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12 16:0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郭沫若
导入:
提到中国现代文学,就绕不开“鲁郭茅巴老曹”这几个作家,你知道他们分别是谁吗?
他们是:
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和曹禺
这六个人有年龄跨度,也有文体涵盖,在各自领域都有突出贡献,有些还是全才,他们被视为重要作家本身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同学初中以来学过的很多经典文本都出自他们之手。但现在我们对现代文学的认识深入了,只靠这六个人显然无法囊括五彩斑斓的文学世界,因此这样的提法也少了。
我们可以看到,这六个人之中,郭沫若排在第二位,这和他49年之后的政治地位不能说没有关系,但是他在文学史上确实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学常识
郭沫若作品主要是新诗,这也被视为他在文学史
上成就和贡献最高的方面。其实,他可以算得上是一
个传奇人物。
他出生于四川乐山,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却对
时代剧变极为敏锐。1914年负笈日本,学的是医学,
后来弃医从文,这一点和鲁迅很类似。他是一个生命
活力极强的人,在文学创造之馀,他几乎在零基础的情况下开始研究刚引起学术界关注不久的甲骨文字,却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来名列“甲骨四堂”之一,他们分别是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
知识卡片
作者介绍: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幼名文豹,原名开贞,字鼎堂,号尚武,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从1926年参加北伐,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学术著作,1958年9月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主编组品有《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1952年4月9日郭沫若获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
初中教材中选了《天上的街市》这首作品它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都收入了作者的第一部诗集《女神》: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天上的街市》写于1921年10月24日,和课文中的这首《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相比,虽然浪漫的想象是本色没有改变,感情的激烈程度显然降低了不少。
两年前稍早的时候,作者在日本写下了《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作品,发表在次年一月的《时事新报》的副刊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知识卡片:新诗
新诗,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
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诗歌(包括诗、赋、词、曲等)曾取得很高的成就。但到了近代,古典诗歌的创作逐渐走向僵化,"滥调套语"充斥,"无病呻吟"的倾向相当普遍,古典诗歌所使用的词汇与现代口语严重脱节,它在形式上(包括章法句式、对仗用典以及平仄韵律上)的种种严格限制,对诗歌表现不断变化而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表达人们真实的思想感情,造成极大的束缚。因此,新诗革命成了"五四"新文学运动最先开始的、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整体感知
写作背景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写于1919年9、10月间。其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于是,在诗人的笔下出现了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于是诗人写下这首对于力的赞歌,正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五四运动爆发时,郭沫若在日本,他对此很是激动,据说这首作品是在日本的博多湾目睹海浪排空的壮美景象后写下的。
“北冰洋、太平洋、地球”,这些无疑都是传统诗歌中没有的知识,而作者将它们罗致入诗,这就是一种大胆创新。他的视野已经突破了传统中国的范围,达到了整个地球、整个宇宙的宽度,这在当时无疑是难能可贵的,也使郭沫若的诗对怀有理想憧憬未来的青年人特别有影响力。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怎么读,怎么理解?
放号(hào)。“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一个祈使句,“立”是一个动词,“在地球边上”点明地点,“放号”的意思是“吹响号角”。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表面意思是站在地球的边上吹响号角,直接发出呼唤。
有感情地课文: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郭沫若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内容赏析
全诗7节,都涉及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意象:白云、北冰洋、太平洋、洪涛、我、力
特点:宏大、阔远、雄奇、气势磅礴
思考:作者喊出:“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要“毁坏”什么?要“创造”什么?要“努力”什么?
明确:“毁坏”,要破坏旧世界,冲破黑暗牢笼,荡涤污泥浊水!
“创造”,要建设一个新世界。
“毁坏”与“创造”需要以人的热情和伟力而完成,“不断的努力”是成功的希望所在。
白云怒涌
毁坏
洪涛滚滚
赞美


这首诗一方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客观描写,展示了大自然壮丽的特征,另一方面,抒发自己“毁坏”“创造”“努力”的主观感受,和对“力”的赞美。以写景为基础,再展开想像。
创造
努力
创造
努力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传统文学中闲适安静的白云在郭沫若的新诗里,恰形成一种强烈的紧张与不安。看似写云,其实暗示同样波涛如怒的大海。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这句话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作者要借此表达什么?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的下句就感慨太平洋的力量雄强到要“把地球推倒”,这种夸张不难理解,但背后的隐喻我们要加以注意。
这种要把地球都推倒的力量之所以得到作者的赞美,与作者对这个全新时代的期待有关,他敏锐地感受到这个时代需要一种冲决一切的巨大力量去摧毁旧有的、固有的一切。
将“怒涌”换成“翻涌”好不好?
