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段:初中
难度等级:三级
文版类型:现代文(散文)
阅读字数:约500字 建议用时:20分钟 分值:16分
从前(节选) 文/丁立梅
①夜是有声音的。
②夏夜的声音,尤其丰富。
③选一处草地坐下。露珠在轻轻落,偶尔会听到“啪”的一声,那是它不小心,打翻了某片树叶了。虫鸣于周边响起,唧唧,啾啾,吱吱。还有植物们的声音,它们亲昵得很,一直在耳语。紫薇和梧桐,云松和翠竹,绵延在一起,夜色里,分不清谁是谁。
④真静。思绪和着夜色,漫过记忆。想起老祖母了,那时她还不算老,真的不算老。她能拎得动几十斤的草篮子,碎步细密;她能把一群调皮的鸡,撵得满院子飞;她能洗一大盆的衣裳,满满晾一绳。
⑤一样的夏夜。祖母手里摇着蒲扇,摇着摇着就停下了。她定定望着某处,喃喃说:“从前,你太婆可疼我呢,这样的夏天,她给我煮绿豆汤喝。我的皮肤,白得透亮,出门去,人家都打听,这是谁家的女娃啊,这么漂亮。”
⑥怔一怔,地上的一片月光,随着树影晃了晃,很不真切。暗地想,祖母哪里有从前呢,祖母本来就是祖母的。风吹着虫鸣声,让人心痒。坐不住的,一溜烟跑去玩,——祖母的从前,到底与我不相干的。
⑦玩一圈回来,却发现祖母,还独自坐着在发愣,她沉在她的从前里。
⑧而我现在,沉在我的从前里。
⑨我们原都是从从前走过来的,慢慢地,又成为从前。这便是,人生。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④-⑦段的主要内容。(2分)【考查能力点:概括内容】
【参考答案】我夏夜想起祖母叙说她的“从前”(1分),我那时并不理解也不关心祖母的从前。(1分)
【知识点】概括内容的方法:什么人+做什么事+结果怎么样。注意从主要人物的角度概括,并紧扣文章的线索。
【解题思路】本文的题目是“从前”,全文也是围绕作者对“从前”的认识展开的,“从前”是全文的线索。第④-⑦段为作者回忆儿时与祖母的生活片段。抓住第⑦段“她沉在她的从前里”这句话,可作为4-6段回忆祖母生活点滴的概括,即祖母在叙说着她的从前。再从第⑥段“祖母哪里有从前呢,祖母本来就是祖母的”“祖母的从前,到底与我不相干的。”这两句,概括出我对祖母回忆从前的态度是不理解,不关心的。联系知识点的答题思路,得出答案。
2.第③段画线的句子“露珠在轻轻落,偶尔会听到“啪”的一声,那是它不小心,打翻了某片树叶了。虫鸣于周边响起,唧唧,啾啾,吱吱。” 写得好,好在哪里 (4分)【考查能力点:品味语言】
【参考答案】本句运用了拟人(1分)的修辞手法,将露珠人格化,生动形象地描写出露珠落到树叶上的动态景象(1分);拟声词“啪”、“唧唧”、“啾啾”、“吱吱”(1分),既出夏夜的宁静与美好,又为后文回忆的展开的渲染环境气氛(1分)。
【知识点】品味语言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修辞手法,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如形容词、动词、拟声词等),句式运用等。
拟人的修辞手法主要作用是把具体事物人格化,使语言生动形象。
拟声词是模拟人或事物声音的词。作用是能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的特点,人物的心情,动作的状态,使读者产生联想,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解题思路】品味语言的答题模式:运用了 的方法,写出了事物 的特点,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为后文
做铺垫。)
“露珠不小心,打翻了某片树叶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描写出露珠滴落的动态。“啪”、“唧唧”、“啾啾”、“吱吱”这些是拟声词,突出夏夜声音丰富而宁静美好的特点。而第④段开头“真静。思绪和着夜色,漫过记忆”承上启下,既是对上文划线句子描写内容的总结,也是为开启下文回忆祖母做铺垫。根据品味语言的答题模式,整理出答案。
3.仿照第④段画线的句子“那时她还不算老,真的不算老。她能拎得动几十斤的草篮子,碎步细密;她能把一群调皮的鸡,撵得满院子飞;她能洗一大盆的衣裳,满满晾一绳。”另写一段表意完整的话,要求句式相同,内容不限。(3分)【考查能力点:语言运用】
【参考答案】示例:那时她还不算成熟,真的不算成熟。她不懂得只有春天播种,秋天才能有收获;她不懂得人与人其实没有多大区别,关键在于思考方式不同;她不懂得做事要靠信念,而不是靠人言。
【解题思路】细读划线句子,分析其结构为总分式。仿写的句式要与例句相同:那时……还不算……,真的不算……(反复的修辞手法)(1分);后面三个排比句必须是对前面所写内容的具体形象的展开描写,语句通顺,表意完整(2分)。
4.第⑥段画线语句从哪些方面去写人物的特点?写出了人物哪些特点?(3分)【考查能力点:人物描写】
【参考答案】心理描写(0.5分)、动作描写(0.5分),通过描写听祖母忆从前时的不相信和不耐烦的心理(1分),表现出我的年幼无知、单纯幼稚、活泼好动的特点。(1分)
【知识点】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肖像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解题思路】人物描写是为表现人物心理,体现人物性格特点。
“暗地想”后面的内容为心理描写,表现我不理解,不相信祖母有从前的心理。“坐不住”“跑”动作描写,表现我不耐烦的心理。从这些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分析出这是一个年幼无知、单纯天真、活泼好动的小女孩。
5.你怎么理解文章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3分)【考查能力点:重点句子理解】
【参考答案】当我年长,回忆幼年时与祖母的故事,我终于能理解祖母当年那个夏夜的心情了;(1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从前,而现在和未来都将成为从前,这是人生的规律;(1分)我们应该珍藏从前的回忆,珍惜现在的生活,才能有无悔的人生。(1分)
【解题思路】最后一段话往往是文章的中心句。理解一段话的含义要抓住这段话中的关键词句,结合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来回答。这段话关键词句一:“原都是”,即原来都是,恍然大悟,理解明白的意思。结合前文儿时我对祖母回忆从前是不关心、不理解、不相干的态度,而第⑧段中“而我现在,沉在我的从前里”,看出如今我能理解祖母当年夏夜沉浸在从前里的心情了。关键词句二: “这便是,人生。”结合前面内容,用自己的话来解释,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从前,而现在和将来,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会成为从前,这是人生的规律。作者写着一段话要表达的中心是,既然一切都会成为从前,那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时间,过好每一天,让现在成为今后值得我们珍藏在回忆里的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