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柳永词两首》习题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柳永词两首》习题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12 11:23: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 第4课 柳永词两首 习题练习三(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堑(qiàn) 羌笛(qiāng)  奢侈(chí)  因噎废食(yē)
B. 参差(cī) 珠玑(jī)畸形(jī)掎角之势(jǐ)
C. 老叟(sǒu) 须臾(yú)绮罗(qǐ) 暴风骤雨(zhòu)
D.嘉奖(jiā)吟诵(yín)堤坝(dī)嬉笑怒骂(xī)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气概   三箴其口   泥淖  长吁短叹
B. 树阴 拭目以待 暧昧 馨竹难书
C. 通牒 破釜沉舟 皈依 前踞后恭
D. 竣工 计日程功 嗔怪 瞠目结舌
3.下列词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怒涛卷霜雪 ②会其怒,不敢献
B. ①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②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C. ①执手相看泪眼 ②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D. ①便纵有千种风情 ②纵一苇之所如
4.对下列词句中加点词语,所含手法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霜雪:比喻,用白色的霜雪比喻卷起的浪涛,以静写动。
B.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凤池:借代,凤池即凤凰池,对中书省的美称,这里代指朝廷。
C. 留恋处,兰舟催发兰舟:借代。兰舟是木兰木做的船,对船的美称,这里代指舟子。
D.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清秋节:借代,用凄清的秋代指中秋节。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________的作品来的。
②在众多采访的记者面前,与谈笑风生的女儿相比,张老汉就显得________多了。
③在某些人眼里,擦皮鞋是遭人________的职业,然而下岗女工胡秀兰却毅然背上工具箱,走上了街头。
A. 品味 拘束 蔑视   
B. 品位 拘谨 鄙视
C. 品味 拘束 鄙视
D. 品位 拘谨 蔑视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这部由第六代导演执导的青春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表现了主人公拒绝平庸、坚守梦想的成长故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B. 由于每个人长大后都背负着沉重的未来,都在为一种不可预见的“幸福”拼搏着,但所谓“幸福”却被商业化的社会稀释并单一化了。
C. 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甲型H1N1流感不再扩散。
D. 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二、语言表达
7.仿照下面的例句,在横线上续写两个句子,要求续写的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内容连贯。
就像险峻的大山拦不住汹涌的激流一样,汹涌的激流也拦不住你顶风前行的孤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句子的顺序已被打乱,请重新为之排序。
①但从你创作的大量的羁旅行役的词作中,依然可以看出你思乡怀亲的深切之情。
②武夷山是生你养你的故土,你与武夷山这方土地有着深沉而血脉相通的内在联系。
③可以说秀丽的武夷山水是你词艺术的天然雕塑。
④故乡的柳永呵,自从你离开了武夷山,就再也没有回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下列语句横线处填入恰当语句的序号,使整个语段通畅,连贯。
俗语也叫俗话、常言等,是汉语语汇中广泛流传于大众中的一种定型语句,________,而且使用范围十分广泛,在汉语语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俗语具有鲜明的特点,它生动形象、言简意赅、风趣幽默,常常会带来一语惊四座的效果,________,因此深受大众的喜爱,在各类文艺作品中也十分常见,________,可以丰富自身的语汇并从中汲取有益的养分;________,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从而使文章或谈吐更为丰富和生动。
