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13 07:3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
【课标要求】
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2.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学生了解战国时期变法的原因、措施及影响,理解战国时期变法的必然性,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
时空观念:学生通过对春秋战国形势图的解读,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疆域的变化,理解这一时期社会变革的历史背景。
史料实证:学生通过对春秋战国相关史料的阅读和理解,提取出有用的历史信息。
历史解释:学生了解春秋战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相关知识,并且能够正确评价商鞅变法和百家争鸣。
家国情怀:学生加强自身对于华夏民族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教材分析】
本课的逻辑关系分析如下:政治方面,周天子“天下共主”的政治格局被打破,代之以群雄争霸的多元政治格局。频繁的兼并战争一方面使各国君主产生了通过变法富国强兵的强烈政治追求,另一方面也推动了文化交流,华夏认同、同源共祖的观念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而多元政治格局下不存在统一的政治力量钳制思想,“士”阶层崛起,成为“百家争鸣”的载体。经济方面,土地私有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井田制逐渐崩溃,铁器的发明、推广与牛耕技术的出现成为“井田制”和“分封制”崩溃的催化剂。制度变革的苗头随经济发展的变化首先从土地所有权和赋税制度出现。文化方面,“百家争鸣”局面形成,它一方面是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产物,另一方面又巩固了社会变革的成果,为以后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论证与预设。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这样的学生经过初中三年的历史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也有一定的了解,但主要侧重于史实的掌握而非理性的分析。所以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思考和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
难点: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迁,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经济发展和思想活跃在时空上具有一致性,相互促进。
难点:理解变法运动是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大变动综合作用的结果。
概念释析——东周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西周覆灭后,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
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代。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手灭智氏家族后,三家分晋,各诸侯相互征伐,称为战国时代。
课堂引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向同学们展示一段有关于“周郑交质”的历史故事
故事梗概:郑武公、郑庄公原本都是周平王的卿士,但是日渐衰微的周王室为了防止郑庄公独揽朝政,选择分权给虢公。郑庄公不满,为了证明互信,作为天子的周平王和作为诸侯国国君的郑国公交换了人质,但是这一手段并没有产生效果。周平王死后,周王室准备让虢公掌政,郑国对此表示怨恨,两次派人收割了东周王畿内的作物,双方关系急剧恶化。
一、观变:政治特色——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诸侯纷争使这一时期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如下变化:
从政治形势上看,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变化有两方面:一是王室衰微,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周天子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二是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使得众多分散的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诸侯争霸是发生在春秋时期的一起重大的政治事件。
1、春秋五霸
霸,政之名,即伯,音转为霸,又称州伯、方伯,即诸侯之长,其职名为会诸侯、朝天子,实为挟天子以令诸侯。春秋时期,天子衰,诸侯兴:周王室势力衰微,权威不再,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天下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天下,开启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东征西讨,前后共有数位诸侯依次成为霸。
"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特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此时的诸侯争霸战争,为之后的战国时期的兼并统一战争做了先期准备。
