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江苏高考数学考前每天必看(1天)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江苏高考数学考前每天必看(1天)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06-01 16:2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2年江苏高考数学考前每天必看系列材料之一
亲爱的同学们,2012年江苏高考在即,我们给大家精心整理了《2012年江苏高考数学考前每天必看系列材料》,每一天的材料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基本知识》、《思想方法》和《易题重现》,这些内容紧密结合2012年的数学考试大纲,真正体现狠抓双基、突出能力、回归课本、强调思想方法、讲究考试答题技术,引领你们充满自信,笑傲高考.请每天抽出40分钟读和写.边读边回想曾经学习过的知识,边读边思考可能的命题方向,边读边整理纷繁复杂的知识体系等非常有必要!衷心祝愿各位考生在高考中都取得满意的成绩!
一、基本知识(必做题部分)
(一)集合(必修1 第一章)
1、集合及其表示(A)
2、子集(B)
3、交集、并集、补集(B)
(1)含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个数为,真子集(非空子集)个数为;
(2)注意:讨论的时候不要遗忘了的情况;
(3).
注:①理解集合中元素的意义是解决集合问题的关键:元素是函数关系中自变量的取值?还是因变
量的取值?还是曲线上的点?…;如:与及.
②数形结合是解集合问题的常用方法:解题时要尽可能地借助数轴、直角坐标系或韦恩图等工具,
将抽象的代数问题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然后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特别是在集合的交、并、补的运算之中.注意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注意补集思想的应用(反证法,对立事件,排除法等).
(二)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必修1 第二章)
1、函数的概念(B):
注意 ①第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有象;②一对一,或多对一.
判断对应是否为映射时,抓住两点:(1)中元素必须都有象且唯一;(2)中元素不一定都有
原象,并且中不同元素在中可以有相同的象.
2、函数的基本性质(B)
函数定义域的求法: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符合实际意义;定义域优先原则!
复合函数的定义域:若已知的定义域为,其复合函数的定义域由不等式解出即可;若已知的定义域为,求的定义域,相当于当时,求的值域(即的定义域).
函数解析式的求法:代入法,凑配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函数方程法.
函数值域的求法:
(1)配方法――二次函数(二次函数在给出区间上的最值有两类:一是求闭区间上的最值;二是求区间定(动),对称轴动(定)的最值问题.求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勿忘数形结合,注意“两看”:一看开口方向;二看对称轴与所给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如:求,的最大值与最小值(最大值分两类;最小值分三类).
(2)换元法――通过换元把一个较复杂的函数变为简单易求值域的函数,其函数特征是函数解析式含有根式或三角函数公式模型.
如:求的值域.
(3)函数有界性法――直接求函数的值域困难时,可以利用已学过函数的有界性,来确定所求函数的值域,最常用的就是三角函数的有界性.
(4)单调性法――利用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函数的单调性.
如:函数在上单调递减,求的取值范围.
(5)数形结合法――函数解析式具有明显的某种几何意义,如两点的距离、直线斜率、绝对值的意义等,注意:求两点距离之和时,要将函数式变形,使两定点在轴的两侧,而求两点距离之差时,则要使两定点在轴的同侧.
如:求函数的最小值(距离之和或向量法).
(6)判别式法――对分式函数(分子或分母中有一个是二次)都可通用,但这类题型有时也可以用其它方法进行求解,不必拘泥在判别式法上,也可先通过部分分式后,再利用均值不等式.常见题型:①型,可直接用不等式性质,如:;②型,先化简,再用均值不等式,如:;③型,通常用判别式法(或分离常数化为②型);④型,可县化简为用均值不等式法或函数的单调性解决.
(7)不等式法――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函数的最值,其题型特征解析式是和式时要求积为定值,解析式是积时要求和为定值,不过有时须要用到拆项、添项和两边平方等技巧.
如:,且,求的最大值.
又如:求,的最小值.
