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鸡西密山市(五四学制)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鸡西密山市(五四学制)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12 12:31:10

文档简介

(
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
(




)
(
B
母亲买菜回来却又
翻箱倒柜
忙开了

)2020—2021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六年级语文试题
座位号











、知识积累及运用
(第
1—5

,共
23
分)
1
.
阅读下面文字
,按要求答题
。(6
分)
时光易逝
,请勿虚度
。在默默里算着
,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
,像

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
,没有声音
,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
,来的尽管来着
,去来的中间,
又怎
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
小屋里射近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太阳他有脚

,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我也茫茫然跟着璇转


(1)请将下面句子用楷书准确
、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2
分)
时光易逝
,请勿虚度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2
分)
溜去
挪移


(3)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2
分)
改为
改为
2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
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用的一切
,也必须赶快给孩子做新鞋新衣

(老舍《北京的春节》)
(史铁生《那个星期天》)




C
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
,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
,我们为人民而死

就是死得其所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D
当然
,见异思迁
、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
,不是凭空产生的





(叶永烈《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3
.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
通过老师的细心讲解
,使他终于弄懂了这道题目

B
班会课上

同学们认真学习并讨论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C
能正确选择毕业后的去向
,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

D
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
,魅力大多在于其蕴含的道德力量
,它代表着社会的
正能量

4
.
古诗词默写
。(10
分)
(1)千锤万凿出深山

。(于谦《石灰吟》)
(2)何当金络脑

。(李贺《马诗》)
(3)
,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4)
,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迢迢牵牛星》中从形态和声音写织女勤劳的诗句是



(6)王安石
《泊船瓜洲》中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
,描绘出长江南岸的
景色且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7)请写出古诗中带
“日”字的连续的两句诗



5
.
走进名著
。(3
分)
《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
。书中写鲁滨逊流落到荒岛
后搭建房屋
、烧制陶器



,奇迹般地在荒岛上生
活了
28




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
(第
6—8

,共
8
分)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现在越来越追求精神文明建设

家庭是传
承人类文明的载体

良好的家风不仅是建设文明家庭的核心
,更是构建和谐社
会的基石

为此学校将开展以
“建设家园
,我爱我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


6
.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
分)
7
.
活动中
,学校号召每个家庭召开一次以
“家风建设”为主题的家庭会议

作为家庭成员
,请你拟写三条家规
。(3
分)
8
.
家庭会议后
,你弟弟仍然我行我素
,无视家规
,你将如何劝说?(3
分)


阅读理解及分析
(第
9—20

,共
24
分)
(一)阅读古诗文

回答第
9—12


(共
8
分)
【古诗赏析】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9
.《竹石》这首诗借赞美在艰难
、恶劣环境中的岩竹
,抒写了诗人坚忍不拔

顽强不屈的高尚品质
,说明做人要
。(2
分)
【古文阅读】


弈秋
,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
,其一人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
为听;一人虽听之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


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
分)
(1)弗若之矣
弗若

(2)思援弓缴而射之



11
.翻译句子
。(2
分)
弈秋
,通国之善弈者也

12
.
联系生活实际
,说一说你学习本文后的感受
。(2
分)
(二)阅读《我长大了》一文

回答第
13—16

。(共
8
分)
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

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
,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
目中理想的中学

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

“爸
、妈
,我长
大了
,我进中学了

”父母一脸笑意:
“不
,孩子
,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
为大人


于是
,我继续等着
“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

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

“爸
、妈
,长大了

我有青春痘了

”父母一脸笑意:
“不
,孩子
,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

“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
,搬了家

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

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
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

雾气很重
,路上很滑
。一不小心
,邻家孩子的
自行车撞倒了人
,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

没有等我反应过来
,邻家的孩子已扶
起自行车逃之夭夭
。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
,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
,但


当我要起步时
,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

我有些惭愧……于是

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
上的菜

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
。我开始害怕
,今天闯这
样的祸

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

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
。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

