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 必修 第三册 11.2导体的电阻 同步学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 必修 第三册 11.2导体的电阻 同步学案 (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13 06:44:3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节
导体的电阻
一、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表达式
3.适用条件:欧姆定律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如金属导体和电解液,对于含有电动机等非纯电阻元件的电路不适用。
二、电阻
1.物理意义:反应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2.定义式
3.运用图象表示电阻

图象
图线上某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大小。即

伏安特性曲线
图线上某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为表示电阻大小的倒数,即
【典例1】(多选)如图所示,为某一金属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由图像可知(  )
A.该导体的电阻随电压的升高而增大
B.该导体的电阻随电压的升高而减小
C.导体两端电压为2
V时,电阻为0.5
Ω
D.导体两端电压为2
V时,电阻为1
Ω
【答案】AD
【解析】
该导体的伏安特性为曲线,但根据R=知,某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的倒数表示电阻,故可知U=2
V时,R=Ω=1
Ω,且导体电阻随电压升高而增大,故A、D正确。
【典例2】关于欧姆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I=可知,通过电阻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
B.由U=IR可知,对于一定的导体,通过它的电流越大,它两端的电压也越大
C.由R=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D.对于一定的导体,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保持不变
【答案】C
【解析】
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自身的性质决定的,与电压、电流的大小无关.
【练习1】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中的AB段(曲线)所示,由图可知,灯丝的电阻因温度的影响改变了(  )
A.5
Ω
B.10
Ω
C.1
Ω
D.6
Ω
【答案】B
【解析】
由电阻的定义R=知,A点电阻RA=
Ω=30
Ω;B点的电阻RB=
Ω=40
Ω,因此AB段电阻改变了10
Ω,故B正确.
【练习2】(多选)如图所示是某导体的I-U图线,图中α=4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此导体的电阻R不变
C.I-U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所以电阻R=
Ω=1
Ω
D.在该导体的两端加6
V的电压时,每秒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是3
C
【答案】ABD
【解析】
由题图可知,电流随着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增大而增大,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选项A正确;由I=可知,I-U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则导体的电阻R不变,且R=2
Ω,选项B正确,C错误;在该导体的两端加6
V的电压时,电路中电流I==3
A,每秒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It=3×1
C=3
C,选项D正确。
【练习3】若加在某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五分之三时,导体中的电流减小了0.4
A.若所加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则导体中的电流多大?
【答案】2.0
A
【解析】
画出导体的I—U图像,如图所示
设原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U0时,导体中的电流为I0.
当U=时,I=I0-0.4
当U′=2U0时,电流为I2
由图知===
所以I0=1.0
A,I2=2I0=2.0
A
三、探究影响电阻的因素
1.探究电路
2.探究原理
四条不同的导体串联,电流相同,因此,电阻之比等于相应的电压之比。
3.探究过程(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与只有长度不同,比较的电阻之比与它们的长度之比的关系

