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五年级语文试题
(时间: 90分钟 总分100分)
积累园(4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6分)
jìng mì wǔ rǔ yì rán zhān yǎng
( ) ( ) ( ) ( )
hū xiào dǎo gào
( ) ( )
二、按书写要求,规范抄写下面的古诗名句。(3分)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写四字词语,相信你能行!(6分)
( )不安( ) ( )( )不安 ( )紫( )红
( )涌( )湃 ( )( )乐道 负( )请( )
四、语言积累、运用。(共11分)
1、造物无言却有情, 。
2、 ,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3、写出四个表现人物精神的词语: 。
4、有一句话时刻告诫自己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充满信心,这句话是
。
5、在本册课文的学习中,我们又认识了不少人物,感受了人物美好的心灵,并且了解了异域风情:《杨氏之子》中我们 认识了的少年形象;《草船借箭》中我们了解了 的诸葛亮和 的周瑜; 赞美了桑娜与丈夫善良的心灵;走进威尼斯,我们看到了 的小艇。
五、按要求写句子。(4分)
1、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反问句: 。
2、淘气的云雀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仿写句子: 。
3、杨利伟有顽强的精神,他走向了成功。
加上合适的关联词: 。
4、在春节文艺晚会上,我看到了精彩的节目和动人的歌声。
修改病句: 。
六、把诗句的序号填在相应诗句后面的括号里。(10分)
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A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②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 B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③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④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 D谁知竹溪路,歌吹是扬州。
⑤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E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⑥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 ) F水何澹澹,山岛耸峙。
⑦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 G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⑧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H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⑨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I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⑩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 ) J忽然一夜清香发,散做乾坤万里春。
阅读驿站(30分)
七、阅读《杨氏之子》,回答问题。(8分)
梁国杨氏子九岁,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 儿应声答曰:
1、按课文内容填空。(3分)
2、解释所填句子的意思。(3分)
①
②
③
3、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何处? (2分)
八、课外阅读。(10分)
生之喜悦
美国西海岸的边境城市圣迭(dié)戈的一家医院里,长年住着因外伤全身瘫 (tān)痪(huàn)的威廉 马修。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折磨中,马修不能翻身,不能擦汗,甚至不能流泪,他的泪腺(xiàn)由于药物的副作用而萎缩。
年轻的女护士为马修所经受的痛苦以手掩面,不敢正视。马修说:“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马修住院的头几年,身体没有任何感觉,没有舒适感也没有痛楚感。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有一部分神经已经再生,每天早上向中枢(shū)神经发出“痛”的信号。
