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尖子生课时同步练习(教师版)
一、选择题
1.(2021年湖北宜昌中考真题)今日大部分欧洲国徽的双头鹰都是源自拜占庭帝国的国徽版本,如俄罗斯、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的国徽图案与拜占庭帝国的徽章图案有共同的元素一双头鹰标识(见下组图)。这表明拜占庭文化
A.对俄罗斯和东欧国家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B.起源于俄罗斯和东欧文化
C.孕育了阿拉伯文化
D.为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营养
【答案】A
【详解】
根据“欧洲国徽的双头鹰都是源自拜占庭帝国的国徽版本”说明拜占庭文化对俄罗斯、东欧国家产生了重大英雄。A正确;拜占庭是东罗马帝国,脱胎于罗马文化。B错误;材料中没体现出拜占庭文化对阿拉伯文化、西欧文艺复兴的影响。CD错误。综上故选A。
2.(2021年连云港中考真题)“由于罗马社会陷入危机,为了将反映本阶级意志的现行法律固定下来,借以维护和巩固自身地位,因此组织编纂了《查士丁尼法典》。”由此可知该法典编纂的目的是
A.推动法治社会的建设
B.稳固帝国社会秩序
C.改善奴隶的社会地位
D.确立后世立法规范
【答案】B
【详解】
根据“由于罗马社会陷入危机,为了将反映本阶级意志的现行法律固定下来,借以维护和巩固自身地位”可知《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是为了稳固帝国社会秩序,故选B;综上所述可知ACD与题意不符,排除。
3.(2021年山东东营中考真题)世界古代史上曾出现多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其中,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著,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它”是
A.罗马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答案】B
【详解】
根据所学,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和西亚、北非等地的文化兼收并蓄,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9世纪时拜占庭教士创造的西里尔字母是后来俄罗斯、塞尔维亚等民族的字母的起源。故B项正确;;ACD项都与材料信息无关,故错误。综上故选B。
4.(2021年陕西中考真题)"由于它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整的法典,因此它不仅成为拜占庭帝国此后历代皇帝编纂法典的依据和蓝本,而且成为欧洲各国的法律范本”。该法典是
A.《独立宣言》
B.《权利法案》
C.《拿破仑法典》
D.《罗马民法大全》
【答案】D
【详解】
根据材料“它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整的法典,因此它不仅成为拜占庭帝国此后历代皇帝编纂法典的依据和蓝本,而且成为欧洲各国的法律范本”及所学知识可知,“这部法律文献”是《罗马民法大全》。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罗马民法大全》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故选D;ABC的颁布都是在拜占庭帝国灭亡以后,排除。
5.(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在5至11世纪之间,与拜占庭帝国相比,西方是原始的、无足轻重的,但是,在这几个世纪中,西方正在为一个新文明奠定基础,而拜占庭却在靠其辉煌的,然又令人无法忍受的遗产生存。直到其1453年声誉扫地、不可避免地灭亡为止。作者认为拜占庭文化的特点是
A.兼收并蓄
B.承前启后
C.守旧保守
D.野蛮落后
【答案】C
【详解】拜占庭文化是欧洲中古文化的明珠,是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西方文化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继住开来的作用。材料中“拜占庭却在靠其辉煌的,然又令人无法忍受的遗产生存。直到其1453年声誉扫地、不可避免地灭亡为止”说明拜占庭文化没有及时更新,导致衰败。这体现出拜占庭文化守旧保守的特点,故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出拜占庭文化兼收并蓄的特点,排除A;材料也不能说明拜占庭文化承前启后的特点,排除B;野蛮落后也不符合材料中拜占庭文化的特点,排除D。故选C。
6.(2021年贵州安顺中考真题)“继续承认奴隶制,但是,规定教、俗各界释放奴隶,改善奴隶地位,承认奴隶具有人的地位”是对《罗马民法大全》的评价。这一评价旨在强调《罗马民法大全》具有
A.保守性
B.残酷性
C.进步性
D.滞后性
【答案】C
【详解】
《罗马民法大全》虽然继续承认奴隶制,但是,主张改善奴隶地位,承认奴隶具有人的地位,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具有进步性,故选C,排除AD;《罗马民法大全》规定教、俗各界释放奴隶,改善奴隶地位,承认奴隶具有人的地位,无法体现其具有残酷性,排除B。
7.(2021·山东潍坊市·九年级期末)古代有一个欧洲帝国,国运延续千年之久,其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哲学思想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这个帝国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奥斯曼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法兰克王国
【答案】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国运延续千年之久。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和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选项C符合题意;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建立亚历山大帝国,A排除;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B排除;481年,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D排除。故选C。
