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它可以是爱情的见证,它可以是故乡的遥寄。你会想起哪一句古诗词:   ,   。
【答案】(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3)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有:“悟”“谏”“已”“材”“复”“浦”。
【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及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
13.(2021·肥城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后赤璧赋》中有“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之句,这与他《赤壁赋》中描写其游览行为的两句“   ,   ”相似,均反映出作者游览的随性无拘。
(2)文人学者为了表明志向寄托情怀,常从名篇佳句中选字取意,命名书屋或居室。如柳亚子有一书房曰“磨剑室”,即取意于贾岛的诗句“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钱大昕的“十驾斋”则取意于“   ,   ” 。
(3)“子规”又称“杜宇”“杜鹃”,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意象。因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比如唐诗中“   ,   ”。
【答案】(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2)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3)示例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示例2: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顷、驽、驾、晓、杜鹃”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
14.(2021·大通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   ,   ”两句,告诫世人应以历史为鉴,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2)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   ?   ”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3)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词人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自己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   。”
【答案】(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容易写错的字:“鉴”“暮”“鹃”“猿”“赢”。
【点评】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15.(2021·千阳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常以琵琶诉衷情。白居易以“   ,   ”写琵琶声仿佛冰下泉水,声音凝滞而不畅达。
(2)《陋室铭》中形容陋室不陋,来访者高风亮节,借以显示作者身份高贵和性情高雅的句子是“   ,   ”。
(3)一旦严寒时节来临,其它花木都随之凋零衰败,只有松柏还能卓然挺立,孔子就有感而发,说“   ,     ”。这个感触的背后,流露的是他对理想信念的坚守之情。
【答案】(1)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以下词语的书写:涩、弦、凝绝、暂、鸿儒、凋。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16.(2021·哈尔滨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写琵琶女演奏时,先“   ”校弦试音,诗人用“   ”来赞叹,一个“情”字写出了琵琶女内心世界的波涛汹涌。
(2)秦观《江城子》中有“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的句子,以水之滔滔不绝、汹涌澎拜,极言愁绪之多。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与之相似的句子“   ?   。”
(3)“面朝黄土背朝天”写的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烈日下辛苦劳作的情景。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将这种情景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的诗句是“   ,   。”
【答案】(1)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生要注意如下字词的书写:“拨”“恰”“蒸”“灼”。
【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及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
17.(2021·上海模拟)按题目要求填空。
(1)纵豆蔻辞工,   ,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2)“   ,日月照耀金银台”出自李白的《   》。
(3)韩愈在《师说》中,用“   ,   ”两句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不肯从师的荒谬心态。
【答案】(1)青楼梦好
(2)青冥浩荡不见底;梦游天姥吟留别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冥、吟、卑、盛、谀。
故答案为:⑴ 青楼梦好
⑵青冥浩荡不见底 、梦游天姥吟留别
⑶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点评】此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名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从内容上看,这些名句名篇,或是揭示人生哲理,或是反映生活真谛,或是描绘人物情貌,或是表现事物真相,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考查多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据字义记字形,以免写错别字,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理解性默写,做题时要审清题意,根据有关信息(作者、文题诗题、句意、题中关键词等)准确断定默写的诗句。 
18.(2021·内江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讲到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时,写人心理状态变化的语句是“   ”,写人面部表情变化的语句是“   ”。
(2)《诗经 氓》中“   ,   ”两句以河流有岸,湿地有边比喻凡事有底线,暗示女主人公对负心男子的忍耐已经到达了极限。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两句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写出沙漠冰封、乌云密布的景象。
【答案】(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3)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衡”“征”“淇”“隰”“泮”“瀚”“阑”“凝”。
答案:(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3)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名句名篇的默写能力,注意对课本篇目的理解背诵。积累名句名篇,一是背诵上的积累,二是理解上的积累,即诗句的翻译,表达的含义等。
19.(2021·南充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表现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对比的句子是:“   ,   。”
(2)在《劝学》中,“   ,   ”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3)《离骚》中写作者向古圣先贤学习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的句子是:“   ,   。”
