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题22《“云时代”当有“云阅读”》

文档属性

名称 阅读题22《“云时代”当有“云阅读”》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3.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18 13:4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段:初中
难度等级:一级
文本类型:现代文(议论文)
阅读字数:约968字   建议用时:18分钟   分值:11分  
“云时代”当有“云阅读”
白 龙
①打开电子书阅读器,海量图书一键下载;戴上增强现实眼镜,书中的古代战场和将士如在眼前……5G时代的数字阅读,能助人实现“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不久前,一项调查显示,2018年我国数字阅读产品数量大幅提升,手机阅读、平板电脑阅读等数字化阅读方式日趋普及。
②阅读的意义在于引导我们进入精神世界,感受古今作家的笔端雍容,毫无疑问,科技发展拓宽了阅读世界的入口。幼时读诗,不懂什么是“月落乌啼霜满天”,5G时代可以用声音图像为诗句作注;青年读史,不解为何“上党从来天下脊”,3D电子地图,可以让中国古代历史地理得以立体呈现。这些,都应该归功于科技的进步,使我们能够更加真切地感知书中乾坤的博大之美。
③“云时代”的“云阅读”,将世代沧桑、万千人物装在指掌之间,更有利于涵养当代人开阔明亮的精神气象。的确,从“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从读书到“听书”,“云时代”带来的方便快捷,让我们随时随地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同时,也只有阅读,才能像黏合剂一样,完成精神世界的“碎片整理”。面对海量信息、繁忙节奏时,在阅读中沉潜往复、滋养心灵、开阔境界,能让人更有底气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更能在纷纭万状中激浊扬清、明辨是非。
④不论是数字阅读还是传统阅读,其中不变的,乃是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对中国人来说,典籍中蕴藏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地图,我们按图索骥,能触摸到前人的精神足印。同一本书,唐人读过,清人读过,我们也读过。《新唐书》写李密在访友路上把《汉书》挂在牛角上,“行且读”;北宋诗人苏舜钦以《汉书》佐酒,读至妙处,“满饮一大白”。知晓了这些,今天我们捧读《汉书》时,无论是通过纸墨还是电子屏幕,都能在触动心灵的一刻,思接千载,感受到光照过古人思想天空的同一轮明月。
⑤当然,我们仍然要倡导青少年多读纸质书。这不仅是为了保护视力,也不仅是为了养成“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专注力,更是为了培养孩子和纸墨书香的亲近感。中国人有“敬惜字纸”的传统,5G时代的到来,或许拓宽了“字纸”的概念,但对于孩子来说,氤氲于纸墨之间的书香、弥漫在字里行间的文气、跳跃在掌心指间的触感,共同营造出一方带着暖光的精神角落。
⑥“云时代”的到来,使阅读以更多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令人随时随地都能走进“数字书房”。用好“云书房”,在信息时代拓宽精神世界的入口,我们就能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守护好人文之光。
(选自2019年5月7日《人民日报》,有删节)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考查能力点:把握主题】
【参考答案】
“云时代”当有“云阅读”。(或“当下信息时代,我们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阅读。”相近表达都可以得分)
【解题思路】论点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是明确的判断(包括肯定和否定),在形式上是完整的陈述句,在内容上是具有判断性的能够明确地表示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观点、态度的句子。
找准文章的论点:1、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2、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是完整的句子(判断句或祈使句)。3、找论点的方法:一看标题,二看开头、结尾,三看中间,四看论据(看论据用来证明什么观点),五看分论点(将几个分论点合并、提炼、分析并归纳)。4、注意语言提示,文中有提示文章论点的词语,提示词语一般是“总之”、“因此”、“总而言之”、“由此可见” 等。
《“云时代”当有“云阅读”》直接表明了作者自己的观点,题目就是文章的论点。
2.“云时代”,我们的阅读发生了哪些改变?请分点概括。(3分)【考查能力点:提取信息】
【参考答案】
(1)拓宽了阅读世界的入口;(2)改变了阅读方式(“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从读书到“听书”的改变);(3)随时随地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
【解题思路】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过去在图中往往用云来表示电信网,后来也用来表示互联网和底层基础设施的抽象。“云时代”就是云计算时代,是利用互联网上的软件和数据的能力和商业模式来开展生活、工作的一个时代。
“云阅读”即指5G时代的数字阅读——
①5G时代的数字阅读,能助人实现“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
②阅读的意义在于引导我们进入精神世界,感受古今作家的笔端雍容,毫无疑问,科技发展拓宽了阅读世界的入口。
③“云时代”的“云阅读”,将世代沧桑、万千人物装在指掌之间,更有利于涵养当代人开阔明亮的精神气象。的确,从“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从读书到“听书”,“云时代”带来的方便快捷,让我们随时随地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
⑥“云时代”的到来,使阅读以更多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令人随时随地都能走进“数字书房”。
3.选文第④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考查能力点:品味语言】
【参考答案】
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1分)举出李密和苏舜钦不同时空读《汉书》的例子,(1分)更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不论哪种阅读,不变的是“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这一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1分)
【解题思路】举例论证是一种从材料到观点,从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是从对许多个别事物的分析和研究中归纳出一个共同的结论的推理形式。使用这种方法,一般是先分论后结论,即开门见山提出论题,然后围绕论题逐层运用材料证明论点,最后归纳出结论。
运用举例论证进行论证时列举的事实可以有两种形式,即概括总体性事实和枚举个别事实。概括总体性事实的说服力在于事实所体现的普遍性,它是对事实的总体或全局的全面性统计或概括。采用枚举个别事例的论证方式,不要求全面周到,只需枚举几个事例即可。
举例论证:列举真实、可靠,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通过列举典型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增强了说服力。
《新唐书》写李密在访友路上把《汉书》挂在牛角上,“行且读”;北宋诗人苏舜钦以《汉书》佐酒,读至妙处,“满饮一大白”。
事实论据
论 证
④不论是数字阅读还是传统阅读,其中不变的,乃是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4.你同意文中“对青少年来说,我们仍然要倡导多读纸质书”的观点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达你的看法。(3分)【考查能力点:迁移运用】
【参考答案】
同意:1.保护视力,2.养成“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专注力,3.培养孩子和纸墨书香的亲近感。(答到两点并有生活实例得满分,其他酌情给分)
不同意:电子阅读更普及、更便利;阅读方式应该多样化等(答到两点并有生活实例得满分,其他酌情给分)
【解题思路】本文说的“云阅读”,是指通过PC或移动端来阅读书籍。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这已然成为一种潮流。本文充分肯定了这种阅读方式的优势,但同时也提醒我们不要忘记纸质阅读,毕竟这才是我们最传统、也是最容易让人静下心来的阅读方式。
“云阅读”优势:②阅读的意义在于引导我们进入精神世界,感受古今作家的笔端雍容,毫无疑问,科技发展拓宽了阅读世界的入口。
③“云时代”的“云阅读”,将世代沧桑、万千人物装在指掌之间,更有利于涵养当代人开阔明亮的精神气象。的确,从“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从读书到“听书”,“云时代”带来的方便快捷,让我们随时随地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
⑥“云时代”的到来,使阅读以更多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令人随时随地都能走进“数字书房”。
“纸质书阅读”优势:④不论是数字阅读还是传统阅读,其中不变的,乃是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对中国人来说,典籍中蕴藏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地图,我们按图索骥,能触摸到前人的精神足印。、
⑤当然,我们仍然要倡导青少年多读纸质书。这不仅是为了保护视力,也不仅是为了养成“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专注力,更是为了培养孩子和纸墨书香的亲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