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段:初中
难度等级:三级
文版类型:现代文(散文)
阅读字数:约1450字 建议用时:25分钟 分值:18分
柳信 文/宗璞
①今年的春天,来得特别踌躇、迟疑,乍暖还寒,翻来覆去,仿佛总下不定决心。但是路边的杨柳不知不觉间已绿了起来,绿得这样浅,这样轻,远望去迷迷蒙蒙,像是一片轻盈的、明亮的雾。我窗前的一株垂柳,也不知不觉在枝条上缀满新芽,泛出轻浅的绿,随着冷风自如地拂动。这园中原有许多花木,这些年也和人一样,经历了各种斧钺虫豸之灾,只剩下一园黄土、几株俗称“瓜子碴”的树,还有这棵垂柳,年复一年,只管自己绿着。
②少年时候,每到春来,见杨柳枝头一夜间染上了新绿,总是兴高采烈,觉得欢喜极了,轻快极了,好像那生命的颜色也染透了心头。曾在中学作文里写过这样几句:
③“嫩绿的春天又来了,看那陌头的杨柳色,世界上的生命都聚集在那儿了,不是吗 那年轻的眼睛般的鲜亮啊……”
④老师在最后一句旁边打了密密的圈。我便想,应该圈点的,不是这段文字,而是那碧玉妆成绿丝绦般的杨柳。
⑤抗战期间在南方,一个残冬,我家的小花猫死了。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什么是死。它躺着,闭着眼。我和弟弟用猪肝拌了饭,放在它嘴边,它仍一动也不动。“它死了。”母亲说,“埋了吧。”我们呆呆地看着那显得格外瘦小的小猫,弟弟呜呜地哭了。我心里像堵上了什么,看了半天,还不离开。
⑥“埋了吧,以后再买一只。”母亲安慰说。
⑦我作了一篇祭文,记得有“呜呼小花”一类的话,放在小猫身上。我们抬着盒子,来到山坡。我一眼便看中那柳伞下的地方,虽然当时只有枯枝。我们掘了浅浅的坑,埋葬了小猫。冷风在树木间吹动,我们都穿得十分单薄,不足以御寒。我拉着弟弟的手,呆呆地站着,好像再也提不起玩的兴致了。
⑧忽然间,那晃动的枯枝上透出的一点青绿色,照亮了我们的眼睛,那枝头竟然有一点嫩芽了,多鲜多亮啊!我猛然觉得心头轻松好多。杨柳绿了,杨柳绿了,我轻轻地反复在心里念诵着。那时我的词汇里还没有“生命”这个字眼,但只觉得自己又有了精神,一切都又有了希望似的。
⑨时光流去了近40年,我已经历了好多次的死别,,连我的母亲也撒手别去了。我们家里,最不能想象的就是没有我们的母亲了。到1977年母亲病重时,父亲说过一句话:“没有你娘,这房子太空。”这房子里怎能没有母亲料理家务来去的身影,怎能没有母亲照顾每一个人、关怀每一个人的呵责和提醒!然而母亲毕竟去了,抛下了年迈的父亲和她的儿女。
⑩两个多月过去,时届深秋,园中衰草凄迷,落叶堆积。我从外面回来,走过藏在衰草和落叶中的小径——这小径我曾在深夜里走过多少次啊。请医生,灌氧气,到医院送汤送药,但终于抵挡不住人生大限的到来。我茫然地打量着这园子,这时,侄儿迎上来说,家里的大猫——“狮子”死了,是让人用鸟枪打死的,已经埋了。
这是母亲喜欢的猫,是一只雪白的狮子猫,眼睛是蓝的,在灯下会闪着红光。这两个月,它天天坐在母亲房门外等,也没有等见母亲出来。我没有问埋在哪里,无非是在这一派清冷荒凉之中罢了。我却格外清楚地知道,再没有母亲来安慰我了,再没有母亲许诺我要的一切了。深秋的冷风将落叶吹得团团转,枯草像是久未梳理的乱发,竖起来又倒下去。我的心直往下沉,往下沉……忽然,我看见几缕绿色在冷风中瑟瑟地抖颤,原来是那株柳树。在一片萧索中,柳色有些黯淡,但在一片枯黄之间,它是在绿着。“这容易生长的、到处都有的普通的柳树,并不怕冷。”我想着,觉得很安慰,仿佛得到了支持似的。
清明时节,我们将柳枝插在母亲骨灰盒旁的花瓶里。柳树并不想跻身松柏等岁寒之友中,它只是努力尽自己的本分,尽量绿得长一些,就像一个普通母亲平凡清白的人生一样。
柳枝在绿着,这些丝丝垂柳,是会织出大好春光的。
(选自《读者》2012第15期)
1.通读全文,请概括作者围绕“柳”主要写了哪几件事。(3分)【考查能力点:概括内容】
【参考答案】1.少年时写描写柳的作文受到老师赞扬;2.抗战时在柳树下埋葬猫,哀悼猫的死;3.母亲去世两个月后,母亲的爱猫死去,埋在柳树下;4.清明时节将柳树插在母亲骨灰盒旁边,寄托哀思。(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
【知识点】梳理文章情节,概括文章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把握线索,梳理概括;②借助要素,梳理概括;③抓住场面,梳理概括;④体会情感,梳理概括;⑤分析结构,梳理概括。答题模式:人物+事件
