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58001224280000《6.1 信息集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取自《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版)第六章“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中第一节“信息集成”的内容。本课是该单元的第一课时。
教材内容由信息集成、信息发布和信息交流三大部分组成,其中对信息集成的含义做了简单说明,分别对选题立意阶段、设计规划阶段、开发制作阶段和评估测试阶段做概要说明,通过本章节的教学要让学生掌握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去对有需要的信息进行适当合理地整理,培养学生对信息集成、发布和交流的能力,从而使得集成后的信息更加好地表达所需要表达的内容。因此笔者把本节的教学内容分为四个课时,第一、二课时是结合学生日常学习,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共同探讨,理解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掌握一些更为具体和可操作的信息集成方法;第三、四课时是引导学生遵循一般信息集成的方法,以网站建设为例进行信息集成的操作实践。
本课时主要学习信息集成的含义和一般过程,并通过实践任务,开始进行自定主题的信息集成(主要利用PowerPoint进行选题立意和设计规划)。
二、 教学对象分析
高一学生通过初中以及本学期的前几章信息技术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加工不同媒体信息的基本能力,而且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绝大多数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已经接触了大量信息集成个案,如多媒体学习网站、教师课件等,他们应该对本课内容有一定感性认识。再加上各种各样的作品制作活动,如作品比赛、研究性学习课件等,使得他们对信息集成的学习有一定兴趣,但是学生对信息集成的过程缺乏整体的认识,部分学生对“信息集成”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偏差。不过,在教师的说明后,学生应该比较容易接受“多种媒体信息集成”的观点。学生容易忽略的是信息集成中的表现效果、目的性和恰当选择媒体信息的重要性,教师在本单元教学中要加以强调。
三、 教学目标
本课适用课标:“学生能够根据具体的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选择恰当的多媒体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
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信息集成的含义;
(2)了解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主题作品设计过程,掌握信息集成的一般方法;
(2)通过交流共同学习选题立意和设计规划的一般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和感受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系统分析问题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理解信息集成
教学重点:体验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五、教学策略
本节以学生探究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为主,采取“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实践-教师点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在探究实践活动中学习。
六、教学媒体选择
1.学习环境:多媒体计算机教室、、
2.学习资源:恶搞“广告”视频(胡戈“馒头血案”中的“逃命牌跑鞋片段”)、七巧板拼图动画,设计任务范例演示文稿等。
3.教学和学习中用到的工具:师生使用液晶投影仪演示课件、作品,教师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讲课、查看学生作品和收发任务素材;学生使用IE浏览七巧板拼图,并完成实践任务1,使用PowerPoint完成任务实践2。
七、教学过程
过程
教学要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及能力培养
㈠
引入:信息集成的含义和一般过程
1.提问学生:
①你是怎么理解“信息集成”的?
②你能说明身边“信息集成”的例子吗?
2以“跑鞋广告”视频为例说明信息集成的含义。强调对信息集成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多种媒体信息集成,更要注意把媒体有机组合,为表达主题服务。
3以“跑鞋广告设计”的过程为例,向学生介绍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
4508583820选题立意阶段
确定主题
设计目标
设计规划阶段
规划内容结构
收集加工素材
开发制作阶段
选择工具
实际制作
评估测试阶段
收集反馈
评价修正
00选题立意阶段
确定主题
设计目标
设计规划阶段
规划内容结构
收集加工素材
开发制作阶段
选择工具
实际制作
评估测试阶段
收集反馈
评价修正
▲思考讨论问题。
▲观看“广告”视频,听老师结合实例分析说明信息集成的含义。
▲结合教师讲解和上一章视频加工任务制作体验,明确集成四个阶段的分工和作用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并了解学生对本课内容的认识。
利用实例“广告”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同时用该视频实例讲解信息集成含义和一般过程,形象具体,方便学生理解。
