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5. 1《老子》四章 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5. 1《老子》四章 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12 15:56: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老子》四章
万经之王
高二年级
赵新
《道德经》
It’s
me
学习目标与任务
体会文章内容所蕴含的丰富内涵。
结合文章分析老子处事之道。
朗读文章,分析老子行文特点。
理解传承价值,体味为人处事的道理。
作者简介
老子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史记》等记载老子出生于陈国
。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
作者简介
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
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
文意
疏通
三十辐共一毂,
当其无,
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
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共:共同占有。
毂:车轮的中心部分。
当:有,只有
其:代词,代车毂
无:车毂中空的地方
用:功用
埏埴:柔和粘土
以为:为,制作
户牖:窗户
以为:以,来,为,建造
其:房屋
之:代车子,器皿
以为:把,作为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总结了日常生活当中“有”和“无”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的关系。
有无是相生的,又是相对的。
两者缺一不可,
无成就了有。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
企:踮着脚跟
是:意动,以-为是
伐:自我夸耀
长:长久
赘:肉瘤
物:众人,人们
或:有的
恶:厌恶
处:做。为
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自逞已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的不能做众人之长。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瘤。因为它们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
生活中的矛盾对立项如和辩证把握和持守。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强:尽力,竭力
自胜:宾前,战胜自己
强行:古今异义,
强劲,奋进
所:地方位置
寿:名次-形容词,长寿
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
个人修养
自我设计
主张:
自知之明,经常反思,不断战胜自己的弱点。
抑制贪欲,坚守本分,一心一意的追求自己追求的东西。
其安易持,
其未兆易谋;
其脆易泮,
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
治之于未乱。
其脆易泮:泮,散,解。物品脆弱就容易消解。
于未有:状语后置要在还没出现问题的时候解决问题。
局面安定时容易保持和维护,事变没有出现迹象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
事情在安稳的时候,
还没有出现征兆的时候,容易控制。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毫末:细小的萌芽。
于:介词,从
于毫末:状后
累:通假字,土筐。
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有所作为的将会招致失败,有所执着的将会遭受损害。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所以也不遭受损害。
注意积累
始终如一
坚持到底
民之从事,
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
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
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从事:做事
于:在
几成:接近成功
败:使动用法,
使--失败
慎:慎重对待
欲不欲:以不欲为欲
学不学:以不学为学
复:弥补,补救
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因此,有道的圣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货物,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这样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
重在观察
重在积累
重在善始善终
语言积累
1、通假字
(1)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通蔂,土筐
(2)其脆易泮:通判,分离
(3)自见者不明:通现,表现
(4)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行同形
2、古今异义:
(1)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古义:踮起脚跟,脚尖着地
今义:企图
(2)民之从事:
古义:行事,做事
今义:投身到事业中去
2、古今异义:
(3)跨者不行
古义:走不远
今义:不可以
(4)强行者有志
古义:强劲奋进
今义:强制进行
(5)自矜者不长
古义:长久,也说尊重
今义:描述长度,与“短”相对,长官,领导
3、一词多义:
(1)是
(2)以为
(3)当
自是者不彰:以......为是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代词,这
不知木兰是女郎:判断动词,是
埏埴以为器:把......制成
他日闻钟,以为日也:动词,认为
当其无,有车之用:有,只有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对等,比得上
当是时,楚兵冠诸侯:在
郡之贤大夫请于当道:主持
犯法当死:判罪
4、词类活用
(1)常于几成而败之:使动用法,使......失败
(2)慎终如始:形容词作动词,慎重对待
5、文言文句式
(1)于未有:状语后置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状语后置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