【答案】(1)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暂、凭、尝、臾、伏、固。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名句名篇的默写能力,要注意题干所给的提示。此类题是情景式的默写题,题干的提示是关键,一定要读清题目所给的内容,再填写答案。
20.(2021·湖南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我国边塞诗常常通过描绘典型的物象来渲染气氛,比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   ”,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   ”,都运用了“旗帜”这一物象。
(2)苏轼《赤璧赋》中“   ,    ”两句描写了曹操攻破荆州后在长江边横执长矛,饮酒作诗的英雄形象。
(3)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引用“五丁开山”神话传说,增添了浪漫气息。
【答案】(1)风掣红旗冻不翻;半卷红旗临易水
(2)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3)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中需注意“掣”“酾”“槊”“赋”“摧”“栈”的书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要准确完成理解性默写题,尤其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认真理解诗歌、文言文,之后熟记,还要注意句中易错的字。
21.(2021·南县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宗元因为参与王叔文改革而被贬永州,内心极为悲凉凄苦。在《小石潭记》里,他发现小石潭如此美景却无人欣赏后,便用“   ,   ”之语高度概括了这里的气氛,并以此暗示出自己的心境。
(2)在《诗经·氓》里,面对男子的无理取闹,善良天真的女主人公只能委屈地解释推迟婚期的原因是“   ”,最后还无奈地答应“   ”,却丝毫没有怀疑过男子的品性,这就为后来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3)南宋王朝百般拖延恢复中原的抗金事业,辛弃疾忧心如焚,他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   ,   ”,写沦陷区的老百姓迎神赛会,歌舞作乐,渐渐忘记了“烽火扬州路”的惨痛历史。
【答案】(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子无良媒;秋以为期
(3)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有:“怆”“幽邃”“媒”“佛狸”“社”。
答案:
(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子无良媒、秋以为期
(3)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名句名篇的默写能力,注意理解题干的内容。阅读题干,分析题干的内容,明确做题的方向,然后根据平时的积累填写答案。
22.(2021·白城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   ,   ”两句,说明依托高地更能开阔眼界。
(2)《曹刿论战》中,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   ,   ”。
(3)苏轼的《赤壁赋》中,客人把人生与宇宙加以对照,一方面“哀吾生之须臾”,另一方面“羡长江之无穷”,进而希望“   ,   ”,即与仙人相交,与月亮同在。
【答案】(1)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跂、博、鄙、谋、遨、抱、长。
故答案为:⑴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⑵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⑶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要准确完成理解性默写题,尤其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认真理解诗歌、文言文,之后熟记,还要注意句中易错的字。
23.(2021·陈仓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表述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在《劝学》中也谈到学与思的关系,这两句是“   ,   ”。
(2)屈原《离骚》中“   ,   ”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表达的为官之悔、归隐之志如出一辙。
(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   ”和王勃《滕王阁序》中的“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中“   ”一句又颇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神韵。
【答案】(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3)衡阳雁去无留意;长烟落日孤城闭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答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字:臾、衡、雁。
故答案为: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⑵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⑶衡阳雁去无留意、长烟落日孤城闭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在遇到这类“理解性默写”时,这类题目设置了具体情境,考生从情景中筛选有用信息,看到某诗人,就该想到他们写过的名句,这种名句意识应该有。然后,再进行联想迁移,调动积累进行答题的能力,它启示每一位学生,诗文的积累不是死记硬背,要在积累感悟中运用,感悟准确,默写才能准!
24.(2021·潍坊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静女》中“   ,   ”两句是男子收到自己心仪女子所赠之物时的内心独白,也是一种“爱屋及乌”的表现。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   ,   ”两句,描画了一幅在大自然中临风高台、酣歌而回的美好图景。
(3)温庭筠在《菩萨蛮》中描写女子梳妆打扮、容颜姝丽的两句是“   ,   。”
【答案】(1)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2)风乎舞雩;咏而归
(3)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贻、舞雩”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故答案为:⑴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⑵风乎舞雩、咏而归
⑶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要准确完成理解性默写题,尤其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认真理解诗歌、文言文,之后熟记,还要注意句中易错的字。
25.(2021·湖北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醉翁亭记》中“   ,   ”两句,描写了滁州老老少少的行人纷纷出游的热闹场面。
(2)荀子《劝学》中“   ,   ”两句以雕刻为喻,说明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最终有所成就。
(3)在许多古典诗文中,猿通常以叫声哀婉的形象出现。如“   ,   ”。
【答案】(1)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有:“伛偻”“提携”“锲”“镂”“急”“清”。
故答案为:⑴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要准确完成理解性默写题,尤其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认真理解诗歌、文言文,之后熟记,还要注意句中易错的字。
26.(2021·佳木斯模拟)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是:“   ,   !”