㈡
进一步理解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
1.展示“守株待兔”例子,布置任务:尝试用“七巧板.swf”,自主创作一个主题造型(实践1)。
2.展示学生造型设计,分析其中与信息集成相关内容,进一步理解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
3.着重提出如何做好选题立意阶段和设计规划阶段的准备工作。
▲参考例子,完成实践1:用“七巧板拼图”, 自由创造一个主题进行表达和交流,以图形集成角度认识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
▲同学间相互交流“七巧板”造型设计。
▲听教师说明,进一步理解信息集成
通过创作七巧板造型,体会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
全班同学互相学习、交流主题设计的思想。
需要提醒学生:本实践是用不同形状、颜色的单一图形“信息”来表达主题,以了解集成的一般过程。并非严格意义的多种媒体信息集成。
㈢设计作品的内容和结构方法和思路的探究
1.布置实践任务2:自选主题(建议学生使用研究性学习主题),让学生根据该主题进行设计规划,完成规划设计演示文稿(实践2)。
2.巡视和指导学生完成实践任务。
3.选取个别同学介绍其作品内容的设计与结构图,根据学生作品进行适当的归纳和总结,并提示学生在作品设计规划时,要注意考虑不同媒体信息的表现效果差异。
▲注意观察教师的演示操作。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实践任务要求:自选主题,对中心内容进一步的选题立意和设计规划,完成作品内容的设计和结构图的制作。
▲熟悉作品的主题立意和结构图的制作。
培养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意识,充分发挥同学间的讨论交流。(实践2)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在探究实践活动中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能力与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信息集成和加工的处理能力。
㈣小结
小结本课学习内容
▲参与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反思和理解信息集成,承上启下,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八、评价设计
本节的教学内容既有理论知识,也有学生动手实践,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过程评价。利用软件随机抽号提问学生,了解学生对“信息集成”的掌握,评估学生学习基础。在学生实践环节,教师通过巡视、个别指导等过程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操作和学习能力进行评价记录。课后,教师通过评价学生作品,评估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6.1 信息集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适用课标:“学生能够根据具体的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选择恰当的多媒体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
本课取自《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版)第六章“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中第一节“信息集成”的内容。本课是该单元的第二课时。
教材内容由信息集成、信息发布和信息交流三大部分组成,其中对信息集成的含义做了简单说明,分别对选题立意阶段、设计规划阶段、开发制作阶段和评估测试阶段做概要说明,通过本章节的教学要让学生掌握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去对有需要的信息进行适当合理地整理,培养学生对信息集成、发布和交流的能力,从而使得集成后的信息更加好地表达所需要表达的内容。因此笔者把本节的教学内容分为四个课时,第一、二课时是结合学生日常学习,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共同探讨,理解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掌握一些更为具体和可操作的信息集成方法;第三、四课时是引导学生遵循一般信息集成的方法,以网站建设为例进行信息集成的操作实践。
作为本单元的第二课时,继续通过实践任务,学习信息集成的设计规划阶段(素材选择)、开发制作阶段(集成工具的选取)。
二、教学对象分析:
高一学生通过初中以及本学期的信息技术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加工不同媒体信息的基本能力,而且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绝大多数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已经接触了大量信息集成个案(如多媒体网站、教师课件等),他们应该对本课学习内容有一定感性认识;再加上各种各样的作品制作活动(如作品比赛、研究性学习课件等),使得他们对信息集成的学习有一定兴趣。
但是学生对信息集成的过程缺乏整体的认识,部分学生对“信息集成”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偏差(如理解为“信息分类”等)。不过,在教师的说明后,学生应该比较容易接受“多种媒体信息集成”的观点(因为他们接触过大量多媒体信息集成实例)。学生容易忽略的是信息集成中的表现效果、目的性和恰当选择媒体信息的重要性,教师在本单元教学中要加以强调。
