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12 17:2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导言
分析:
战争

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
雅尔塔体系
没有带来永久和平
孕育战争
(强权政治、带来一定的和平)
战争

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
十月革命
20世纪
世界现代史开端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殖民体系瓦解

14课
第一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文结构:
第一目
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第二目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三目
一战后的国际的国际秩序
(背景)
(过程)(影响)
和会:唇枪剑影
(1914——1918

(1918——1922)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产物
战后国际秩序是列强重新支配世界的结果
战场:血溅尸飞
平衡
失衡
战争
秩序
美西战争——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场帝国主义性质战争
拉开了帝国主义时代更大规模战争序幕
古巴
波多黎各
菲律宾
关岛
课本导入: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史料阅读:
1897年,英国杂志《星期六评论》谈到英德矛盾的尖锐化时说:
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商……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里都彼此竞争。无数小冲突会成为大战的借口,总有一天世界上会发生这种大战。……过去,各国为争夺某一城市或某种遗产而厮杀若干年,难道现在它们不应该为每年五十亿英镑的商业收入而从事战争吗?
项 目




187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
3
2
4
1870-1913年工业增速(倍数)
1.3
4.6
1.9
8.1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2
5
1、战争原因:
1)
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2)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不平衡,引起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斗争。
(根本原因)

巴尔干问题
突尼斯问题





世界市场
、殖民地问题
巴尔干问题
普法战争后果
1882
1879
1904
1907
协约国
同盟国
1892
1882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1、战争原因:
(3)20世纪初,欧洲形成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两大军事集团竞相扩军备战,国际局势日益紧张。

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大战一触即发。
性质:
影响: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1、战争原因:
(3)20世纪初,欧洲形成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两大军事集团竞相扩军备战,国际局势日益紧张。



奥匈

普林西普
我们要消灭祖国的敌人!
斐迪南皇储
、索菲亚王王妃
正义性战争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2.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1914.6.28)
(德意志皇帝)
茜茜公主
(伊丽莎白皇后)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
(奥地利国王
奥匈帝国皇帝)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正式向萨尔维亚宣战,德国支持奥匈对塞尔维亚宣战。此后,德、俄、法、英相继参战,大战全面爆发。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3、战争爆发
这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时间
战线
交战
双方
战争
阶段
战役
1914.7-1918.11
西线
东线
南线
英法—德
俄—德奥
俄—奥
第一阶段
(1914年)
第二阶段
(1915-1916)
第三阶段
(1917-1918)
马恩河战役(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
凡尔登战役
(伤亡惨重、“凡尔登绞肉机”)
索姆河战役(伤亡惨重,“索姆河地狱”)
日德兰海战(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意大利加入协约国
美国、中国参战(以工代战)
俄国十月革命后退出战争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决定性战场)
1、过程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1988年,法国政府为第一个华人社区树立的纪念牌
比利时一战
战场落成的华工纪念雕像
1、过程
一战华工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2、影响
直接或间接卷入战争的国家达33个,造成1000万人死亡,2000万人受伤,战火影响的人口达15亿,直接经济损失达2700亿美元
威尔逊要求公正和平的号召,同样得到了无数外国人的支持。于是,总统带着和平使者的冠名前往……
—-托冯斯·帕特森《美国外交政策》
一战墓地
佩戴防毒面具的英国士兵
1.一战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2.改变帝国主义力量对比,美日实力增强,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开始改变。
3.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4.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人们的观念,战后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2、影响
为什么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
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1)从战争的定义看,帝国主义战争是指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瓜分世界、争夺霸权而进行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好符合此定义。
(2)从战争的起因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发动的,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
(3)从战争的进程看,帝国主义各国为了实现自己的战争目标进行了长期残酷的争夺,这显示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侵略性质。
(4)从战争的结果看,战胜国对战败国进行了瓜分或掠夺,巴黎和会便是战胜国之间的分赃会议。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2、影响
思考点:
三、一战的影响——战后国际秩序的建构
国际秩序是指在一定世界格局基础上形成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通常包括国际规则、国际协议、国际惯例和国际组织等。
战后国际秩序的建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国际会议
重要条约
国际组织
巴黎和会(1919)华盛顿会议(1921-1922)
《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九国公约》等
国际联盟(1920年)
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
三、一战的影响——战后国际秩序的建构
国际联盟
性质:
宗旨:
评价: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
(1)国联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使其失去了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
(2)英法则将国联作为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
(3)国联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国联徽标(1920-1946)
学思之窗
《国际联盟盟约》(1919年6月28日)第二十二条
(一)凡殖民地及领土于此次战争之后不复属于从前统治该地之各国,而其居民尚不克(不克:不能)于今世特别困难状况之下实行自治,则应适用于下列之原则:即将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视为文明之神圣任务,此项任务之履行应载入本盟约。
(二)实现此项原则之最妥善方法,莫如将此种人民之保佐(保佐:保护)委诸各种资源上、经济上或地理上足以承担此责任且乐于加以接受之各先进国,该国即以受任统治之资格为联盟施行此项保佐。
(三)委任统治之性质应依该地人民发展之程度、领土之地势、经济之状况及其他类似地形之情形而区别之。
——王铁崖、田如萱编《国际法资料选编》
你如何认识国联的委任统治制度?
委任统治制度是帝国主义战胜国所建立的通过国际联盟对战败国的殖民地进行再分割和统治的一种制度。
这种制度比原来的殖民统治有所进步,但是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仍然有殖民统治的烙印。
思考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怎样体现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的特征?
(1)帝国主义战争本身是非正义的战争;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战胜国强加给战败国的“强制的和平”;
(3)《凡尔赛条约》中对战败国严惩、对中国山东主权的不公正处理;
华盛顿会议对中国问题的处理;国联的委任统治制度等条款都体现
了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特征。
三、一战的影响——战后国际秩序的建构
列宁称“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
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曾把凡尔赛体系称为“胜利者的蠢事”
谈谈对上述观点的认识?
过份宰割德国种下了德国民族复仇的种子,激化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凡尔赛条约》: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无法长久维持世界和平,
只是暂时缓解了旧有的矛盾。
问题
探究:
三、一战的影响——战后国际秩序的建构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一战的背景
一战的进程
一战的影响:
国际联盟
总结:
1、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
2、导火线:
3、性质:
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战争
1、爆发:
2、时间:
3、过程: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萨尔维亚宣战。
1914--1918
三条战线、三个阶段、特点
构建战后
国际秩序
国际会议:
重要条约:
国际组织: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
没有带来真正和平,反而孕育另一场大战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