明确:不好。“怒”字更能体现白云如海中波涛一般翻滚,不仅具有动态感,而且显得力量巨大,有强大的能量蕴含于其中。而“翻涌”只显出了动态感,缺乏力量感。
诗人开始呼号创造的伟力,他要将这伟力汇入所有的艺术之中,诗人相信力的艺术将改变世界的面目。
主旨感悟
诗中描绘的滚滚洪涛的景象有何象征意义?
写这首诗的时候,诗人正在日本留学,五四运动所产生的伟大力波越过太平洋,直接震到了时刻感应着时代脉搏的郭沫若,使他得到了纵横挥写的创作契机,诗中描绘的滚滚洪涛的景象,正是“五四运动”巨大声势的象征,也是世界潮流的大工业生产规模的具体象征。
如何看待作者描绘的这一幅图景?
这是一幅惊心动魄的力的画图,力的颂歌。
你觉得本诗的主体形象是谁?为什么?
主体形象是横跨两大洋的巨人,其实就是诗人的自我形象。他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宇的号角。他的号角声声在欢呼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欢呼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欢呼来自空间各个方向的滚滚洪涛。排山倒海般的洪涛既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又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力。
怎样理解“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这几句话?
作者用排比的句式,极力表达对力的歌颂和赞美,诗人从多角度描绘了力的内涵,强调色彩,突出形态,体现其神韵,反映其节奏,多层面感受力和美。诗人尽情歌颂的力,其实正是五四时期的那种时代精神的特征。
这首诗是侧重写景,还是抒情?
(一)侧重于写景,充分展现了大自然宏伟壮丽的图景。诗人热爱大自然、在诗人的眼中,"无限的大自然”到处都是生命的光波,到处都是新鲜的情调,到处都是诗,到处都是笑”(《光海》)。这首诗描绘的北冰洋的白云、太平洋的洪涛,完分表现出大自然的雄奇、瑰丽、博大,气势磅礴。
(二)侧重于抒情,热情讴歌了“五四”精神。在这首诗中,诗人主张破旧立新。“不断的毁坏”是毁坏旧世界、旧文化,“不断的创造”是创造新世界、新文化。诗中对“力”的歌颂,表现出一种勇敢进取、积极创造的奋发昂扬精神和热烈向往、执着追求的进取精神。诗人用自己的全部生命去歌领时代精神,这种歌颂是全身心的,激情澎湃的,不可抑止的。
分析文本特色:
(1)运用排比的句式,热烈歌颂了“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的力量,反映了“五四”时期人民那种奋起直追、高扬个性、改变国家现状的强烈愿望,具有振聋发聩的艺术力量。
提示:可从修辞方面、词语选用、句式等方面思考。
(2)运用叠词“啊啊”,运用“力哟!力哟!"这一反复手法,直抒胸臆,抒写对“力”的赞叹,增强艺术感染力。
(3)诗歌运用了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全诗更加形象、感人。
(4)句式自由,节奏鲜明。《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一首自由体新诗。这首诗采用了不受東缚的自由句式,具有极为鲜明、强烈的节奏感。诗中最短的诗句只有两个字,最长的诗句则达20字以上。长短向式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自由、奔放没有约束,但是全诗的节奏却非常鲜明,这种内在的旋律用诗人自己的话说便是“情绪的自然消涨”。这首诗的节奏犹如时代的鼓点,急促、紧凑、有力。
诗歌极力歌颂一种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是很复杂的,它要“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显然,海水的力量已经被作者转换为一种社会力量,它要毁坏过去,创造未来,并且是持续不断地进行着。
这首诗堪称为郭沫若早期“火山爆发式”的诗歌代表作之一,从其诗歌中最能感受到'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读这样的诗,会感到作者就站在我们面前,他的火热赤诚的心,澎湃激扬的热情,一下子就把读者全部感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