关于"春秋五霸"史上出现过多种说法,中学历史教科书主要介绍两种最具代表性的:《史记索隐》-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荀子·王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在西周灭亡以后,东周王国借助诸侯的力量终于平定了犬戎等反对力量。周王室不得不承认诸侯的独立性。一些诸侯国借助周天子威望,在取得周天子认可和支持后,作为诸侯联盟的盟主,被称为“霸主”。这些霸主得以整合联盟内诸国的力量,打着周天子的旗号,讨伐反对力量。但这种联盟是建立在诸国对霸主个人的敬畏基础上的,一旦其去世,甚至仅仅是权威减弱,都会迅速崩溃。
(1)时代特点:
是争霸。主要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另一说认为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各国以尊王为旗帜,建立霸业。
春秋霸主之所以不以吞并其它诸侯国为战略目标,归根到底是由分封制居于社会结构主导地位。对于霸主来说,灭掉对方,使其变成自己手下的卿大夫的封地采邑,与敌国屈服、俯首贡纳,这两者之间并无太大的区别。
春秋争霸的实质:奴隶主的掠夺战争
(2)春秋争霸的影响:
消极影响: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积极影响:客观上有利于实现区域性的局部统一,促进各民族经济发展和民族交融。
2、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实际上已形同灭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
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国分别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
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小国尚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但其实力与影响力皆远远不及战国七雄,只能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且最终均为七雄所灭。在这七雄之中,后期以秦国国力最强。除秦国以外,其余六国均在崤山以东。因此该六国又称"山东六国"。
(1)时代特点:
是兼并。主要的大国包括:齐楚秦燕赵魏韩七国。各国以统一为目标,攻城灭国。兼并战争特点归纳: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伤亡大。
据《春秋》所记,自鲁隐公到哀公的240多年,列国间爆发的大小战争约有480余次,朝聘会盟也有四百几十次。孟子云:“春秋无义战”,论其实质,都是大国霸主对弱小国家的侵占、掠夺和兼并。经过齐、晋、楚、秦等大国轮番的争霸战争之后,处于大国周围的许多小国相继被灭:齐国兼灭了30余国,成为东方的大国;晋国兼灭了20余国,成为中原的大国;楚国兼灭的国家最多,达到40余个,成为南方的大国;秦向西兼灭10余国,成为西方的大国。其他鲁、宋、吴、越等,也各灭数国。春秋初的140余个诸侯国,到春秋末,仅留下齐、楚、晋、秦、越、燕等数个强国,以及宋、鲁、郑、卫、蔡等小国。大国的称霸和兼并,拓展了中国的疆域,完成了区域性的统一,为以后全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2)作用和影响
首先,争霸促进了中国的统一。春秋初期,黄淮江汉这-中心区域见于文献记载有140余国,及至春秋末,这一地区只剩下大小20余国。
其次,争霸促进了华夏与所谓蛮夷戎狄之间的交融。
最后,争霸促进了各国社会制度的改革。
合作探究:战国七雄与春秋五霸在出现时间上有什么不同?
春秋五霸先后出现,战国七雄同时并存。
3、华夏认同
我们可以看到从春秋到战国,经历了社会大动荡、政治大变革的时期,诸侯争霸一方面造成社会混乱、民不聊生;却也意外的促进了四周戎狄蛮夷与华夏的民族大融合,民族斗争客观上进一步推动了华夏族的稳定与繁荣。那么到底何为“华夏”呢?为何我们常自称为华夏民族?同学们可以翻到书本第十页的历史纵横进行了解。
孔子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裔指夏以外的地,夷指华以外的人,区分很明显,不过中国、夏、华三个名称,最基本的涵义还是在于文化。文化高的地区即周礼地区称为夏,文化高的人或族称为华,华夏合起来称为中国。对文化低即不遵守周礼的人或族称为蛮、夷、戎、狄。华族与居住在中国内部和四方的诸族因文化不同经常发生斗争,斗争的结果,华夏文化扩大了,中国也扩大了,到东周末年,凡接受华夏文化的各族,大体上融合成一个华族了。
唐朝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
华夏与蛮夷的分别,并非在于种族,而在于是否认同华夏文化。面对异族,周王室先通过婚姻,进行册封;再结合宗法与封建,将异族融入华夏文化,拓展华夏意识。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周边民族国家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后,内迁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
华夏是人类文明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政治共同体。至迟从西周开始,华夏已形成拥有天下共主的政治结构。周天子是华夏共同认可的最高统治者,其下统辖有姬姓以及姜姓、任姓、姒姓等贵族,他们以周王室为核心,通过血缘、联姻等纽带凝聚成一体。……自春秋之后,华夏内部出现了王室实力削弱、贵族力量壮大,以致权力下移的现象,表明原有政治结构不断遭到破坏。不过,现实政治的改变并非意味原有观念的丧失,原有的历史意识在此过程中仍被保留下来。即使在战国时期,当周王室权威尽失,诸国之间兼并之时,存在天下共主的政治结构仍然被华夏所认可,并逐渐为夷狄所接受,同样被认可和接受的还有华夏文化对维系政治结构的作用。即使是夷狄,只要接受了华夏文化,就会认同华夏的政治结构,并认同华夏,而他们的华夏身份也会得到华夏成员的认可。
华夏早期民族观念中民族、国家、文化认同具有一致性。血缘是夷狄认同华夏的重要依据之一;较之于血缘,文化的意义更为重要。而在文化和血缘背后,政治因素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它能够影响夷狄对血缘和文化的认识,进而影响夷狄认同华夏的观念。
你认为“华夏”
的民族含义是什么?