8.(2021年内蒙古包头、巴彦淖尔中考真题)拜占庭帝国时期,包括《查士丁尼法典》在内的一系列法律文献规定了公民之间的各种法律关系。据此可知,拜占庭帝国
A.注重依法稳固统治
B.维护奴隶阶级的利益
C.学习雅典民主政治
D.否定《十二铜表法》
【答案】A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系列法律文献”可知,这体现出拜占庭帝国有注重依法稳固统治的倾向,故A符合题意;拜占庭帝国是封建专制帝国,拜占庭帝国的法律是对《十二铜表法》的继承和发展,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9.(2021年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法学方面的成就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小朱同学整理了有关罗马法制建设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罗马民法大全》集中了古罗马帝国全部法律条文
B.《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C.《查士丁尼法典》是《罗马民法大全》中的一部分,但不是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汇编
D.《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答案】A
【详解】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民法大全》包括《査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但是并没有集中古罗马帝国全部法律条文。A符合题意;法学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B不合题意;《查士丁尼法典》是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而形成的。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汇编是《新法典》。C不符合题意;《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D不符合题意。综上故选A。
10.(2021年山东聊城中考真题)“所有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编撰的法典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现代的法典很大程度上可视作查士丁尼之不朽罗马法典的再次出版—它们只是与新的时代相适应了,并且穿上了新的语言学的外衣。”这段话讲述的主要是罗马法的
A.内容
B.性质
C.影响
D.缺陷
【答案】C
【详解】
题干的“现代的法典很大程度上可视作查士丁尼之不朽罗马法典的再次出版—它们只是与新的时代相适应了,并且穿上了新的语言学的外衣。”表明现代的法典深受罗马法典的影响,由此可知,罗马法影响深远。故C符合题意;罗马法的内容、性质、缺陷在题干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ABD。故选C。
11.(2020年广西梧州)下图是小明学习世界古代某一部法律文献时制作的知识卡片。请判断,他学习的是
《权利法案》
B.《拿破仑法典》
C.《罗马民法大全》
D.《汉谟拉比法典》
【答案】C
【解析】依据卡片信息“公元6世纪二十年代”“承认奴隶制”“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等可知与之相关的是《罗马民法大全》,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或拜占庭帝国)皇帝后,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编纂了《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罗马民法大全》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C正确;《权利法案》颁布于1689年,确立了英国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A排除;《拿破仑法典》颁布于19世纪初期,为资本主义社会确立了立法规范,B排除;《汉谟拉比法典》颁布于公元前18世纪,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D排除。故选C。
12.(2020年四川攀枝花)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奴隶地位,对财产、债务、契约关系作出明确规定,奠定欧洲民法基础的是
A.《罗马民法大全》
B.《法学汇篡》
C.《法理概要》
D.《查士丁尼法典》
【答案】A
【解析】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同时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后来,查士丁尼又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罗马民法大全》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11世纪末期,《罗马民法大全》的手抄本在意大利被发现,西欧开始对《罗马民法大全》进行研究。《罗马民法大全》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选项A符合题意,排除BCD。
13.(2020年新疆)下列对《封建时代的欧洲》相关内容的表述,连线正确的是
A.
中世纪城市——完全摆脱了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B.
庄园法庭——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C.
大学的兴起——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D.