从历年学生多媒体作品(如学生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和日常作业)情况来看,有部分学生往往在作品中“混合”了多种媒体信息,未能达到有机结合的效果;部分学生没有考虑作品的使用场合和效果,过分渲染、突出某些素材,从而降低了作品的实际效果。这些都反映了学生在实践中,未能准确理解和进行信息集成。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设计规划阶段和开发制作阶段的作用
理解常见工具的信息集成效果差异
能根据信息集成要求,选择适当的工具
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归纳,掌握筛选素材的一般思路和选择信息集成工具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兴趣,提升学生使用工具集成信息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集成要求恰当选择素材与工具
教学难点:根据集成要求恰当选择素材与工具
五、教学策略:
本课在教法上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两种教学方法。设置了两个任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讨论与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素材选择思路和根据任务需要恰当选择信息集成工具。
六、教学媒体选择:
多媒体网络教室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上节作品评价与完善
简要评价上节学生作品,指导学生开展相互交流讨论;
听教师评述,互评作品。
继续上节实践,
(二)设计规划中的素材选择
1.布置任务1:根据上节课的主题规划,规划各栏目相关素材(仿照课文P100表6-3)
提醒学生选择素材要紧紧围绕主题。
2.随机选取学生介绍其素材规划,要求重点说明其选取理由(素材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相互交流,根据上节课的主题设计,完成素材规划(表1:网站素材表)
结合其他同学的设计和教师点评,反思自己作品的设计思路。
通过素材选择任务,进一步体验主题的设计规划,同时提高对素材筛选的认识。
(三)开发制作中的集成工具选择
常见集成工具介绍:
基于页面的工具(word、PowerPoint、FrontPage等);
基于图标的工具(Authorware):
基于时间的工具(Flash)
2. 引导学生讨论思考:演示文稿、网站、博客这三者对信息集成效果有什么差异?
提问:请结合日常学习,简单分析演示文稿课件和专题学习网站在信息集成上的差异
布置任务2:完成表格二。选取学生典型答案,加以点评
3. 选择集成工具的原则:集成目的和使用场合、集成内容和素材情况,自身能力和条件。
阅读课文,听教师介绍,了解常见信息集成工具分类
参与讨论,
通过教师介绍,学生结合日常学习所得,理解不同工具对信息集成效果的差异,学会根据不同情况,恰当选择合适集成工具。
以问题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注意不同工具的效果差异,从而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信息集成工具。
总结
要求学生上传本课作业文档,简要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提示学生可利用业余时间,收集主题相关素材,为下节课做准备
自我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回顾与小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八、教学评价
通过展示分析学生作品设计规划演示文稿,评估学生上节课学习效果。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和布置实践任务2,了解评价学生对信息集成工具效果差异的理解。通过
九、教学反思
这样的教学设计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身探究去亲自体验信息集成的过程,本单元的设计在注重过程的同时也兼顾了技术的讲授,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渗透了美学的教育。信息集成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同时也要符合美学的效果。
本节课也存在这样的问题:1、课时安排比较紧。所有这些内容,设计在3个课时内完成,使得教学内容安排过于紧张。素材准备有很大部分需要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而FrontPage 2003的操作因时间关系,学生没有很多时间练习,操作就比较生涩。因此,如有可能本节课应在4-5个课时内完成。2、个别学生难以兼顾。在短时间内要求学生完成一个信息集成的作品,必然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而这样的差异在课堂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缩小。3、作品在进行自评和互评时缺少一个具体标准。作品的评价应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本节课的作品在进行交流与评价时,只能根据感观上的好与差来评价。因此,应设计一个评价表来统一对所以展示作品进行评价。
附件:
1.网站素材表
编号
位置
资料内容
资料类别
1
首页
2
3
4
2.不同工具信息集成差异比较
演示文稿
网站
博客
制作软件(都是基于页面的集成工具)
PowerPoint
FrontPage Dreamweaver
集成案例
教学课件
新闻网站、教学专题网站
QQ空间,各大主流博客网站
集成媒体类型
适用场合和信息传播范围
集成技术难度
《6.1 信息集成(第三、四课时)》教学设计
本课适用课标:“学生能够根据具体的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选择恰当的多媒体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取自《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版)第六章“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中第一节“信息集成”的内容。本课是该单元的第三课时。