华夏作为族群、文化、国家政权,既有国家认同的背景,也有同一地域(“中”
原)、同一心理(“大”
邦)、同一文化(“雅”
)交融之民族共同体认同之意。
思维拓展:“华夏认同”观念的发展有何作用?
促进各族同源共祖观念发展;促进华夏族更加稳定,分布更加广泛;促进民族融合,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
二、应变——经济发展与战国群雄大变法
1、春秋战国的经济
(1)农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化
生产力:铁器牛耕的出现和推广
生产关系: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国家赋税制度进行了调整。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春秋战国时期,做为中国最后一个青铜器时代,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青铜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同时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我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北方成就更为突出。生产力的飞跃引起了生产关系的革命。春秋战国时期,
井田制(公田)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并最终通过各国变法确立了下来。
(2)工商业: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
晚周时期工商业无疑有了相当的发展,虽然象其他许多情况那样,无法精确地估量所发生的情况。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在不同的国家出现了不同的、有固定价值的金属货币,在公元前5和4世纪更是如此。(据说秦的通货最早在公元前336年发行。)这类钱币显然便于商业交易,虽然某些象谷物和布那样的商品,特别在大宗交易中继续用作交换媒介。
商业的发展当然有助于城市的成长,并且还出现了工业按地点进行专业化的趋势。《史记》和其他史籍还记载了几个著名的商人,首先是孔子的弟子子贡,直至秦统一全国之前不久的丞相吕不韦。大商人不经营主要商品,它们量大,容易坏,只有在短缺时才有利可图;他们宁愿集中经营奢侈品或者通山泽之利。政府并不像集散主要商品那样直接关心这些商品。
合作探究:结合板料分析井田制瓦解的原因?
“相地而衰征”,就是土地不分公田、私田,一律按田地数量或亩产多少,分等纳税
“作爰田”即改变原先井田的疆界,增加农田面积,承认农夫在井田以外开垦的荒地为合法之田。春秋战国之际,各国已经普遍实行了根据土地面积和质量征收赋税的制度,井田制度仅在局部地区残存。
材料:周制,
野人只助耕公田不为兵。然而这种制度到了春秋时期就开始松动了。那时“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各国统治者为争霸权、求生存、略财富而纷纷扩军。……野中15—65岁之人都是要服役的。
既然耕田是成年男性的责任,
那么他们如去服兵役公田也就没人治理了。……田制赋税的变革是兵制变革的前提和基础;为应付战争的需要,变革兵制必先变革田制。
——刘东升《试论井田制的瓦解》
(1)根本原因: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力水平提高
“铁制农具和牛耕标志农业生产技术的飞跃,使农业生产由集体共同经营发展为个别零细经营,使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这是中国农业史上划时代的大变革。它的直接后果是土地的私有化,以及井田制的瓦解。”
铁制农具使用后可以深耕,为牛耕的推广创造了条件。孔子的学生冉伯牛名耕、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力士名牛子耕。牛与耕相连,用作人名,可见当时用牛耕早已司空见惯。人名与牛耕相连,也是力量的象征
古人在15-20行冠礼(成人礼),宾客为其取字。
阡陌”一词是指在广袤田野上南北走向和东西走向并且相互交错的田埂,其中,“阡”是指南北走向的田埂;“陌”是指东西走向的土埂
所谓“阡陌”,指“井田”中间的
灌溉渠道
以及与之相应的纵横道路,纵者称“阡”,横者称“陌”。“封疆”就是奴隶主贵族受封井田的界限。“开阡陌封疆”就是把标志土地国有的阡陌封疆去掉,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度。法令规定,允许人们开荒,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赋税则按照各人所占土地的多少来平均负担。这样就破坏了奴隶制的
生产关系
,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2)直接原因:各国的税制改革;
(3)客观原因: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井田上的劳动力日益减少,大量公田被抛荒。
彻底废除:商鞅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
2.各国变法运动:大一统的前奏
春秋时期开始的改革初潮,到战国时蔚然成风。由于战争的加剧,各国改革遂以富国强兵为主旋律。早先的改革大都出于一时考量和一时一事的应对,至商鞅变法,才有全面改革和通盘规划,达到改革的高潮。各国的改革,虽然各有侧重,却大致同步的体现政治体制的全盘转型,并预示着历史逐渐由分立走向统一。
一场改革运动的成功与否,是与主持者个人的智慧与品质是离不开的,而与此同时,也受制于特定环境之下,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那个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的时期----春秋转国,看看商鞅到底处在怎样的政治环境下实现变法的?