在痛楚中发现喜悦,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荒唐。但置身马修的处境,就知道这种特定的痛楚不仅给他带来了喜悦,而且带来了希望。当然一个重要前提在于,马修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过去马修经历过无数没有任何知觉的日夜。如果说,痛楚感是一处断壁残垣(yuán)的话,无知觉则是死寂的沙漠。痛楚感使马修体验到了“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甚至是一种价值体现——医疗价值与康复价值的体现。当然,马修不是病态的自虐狂,他把痛楚作为契(qì)机,进而康复,享受到正常人享有的所有感受。谁也不能保证可怜的马修能获得这一天,但他和医生一起朝这个方向努力,因而他盼望痛楚会在第二天早晨如期到来。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2分)
以手掩面——
契机——
2、破折号的主要用法有①表注释,②表语意转换,③表声音延长或中断。请判断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选择序号填在句子后面的( )中。(2分)
A.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 )
B.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 )
3、你对“生之喜悦”这个题目的理解:(2分)
4、在短文中找出表现马修所经受的痛苦的句子,选两句摘抄下来。(2分)
A.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马修为什么要感激使他钻心难忍的痛楚 (2分)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2分)
捡到金子之后
①在一片峡谷中,住着一个牧童和他的妈妈。为了生存,牧童每天都要上山砍柴、放羊,日子很苦。牧童真希望自己能得到一块金子,哪怕很小。
②这天,牧童又上了山。
③望着人迹罕至的山脊,荒凉而贫瘠的土地,颤巍巍地矗立在山坡上的可怜的小木屋,他不禁叹了口气,一屁股坐在地上。“哎哟!”牧童突然跳了起来。地上隐约有一束金光射来——金子!牧童瞪大了眼睛,一捋袖子,使劲地挖起来。好大的一块!牧童兴奋地抱起金子,飞一般下山去了。
④“我挖到金子了!”牧童喊着,跑进屋,双手把金子捧到妈妈面前。
⑤妈妈注视着牧童的一举一动,没有说一句话,轻轻将牧童拉到身边……
⑥牧童不解地望着妈妈。
⑦妈妈感叹道:“那不属于你的金子,它没有什么价值。相反,它也许会给你带来厄运。”
⑧“不,它能使我们富裕。”牧童争辩着。妈妈摇了摇头。
⑨牧童感到失望而愤怒,他抱紧金子,说:“我要证明给你看。”然后,他跨出了家门。
⑩牧童来到一个小镇。他将金子包起来背在背上,手里攥(zuàn)着敲下的一小块,走进一家首饰店。老板将这一小块金子举到眼前,用狐疑的眼光瞟了牧童一眼,说:“你从哪儿弄来的?”
“山上捡的。”牧童随口说了句,便赶紧闭了嘴,抢过金子,快步走出了店铺。
他走进酒店,走进衣店,走过大街小巷,处处都有人投来狐疑的目光。牧童渐渐害怕起来。
傍晚,牧童心惊胆战地走在无人的街上,心中涌起不祥的预感。
“把你的包放下。”突然,一个狡猾而又可怕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牧童猛地一回头。那人伸手就抢包,牧童赶紧护住。几个回合,牧童有些不支。就在此时,只见一位道士一闪而出,弹指一击,那人立即倒地。牧童目瞪口呆,赶紧屈膝相谢。道士却已渐渐远去。只给他留下一句话:
“只有自己创造的东西才属于你。”
猛然间,牧童想起妈妈的话,懊悔万分。
当晚,牧童离开了小镇,在一个偏僻的地方,将金子埋进深深的地下,他不愿再让这金子迷惑他人。
牧童终于又回到了山沟里。他不再乞求金子,而是开始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植树种草,开荒种田,放羊养牛,还养花种果树,凡是能做到的,他都尽力去做。
秋天,牧童爬上高高的山顶,遥望洒遍自己汗水的山谷。多美啊!生机盎然的山林,处处是鸟语花香;绿茵茵的草地上,成群的牛羊在悠闲地吃草;美丽的果林散发着浓浓的芳香;当年山坡上的木屋如今变成了“美丽的空中楼阁”;盛开的花圃把山坡装点得格外迷人……一切都变了。
“我的金子。”牧童自豪地说。
1.用“√”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山脊(jí jǐ) 贫瘠(jí jǐ)
懊悔(ào yào) 一捋(luō lǚ)
2.第③段中牧童“不禁叹了口气”和第⑦段中“妈妈感叹”中的两个“叹”字有什么不同的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首饰店老板接到牧童的金子后,作者运用了“举”“狐疑”和“瞟”等词语描写他,这些词语写出该人物怎样的心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道士留下的一句话:“只有自己创造的东西才属于你”与前文相照应,请写出照应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牧童从开始“抱”着金子到后来将金子深“埋”在地下,他前后不同的举动表现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结尾处“我的金子”,这个“金子”指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乐习作(30分)
十、完成下面的习作,相信你是最棒的。
1.读了《生之喜悦》这篇文章你一定有许多感想,结合生活实际,把你的感想写下来,150字左右。(5分)
2.音响世界真是太丰富了、太迷人了。雷声、风声、动物的叫声,人的说话声、笑声、脚步声,物体的撞击声、摩擦声……选取生活中的几种音响,展开想象,把想到的、感受到的写下来。内容具体,详略得当,400字左右。(25分)
学校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