《查士丁尼法典》——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C正确;中世纪城市并不能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城市贵族一般也是国王的支持者,故“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排除A;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不是庄园法庭,排除B;《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不是《查士丁尼法典》,排除D。故选C。
14.(2020年辽宁丹东)如图是《罗马民法大全》体系结构图,其中①应该是
《和平法令》
B.《汉谟拉比法典》
C.《查士丁尼法典》
D.《十二铜表法》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罗马民法大全》由《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篡》《法理概要》《新法典》组成,故C符合题意;《和平法令》是十月革命后颁布的法令,故A不符合题意;《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两河流域的文明代表,故B不符合题意;《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5.(2020年湖南张家界)“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延续时间达一千多年之久,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为文艺复兴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的大帝国是
A.罗马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东部形成了拜占庭帝国,它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延续时间达一千多年之久,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为文艺复兴了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故B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阿拉伯帝国创造了伊斯兰文明,对后世影响深远,故C不符合题意;亚历山大帝国是奴隶制军事帝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材料题
16.罗马法是古罗马人留给世界的政治文明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耶林《罗马法精神》
材料二: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国,这样无论在战争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查士丁尼》
材料三: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起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
——《民法大全》
材料四;近代时期,资产阶级根据罗马法中的思想,制定出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他们还利用和发展了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利武器。……英语国家的法律也吸取了罗马法中的不少因素,如契约、债务和继承制度等;西方国家的某些司法原则,也起源于罗马法。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法中第一部成文法律并进行简单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查士丁尼制定法律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出罗马法有何局限性?
(4)根据材料四概括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1)《十二铜表法》、评价: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3)罗马法体现了奴隶主的意志和要求,其实质是维护少数奴隶主利益的工具,并不能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对近代欧美的立法和司法产生重要影响;推翻封建统治,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武器。
【解析】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罗马帝国……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可知,它的第一部成文法是《十二铜表法》;它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皇帝的威严光荣……须用法律来巩国……”可知,查士丁尼制定法律的目的是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法官……担保……律师”可知,它的局限性在于,罗马法体现了奴隶主的意志和要求,其实质是维护少数奴隶主利益的工具,并不能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根据所学和材料四“……资产阶级……利用和发展了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利武器……”可知,对近代欧美的立法和司法产生重要影响;推翻封建统治,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武器。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9世纪初至11世纪初,拜占廷帝国臻于极盛。阿拉伯作家描写拜占廷的手工艺品时写到:只有中国的工艺品能与之相媲美。同时,自欧亚大陆各地区经由君士坦丁堡的大量货物非常多,它们是黑海地区的奴隶和盐,印度的调味品、香料和宝石,埃及的纸莎草和粮食,中国的丝绸和瓷器以及西方的银、熟铁产品、亚麻布、棉花和毛织品。拜占廷的这段显赫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君士坦丁堡地处欧亚两洲之间的有利位置。
材料二
1453年,20万大军围攻拜占廷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处在风雨飘摇中的拜占廷帝国无力抵抗。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苦战了53天,最后灭亡。
材料三
拜占廷明显缺乏古典时期雅典的生气和光辉,尽管相比之下,后者在领土和年代上显得微不足道。原因是拜占廷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这并不是说它静止不变。它自始至终都在使自己适应时代和环境的变化。但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它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领袖人物——行政官员、军事将领、学者和神学家,但由于处在上述环境之中,他们很少有人真正具有创造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八卷
(1)阅读材料一,归纳拜占廷帝国繁盛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材料分析其繁盛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哪个国家的大军进攻拜占廷帝国?
(3)结合材料三,分析拜占廷帝国从繁盛到灭亡,原因有哪些?
(4)拜占廷帝国的命运告诉我们什么?