,她只是说她很寂寞

于是
,我说
,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
,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
,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

准备先做
“乖宝宝”

然后再坦白交代

想来会少些
责骂

晚饭桌上

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

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吃饭时

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

父亲很和蔼
,不时夹菜给我

我等待
着父亲的训斥

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
,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

“孩子
,你懂得了什么
叫责任

”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
,长大并不像考
上中学那么容易
,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

长大

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

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
;然而

能够承担责任的人
却一定是长大了

13
.
第一段中
,作者说
“小的时候想长大”

“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1
分)
14
.
文中画横线句子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
,雾气很重
,路上很滑

”是
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2
分)
15
.
当发现被撞倒的是一个瘦小的老太太后

“我”有怎样的心理?
“我”是
怎么做的?从中反映出
“我”具有哪些品质?(3
分)
16
.
“的确
,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

能够承担责任的
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
分)
(三)阅读《棉袄与玫瑰》

回答第
17—20

。(共
8
分)
棉袄与玫瑰
在小镇最阴湿寒冷的街角
,住着约翰和妻子珍妮
。约翰在铁路局干一份扳
道工兼维修的活

又苦又累;珍妮在做家务之余就去附近的花市做点杂活


补贴家用

生活是清贫的
,但他们是相爱的一对

冬天的一个傍晚

小两口正在吃晚饭

突然响起了敲门声
。珍妮打开门

门外站着一个冻僵了似的老头
,手里提着一个菜篮

“夫人
,我今天刚搬到这

,就住在对街
。您需要一些菜吗?”老人的目光落到珍妮缀着补丁的围裙上

神情有些黯然了

“要啊
。”珍妮微笑着递过几个便士

“胡萝
卜很新鲜呢
。”
老人浑浊的声音里又有了几分激动
:
“谢谢您了!”
第二天

小镇下了很大的雪
。傍晚的时候
,珍妮提着一罐热汤
,踏过厚厚
的积雪
,敲开了对街的房门

两家很快结成了好邻居
。每天傍晚

当约翰家的木门响起卖菜老人笃笃的
敲门声时
,珍妮就会捧着一碗热汤从厨房里迎出来

圣诞节快来时
,珍妮与约翰商量着从开支中省出一部分来给老人置件棉


珍妮终于在平安夜的前一天把棉衣赶成了
。铺着厚厚的棉絮
,针脚密密的

平安夜那天
,珍妮还特意从花店带回一枝处理玫瑰
,插在放棉衣的纸袋里
,趁
着老人出门购菜
,放到了他家门口

两小时后

约翰家的木门响起了熟悉的笃笃声
,珍妮一边说着圣诞快乐一
边快乐地打开门
,然而
,这回老人却没有提着菜篮子

“嗨
,珍妮

”老人兴奋地微微摇晃着身子

“圣诞快乐!平时总是受你
们的帮助
,今天我终于可以送你们礼物了
,”说着老人从身后拿出一个大纸袋

“不知哪个好心人送在我家门口的
,是很不错的棉衣呢
。我这把老骨头冻惯了

送给约翰穿吧
,他上夜班用得着
。”老人略带羞涩地把一枝玫瑰递到珍妮面前

“这个给你
。也是插在这纸袋里的
,我淋了些水

它美得像你一样


娇艳的玫瑰上
,一
闪一
闪的
,是晶莹的水滴

17
.
文章写约翰
、珍妮一家和老人的邻里交往
,主要是通过珍妮的活动来表现

。试从珍妮的角度
,概括两家交往的主要事情
:珍妮好心收购贫穷老人的蔬菜


。(2
分)
18
.读画横线的句子
,说说老人的神情为什么会
“黯然”呢
。(2
分)
19
.
发挥合理的想象
,简要描述出老人送来棉衣时珍妮的内心想法
。(2
分)
20
.
文章最后写道
“娇艳的玫瑰上,一闪一闪的,是晶莹的水滴”
,你是怎么理
解的?(2
分)