(1)商鞅变法的内容: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A.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统一度量衡
B.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改革:
实行什伍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推广县制、制定秦律
C.提高战斗力的军事改革:奖励军功,实行军功爵制
D.加强思想控制的文化改革:移风易俗。
商鞅变法的特点:实行最彻底;措施最全面;
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
(2)商鞅变法的作用:
任何一场变革运动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商鞅变法也同样,在历史的长河中也留下了诸多恶疾。对于商鞅变法的评价应当赞成为主,商鞅的变革迎合了时代潮流,做到了全面具体可操作,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A积极:
对秦国: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加强了的中央集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国力;壮大了军事力量;
对历史发展: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B消极:
法律严酷导致统治暴政,激化社会矛盾;文化专制政策束缚思想文化发展;重农抑商从长远看,阻碍商品经济发展。
(3)如何评价商鞅变法?
变法措施深入人心,顺应了历史潮流;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最彻底的一次变法;
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商鞅确定的改革方略是:
首先,只有国家强大,才能在战争中有立足
之地;其次,只有改革落后的制度,秦国才能强大;再次,只有摧毁落后和保守的秦国宗氏制度,改革才能进行。
过渡:
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并通过了“孔子教育奖”,以奖励对世界文化教育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人,这是第一次以中国人的名字命名的此类奖项。那么孔子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如何?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乘坐时光穿梭机进入孔子所处那个年代,去领略那个时代的学术思想。
三、思变——诸子百家大争鸣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
战国
(
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
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汉书·艺文志》将战国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西汉人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俗称“十家九流”就是从这里来的。
1.时代背景:
经济层面:井田制的瓦解,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政治层面:战争不断,缺乏强有力的统治权威,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
思想层面:私学的兴盛也造就了一批有知识、身份自由的思想家。
社会层面:士人阶级与新型地主阶级活跃
实质: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应。
2.主要学派及其代表:
(1)儒家:
“儒”的含义,据许慎的《说文解字》注:儒,柔也,术士之称。儒最初是指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士,由古代神职人员演化而来,负责祭祀祖先、主持丧葬之礼,亦称为“相礼以儒”。孔子起初就是主持丧葬礼仪的儒士,但是孔子有敢于“礼崩乐坏”的形势,赋予儒一种维护礼制社会的道义,这样,儒就不仅仅是一种主持礼仪的职业了。
A、创始人——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
,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核心观念:仁的目的:协调社会人际关系,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秩序,恢复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维护奴隶制,体现了保守的一面

《论语》中有49处对仁德解释,仁者爱人是最核心的思想。仁的写法,二人,说明只要有两人就会有人际关系。墨家与儒家的爱的区别:兼爱和有差别的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条,然而在现实中许多人都不能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条,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只顾及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无论是在处理人际关系,还是政治关系方面都应当毫不犹豫地认识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经久不衰的人际关系原则的重要性。
政治主张: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力,爱惜民力,为政以德,推行“德治”克己复礼。注重政治和人心对鬼神敬而远之