与只有横截面积不同,比较的电阻之比与它们的横截面积之比的关系

与只有材料不同,比较的电阻是否相同
4.探究结论
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有定量关系,与电阻的材料也有关。
四、电阻定律
1.表达式
式中:
为导体的电阻率,与导体的构成材料有关
L为导体的长度
S为粗细均匀导体的横截面积
【典例3】如图所示,a、b、c为同一种材料做成的电阻,b与a的长度相等但横截面积是a的两倍;c与a的横截面积相等但长度是a的两倍。当开关闭合后,三个理想电压表的示数关系是(  )
A.V1的示数是V2的2倍
B.V1的示数是V3的2倍
C.V2的示数是V1的2倍
D.V2的示数是V3的2倍
【答案】A
【解析】
由题意可知:Lc=2La=2Lb,Sb=2Sa=2Sc;设b的电阻Rb=R,由电阻定律R=ρ得Ra=2Rb=2R,Rc=2Ra=4R,Rc∶Ra∶Rb=4∶2∶1。由题中电路图可知,a、b、c三个电阻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由U=IR得Uc∶Ua∶Ub=4∶2∶1,V1的示数是V2的2倍,故A正确,C错误;V3的示数是V1的2倍,故B错误;V3的示数是V2的4倍,故D错误。
【典例4】对于导体的电阻及电阻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作导体的电阻,因此,只有导体有电流通过时,才具有电阻
B.由R=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C.将一根导线一分为二,则半根导线的电阻和电阻率都是原来的二分之一
D.某些金属、合金和化合物的电阻率随温度降低会突然减小为零
【答案】D
【解析】
导体的电阻率由材料本身性质决定,并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有关,与导体两端电压及导体中电流大小无关,A、B、C错误;电阻率反映材料的导电性能,电阻率常与温度有关,存在超导现象,D正确。
【练习4】目前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很高,要求里面的各种电子元件都微型化,集成度越高,电子元件越微型化、越小.图中R1和R2是两个材料相同、厚度相同、表面为正方形的导体,但R2的尺寸远远小于R1的尺寸.通过两导体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则关于这两个导体的电阻R1、R2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R1>R2
B.R1<R2
C.R1=R2
D.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
设正方形导体表面的边长为a,厚度为d,材料的电阻率为ρ,根据电阻定律得R=ρ=ρ=,可见正方形电阻的阻值只和材料的电阻率及厚度有关,与导体的其他尺寸无关,选项C正确.
【练习5】一只白炽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为121
Ω,当这只灯泡停止发光一段时间后灯丝的电阻应是(  )
A.大于121
Ω
B.小于121
Ω
C.等于121
Ω
D.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由于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白炽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大,停止发光一段时间后,灯丝温度降低,电阻减小,故选B.
【练习6】一根粗细均匀的导线,当其两端电压为U时,通过的电流为I,若将此导线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时,电流仍为I,导线两端所加的电压变为(  )
A.0.5U
B.U
C.2U
D.4U
【答案】D
【解析】
导线原来的电阻为R=ρ,拉长后长度变为2l,横截面积变为,所以R′=ρ=ρ=4R.导线原来两端的电压为U=IR,拉长后为U′=IR′=4IR=4U.
【练习7】两长度和横截面积均相同的电阻丝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求两电阻丝的电阻值之比为________,电阻率之比为________
【答案】1∶3 1∶3
【解析】
在I-U图线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所以R==,则两电阻丝的电阻值之比==;由于两电阻丝的长度和横截面积均相同,所以电阻率之比==.
【练习8】如图甲为一测量电解液电阻率的玻璃容器,P、Q为电极,设a=1
m,b=0.2
m,c=0.1
m,当里面注满某电解液,且P、Q加上电压后,其U-I图线如图乙所示,当U=10
V时,电解液的电阻率ρ=________Ω·m
【答案】40
【解析】
由题图乙可求得电解液的电阻为
R==
Ω=2
000
Ω
由题图甲可知电解液长为
l=a=1
m
横截面积为S=bc=0.02
m2
由电阻定律R=ρ得
ρ==
Ω·m=40
Ω·m.
【练习9】相距11
km的A、B两地用两导线连接,由于受到暴风雨的影响,在某处一根树枝(可看为电阻)压在两根导线上造成故障.为查明故障地点,先在A处加12
V的电压,在B处测得电压为10
V;再在B处加上12
V电压,在A处测得电压为4
V,问故障地点离A处多远?
【答案】1
km
【解析】
在A处加12
V电压时,等效电路如图甲所示.设树枝的电阻为R,A与故障点间单根导线的电阻为RA,B与故障点间单根导线的电阻为RB,则U1=R,解得RA=R.同理,B处加12
V电压时,等效电路如图乙所示,U2=R,解得RB=R,故RA=RB,设故障地点离A处x
km,则由电阻定律得RA=ρ,RB=ρ,两式相比==,解得x=1
k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节
导体的电阻
一、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表达式
3.适用条件:欧姆定律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如金属导体和电解液,对于含有电动机等非纯电阻元件的电路不适用。
二、电阻
1.物理意义:反应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2.定义式
3.运用图象表示电阻

