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跟踪训练
一、单项选择(下列各题中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汽车从立交桥顶上向下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s内通过2m、第2s内通过4m、第3s内通过6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2s内的平均速度是4m/s B.第2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C.后2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D.后2s内的平均速度是4m/s
2.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移—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
A.在时刻t1,a、b两车运动方向相同
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的大
3.把一辆汽车的启动过程简化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3s末的速度为
B.汽车前3s内的位移为4m
C.汽车第3s内的位移为9m
D.汽车第3s内的平均速度为
4.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着四个完全相同的木块,一粒子弹以水平速度v0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穿透第四个木块(即D位置)时速度恰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子弹从O运动到D全过程的平均速度等于B点的瞬时速度
B.子弹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变化量vA-vO=vB-vA=vC-vB=vD-vC相同
C.子弹到达各点的速率vO:vA:vB:vC=2:::1
D.子弹从进入每个木块到到达各点经历的时间tA:tB:tC:tD=1:::2
5.机动车在批量生产之前,要多次进行性能测试。某款新型农用车正在平直道路上进行投产前的测试。某时刻开始计时,该车的运动图像(图像,x为运动位移,t为运动时间)如图所示。关于该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车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B.此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
C.计时开始时,此车的速度为10m/s
D.此车将停在距出发点50m处
6.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像如图,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
B.在0 ~ 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
C.在t1 ~ 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
D.在t3 ~ 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非匀速直线运动
7.一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5s后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若再经过时间5s恰能回到出发点,则加速度大小a为( )
A. B. C. D.
8.如图所示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A、B两质点的x-t图象。由图可知( )
A.A出发时间比B早
B.B在t2时刻追上A,并在此后跑在A的前面
C.B开始运动的速度比A小,t2时刻后速度才大于A
D.A的速度始终比B大
9.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各物理量均用国际单位),则( )
A.第1s内的位移是5m 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
C.任意相邻的1s内位移差都是1m 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
10.某一列车,其首端从站台的A点出发到尾端完全出站都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站在站台上A点一侧的观察者,测得第1节车厢全部通过A点需要的时闻为t,假设每节车厢长度都相同,那么第3节车厢全部通过A点需要的时间为( )
A. B.t C.t D.t
11.某电梯上升运动的v-t图如图所示,从图象可知该电梯在全过程上升的高度是( )
A.0m B.27m C.39m D.45m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满足题意)
12.甲、乙两质点自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1 s末,两质点相遇
B.第2 s末,甲的加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C.第4 s末,两质点相距20 m
D.0~1 s内,两质点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13.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用来测量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方法是让“工”字形金属片自由下落通过光电门,测量挡光片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从而算出加速度。“工”字形金属片中间立柱长为h,上、下两块挡光片A、B足够窄,宽度均为d,挡光时间由跟光电门相连的数字计时器记录下来。若下挡光片B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1,上挡光片A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2,则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
A.t1B.B挡光片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
C.“工”字金属片下落的加速度
D.“工”字形金属片的加速度
14.如图所示为一物体的v-t图线,则由图可知,不正确的是( )
A.第二个4s内位移为零 B.6-8s内速度增大,加速度不变
C.6s末加速度为零 D.10s内位移为2m
15.甲、乙两汽车同时同地出发,甲车做匀速运动,乙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车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0 s时,乙车追上甲车
B.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 m/s2
C.t=10 s时,两车速度相同
D.t=5 s时,两车速度相同
16.下列关于直线运动的甲、乙、丙、丁四个图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所描述的物体在0~2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乙图中所描述的物体在0~t1时段通过的位移为x1
C.丙图中所描述的物体在t1~t2时段速度的变化量为a0(t2-t1)
D.若丁图中所描述的物体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该物体的加速度为4m/s2
17.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在t1到t2时间内( )
A.甲车运动方向有发生变化,而乙车没有
B.甲车的速度始终大于乙车的速度
C.甲车的平均速率大于乙车的平均速率
D.甲乙两车所经过的位移相等
18.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4t+4t2 (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A.在第1s内的位移大小是4m
B.前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12m/s
C.在任意相邻1s 内的位移差都是8m
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4m/s
19.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4s内与第2s内的位移之差是12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1s内的位移为3m B.第2s末的速度为12m/s
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m/s2 D.物体在第5s内的平均速度为27m/s
20.如图,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AB=3m,BC=4 m。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时间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求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B.可以求得CD=5 m
C.可求得OA之间的距离为3.125m D.可求得OA之间的距离为2m
三、综合计算题(要求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21.A、B两车在平直马路上同向行驶,从它们相遇时开始计时,此后它们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为xA=(4t+t2)m和xB=(10t-2t2)m。
(1)它们分别做什么运动?