教育主张:有教无类,主张因材施教,打破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有教无类”这是孔子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在论述他的教育对象时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也就是说,只要是主动亲自带着干肉到我这里来登门求教,就表示有尊师重道之意,我就没有理由不把我的知识和学问传授给你。这与奴隶制“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严格等级制的教育有着质的区别,是划时代的进步。
孔子的私学打破了受教育对象的地域、族类和家庭出身的限制,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尤其是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力地推动了春秋以来的学术下移运动,壮大了士阶层的队伍,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据说“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文化贡献:整理《诗》《书》《礼》《易》《春秋》、开创私学、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
哲学思想:对鬼神敬而远之。重人事,远鬼神。对鬼神的存在持怀疑态度。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体现了他的人本主义思想。
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为孟子和荀子。他们的学说从不同角度发挥并补充了孔子的思想,为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提供了理论基础。
B、孟子:儒家思想继承者——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他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自认为是儒家学派的正宗。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孟子在儒家学派中的地位很高,后人称孔子为“至圣”,称孟子为“亚圣”,称儒家思想为“孔孟之道”。孟子和其弟子的言论后来被汇编整理成《孟子》一书,成为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中“四书”之一。
冯友兰认为孟子是儒家的理想主义代表。[
政治思想:
“仁政”(核心)
民本思想:
民贵君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评价:
孟子的“民本”思想,对中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对封建统治者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的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民本”思想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
C、荀子:儒家思想集大成者——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另一重要代表人物。名况,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当时人们尊称他荀卿。早年曾游学于齐国,广泛接触各派学说。到过秦国、燕国,回过赵国。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因为年高望重,曾三次被推为祭酒。晚年到楚国,春申君黄歇任他为兰陵(今山东苍山)令。他50岁到齐国游学,曾经三次在著名的“稷下学宫”担任“祭酒”。失官后家居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冯友兰认为荀子是儒家的现实主义代表。
荀子分析批判诸子百家的言论,并吸收了各家的优秀思想。如荀子说“天行有常”,就是说自然界的运行变化有其固定的次序的,这同老子说的“道法自然”,在客观物质世界都有其一定的运行规律这一点上是相通的,显然是受了道家思想的影响。荀子主张以礼治国,这跟孔子的重视礼是源流相通的。可是荀子所说的礼,重在分定界限,对人制裁。强调礼的制裁的一面,已隐含着法的作用,表现出趋向法治的观点,并以此影响了他的学生韩非子、李斯等人,成为主张法治主义的法家学派,促成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政治思想:
君舟民水(民本);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礼法并用、王霸并重(法表礼里)
伦理思想:性恶论
哲学思想: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事物发展有客观规律)
制天命而用之。——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法家和道家)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使其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时期成为“显学”。朴素的唯物主义为后人的认知产生一定影响。
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份,使儒学体系更加完善,儒学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巍然大宗。
这样,由春秋到战国,由孔孟到荀子,儒家思想逐步经历了产生、发展到丰富完善的过程,逐渐积淀成为影响我国长远历史的优秀传统文化,儒家如此,那么其他家呢?