【答案】(1)商贸兴旺,手工业发达。最重要因素是君士坦丁堡地处欧亚两洲之间的有利位置。
(2)奥斯曼土耳其。
(3)拜占廷帝国封闭保守,故步自封,不肯吸收其他文明的先进成果,看重对旧传统的保存;又由于频频用兵,导致民穷财尽;在以后几个世纪中,内忧外患接踵而至,国力日渐衰落。
(4)告诉我们: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一个国家或民族,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解析】
(1)依据材料一“有中国的工艺品能与之相媲美。同时,自欧亚大陆各地区经由君士坦丁堡的大量货物非常多,它们是黑海地区的奴隶和盐,印度的调味品、香料和宝石,埃及的纸莎草和粮食,中国的丝绸和瓷器以及西方的银、熟铁产品、亚麻布、棉花和毛织品”的信息可知,拜占廷帝国繁盛表现在商贸兴旺,手工业发;结合材料“拜占廷的这段显赫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君士坦丁堡地处欧亚两洲之间的有利位置”的信息可知,君士坦丁堡地处欧亚两洲之间的有利位置是其繁盛的最重要的因素.
(2)依据材料二“1453年,20万大军围攻拜占廷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3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国家在西亚兴起,奥斯曼土耳其积极向外扩张,先占领小亚细亚,又渗入巴尔干半岛,矛头直指已经没落的拜占庭帝国,15世纪中期,君士坦丁堡被土军攻陷,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拜占庭帝国终于灭亡。
(3)结合材料三“原因是拜占廷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这并不是说它静止不变。它自始至终都在使自己适应时代和环境的变化。但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和“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拜占廷帝国封闭保守,故步自封,不肯吸收其他文明的先进成果,看重对旧传统的保存;又由于频频用兵,导致民穷财尽;在以后几个世纪中,内忧外患接踵而至,国力日渐衰落,最终导致拜占廷帝国从繁盛到灭亡。
(4)通过拜占廷帝国的命运,我们能够感受到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一个国家或民族,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流,善于学习,不要墨守成规,一成不变,才能促进国家发展进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尖子生课时同步练习(学生版)
一、选择题
1.(2021年湖北宜昌中考真题)今日大部分欧洲国徽的双头鹰都是源自拜占庭帝国的国徽版本,如俄罗斯、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的国徽图案与拜占庭帝国的徽章图案有共同的元素一双头鹰标识(见下组图)。这表明拜占庭文化
A.对俄罗斯和东欧国家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B.起源于俄罗斯和东欧文化
C.孕育了阿拉伯文化
D.为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营养
2.(2021年连云港中考真题)“由于罗马社会陷入危机,为了将反映本阶级意志的现行法律固定下来,借以维护和巩固自身地位,因此组织编纂了《查士丁尼法典》。”由此可知该法典编纂的目的是
A.推动法治社会的建设
B.稳固帝国社会秩序
C.改善奴隶的社会地位
D.确立后世立法规范
3.(2021年山东东营中考真题)世界古代史上曾出现多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其中,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著,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它”是
A.罗马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4.(2021年陕西中考真题)"由于它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整的法典,因此它不仅成为拜占庭帝国此后历代皇帝编纂法典的依据和蓝本,而且成为欧洲各国的法律范本”。该法典是
A.《独立宣言》
B.《权利法案》
C.《拿破仑法典》
D.《罗马民法大全》
5.(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在5至11世纪之间,与拜占庭帝国相比,西方是原始的、无足轻重的,但是,在这几个世纪中,西方正在为一个新文明奠定基础,而拜占庭却在靠其辉煌的,然又令人无法忍受的遗产生存。直到其1453年声誉扫地、不可避免地灭亡为止。作者认为拜占庭文化的特点是
A.兼收并蓄
B.承前启后
C.守旧保守
D.野蛮落后
6.(2021年贵州安顺中考真题)“继续承认奴隶制,但是,规定教、俗各界释放奴隶,改善奴隶地位,承认奴隶具有人的地位”是对《罗马民法大全》的评价。这一评价旨在强调《罗马民法大全》具有
A.保守性
B.残酷性
C.进步性
D.滞后性
7.(2021·山东潍坊市·九年级期末)古代有一个欧洲帝国,国运延续千年之久,其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哲学思想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这个帝国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奥斯曼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法兰克王国
8.(2021年内蒙古包头、巴彦淖尔中考真题)拜占庭帝国时期,包括《查士丁尼法典》在内的一系列法律文献规定了公民之间的各种法律关系。据此可知,拜占庭帝国
A.注重依法稳固统治
B.维护奴隶阶级的利益
C.学习雅典民主政治
D.否定《十二铜表法》
9.(2021年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法学方面的成就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小朱同学整理了有关罗马法制建设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罗马民法大全》集中了古罗马帝国全部法律条文
