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人教版(2019)高二物理必修三
10.3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一、单选题
1.产生闪电的积雨云底层带负电,为避免闪电造成损害,高大的建筑物都装有避雷针。图中虚线为避雷针周围的等势线,、两点的场强大小分别为、,电势分别为、,下列正确的是( )
A.
B.
C.避雷针的顶端带负电
D.一带负电的雨滴从下落至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少
2.电鳗能产生足以将人击昏的电流,放电输出的电压可达300V~800V,若电鳗的头尾相当于两个电极,它在水中所产生电场(视为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400V/m,则身长为1m的电鳗在放电时产生的瞬间电压可达( )
A.700V B.600V C.500V D.400V
3.如下图所示,匀强电场场强,A、B两点相距,则之值为( )
A.10V B.1000V C.V D.0
4.空气是不导电的,但是如果空气中的电场强度达到时,空气分子破碎,空气中出现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空气变成了导体,这种现象叫做空气的“击穿”。一次实验中,电压为的直流电源的两极接在一对平行金属板上,然后把两金属板缓慢靠近,当两板间开始出现放电时,两板间距离为( )
A.5.0cm B.2.0cm C.1.0cm D.0.5cm
5.如下图所示,匀强电场场强E=100V/m,A、B两点相距10cm,A、B连线与电场线夹角为60°,则UAB之值为( )
A.-10V B.10V C.5V D.5V
6.如图所示的电场中,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等差等势面, A、B、C为电场中的三个点。下列正确的( )
A.A点电势比B点高
B.A点场强比B点小
C.负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电势能大
D.B点和C点间的电势差是C点和A点间电势差的2倍
7.下列选项中的公式,不适用于点电荷产生的静电场的是( )
A.电场强度E=
B.电场强度E=
C.电场强度E=
D.电场力做功W=qU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势反映了电场能的性质,因此电场中某点的电势与电荷在该点的电势能成正比
B.电场强度反映了电场力的性质,因此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电荷在该点的电场力成正比
C.电势相等的地方,电场强度一定相等
D.电势为零的地方,电场强度不一定为零
9.一带正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abc从a运动到c,已知质点的速率是递减的。关于 b 点电场强度 E 的方向,图中可能正确的是(虚线是曲线在b点的切线)( )
A. B. C. D.
二、多选题
10.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电势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图中,若AB=BC,则UAB>UBC
B.在图中,若AB=BC,则UAB=UBC
C.在图中,若AB=BC,则UABD.在匀强电场中,与电场垂直的方向上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为零
11.如图所示,在一个匀强电场中有一个四边形ABCD,其中,M为AD的中点,N为BC的中点。一个电荷量为3.010-7C带正电的粒子,从A点到B点,电场力做功WAB=3.010-8J;将该粒子从D点移动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WDC=6.010-8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点之间的电势差为0.1V
B.若将该粒子从M点移动到N点,电场力做功WMN=4.510-8J
C.若A、B之间的距离为1.0cm,该电场的场强一定是E=10V/m
D.若B、C两点电势相等,将该粒子从A点移动到D点,电场力做功WAD=3.010-8J
12.如图所示,直角梯形ABCD所在的平面内存在着匀强电场,其中,BC=4cm,AD=2cm。现将一电荷量q=–2×10-7C的点电荷由A点移到C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2×10-7J,由B移到C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4×10-7J。已知B点的电势2V,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φD=4V
B.UBA=1V
C.若将该电荷由C点移到A点,则其电势能增加
D.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三、解答题
13.匀强电场中有A、B、C三点构成三角形,边长均为4cm,将一带电荷量的正电荷(不计重力)从A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若把同一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也为。那么该电场的场强是多大?
