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世说新语>二则》综合练习练习
课内练习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子女儿)
B、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
C、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丢下)
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丢下,丢弃)
2、下面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与儿女讲论文义
君与家君期日中
B.
俄而雪骤
相委而去
C.
太丘舍去
相委而去
D.
期日中
不期而遇
3、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俄而雪骤
译:不久,雪下得紧了。
B、即公大兄无奕女
译:就是谢安长兄的女儿无奕
C、待君久不至,已去。译: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没有到,(他)已经离开了。
D、元方入门不顾。
译:元方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
4、下面对课文的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期》中“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咏雪》一文让我们感受到温馨、愉快、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气氛,从“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可以看出。
C、《咏雪》结尾补充交待谢道韫的身份,说明谢道韫把雪比成“柳絮因风起”太可笑了。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拓展练习:
(一)阅读下面两则故事,做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
【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
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
传》,略有改动)
【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尊君在不(
同“否”表疑问
)
B.
则是无信(
就
)
C.
先期一日(
日期
)
D.及事讫(
完毕
)
2、翻译句子:
(1)行部既还,先期一日
(2)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
3、试着比较上面两段文字在内容和表达上的异同。
(二)从“敬辞”和“谦辞”角度思考,下面的情形该怎么说?
求人方便说——
求人看稿说——
请人收礼说——
请人勿送说——
贵宾来到说——
求人原谅说——
好久不见说——
初次见面说——
2、一位大款对他儿子的老师说:“为了令郎能考上一所好学校,希望你一定尽绵薄之力。如果还需要其他方面的支持,我一定鼎力相助。”这位款爷的话说对了吗?你能跟他改一改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世说新语>二则》综合练习练习
课内练习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子女儿)
B、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
C、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丢下)
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丢下,丢弃)
【答案】A
【解析】这里的“儿女”应是侄儿侄女。
2、下面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与儿女讲论文义
君与家君期日中
B.
俄而雪骤
相委而去
C.
太丘舍去
相委而去
D.
期日中
不期而遇
【答案】B
【解析】A“与”都是连词“和”的意思;B第一个“而”与“俄”连用,表不久,一会儿,第二个“而”表顺接;C都是“离开”的意思;D都是“约定”的意思。
3、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俄而雪骤
译:不久,雪下得紧了。
B、即公大兄无奕女
译:就是谢安长兄的女儿无奕
C、待君久不至,已去。译: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没有到,(他)已经离开了。
D、元方入门不顾。
译:元方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
【答案】B
【解析】正确的翻译应是:(道韫)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
4、下面对课文的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期》中“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咏雪》一文让我们感受到温馨、愉快、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气氛,从“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可以看出。
C、《咏雪》结尾补充交待谢道韫的身份,说明谢道韫把雪比成“柳絮因风起”太可笑了。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答案】C
【解析】《咏雪》结尾补充交待谢道韫的身份,表明作者对谢道韫才华的赏识,也表明谢太傅更倾向于与谢道韫的比喻。
拓展练习:
(一)阅读下面两则故事,做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
【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
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
传》,略有改动)
【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尊君在不(
同“否”表疑问
)
B.
则是无信(
就
)
C.
先期一日(
日期
)
D.及事讫(
完毕
)
【答案】C
【解析】此处的“期”应是“约定”
2、翻译句子:
(1)行部既还,先期一日
【答案】巡视后返回,比预计约定的日期提前一天。
(2)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
【答案】等到事情办完后,众儿童又将他送出外城。
3、试着比较上面两段文字在内容和表达上的异同。
【答案】相同之处: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做人要讲信用。
不同之处: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郭伋守信(或:郭伋不违信于儿童)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描写(或:对话描写;语言描写),乙文侧重叙述。
附【译文】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到达西河美稷,有数百名儿童,各自骑着竹马,,在道旁停留拜迎。郭伋问:“你们为何远道而来?”儿童们回答说:“听说使君到来,我们很高兴,所以前来欢迎。”郭伋向他们表示感谢。等到事情办完后,众儿童又将他送出外城,并问:“使君何时回来?”郭伋告诉别驾从事史,算好日子告诉他们。巡视后返回,比预计约定的日期提前一天,郭伋认为(进城)失信于孩子们,,于是在野外亭中留宿,必须(等到)约定日期才进城。他做人就是像这样。
(二)1、从“敬辞”和“谦辞”角度思考,下面的情形该怎么说?
求人方便说——
求人看稿说——
请人收礼说——
请人勿送说——
贵宾来到说——
求人原谅说——
好久不见说——
初次见面说——
【答案】
求人方便说——劳驾
求人看稿说——赐教
请人收礼说——笑纳
请人勿送说——留步
贵宾来到说——光临
求人原谅说——包涵
好久不见说——久违
初次见面说——久仰
2、一位大款对他儿子的老师说:“为了令郎能考上一所好学校,希望你一定尽绵薄之力。如果还需要其他方面的支持,我一定鼎力相助。”这位款爷的话说对了吗?你能跟他改一改吗?
【答案】不对,“令”是对对方的敬称,称自家儿子不能用,课改为“犬子”;“绵薄之力”是指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是谦辞,只能用于自己,此处应用敬辞“鼎力相助”,而后面的“鼎力相助”则是表他人的帮助作用很大,为敬辞,说自己则应该用谦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