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段:初中
难度等级:三级
文版类型:现代文(散文)
阅读字数:约1442字 建议用时:25分钟 分值:15分
落麦种 文/吴昌勇
①秋天的黄土地,是半眯着眼的,秋风轻轻一摇就醒了。辽阔的土地,在老农的面前俨然是刚揭开盖子的蒸笼,空气中飘散着酵母的清香,每一粒泥土都雾气沉沉,蒸腾着阳光雨露。大自然用自己的手法完成对泥土的驯化,深秋的每一块土地,都是一个雌性且柔软的宫体,用接近春水荡漾的节奏,迎接小麦落种。
②天空瓦蓝,飘落的树叶如漫天蝴蝶起舞,身着短衫的老农含着烟斗,坐在田坎边等待最佳的下种时间。庄稼人对节气的把握,可以精准到每一缕风,每一片色彩,甚至蚁群在田里的每一次活动路线。种庄稼也得择日子,这份热闹喜庆远比乡间的嫁娶隆重,这是不能缺少的仪式感。
③霜降前十天或者后十天,老道的庄稼汉习惯将手伸进种袋,他们能从小麦体温的细微变化里,感知植物的心跳和呼吸。庄稼汉善于捕捉这种潮热的语言,一切秘密都以手语交流。耕牛目光恍惚,站在田里反刍着蓝天白云,等待农夫挥响长鞭,也等待着深秋时节盛大的落种仪式。
④小麦算是庄稼家族里的大族望族,尽管个头不及玉米,圆润不及水稻,却能在万山红遍的深秋时节,就着一地霜花从容落种。一粒粒比汗水的个头大不了多少的籽种,是土地的根脉和香火,被庄稼人视作儿女之外的子嗣。
⑤小麦落种,是在天气晴朗的日子。日头还未升起,路旁的草木挂满露珠,“落——种——了”,老农沙哑着嗓子一声长吼,头顶的云朵竟然缓缓散去,耕牛扑棱着耳朵和身后的鸟雀完成列队,飘落的树叶在半空打着旋。“落——种——了”,又一声吆喝过后,满手老茧的女主人从种袋里握紧一把籽种,随着臂膀一挥,胸前如风吹麦浪忽闪起伏,指缝间滑脱的籽种当空抛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雨滴一般落在不远处。
⑥每一粒籽种都有一个丰收的面孔。蓝天白云下,这些和泥土近乎一个气色的籽种,宛若从老农的手心撒向大地深处的雁群,又似春水初暖之时,游弋在绵软麦田里的小蝌蚪。小麦和庄稼汉都是劳碌命,总惦念着节气,到了时间点儿,便会窸窸窣窣地翻动着身子。
⑦很快,过完烟瘾的庄稼汉扶起犁,长鞭在头顶绕圈后使劲甩向大地。清脆的鞭声惊得麦田荡起层层涟漪,圆滚饱满的麦种瞬间沉入泥土。在季节深处,在老农的内心深处,每一粒泥土都是一座粮仓,杏黄的麦浪在眼前翻腾,隐约传来布谷鸟的声声鸣叫。丰收就在不远的地方,就像头顶瓦蓝的天空,就像枝头摇曳的红叶,就像从农夫脸颊轻轻滑落的汗珠。
⑧秋小麦要浅种,耕牛并不疲惫,也不急躁,身子骨轻飘如云朵,觅食的鸟雀趴在牛背上,热烈歌唱这片再熟悉不过的土地。她们清楚,落下籽种的土地才是真正的土地,很快冒出的嫩芽将成为麦田过冬的羽毛。
⑨十天半月之后,麦苗钻出地面,寂寥的麦田开始欢腾起来。地平面以下,根须也朝着另外一个方向生长,她们要早先一步进入冬天,要寻找散发热气的泥土,让这些弱不禁风的幼苗嗅到并不陌生的奶香。很快,麦田一片碧绿,如盈满春水的池子,映照着蓝天白云,也映照着老农慈祥的面孔。
⑩迎着微凉的秋风,庄稼人站在田里美滋滋地遐想,想入冬后洋洋洒洒的鹅毛大雪, ;想扑面而来的春风,如何在麦田摊开画布;想初夏时节,在布谷鸟的一段清唱过后,修竹般挺拔的秸秆如何高高举起杏黄的麦穗。想到即将到来的年景,他们也饱满成一穗金黄,成为大地粮仓里的一粒粮食。这种幸福感只有庄稼人能真切感受,也只有庄稼人才能陪伴这一粒粒麦种,从高不足寸的幼苗,婆娑成麦田里一株株粗壮的小麦树。
每一株麦苗都是麦田的日月星辰,都是农户人家最美好的光景。当落叶散尽,大地一片静谧,偎在一地麦绿的田坎边,总能听见渐行渐近的脚步,春天正在走近,丰收正在走近,麦穗和老农正在走近。
( 《光明日报》2018年11月23日 15版,有删改)
1.文章第②段画线句说 “种庄稼也得择日子,这份热闹喜庆远比乡间的嫁娶隆重,这是不能缺少的仪式感”,通读全文,概述落麦种有哪些“仪式感”。(3分)【考查能力点:筛选信息】
【参考答案】1)每一块土地,都是一个雌性且柔软的宫体,准备迎接小麦落种。”
(2)老农含着烟斗,坐在田坎边等待最佳下种时间(种庄稼也得择日子)
(3)耕牛等待农夫挥响长鞭,等待着深秋时节盛大的落种仪式。
(4)“落——种——了”,老农沙哑着嗓子一声长吼,是落种仪式的开始。
(5)老农满的吆喝声后,女主人从种袋里握紧一把籽种,当空抛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将麦种洒落在土地上。
写出以上任意三点即可得3分。