①学习和掌握俗语
②它具有很强的通俗性和口语性
③准确恰当地运用俗语
④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语序是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10.对本词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实写离别后的情景,首两句直写别离,“散”“离”“去”已带怨意,而一个“恨”字则是直抒胸臆,又点明本词的主题,写出了词人内心的凄凉、羁旅之恨。
B.第三句描绘的是词人一步三回头、不忍离去的情态,“烟柳渐重重”,既写出了离愁的层层加深,也写出了离愁的“有形”情态,衬托出了行人心头的迷惘。
C.下阕都是词人想象中的情景。首句以问引起下文。“潮平淮月朦胧”暗示他那离别时的剧烈情绪已逐渐平静下来,开阔的景象也象征着未来旅途的坦荡。
D.全词最为独特之处当在下阕,写离愁却很少直接抒情,而是借助于外在的景物来表现词人内心的离愁别恨。
11.这首词的下阕与柳永的(寒蝉凄切)有异曲同工之妙,从全词来看,所表达的情感是否完全相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夜纪怀
[宋]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
【注】①明河:银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12.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
13.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以下各题。
鹤冲天①
柳 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注]①这首词是柳永初考进士落第之后的一纸“牢骚言”。据说,宋仁宗在放榜时想起柳永这首词中的“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说道:“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就这样黜落了柳永。从此,柳永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长期流连于“烟花巷陌”中。
14.下面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考科举求功名而落榜,在柳永看来只是“偶然”,可见其狂傲自负的性格。
B.他自称身处圣明的朝代,又说自己是“明代遗贤”,这是对宋仁宗不识人才的嘲讽,“明代暂遗贤”是反语。
C.“未遂风云便”,于是就转向了另一个极端——“恣狂荡”,是词人恃才负气的表现,也是一种抗争的方式。
D.“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意思是说青春短暂,不忍虚掷,不为“浮名”而牺牲赏心乐事。
15.柳永在科举中偶然失意,便“恣狂荡”“依约丹青”“偎红倚翠”。对这种做法,有人说是过于轻狂,有人说是正当反抗,你是怎样理解的?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以下各题。
归 朝 欢
柳永
别岸扁舟三两只。葭苇萧萧风淅淅。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渐渐分曙色。路遥山远多行役。往来人,只轮①双桨。尽是利名客。  一望乡关烟水隔。转觉归心生羽翼。愁云恨雨两牵萦,新春残腊相催逼。岁华都瞬息。浪萍风梗②诚何益。归去来,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
[注]①只轮:代指车。②梗:草本植物的枝茎。
16.这首词上片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词意简要赏析。
17.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
四、默写
18.名句默写。
(1)云树绕堤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湖叠 清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都门帐饮无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
19.仔细体会柳永《雨霖铃》的情感与意境,写一段关于柳永的文字,不少于300字。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侈”应读chǐ。
2.【答案】D
【解析】A项,“箴”应为“缄”;B项, “馨”应为“罄”;C项, “踞”应为“倨”。
3.【答案】B
【解析】A项,“怒”,①气势盛大;②生气。B项,“对”都是介词,面对。C项,“相”,①副词,互相;②表对第一人称“我”怎样。D项,“纵”,①纵使;②放开,任凭。
4.【答案】D
【解析】D项,“清秋节”不含修辞,就是指凄清的秋季。
5.【答案】B
