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电荷 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1电荷 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word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5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12 19:1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人教版(2019)必修三9.1电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使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张开,如下图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的分布情况正确的是(  )
A. B.
C. D.
2.和是原来都不带电的物体,它们互相摩擦后带的正电荷。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在摩擦前和的内部没有任何电荷
B.摩擦的过程中电子从转移到了
C.在摩擦后一定带的负电荷
D.在摩擦过程中失去了个电子
3.下列关于起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不管是何种起电方式,都要遵循电荷守恒定律
B.摩擦起电时,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C.摩擦和感应都能使电子转移,只不过前者使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而后者则使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D.物体带电量不可能是
4.公元1世纪,东汉王充《论衡·乱龙》中记录了“顿牟掇芥”。顿牟即琥珀,芥指芥菜子,统喻干草、纸等微小屑末。这个词的意思就是经过摩擦过的琥珀能够吸引干草、纸等轻小的物体。下列关于这个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经过摩擦的琥珀带了电 B.经过摩擦的琥珀有了磁性
C.琥珀与干草带异种电荷 D.琥珀与干草带同种电荷
5.科学家在研究原子、原子核及基本粒子时,为了方便,常常用元电荷作为电量的单位,关于元电荷,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A.把质子或电子叫元电荷
B.元电荷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最小的电荷
C.第一个用试验方法测得元电荷数值的科学家是库伦
D.电子带有最小的负电荷,其电量的绝对值叫元电荷
6.导体A带电荷量为8q,另一完全相同的导体B带电荷量为-2q,让第三个完全相同的不带电的导体C先后与A、B导体接触一会儿后分开,则导体B带的电荷量为(  )
A.-q B.q C.2q D.4q
7.下列关于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是创造了电荷
B.一对正、负电子相遇可以同时湮没,违背了电荷守恒定律
C.元电荷是一种带电物体
D.电是物体表现出来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8.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感应起电是因为产生新电荷
B.感应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摩擦起电是因为产生新电荷
C.不论是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因为电荷的转移
D.不论是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因为产生新电荷
9.关于元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电荷就是电子或者质子
B.元电荷是指的电荷量
C.电荷量很小的电荷就是元电荷
D.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10.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迄今为止,实验发现的最小电荷量就是电子所带的电荷量
B.元电荷就是一个原子
C.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D.电子的电荷量与电子的质量之比叫电子的比荷
二、多选题
11.如图所示,当人用手接触范德格拉夫起电机的金属球时会出现头发竖起来的现象,下面关于这个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范德格拉夫起电机起电过程满足电荷守恒
B.出现头发竖起来的现象能够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若金属球带正电,手接触范德格拉夫起电机的金属球时,人头发带上负电荷
D.手接触范德格拉夫起电机的金属球时,要想出现头发竖起来的现象,人需要站在绝缘材料上
12.对物体带电现象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不带电的物体内一定没有电荷
B.物体带电一定具有多余的电子
C.物体带电的过程就是电荷移动的过程
D.带电体发生中和的现象是等量异种电荷完全相互抵消的结果
三、解答题
13.有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B、C,A、B带电,且电荷量都为Q,相隔一定的距离放置,现让第三个不带电的金属小球C先后与A、B接触后再移开。
(1)若A、B带同种电荷,求接触后两球所带的电荷量之比;
(2)若A、B带异种电荷,求接触后两球所带的电荷量之比。
14.关于电荷,小明有以下认识:
A.电荷量很小的电荷就是元电荷;
B.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是任意的。
你认为他的看法正确吗?请简述你的理由。
15.有三个相同的绝缘金属小球A、B、C,其中小球A带有的正电荷,小球B、C不带电。现在让小球C先与小球A接触后取走,再让小球B与小球A接触后分开,最后让小球B与小球C接触后分开,最终三个小球的带电荷量分别是多少?
16.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分别带有和的电荷量,若把它们接触后分开,则分别带电荷量为多少?
17.如图所示,当带电体A靠近一个绝缘导体B时,由于静电感应,B的两端感应出等量异种电荷。若将B的左端接地,绝缘导体B带何种电荷?