(2)《劝学》中用三组比喻论述了学习重在积累,文中“    ,    ”两句阐述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个道理。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   。”
【答案】(1)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的字有:兀,庐,跬,至,湍,豗,砯,壑。
故答案为:⑴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⑵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⑶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要准确完成理解性默写题,尤其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认真理解诗歌、文言文,之后熟记,还要注意句中易错的字。
27.(2021·沧州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   ,   ”两句表明孟子对不合礼的优厚俸禄的否定态度,展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
(2)李白《蜀道难》善于运用神话和传说,“   ”一句写到了远古的蜀王;“   ”一句写到了羲和驾驶的太阳神的车子。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两句表现了南朝宋武帝刘裕率军北伐驰骋疆场时的英雄气概。
【答案】(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蚕丛及鱼凫;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以下重点字:辩、丛、凫、戈。
故答案为:⑴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⑵蚕丛及鱼凫、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⑶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在遇到这类“理解性默写”时,这类题目设置了具体情境,考生从情景中筛选有用信息,看到某诗人,就该想到他们写过的名句,这种名句意识应该有。然后,再进行联想迁移,调动积累进行答题的能力,它启示每一位学生,诗文的积累不是死记硬背,要在积累感悟中运用,感悟准确,默写才能准!
28.(2021·泸州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先用“   ,   ”两句写琵琶女具体的演奏动作和曲目,接着用比喻的手法写琵琶声像雨声,像人语。
(2)《氓》中写女主人公不为兄弟所理解的两句是:   ,   。可见她当时所受到的精神压力和由此而产生的内心矛盾。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暂且保全性命、淡泊名利的句子是:   ,   。
【答案】(1)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2)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背诵和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中需要注意的字形有:“捻”“霓裳”“咥”。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名句名篇的默写能力,注意对题干的理解。做此题,只要理清清楚题干,才能填出正确答案。
29.(2021·德阳模拟)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杜牧的《阿房宫赋》中,作者在结尾总结了秦国灭亡的教训,提醒后人应该以此为戒,不要重蹈覆辙的两句是“   ,   ”。
(2)李商隐《锦瑟》中“   ,   ”两句,运用典故写自己曾经沉迷于美好的梦想和有过殷切的思念,给诗歌营造一种迷离的意境。
(3)曹操在《观沧海》中以“   ,   ”两句,写自己登高远眺,举目所及只见一望无际的大海波翻浪涌,海中的岛屿高高矗立。
【答案】(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有:“鉴”“复”“托”“澹”“竦峙”。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名句名篇的默写能力,注意分析题干。做此类题,先阅读题干,分析并理解题干的内容,然后填写正确答案。
30.(2021·贵溪一模)补写出下列诗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2)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子罕》)。
(3)   ,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
(4)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5)祖母无臣,   。(李密《陈情表》)
【答案】(1)落霞与孤鹜齐飞
(2)匹夫不可夺志也
(3)嘈嘈切切错杂弹
(4)自古多情伤离别
(5)无以终余年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背诵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易错字:鹜、匹、嘈。
故答案为:⑴ 1、落霞与孤鹜齐飞
⑵ 1、匹夫不可夺志也
⑶ 1、嘈嘈切切错杂弹
⑷ 1、自古多情伤离别
⑸ 1、无以终余年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31.(2021·晋中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左传·曹刿论战》中曹刿分析了敌我之间“   ”的形势才建议转入反攻,而他建议谨慎追击的直接原因是“   ”。
(2)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宁愿牺牲生命或流落他乡也不能容忍谄媚之态的名句是“   ,   ”。
(3)杜牧《阿房宫赋》中“   ,   ”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答案】(1)彼竭我盈;惧有伏焉
(2)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3)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易错字:盈、伏、溘、覆。
故答案为:⑴1、彼竭我盈
2、惧有伏焉
⑵1、宁溘死以流亡兮
2、余不忍为此态也
⑶1、覆压三百余里
2、隔离天日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名句默写能力,要注意字形的书写。名句名篇的默写关键就是背诵和默写,学生平时要多注意练习这些知识。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