B.《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C.《查士丁尼法典》是《罗马民法大全》中的一部分,但不是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汇编
D.《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10.(2021年山东聊城中考真题)“所有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编撰的法典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现代的法典很大程度上可视作查士丁尼之不朽罗马法典的再次出版—它们只是与新的时代相适应了,并且穿上了新的语言学的外衣。”这段话讲述的主要是罗马法的
A.内容
B.性质
C.影响
D.缺陷
11.(2020年广西梧州)下图是小明学习世界古代某一部法律文献时制作的知识卡片。请判断,他学习的是
《权利法案》
B.《拿破仑法典》
C.《罗马民法大全》
D.《汉谟拉比法典》
12.(2020年四川攀枝花)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奴隶地位,对财产、债务、契约关系作出明确规定,奠定欧洲民法基础的是
A.《罗马民法大全》
B.《法学汇篡》
C.《法理概要》
D.《查士丁尼法典》
13.(2020年新疆)下列对《封建时代的欧洲》相关内容的表述,连线正确的是
A.
中世纪城市——完全摆脱了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B.
庄园法庭——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C.
大学的兴起——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D.
《查士丁尼法典》——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14.(2020年辽宁丹东)如图是《罗马民法大全》体系结构图,其中①应该是
《和平法令》
B.《汉谟拉比法典》
C.《查士丁尼法典》
D.《十二铜表法》
15.(2020年湖南张家界)“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延续时间达一千多年之久,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为文艺复兴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的大帝国是
A.罗马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材料题
16.罗马法是古罗马人留给世界的政治文明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耶林《罗马法精神》
材料二: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国,这样无论在战争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查士丁尼》
材料三: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起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
——《民法大全》
材料四;近代时期,资产阶级根据罗马法中的思想,制定出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他们还利用和发展了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利武器。……英语国家的法律也吸取了罗马法中的不少因素,如契约、债务和继承制度等;西方国家的某些司法原则,也起源于罗马法。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法中第一部成文法律并进行简单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查士丁尼制定法律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出罗马法有何局限性?
(4)根据材料四概括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9世纪初至11世纪初,拜占廷帝国臻于极盛。阿拉伯作家描写拜占廷的手工艺品时写到:只有中国的工艺品能与之相媲美。同时,自欧亚大陆各地区经由君士坦丁堡的大量货物非常多,它们是黑海地区的奴隶和盐,印度的调味品、香料和宝石,埃及的纸莎草和粮食,中国的丝绸和瓷器以及西方的银、熟铁产品、亚麻布、棉花和毛织品。拜占廷的这段显赫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君士坦丁堡地处欧亚两洲之间的有利位置。
材料二
1453年,20万大军围攻拜占廷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处在风雨飘摇中的拜占廷帝国无力抵抗。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苦战了53天,最后灭亡。
材料三
拜占廷明显缺乏古典时期雅典的生气和光辉,尽管相比之下,后者在领土和年代上显得微不足道。原因是拜占廷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这并不是说它静止不变。它自始至终都在使自己适应时代和环境的变化。但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它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领袖人物——行政官员、军事将领、学者和神学家,但由于处在上述环境之中,他们很少有人真正具有创造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八卷
(1)阅读材料一,归纳拜占廷帝国繁盛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材料分析其繁盛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哪个国家的大军进攻拜占廷帝国?
(3)结合材料三,分析拜占廷帝国从繁盛到灭亡,原因有哪些?
(4)拜占廷帝国的命运告诉我们什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