【解题思路】题目关键词“仪式感”。通读全文后,农民落种主要在1-6段,在这小麦一部分,找出落麦种时特有的程序或仪式的词句。主要集中在如第一段“大自然用自己的手法完成对泥土的驯化,深秋的每一块土地,都是一个雌性且柔软的宫体,用接近春水荡漾的节奏,迎接落种。”
第二段“老农含着烟斗,坐在田坎边等待最佳的下种时间”或者“种庄稼也得择日子”。
第三段“耕牛目光恍惚,站在田里反刍着蓝天白云,等待农夫挥响长鞭,也等待着深秋时节盛大的落种仪式。”耕牛等待农夫的长鞭,那是落种的仪式。
第五段“落——种——了’,老农沙哑着嗓子一声长吼”是落种仪式的开始, “又一声吆喝过后,满手老茧的女主人从种袋里握紧一把籽种,随着臂膀一挥,胸前如风吹麦浪忽闪起伏,指缝间滑脱的籽种当空抛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雨滴一般落在不远处。”女主人在听到吆喝后,播撒种子。
2.赏析第①段划线句。(3分)【考查能力点:品味语言】
秋天的黄土地,是半眯着眼的,秋风轻轻一摇就醒了
【参考答案】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把秋天的黄土地人格化,拟作一位 “半眯着眼”被秋风轻轻摇醒的睡美人,用诗化的、生动形象的语言凸显了秋天的黄土地辽阔、美丽、富饶、多情的特点,传达了大地母亲时刻准备接纳农夫的播种,孕育出劳动的果实朴素情感。
【解题思路】黄土地“半眯着眼”“一摇就醒了”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土地人格化的写法,让秋天的土地俨然成为一位睡美人,富有诗意。联系第①段后文“辽阔”“飘散着酵母的清香”“雌性且柔软的宫体”“迎接小麦落种”等词句,写出深秋土地的富饶肥沃,母性的多情温柔,随时准备小麦落种,照应划线句“一摇就醒”。
3.第⑧⑨段文段中两个加点字“她们”的含义不同,请分别说说它们具体所指。(2分)【考查能力点:词语理解】
【参考答案】第一个她们是指鸟雀;第二个她们是指麦苗的根须(或麦苗)。
【知识点】代词所指代的内容在前一句找。
【解题思路】根据知识点,第⑧段“她们”的前一句是“觅食的鸟雀趴在牛背上,热烈歌唱这片再熟悉不过的土地”;第⑨段“她们”的前一句是“麦苗钻出地面,寂寥的麦田开始欢腾起来。地平面以下,根须也朝着另外一个方向生长”。
4.联系上下文文意,请在第⑩段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是前后文意连贯。(3分)【考查能力点:语言运用】
【参考答案】示例:如何为青青麦苗盖一床棉被。(句式大致相同,语意连贯言之成理即可)
【解题思路】补写题要切合文意,内容前后连贯,句式一致,风格相同。本题补写前可参照后面的句子“想扑面而来的春风,如何在麦田摊开画布;想初夏时节,在布谷鸟的一段清唱过后,修竹般挺拔的秸秆如何高高举起杏黄的麦穗。”补写的句子要符合麦苗在该季节特点,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是如何……
5. 文章第⑩段作者发表了议论“这种幸福感只有庄稼人能真切感受”,你是否认可他的观点,为什么?(4分)【考查能力点:把握主旨】
【参考答案】“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幸福感来自于辛勤付出后的收获劳动的果实。(1分)文中每一粒麦种都是农民对丰收的期盼。(1分)从准备落种秋耕,到日夜的侍弄照看,到夏收,颗粒归仓,取得丰收,这一切都有农民对麦田的陪伴与艰辛的耕作。(1分)这种期盼和辛勤的付出,是农家最美的光景,这种付出后获得丰收的幸福感只有庄稼人能体会,表达了人们对丰收的期盼和喜悦之情。(1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本文主旨的把握,抓句中关键词“这种”“幸福感”。“这种”指前文“想到即将到来的年景,他们也饱满成一穗金黄,成为大地粮仓里的一粒粮食”这句话,即期盼丰收。而幸福感除了来源于期盼丰收外,文中在叙述落麦种、秋种的过程中也多处描写农人耕作的艰辛:如第四段“一粒粒比汗水的个头大不了多少的籽种,是土地的根脉和香火,被庄稼人视作儿女之外的子嗣”,第六段“小麦和庄稼汉都是劳碌命”,第十段“也只有庄稼人才能陪伴这一粒粒麦种,从高不足寸的幼苗,婆娑成麦田里一株株粗壮的小麦树”等。综上分析,农民感受到的幸福感是付出劳动的过程和获得的丰收,这是农家最美的光景,表达农民对丰收的期盼和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