(8)导数法――一般适用于高次多项式函数.
如:求,的极小值.
提醒:(1)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时,你按要求写成集合形式了吗?
(2)函数的最值与值域之间有何关系?
分段函数:值域(最值)、单调性、图象等问题,先分段解决,再下结论.
如:已知函数单调递减,求的取值范围.
复合函数的有关问题:
(1)复合函数定义域求法:若已知的定义域为,其复合函数的定义域由不等式解出即可;若已知的定义域为,求的定义域,相当于当时,求的值域(即的定义域).
(2)复合函数单调性的判定:①首先将原函数分解为基本函数:内函数与外函数;②分别研究内、外函数在各自定义域内的单调性;③根据“同增异减”来判断原函数在其定义域内的单调性.
注意:外函数的定义域是内函数的值域.
函数的奇偶性
⑴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必要条件;
⑵是奇函数;
⑶是偶函数 ;
⑷奇函数在原点有定义,则(可用于求参数);
⑸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单调区间内:奇函数有相同的单调性,偶函数有相反的单调性;
⑹若所给函数的解析式较为复杂,应先化简,等价变形,再判断其奇偶性.
如:是 函数.
函数的单调性
⑴单调性的定义:在区间上是增(减)函数当时,;
⑵单调性的判定:①定义法:注意:一般要将式子化为几个因式作积或作商的形式,以利于判断符号;②导数法(见导数部分);③复合函数法(同增异减);④图像法.
注:证明单调性要用定义法或导数法;求单调区间,先求定义域;多个单调区间之间不能用“并集”、“或”;单调区间不能用集合或不等式表示.
函数的周期性
⑴周期性的定义:对定义域内的任意,若有 (其中为非零常数),则称函数为周期函数,为它的一个周期.所有正周期中最小的称为函数的最小正周 期.如没有特别说明,遇到的周期都指最小正周期.
⑵函数周期的判定:①定义法(试值); ②图像法; ③公式法(利用⑶中的结论).
⑶与周期有关的结论:
①或 的周期为;
②对时,(或),则是周期为
的周期函数;
③若是偶函数,其图像又关于直线对称,则是周期为的周期函数;
④若是奇函数,其图像又关于直线对称,则是周期为的周期函数.
3、指数与对数(B)
(1);
(2).
4、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B)
(要对以及展开讨论.)
5、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B)
(要对以及展开讨论.)
注:同底的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关于对称.(如与)
如:方程与的根之和为 .
6、幂函数(A)
在考查学生对幂函数性质的掌握和运用函数性质解决问题时,涉及的幂函数中的常在集合中取值.
7、函数与方程(A)
8、函数模型及其应用(B)
补充:
1、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⑴幂函数:( ; ⑵指数函数:;
⑶对数函数:; ⑷正弦函数:;
⑸余弦函数:; ⑹正切函数:;
函 数 )
定义域
值 域
奇偶性 奇函数
单调性 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图 象
⑺一元二次函数:;
⑻其它常用函数:
①正比例函数:;
②反比例函数:;
特别的;函数;
函数.
掌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如右图)
⑼关注基本初等函数间图像的关系:
如:①与相切,
则 ;
变:的定义域、值域均为,则 .
②与相切,则 .
⑽研究函数①;②的性质及应用.
2、二次函数:
⑴解析式:
①一般式:;
②顶点式:,为顶点;
③零点式:.
⑵二次函数问题解决需考虑的因素:①开口方向;②对称轴;③端点值;④与坐标轴交点;⑤判别式;⑥两根符号.
⑶二次函数问题解决方法:①数形结合;②分类讨论.(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必有最值,求最值问题用“两看法”:一看开口方向;二看对称轴与所给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3、函数图象
⑴图象作法 :①描点法(注意三角函数的五点作图)②图象变换法③导数法.