【解析】①句品味,品尝味道;琢磨玩味;品质风味;格调和情趣。品位,人或事的品质、水平。②句“拘谨”重在“谨慎”“小心”;“拘束”重在“过分约束自己”,“在记者面前”用“拘谨”合适。③句“鄙视”意为看作鄙贱、低劣;“蔑视”着重指用轻蔑的态度小看,对“擦皮鞋”这一职业而言,用“鄙视”合适。
6.【答案】D
【解析】A项,搭配不当。“表现了……故事”不搭配。B项,关联词语误用,应将“由于”删去。C.否定失当。“防止”和“不再”重复,去掉“不再”或“不”,或将“不再”改为“继续”。
7.【答案】就像沉静的秋色拦不住凄冷的北风一样,凄冷的北风也拦不住你走向春天的脚步。
就像朗朗的晴空拦不住突来的暴雨一样,突来的暴雨也拦不住你慨然前行的身影。
8.【答案】④①②③
【解析】从所给的四句话的内容来看,第④句是呼告,应为首句,然后以第①句转折,说明柳永虽然离开了武夷山,但一直思念着故乡,第③句是总结句。
9.【答案】②④①③
10.【答案】C
【解析】C项“开阔的景象也象征着未来旅途的坦荡”错误,这里写出了词人的迷茫。
11.【答案】(示例一)不完全相同,柳词主要表现对恋人的眷恋和离别之愁,而徐词中不仅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而且“浮生常恨飘蓬”和对未来旅途的想象,“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等句,还表现了孤寂凄凉、饱经漂泊的羁旅之愁。
(示例二)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写了离人不堪离别之苦,借酒浇愁;两者都设想了酒醒后的情景,为虚写,突出了孤独无依、凄苦难耐之感。
12.【答案】①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②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鸣叫;③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13.【答案】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意思对即可)
14.【答案】B
【解析】B项“‘明代暂遗贤’是反语”理解错,“明代”可以理解为反语,但“贤”却不是反语,从下文词人自诩“才子词人”“白衣卿相”句可以看出。
15.【答案】我认为柳永这种做法有些“轻狂”,在科举考试中的偶然失意是不可避免的,因落第而牢骚满腹,转而寻花问柳,是一种消极的态度。(或:我认为这首词反映了柳永的反叛性格,他虽“狂荡”,却仍然保持严肃自律的“才子词人”“白衣卿相”的面目,他的做法是对命运的抗争而不是自甘沉沦。)
【解析】这是一个主观性较强的题目,只要能观点鲜明,结合词作内容,自圆其说即可。从这首词的内容看,柳永既有恃才放旷的一面,也有对不幸命运的抗争。
16.【答案】交代了早行的典型环境,渲染一种荒寒的氛围;暗示行旅的艰辛;烘托旅人黯然的心情和对羁旅行役的厌倦之情。风声淅淅,白霜满地,说明时值初冬,天气寒冷;宿雁惊起,残月当空,天刚破晓,旅人就踏着白霜上路了,突出了早行之早;萧索清冷的晨景,更衬托出词人行旅的艰辛,心境的悲凉。
【解析】本题要求简要分析词中景物作用,解题时,先概括说明描写了怎样的环境,渲染了怎样的氛围,暗示和烘托了什么。再结合具体物象、意境作出分析即可。
17.【答案】“转觉归心生羽翼”写词人恨不能立刻插翅飞回故乡,突出了归乡之情的迫切;而愁如云恨如雨,则突出了词人乡愁的浓重。“新春残腊相催逼”写出了时序代谢,日月相催,与“岁华都瞬息”一起表现出了词人对时光逼人、年华易逝的伤感。“浪萍风梗诚何益”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自己命如“浪萍风梗”,浪迹无定之苦和对羁旅生活的厌倦。最后几句写出了自己归乡的渴望和对爱人的思念。
【解析】这首词抒写的感情是丰富的,有思乡,有思亲,有对年华易逝的感慨,有对漂泊生活的厌倦,据此,抓住词中的相关句子作出分析即可。
18.【答案】(1)怒涛卷霜雪 天堑无涯 (2)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3)留恋处 兰舟催发
(4)杨柳岸 晓风残月
【解析】要能够熟练背诵,注意字形的准确书写。
19.【答案】你着一袭白衣,执一把折扇,抚一管洞箫,登楼远望。凄风飘飘,苦雨绵绵,满眼不尽的春愁更增添了你的忧思,随着长长叹息而来的是,“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的无奈啊。残月之下,杨柳岸边,沧浪江中,不羁的男儿四处漂泊,翩然而行,白色的衣袂裹挟着尘世的风流,婉约的词句 蕴藏着孤傲的灵魂,你以摇曳之笔抒写出多情之词,浅斟低吟着一生的倔强。自恃才高,却屡试不第,心中抑郁愤懑,一曲《鹤冲天》“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牢骚,触怒了龙颜。是啊,自己不求富贵,谁将富贵予之?自认功名不如花间一壶酒的你,“任作白衣卿相,花前月下填词”。此后你便打着“奉旨填词柳三变”旗号,自封“白衣卿相”,浪迹于江湖市井、歌楼舞馆,专心填词赋诗,开始了一个旷世奇才的落魄生涯。
【解析】结合柳永生平,借助诗歌中的意境,发挥想像和联想,要能够写出人物的精神和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