图象
图线上某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大小。即

伏安特性曲线
图线上某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为表示电阻大小的倒数,即
【典例1】(多选)如图所示,为某一金属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由图像可知(  )
A.该导体的电阻随电压的升高而增大
B.该导体的电阻随电压的升高而减小
C.导体两端电压为2
V时,电阻为0.5
Ω
D.导体两端电压为2
V时,电阻为1
Ω
【典例2】关于欧姆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I=可知,通过电阻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
B.由U=IR可知,对于一定的导体,通过它的电流越大,它两端的电压也越大
C.由R=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D.对于一定的导体,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保持不变
【练习1】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中的AB段(曲线)所示,由图可知,灯丝的电阻因温度的影响改变了(  )
A.5
Ω
B.10
Ω
C.1
Ω
D.6
Ω
【练习2】(多选)如图所示是某导体的I-U图线,图中α=4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此导体的电阻R不变
C.I-U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所以电阻R=
Ω=1
Ω
D.在该导体的两端加6
V的电压时,每秒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是3
C
【练习3】若加在某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五分之三时,导体中的电流减小了0.4
A.若所加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则导体中的电流多大?
三、探究影响电阻的因素
1.探究电路
2.探究原理
四条不同的导体串联,电流相同,因此,电阻之比等于相应的电压之比。
3.探究过程(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与只有长度不同,比较的电阻之比与它们的长度之比的关系

与只有横截面积不同,比较的电阻之比与它们的横截面积之比的关系

与只有材料不同,比较的电阻是否相同
4.探究结论
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有定量关系,与电阻的材料也有关。
四、电阻定律
1.表达式
式中:
为导体的电阻率,与导体的构成材料有关
L为导体的长度
S为粗细均匀导体的横截面积
【典例3】如图所示,a、b、c为同一种材料做成的电阻,b与a的长度相等但横截面积是a的两倍;c与a的横截面积相等但长度是a的两倍。当开关闭合后,三个理想电压表的示数关系是(  )
A.V1的示数是V2的2倍
B.V1的示数是V3的2倍
C.V2的示数是V1的2倍
D.V2的示数是V3的2倍
【典例4】对于导体的电阻及电阻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作导体的电阻,因此,只有导体有电流通过时,才具有电阻
B.由R=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C.将一根导线一分为二,则半根导线的电阻和电阻率都是原来的二分之一
D.某些金属、合金和化合物的电阻率随温度降低会突然减小为零
【练习4】目前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很高,要求里面的各种电子元件都微型化,集成度越高,电子元件越微型化、越小.图中R1和R2是两个材料相同、厚度相同、表面为正方形的导体,但R2的尺寸远远小于R1的尺寸.通过两导体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则关于这两个导体的电阻R1、R2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R1>R2
B.R1<R2
C.R1=R2
D.无法确定
【练习5】一只白炽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为121
Ω,当这只灯泡停止发光一段时间后灯丝的电阻应是(  )
A.大于121
Ω
B.小于121
Ω
C.等于121
Ω
D.无法判断
【练习6】一根粗细均匀的导线,当其两端电压为U时,通过的电流为I,若将此导线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时,电流仍为I,导线两端所加的电压变为(  )
A.0.5U
B.U
C.2U
D.4U
【练习7】两长度和横截面积均相同的电阻丝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求两电阻丝的电阻值之比为________,电阻率之比为________
【练习8】如图甲为一测量电解液电阻率的玻璃容器,P、Q为电极,设a=1
m,b=0.2
m,c=0.1
m,当里面注满某电解液,且P、Q加上电压后,其U-I图线如图乙所示,当U=10
V时,电解液的电阻率ρ=________Ω·m
【练习9】相距11
km的A、B两地用两导线连接,由于受到暴风雨的影响,在某处一根树枝(可看为电阻)压在两根导线上造成故障.为查明故障地点,先在A处加12
V的电压,在B处测得电压为10
V;再在B处加上12
V电压,在A处测得电压为4
V,问故障地点离A处多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