【解题思路】根据知识点,我们可以从①②两点梳理,按时间顺序梳理时间,每一处概括都要与“柳”有关,带有“柳”字。第一件事情②③④段:“少年时候”我写柳树的作文受到老师赞扬。第二件事情⑤⑥⑦⑧段:“抗战期间在南方”,柳树下埋葬猫。第三件事⑨⑩ 段,“到1977年母亲重病时”“两个多月后”母亲去世,母亲的爱猫死了,埋在柳树下。第四件事情 段:“清明时节”,将柳树插在母亲骨灰盒旁。
2.请结合文意,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考查能力点:理解词语】
母亲病重时,父亲说过一句话:“没有你娘,这房子太空。”
【参考答案】 “空”本以为不实不满,空虚。(1分)文中指母亲病重,家里没有了母亲料理家务、关怀每一个人的呵责和提醒。(1分)表达了父亲和全家人因为母亲病重内心的痛苦,体现了母亲在全家人心目中的地位之重。(1分)
【解题思路】理解词语含义,先从词语本义出发,再联系上下文内容,理解词语的语境义,体会词语所包含的情感。第⑨段“这房子里怎能没有母亲料理家务来去的身影,怎能没有母亲照顾每一个人、关怀每一个人的呵责和提醒!”可以看出家里因少了母亲的呵责和照顾而空虚,可见母亲在家中地位的重要,表达父亲痛苦的心情。
3.请从描写或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 段划横线的句子。(3分)【考查能力点:品味语言】
【参考答案】从修辞角度:使用了比喻手法,将深秋枯草比作久未梳理的乱发,暗指母亲的去世,家中无人打理,自己无人关心,衬托了“我”因母亲去世而沉痛的心情。
或从描写角度:环境描写,深秋的枯草渲染了清冷荒凉的气氛,衬托了自己因母亲去世而沉痛的心情。
【知识点】环境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衬托人物形象;为下文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等
【解题思路】
4.第 段波浪线处 “我想着,觉得很安慰,仿佛得到了支持似的”。结合原文分析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3分)【考查能力点:理解句子】
【参考答案】作者因为母亲去世,母亲的爱猫死去,心里充满了对生命无法挽回
的凋零的悲哀。但是,柳树迸发出来的新的生命,让作者意识到,个体生命虽然
短暂,但是,整个生命却在生生不息,所以内心受到鼓舞和对未来的信心。
【解题思路】
5.请分析本文最后一段的作用。(3分)【考查能力点:把握主旨、段落作用】
【参考答案】1.点明主旨,抒发对柳树生命力旺盛的赞美之情;2.用拟人的手法,
艺术的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心;3.总结全文,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
完整。
【解题思路】
6.宗璞在《紫藤萝瀑布》中曾说:“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请你结合本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生命的感悟。(3分)【考查能力点:把握主旨、拓展迁移】
【参考答案】本文中作者每次在经历死别而无比悲伤之时,柳树的新绿总能给作者带来鼓舞和希望。(1分)生命的个体是脆弱的短暂的,随时会遭到不幸,最终会离开世间。但是,个体生命是整个生命中的局部的链条之一,来自整体的生命,也为整体生命做出了自己的奉献。然而生命的整体是生生不息的,我们应该坦然面对生命个体的消失,同时对生命有更博大胸怀的关照,从而有积极乐观的人生观。(2分)
【解题思路】这类拓展题,要先把握文章的主旨,然后围绕主旨谈个人感悟。题干中宗璞的话的含义是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但生命是生生不息的。本文作者也是通过反复渲染的柳树的绿,展现柳树的生生不息给经历生命死别的作者鼓舞信心的主题。然后围绕个体生命短暂,整体生命长久不息这一点谈生命感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