、作文
(第
21

,共
45
分)
21
.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
:请将文题
“我不再
”补充完整
,写一篇文章

文题二
:幸福是肚子
“咕咕”叫时
,吃到妈妈做的香喷喷的饭菜
:幸福是生病

,额头上爸爸那双温暖的大手
:幸福是干渴难耐时
,喝到爷爷泡的一杯清心
的凉茶;幸福是考试成绩不理想时
,老师一句暖暖的鼓励……请以
“这就是幸
福”为题目
,写一篇文章
。注意把事情写得清楚
,能以细节打动人

以真情实
感赢得读者的共鸣



:(1)除诗歌
、戏剧外
,体裁不限

(2)表达真情实感
,不得套写
、抄袭

(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
、校名
、人名

(4)字数在
600
字左右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六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5题,共23分)
1.(1)(2分)用楷书准确、规范地书写1分,标点符号写在田字格左下角,标点不写或不规范扣1分。
(2)(2分)liū
nuó
(3)(2分)射近的“近”改为“进”
“璇”改为“旋”
2.D(2分)
“见异思迁”改为“见微知著”
3.A(2分)
4.(10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漏字、添字该空不给分。
(1)烈火焚烧若等闲
(2)快走踏清秋
(3)今夜月明人尽望
(4)渭城朝雨浥轻尘
(5)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6)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7)例: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5.(3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给分。
笛福
垦荒种粮、圈养牲畜、医治疟疾、造独木舟、拯救星期五等(情节写对即可)。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第6—8题,共8分)
6.(2分)示例:训诫传千古,家风立万年
7.(3分)合理即可。每条1分。示例:早睡早起;定期看望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勤俭持家,杜绝铺张浪费;家庭成员之间民主和谐,不搞一言堂。
8.(3分)言之成理即可。称呼1分,语气恰当1分,语言表达流畅准确1分。示例:弟弟,你不应该无视家规,常言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家有好的家规,就会形成优良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这样才能使我们在成长中少走弯路,使我们成长为身心健康的、有作为的、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你说是吗?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9—20题,共24分)
(一)阅读古诗文,回答第9—12题。(共8分)
9.(2分)有骨气,不能随风倒。
10.(2分)(1)不如(2)引,拉
11.(2分)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
12.(2分)合理即可。示例:上课时一定要认真听讲,不然学习效果会很差。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心致志、一心一意,这样才能做好。
(二)阅读《我长大了》一文,回答第13—16题。(共8分)
13.(1分)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14.(2分)环境描写?
?作用:为下文写孩子撞倒老太太作铺垫。
15.(3分)“我”有些惭愧。(1分)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送她回家,并决定常常去看她。(1分)从中反映出“我”敢于承担责任、善良、诚实等品质。(1分)
16.(2分)合理即可。示例:长大并不仅在于年龄,更在于心理,年龄大并不等于“长大”,年龄小也未必是没有“长大”,“长大”的标准是有责任感。
(三)阅读《棉袄与玫瑰》,回答第17—20题。(共8分)
17.(2分)珍妮给贫穷老人送热汤
、珍妮给贫穷老人送棉衣
18.(2分)老人认为珍妮本身也很贫穷,不会买他送的菜(1分),显示老人的悲伤之情(1分)。
19.(2分)想象合理,符合珍妮当时的心理即可。示例:这位老人真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不知情的他竟然把我们送的棉衣当成圣诞礼物送回来,但是他的真情让我觉得内心很温暖。
20.(2分)这句话表面上是指水滴覆盖的玫瑰很美丽,实际上是指珍妮内心的善良像玫瑰一样美丽,老人和珍妮互相帮助的美好品德像水滴一样晶莹闪光。
四、作文
(第21题,共45分)
评分标准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