早期儒学体系的逻辑关系
思考:孟子、荀子主要分别继承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仁强调道德自修——内在修养;礼强调社会治理——实际功用
孔子为政之德重在“礼”,强调的是社会秩序和为政的规范性;孟子为政之,德重在“义”,凸显的是社会秩序和为政的公正性。这一区别与他们所处的时代有关。春秋之时
虽说是武力争霸的时期,但无论是诸侯国之间的争城略地,还是大夫、家臣之间的权力角逐,都需要纳入礼的规范之中。借助于礼才能名正言顺。这时的礼依然是公认的社会伦理秩序和为政行为正当性的根据。孔子面临的治道问题是对礼的信念与社会失范的趋势之间的矛盾。
战国时期,无论是国际兼并战争还是国内争权夺利,都不再也不需要从礼那里寻求支持,规范性已不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和正当性的根据。国富兵强的实力、武力征服的实效才是普遍的信仰。孟子面临的治道问题主要是一统天下的大势与统一天下的方式之间的矛盾,为政的公正性,即方式的公正性决定着统一天下目标的实现。
注意:
民本思想不等于民主思想,古代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是以维护君主统治为前提的,现代民主思想是反对君主专制的,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
(2)道家
A、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
老子有两个可能的身分,一是老聃,一是老莱子。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哲学家,老聃曾担任守藏史(藏书室室长)。著有《道德经》一书,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史载孔子曾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问题。到了唐朝武宗时期老子被定为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但是早期的道士却认为老子是太清神的手下。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哲学思想:朴素的唯物史观——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天人合一;
他的学说见诸《道德经》即《老子》一书里。思想的核心是“道”。老子把“道”看作世界万物的本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第一性的,天下万物都是“道”派生出来的。道是什么?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道就是无形、无象、无体的“恍惚”,也就是“无”。所以他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把这种不具有任何物质性的“道”或“无”作为世界万物的本源,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
朴素的辩证法: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事物双方可以互相转换。
老子学说的精华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他把事物看成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又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他还进一步提出一切事物都要向它的反面转化的观点。“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曲则全,枉则直”,“物壮则老”等。
政治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而且强调“无为无不为”。“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过多地干预、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走向崇高与辉煌。
老子倡导的“无为”不能理解为消极的无所作为。“无为”强调无为而无不为,主张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地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道德人格产生深远的影响。
B、庄子(约前369~前286年)
庄子名周,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哲学家。他以其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
本体论:世间万物是相对的,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
庄子有一篇文章叫《齐物论》,“齐物”的意思是:一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没有什么差别,也没有是非、美丑、善恶、贵贱之分。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认为万物都是浑然一体的,并且在不断向其对立面转化,因而没有区别。
《庄子·齐物论》记载了一个庄周梦蝶的故事: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荡荡,十分轻松惬意。他这时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庄周。过一会儿,他醒来了,对自己还是庄周感到十分惊奇疑惑。他认真的想了又想,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庄周与蝴蝶一定是有分别的。这便称之为物我合一吧。
人生观: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实现绝对的精神自由。
庄子有一篇文章叫《逍遥游》,认为摆脱名利、生死、荣辱等观念就能获得精神自由。
(3)墨家创始人墨子(前468
~前376年)
墨子名翟,生卒年不可考。相传原为宋人,后长居鲁国。墨家学派创始人。与公输班同时代。出身贫寒,精通木工,官至宋大夫。
墨家约产生于战国初期,创始人为墨翟(墨子)。一般认为墨家代表平民百姓的愿望,在当时影响很大。墨家是一个有领袖、有学说、有组织的学派,其最高的领袖被称为“巨子或钜子”,墨家的成员都自称为“墨者”。
墨者中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墨者大多是有知识的劳动者,他们有着强烈的社会实践情神。墨者们吃苦耐劳、严于律己,把维护公理与道义看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据史料记载,
“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
