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1
时序坐标
2
面对面“过”考点
3
融会贯通克难点
时序坐标
约公元前3100年左右
古埃及初步统一
约公元前24世纪
两河流域初步统一
公元前18世纪
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
公元前1500年左右
雅利安人
侵入印度
公元前6世纪
佛教创立
考点梳理
考点
1
古埃及文明 金字塔
2011版课标: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文明
发源地
非洲东北角的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统一
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
文明成就
太阳历、象形文字(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数学、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木乃伊制作中发展的解剖医学
金字塔
简介
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代表
胡夫金字塔(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
地位
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以及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重点剖析·提能力
教材图片解读
(1)特点:象形文字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是一种古老的文字;
(2)历史价值:一手史料,象形文字为研究古代埃及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对以后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
金字塔是古埃及最著名的文化遗产,是古埃及宗教文化的产物
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雕塑艺术的集中体现
(1)实质:是古埃及法老实行奴隶制专政、残酷压迫民众和奴隶的历史见证;
(2)历史价值: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都是古埃及著名的文化遗产,是当时人们高超的建筑艺术和独特审美情趣的体现;反映了古埃及人民非凡的智慧和创造力
考点
2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汉谟拉比法典》
2011版课标: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发源地
两河流域(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
文明
代表
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文明
成就
苏美尔人发明楔形文字和阴历;60进位制计数法;《汉谟拉比法典》等
《汉谟拉比法典》
内容
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1)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
(2)维护发达的奴隶制度,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男性家长有绝对权威;
(3)对商品经济涉及的内容作了规定: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地位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意义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重点剖析·提能力
教材图片解读
(1)特点:《汉谟拉比法典》用楔形文字刻写;体现了古巴比伦王国奴隶主专政的实质;
(2)历史价值: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状况,是研究古巴比伦的重要资料
考点
3
古代的印度社会 种姓制度 佛教的创立
2011版课标: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古代的印度社会
发源地
印度河流域
发展
概况
(1)早期文明:约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印度河流域出现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
(2)外族入侵: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3)强盛: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古代的印度社会
文明
成就
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后经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佛教、种姓制度、梵文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等[2013.21(1)第二问]
种姓制度
简介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内容
(1)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
(2)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3)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4)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5)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特点
(1)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
(2)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佛教的创立
时间
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教义
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
传播
(1)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2)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
(3)佛教往南经锡兰(今斯里兰卡),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基础知识延伸
佛教的创立对中国的影响:古代印度的佛像艺术对中国有很大影响,是中国古代石窟佛像造型艺术与建筑艺术的渊源,如龙门石窟、白马寺。[2014.21(3)]
融会贯通克难点
史论结合
1.
观点: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史实:金字塔综合反映了古埃及的经济实力、社会结构、科学技术、宗教信仰和社会发展水平,体现了古埃及国王的神圣权威;反映了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反映了古埃及国家强大的动员能力和先进的组织水平;体现了古埃及的科技水平和建筑技术。
2.
观点:大河流域孕育了古代文明。
史实:(1)非洲尼罗河流域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如金字塔、狮身人面像、象形文字等;
(2)两河流域孕育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如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等;
(3)印度河流域孕育了古代印度文明,如佛教、阿拉伯数字等;
(4)黄河、长江流域孕育了古代中国(华夏)文明,如青铜器、甲骨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