14.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A、B为同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已知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A、B两点之间的距离d=0.20m。
(1)求A.、B两点之间的电势差UAB;
(2)将电荷量的试探电荷沿电场线由A点移至B点,求在此过程中静电力对试探电荷所做的功W。
15.如图,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间距离,与水平方向夹角为,、间电势差,求:
(1)电场强度的大小;
(2)电荷量的点电荷从点运动到点,电场力所做的功。
16.如图所示,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有a、b、c三点,ab与场强方向平行,bc与场强方向成60°,ab=4cm,bc=6cm。现将一个电量为4×10-4C的正电荷从 a移动到b,电场力做功1.2×10-3J。求:
(1)该电场的场强大小;
(2)ac间的电势差Uac;
(3)若b点的电势为3V,则c点电势φc。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因积雨云带负电,故避雷针尖端感应出正电荷,电场线由正电荷出发终止与负电荷,电场线向上,沿电场线方向电势减小,则
A错误
B.等势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强弱,则
B错误
C..根据同性相吸引,则积雨云带负电,故避雷针尖端感应出正电荷,C错误
D.连线上的电场线方向向上,则带负电雨滴受电场力向下,向下运动电场力做正功,D正确
故选D。
2.D
【详解】
根据
U=Ed
可得
U=400×1V=400V
则身长为1m的电鳗在放电时产生的瞬间电压可达400V。
故选D。
3.A
【详解】
根据电场强度和电势差的关系可知
故选A。
4.B
【详解】
根据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场强的关系式,有
代入数据,可得
故选B。
5.C
【详解】
根据匀强电场电势差与场强的关系,有
联立,可得
故选C。
6.C
【详解】
A.因为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由图式可知,电势从B点到A点逐渐降低,所以A点电势比B点低,故A错误;
B.因为电场线越紧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大,由于A点电场线比B点紧密,所以A点场强比B点大,故B错误;
C.由图示可知,负电荷在B点的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所以负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电势能大,故C正确;
D.因为虚线表示等差等势面,所以B点和C点间的电势差和C点和A点间电势差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7.B
【详解】
A.电场强度E=适用于任何电场,A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电场强度E=只适用于匀强电场,B正确,符合题意;
C.电场强度E=只适用于点电荷形成的电场,C错误,不符合题意;
D.电场力做功W=qU适用于任何电场,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D
【详解】
A.电势反映电场能的性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与该点是否有电荷,电荷的正负及电荷量的大小无关,只决定于电场本身和零电势位置的选取,故A错误;
B.电场强度反映了电场力的性质,由电场本身决定,与检验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的大小及其电荷量无关,不能说“场强与检验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成正比”,故B错误;
C.电场强度的大小与电势的大小无关,电势相等的地方,电场强度不一定相等,如点电荷的电场中,到点电荷距离相等的球面上各点的电势相等但电场强度的方向不同,故C错误;
D.电势为零,是人为选择的,而电场强度是由电场决定的,此处电场强度不一定为零。故D正确;
故选D。
9.C
【详解】
ABD.正电荷做曲线运动,电场力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应指向轨迹弯曲的内侧,故场强也应指向内侧,也不可能沿轨迹的切线方向,场强也不可能沿轨迹的切线方向,故ABD错误;
C.图中场强方向指向轨迹的内侧,则电场力指向轨迹的内侧,而且电场力方向与电荷的速度方向成钝角,电场力做负功,电荷的速率减小,符合题意,故C正确。
故选 C。
【点睛】
10.AD
【详解】
ABC.由电场线的疏密可知,A、B之间比B、C之间的平均电场强度大,由U=d可知,AB=BC时
UAB>UBC
故A正确,BC错误;
D.由公式可知,在匀强电场中,与电场垂直的方向上任意两点间沿电场强度方向的距离为0,则电势差为零,故D正确。
故选AD。
11.AB
【详解】
A.A、B两点之间的电势差为
故A正确;
B.因为电场是匀强电场,在同一条电场线上,M点的电势是A、D两点电势的平均值;N点的电势是B、C两点电势的平均值,即
所以:
故B正确;
C.A、B两点之间的电势差为0.1 V,但电场方向不一定沿着AB方向,该电场的场强不一定是E=10 V/m,故C错误.
D. D、C两点之间的电势差为
若B、C两点电势相等,则
将该粒子从A点移动到D点,电场力做功
选项D错误。
故选AB。
12.ACD
【详解】
现将一电荷量q=–2×10-7C的点电荷由A点移到C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2×10-7J
,
同理
,
且根据匀强场中电势与场强关系可知
所以
,UBA=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所以将该电荷由C点移到A点,电势降低,粒子带负电,则电势能增大,CD连线是等势线,则
故ACD正确B错误。
故选ACD。
13.
【详解】
由题意可知,BC两点电势相等,则电场方向有BC边的中点指向A点,有
解得
14.(1);(2)
【详解】
(1)由U=Ed可知,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2)由W=qU可知,静电力所做的功为
15.(1);(2)
【详解】
(1)根据匀强电场中场强与电势差的关系式,有
联立,可得
(2)从A点运动到点,电场力所做的功为
16.(1)75V/m;(2)5.25V;(3)0.75V
【详解】
(1)带点粒子从从a移到b时,电场力做正功,有
W=qU,U=Edab
解得
E=75V/m
(2)ac间的电势差
Uac=E(dab+dbccos60°)
解得
Uac=5.25V
(3)若b点的电势为3V,有bc间电势差
Ubc=Edbccos60°
又由
Ubc=φb—φc
解得
φc=0.75V
试卷第2 22页,总2 22页
答案第1 11页,总2 22页
答案第1 11页,总2 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