教材内容由信息集成、信息发布和信息交流三大部分组成,其中对信息集成的含义做了简单说明,分别对选题立意阶段、设计规划阶段、开发制作阶段和评估测试阶段做概要说明,通过本章节的教学要让学生掌握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去对有需要的信息进行适当合理地整理,培养学生对信息集成、发布和交流的能力,从而使得集成后的信息更加好地表达所需要表达的内容。因此笔者把本节的教学内容分为4个课时,第1课时是结合学生日常学习,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共同探讨、理解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学习选题立意阶段、设计规划阶段,第2课时主要学习一些更为具体和可操作的信息集成的一般方法;第3、4课时是引导学生遵循一般信息集成的方法,以网站建设为例进行信息集成的操作实践。
二、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通过初中以及本学期的信息技术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加工不同媒体信息的基本能力,而且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绝大多数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已经接触了大量信息集成个案(多媒体网站、教师课件等),他们应该对本课内容有一定感性认识;再加上各种各样的作品制作活动(如作品比赛、研究性学习课件等),使得他们对信息集成的学习有一定兴趣,
但是学生对信息集成的过程缺乏整体的认识,部分学生对“信息集成”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偏差(如理解为“信息分类”等)。不过,在教师的说明后,学生应该比较容易接受“多种媒体信息集成”的观点(因为他们接触过大量多媒体信息集成实例)。学生容易忽略的是信息集成中的表现效果、目的性和恰当选择媒体信息的重要性,教师在本单元教学中要加以强调。
本课内容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包括上网收集素材和学习FrontPage 2003的基本制作。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FrontPage 2003的基本操作
了解常见信息集成工具的分类和功能
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归纳,掌握选择信息集成工具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兴趣,提升学生使用工具集成信息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使用软件进行信息集成的方法
难点:使用软件进行信息集成的方法
五、教学策略:
教师指导和学生参考课件辅助学习相结合,采用任务驱动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
六、教学媒体选择:
多媒体网络教室、FrontPage 2003、因特网资源
七、教学过程(第三、四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课前素材收集整理
课前布置任务:按照上节成果,根据自己主题需要,在网上收集相应素材。
提醒:所用素材要能合理有效地表达主题,还要考虑适用于网站这一信息表达形式。
按主题设计,上网收集相关素材资源。
体验信息集成中的设计规划阶段
(二)作品制作
1.布置任务:根据前两节所做的主题规划PPT,使用FrontPage 2003建立一个简单的网站。要求如下:
(1).主页要有各模块的导航链接;每模块至少一页;
(2).网站中须包含文字、图片、动画、声音、视频等不同媒体信息,搭配合理,能集中表现主题,但要符合网站特点(如视频不能过大)
(3).网页间链接正确无误。每个模块的网页都能返回主页
(4).能综合运用课本所讲操作,利用表格有效布局网页,主页有背景图案和音乐。
2.讲授FrontPage 2000的操作和使用方法:
(1)新建站点和网页;
(2)插入表格和表格的操作;
(3)插入图像和动画;
(4)设置背景;
(5)设置网页的背景音乐;
(6)设置超链接。
(此处讲授基本按照教材体系,适当添加部分必须的操作内容)
教师巡视课堂,个别辅导,并鼓励引导学生加强相互间的交流。
以FrontPage 2003为例,学习信息集成具体操作方法,并利用所学操作制作信息集成的作品。
制作过程中,可参考课本说明和教师课件。
结合本单元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完成网站建设任务,体验信息集成中的开发制作,加深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二)作品的评估测试
选取典型作品,组织学生从下列方面分析:
网站是否达到目的;
检查网页内容
链接是否正常等
以此为例简要说明作品的评估测试过程。
思考分析问题,并与同学交流
体验“评估测试阶段”
(三)总结
提示学生下课前,把网站打包上传到服务器。
根据学生完成情况,简单点评。
自我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小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八、评价设计
本课以学生上机实践为主,采用过程性评价。教师巡视过程中,注意观察记录学生学习态度、操作能力、作品实效等。
九、教学反思
由于信息集成主题是由学生自选,则后期具体制作中,需要学生自主上网收集相关素材,而受作品主题、学生学习态度、能力、网络速度等多方面主客观因素影响,素材收集效果差异较大,部分同学用了很多时间收集素材,但成效不大。这样直接影响了本课以及下一课时的学习效果。但如果由教师指定主题和提供素材,又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作。两者矛盾似乎难以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