⑵图象变换:
平移变换: ⅰ,———左“+”右“-”;
ⅱ,———上“+”下“-”;
伸缩变换:
ⅰ, (———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倍;
ⅱ, (———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伸长为原来的倍;
对称变换:ⅰ;ⅱ;
ⅲ ; ⅳ;
翻转变换:
ⅰ———右不动,右向左翻(在左侧图象去掉);
ⅱ———上不动,下向上翻(||在下面无图象);
⑶函数图象(曲线)对称性的证明:
ⅰ证明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即证明图像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仍在图像上;
ⅱ证明函数与图象的对称性,即证明图象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在的图象上,反之亦然;
注:①曲线 MACROBUTTON MTEditEquationSection2 Equation Section (Next)关于点的对称曲线方程为:②曲线关于直线的对称曲线方程为:;
③曲线关于(或)的对称曲线的方程为(或);
④图像关于直线对称;
特别地:图像关于直线对称;
⑤函数与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
4、函数零点的求法:⑴直接法(求的根);⑵图象法;⑶二分法.
5、方程有解(为的值域);
6、恒成立问题的处理方法:
⑴分离参数法:恒成立;恒成立;
注意:“”与“”的区别!
⑵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分布,列不等式(组)求解.
7、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的分布问题:
根的情况
等价命题 在上有两根 在上有两根 在和上各有一根
充要条件
注意:若在闭区间讨论方程有实数解的情况,可先利用在开区间上实根分布的情况,得出结果,在令和检查端点的情况.
二、思想方法
(一)函数方程思想
函数方程思想就是用函数、方程的观点和方法处理变量或未知数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很重要的数学思想.
1、函数思想:把某变化过程中的一些相互制约的变量用函数关系表达出来,并研究这些量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最后解决问题,这就是函数思想;
2、应用函数思想解题,确立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是一关键步骤,大体可分为下面两个步骤:(1)根据题意建立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把问题转化为相应的函数问题;(2)根据需要构造函数,利用函数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3)方程思想:在某变化过程中,往往需要根据一些要求,确定某些变量的值,这时常常列出这些变量的方程或(方程组),通过解方程(或方程组)求出它们,这就是方程思想;
3、函数与方程是两个有着密切联系的数学概念,它们之间相互渗透,很多方程的问题需要用函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很多函数的问题也需要用方程的方法的支援,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辩证关系,形成了函数方程思想.
三、易题重现
1、ax2 + 2x + 1 = 0至少有一个负实根的充要条件是 .
2、命题p:“a、b是整数”,是命题q:“ x 2 + ax + b = 0 有且仅有整数解”的 条件.
3、设A = ,B =,则A∩B = .
4、不等式≥1的解集是 .
5、已知A = ,B = ,且A∪B = R,则a的取值范围是 .
6、已知x + x – 1 = 3,则 + 的值为 .
7、下列函数中不是奇函数的是 .
(A) y = (B) y = (C) y = (D) y = log a
8、下列四个函数中,不满足f()≤的是 .
(A) f(x) = ax + b (B) f(x) = x2 + ax + b (C) f(x) = (D) f(x) = - lnx
9、函数y = 的定义域是___ ___;值域是 .
10、函数y = EQ \R(1-( )x ) 的定义域是___ ___;值域是 .
11、已知集合A={xx2+(p+2)x+1=0, p∈R},若A∩R+=。则实数p的取值范围为 .
12、已知集合A={x| -2≤x≤7 }, B={x|m+1<x<2m-1},若A∪B=A,则函数m的取值范围是 .
13、函数y=的定义域是一切实数,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14、判断函数f(x)=(x-1)的奇偶性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方程log2()-log2()-2=0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______.
16、已知函数f(x) = loga(a>0, a ≠ 1).(1)求f(x)的定义域;(2)解不等式f(x)>0.
17、已知函数f(x)= (a∈R),若对于任意的X∈N*,f(x)≥3恒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
y
o
x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