墨者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目的,“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兼爱:主张博爱、爱无等差。
墨子曰:“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总之,大家“兼相爱,交相利”就可以建立美好的社会。
兼爱,指同时爱不同的人或事物。墨子针对儒家"爱有等差"的说法,主张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著名社会学家和民主人士费孝通曾提出“差序格局”的概念来总结中国传统社会的特征。“差序格局”一词旨在描述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如同水面上泛开的涟晕一般,由自己延伸开去,一圈一圈,按离自己距离的远近来划分亲疏。
非攻:反对战争,主张和平。
尚贤:反对贵族世袭政治,主张不分贵贱地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
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
节用:墨子认为,古代圣人治政,宫室、衣服、饮食、舟车只要适用就够了。而当时的统治者却在这些方面穷奢极欲,大量耗费百姓的民力财力,使人民生活陷于困境,甚至让很多男子过着独身生活。因此,他主张凡不利于实用,不能给百姓带来利益的,应一概取消。
尚同:政令、思想、言语、行动等要与圣王的意志相同一,实质是主张君主专制和文化专制。
(4)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公元前280~前233年)
韩非的基本观点是发展了荀卿的性恶论,认为人都是自私的,人性都是自利的,因此其学说是建立在一种假定上,即假定有一个极端专制的君主控制和依靠一批随时想篡夺君主地位的臣下,统治着大量狡猾和自私的民众,外面则有别的国家时时窥伺着这个国家。在这种条件下,要使国家富强起来就用得到韩非所创造的一整套学说。
A、思想主张:
①韩非集法家思想之大成,将“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
主张将法、术、势相结合,实行君主集权。法即以法治国,术即利用权术驾驭大臣,势即以绝对的权威震慑臣民。商鞅提倡重法、慎到提倡重势、申不害提倡重术,各有特点。到了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时,韩非提出了将三者紧密结合的思想。"法者,宪令着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此臣之所师也。""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法是指健全法制,势指的是君主的权势,要独掌军政大权,术是指的驾御群臣、掌握政权、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主要是察觉、防止犯上作乱,维护君主地位。
②韩非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提出了“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主张。
法家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法家也有其不足的地方。如极力夸大法律的作用,强调用重刑来治理国家,“以刑去刑”,而且是对轻罪实行重罚,迷信法律的作用。他们认为人的本性都是追求利益的,没有什么道德的标准可言,所以,就要用利益、荣誉来诱导人民去做。
B、影响:
①法家理论对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
②对秦始皇统一全国和秦朝的治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但秦朝的短暂而亡,也暴露了其局限性。
③两汉以后,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设计思路]:讲述法家时结合上节课“商鞅变法内容”与同学们一同梳理,充分发挥其主动性。
3.历史意义:
百家争鸣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指出要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诚如雅斯贝尔斯所说,中国的
“诸子百家”们学问各有专精,虽互争高下,但他们争论和关注的课题已经从“神灵”转向人类社会现实,无论是“明道救世”的儒者、“逍遥无为”的道家、“专制集权”的法家,还是“反战平等”的墨家,他们所求所述终是一个有效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而已,这就是“终极关怀的觉醒”,这就是人文精神的彰显。同时,在诸子的诘难与交锋中伴随着交流和融合,终成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时至今日,诸子思想仍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稷下学宫
战国中期,各种新思想不断出现。齐国财力雄厚,在都城临淄的稷门附近修建宽大、整齐的“学宫”,延请天下贤士,给他们以优厚的待遇,让他们自由地讨论、讲学。一时间,四方游士、各国学者纷至沓来,最多时聚集了上千的学者。直到齐国灭亡为止,稷下学宫延续了100多年。
稷下学宫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高等学府,学宫中的学者被称为稷下先生,其门徒被称为稷下学士。孟子和荀子都曾在稷下学宫任职,荀子还曾三次担任学宫的“祭酒”,也就是首席学者。
稷下学宫既是齐国君主咨询问政的场所,也是培养人才、传播知识的学术机构。这里学术氛围浓厚,思想自由,儒、墨、道、法以及兵家、农家等学派并存。学者们聚集一堂,围绕着天与人、古与今、礼与法、义与利、王道与霸道等话题,展开辩论,相互吸收,共同发展。稷下学宫作为当时诸子学术传播的中心,有力地促成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教学小结】
如何科学对待对传统文化?如何处理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历史关联?相信大家都从这节课中得到了解答。我们回顾一下,在上节课中我们对于政治大动荡、经济大发展的时代特征进行了阐述,这节课则领略了“思想大争鸣”的文化风采。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一定时期的思想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现状的产物,那思想又是如何反作用于经济与政治格局呢?受到诸侯推崇的法家思想又将如何影响战国后期的政治走向呢?我们下节课继续,下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经济制度:土地公有(井田制)→土地私有
政治格局:诸侯分封→争霸·兼并·县制
行政权力:宗法世袭→专职官僚(人才竞争)
社会阶层:世袭→流动
文化学术:贵族→民间(百家争鸣)
PAGE
1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