参考答案
1.B
【详解】
由静电感应特点可知,近端感应出异种电荷,远端感应出同种电荷,ACD错误, B正确。
故选B。
2.C
【详解】
A.摩擦前M和N的内部都带电荷,且正电荷和负电荷数目相等,故对外不显电性,故A错误;
BC.互相摩擦后M带1.6×10-19C正电荷,说明失去了负电荷,故电子从M转移到了N,则N带1.6×10-19C的负电荷,故C正确,B错误;
D .M在摩擦过程中失去
个电子,故D错误。
故选C。
3.D
【详解】
A.不管是何种起电方式,都要遵循电荷守恒定律,选项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摩擦起电时,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选项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摩擦和感应都能使电子转移,只不过前者使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而后者则使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选项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因为,则物体带电量可能是,选项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4.A
【详解】
AB.“顿牟掇芥”属于静电现象,是经过摩擦的琥珀带了电, B错误A正确;
CD.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都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干草不一定带电,CD错误。
故选A。
5.D
【详解】
A.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量,质子或电子带电量的绝对值等于元电荷,但质子或电子不叫元电荷,A错误;
B.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量,他不是自然界中的实物粒子,B错误;
C.第一个用试验方法测得元电荷数值的科学家是密立根,C错误;
D.电子带有最小的负电荷,其电量的绝对值叫元电荷,D正确。
故选D。
6.B
【详解】
导体A带电荷量为8q,不带电的导体C与A接触后带电量为4q,与带电荷量为-2q的B导体接触电荷先中和后平分,因此带电量为q。
故选B。
7.D
【详解】
A.摩擦起电只是电荷发生转移,不是产生电荷,A错误;
B.在一定条件下,一对正、负电子相遇可以同时湮没,转化为光子,这不违背电荷守恒定律,B错误;
C.元电荷是带电量的最小值,C错误;
D.电是物体表现出来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D正确。
故选D。
8.C
【详解】
根据电荷守恒定律,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都是因为电荷的转移,没有产生新电荷。
故选C。
9.D
【详解】
元电荷是一个基本电荷,是最小的电荷单位,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它的大小等于一个电子或一个质子的带电量,为,但他不是电子也不是质子。
故选D。
10.B
【详解】
A.实验发现的最小电荷量就是电子所带的电荷量,质子的电荷量与电子的电荷量等值异号,故A正确;
B.元电荷是指质子或电子的带电量,不是质子、电子,更不是原子,故B错误;
C.元电荷又称“基本电量”,在各种带电微粒中,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常用符号e表示,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故C正确;
D.比荷的定义式电荷量与质量之比,所以电子的电荷量与电子的质量之比叫电子的比荷,故D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B。
11.ABD
【详解】
A.带电过程是电子转移的过程,只不过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使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该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A正确;
BD.当人在触摸静电球时,人站在绝缘材料上,人身体就会带上电荷,即人的头发上会带上同种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此时人的头发会竖起来,BD正确;
C.若金属球带正电,手接触范德格拉夫起电机的金属球时,人头发带上正电荷,C错误。
故选ABD。
12.CD
【详解】
AB.一个物体不带电并不是内部没有电荷,而是由于正负电荷一样多,从而对外显示电中性。当正电荷多于负电荷时对外显示带正电;当负电荷多于正电荷时对外显示带负电,故A、B错误;
C.物体带电实质就是得失电子,即电荷移动,故C正确;
D.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带负电的物体中的多余电子全部移动到带正电的物体上与正电荷相互抵消,从而使两物体都呈电中性,故D正确。
故选CD。
13.(1)2:3;(2)2:1
【详解】
(1)若A、B带同种电荷,金属小球C先与A接触后,AC各带电量为 ;C再与B接触,则B、C各带电量为

则A、B两球所带的电荷量之比

(2)若A、B带异种电荷,即+Q和-Q,金属小球C先与A接触后,A、C各带电量为 ;C再与B接触,则B、C各带电量为
则A、B两球所带的电荷量之比
14.见解析
【详解】
A.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量,不是电荷,故A错误;
B.物体所带的电荷量一定是元电荷的整数倍,故B错误。
15.A、B、C三小球的带电量分别是:5×10-6C,7.5×10-6C,7.5×10-6C
【详解】
当小球C和A接触后,A、C球带电为
Q1=C=1.0×10-5C
再让小球B与小球A接触,此时A、B带电为
Q2=C=5×10-6C
再让让小球B与小球C接触后,此时B、C带电为
Q3=C=7.5×10-6C
所以最终A、B、C三小球的带电量分别是:5×10-6C,7.5×10-6C,7.5×10-6C
16.均为
【详解】
[1]根据电荷守恒定律,两球接触,电荷先中和,后平分,故它们的电荷量变为
17.负电荷
【详解】
在感应起电的过程中,远端带与带电体A同种的电荷,近端带与带电体A异种的电荷。接地后,B和大地组成了一个新导体,大地相当于远端,B成了近端,带负电荷。
试卷第2 22页,总2 22页
答案第1 11页,总2 22页
答案第1 11页,总2 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