(2)求A、B再次相遇的时间和位移大小;
(3)分别写出A、B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它们的v-t图像,并标出相关数据。
22.雨雪天气路面湿滑,给行车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保持安全车距显得尤为重要.通常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为1s(这段时间汽车仍保持原速运动)。晴天干燥沥青路面与车轮胎之间的摩擦因数为=0.6,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空气阻力。
(1)若晴天汽车在干燥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为30m/s,求行车的安全距离;
(2)若遇大雪天气,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将减小,且能见度较低,已知雨雪沥青路面与车轮胎之间的摩擦因数为0.2,此时的安全距离为35m,求汽车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
23.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即,在此后连续两个内物体通过的位移分别为6m和12m,求:
(1)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2)时物体的速度大小。
24.一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2m/s2,求:
(1)第3s末物体的速度v1多大?
(2)第5s初物体的速度v2多大?
(3)前4s 的位移x4多大?
(4)第4 s内的位移s多大?
参考答案
1.A
【解析】
第2s内的平均速度为
后2s内的平均速度为
故选A。
2.C
【解析】
ABC.图像的斜率表示速率,则b车速度先为正后为负,即先向正方向运动,后朝着负方向运动, b车图线斜率先减小后增大,则b车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而a车保持静止,则A、B错误,C正确;
D.曲线b在顶点处的斜率为零,即速度为零,所以b车的速率不是一直都比a车的大,D错误.
故选C。
3.D
【解析】
A.由速度公式可得,汽车3s末的速度为
A错误;
B.由位移公式可得,汽车前3s内的位移为
B错误;
C.汽车前2s内的位移为
故汽车第3s内的位移为5m,C错误;
D.汽车第3s内的平均速度为
D正确。
故选D。
4.C
【解析】
A.设每一个木块厚度为d,子弹从O运动到D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经过B点的瞬时速度为vB,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
对比可得
A错误;
B.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相同位移的时间比为
可知,穿过每一个木块所用时间不同,由
可知,穿过每一个木块的速度变化量不同,B错误;
C.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得,经过各点的速度分别为
联立解得
vO:vA:vB:vC=2:::1
C正确;
D.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反向看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结合B的解析可得,子弹从进入每个木块到到达各点经历的时间之比为
tA:tB:tC:tD=
D错误。
故选C。
5.C
【解析】
A.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
得
即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所以由图像可知机动车做匀减速运动,选项A错误;
BC.将坐标(1,9)和(2,19)代入
解得
,
选项B错误,C正确;
D.停车时机动车速度减为0,由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
,
联立解得
,
选项D错误。
故选C。
6.B
【解析】
A.速度—时间图像中图线的切线斜率表示加速度,在t1时刻,虚线的斜率要比实线小,意味着虚线反映的加速度要比实线小,A错误;
B.在0 ~ t1时间内,虚线段对应的面积大,即位移大,所以平均速度大,B正确;
C.在t1 ~ t2时间内,虚线段对应的面积小,故位移也要比实线计算的小,C错误;
D.在t3 ~ t4时间内,虚线是水平的,速度不变,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D错误。
故选B。
7.C
【解析】
在5s末时,质点的速度
质点的位移
根据题意可知
解得
加速度大小
选项C正确。
故选C。
8.B
【解析】
A.t=0时,B在原点,A在正方向上距原点x1处,A在B的前面,但是它们是同时出发的,选项A错误;
B.在t2时刻两物体的位移相同,B追上A。此后A处于静止状态,而B沿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跑在A的前面,选项B正确;
CD.根据斜率等于速度可知,刚开始运动时,B的速度比A的小,t1时刻后A停止运动,B仍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于A的速度,选项CD错误。
故选B。
9.D
【解析】
A.第1s内的位移是
选项A错误;
B.前2s内的位移
平均速度是
选项B错误;
C.由可知v0=5m/s,a=2m/s2,则任意相邻的1s内位移差都是
选项C错误;
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
选项D正确。
故选D。
10.D
【解析】
设一节车厢长度L,由
L=at2
2L=at22
3L=at32
联立求得第3节车厢全部通过A点需要的时间
故选D。
11.C
【解析】
在图像中,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的位移,因此电梯在全过程上升的高度
故选C。
12.CD
【解析】
A.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当位移相等时,两者相遇.根据速度图像与坐标轴围成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在t=1s时,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没有相遇,故A错误;
B.速度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甲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一直没有变,故B错误;
C.根据速度图像与坐标轴围成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0~4s内甲的位移为0,回到出发点,乙的位移
x=5×4 m=20 m
所以第4s末,两质点相距20 m,故C正确;
D.0~1s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距离越来越大,1~2s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距离越来越小,故D正确.
故选CD。
13.BD
【解析】
A.由于“工”字形金属片自由下落通过光电门,上、下两块挡光片宽度均为d,上挡光片A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大,故
故A错误;
B.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以近似表示瞬时速度,故B挡光片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
故B正确;
CD.“工”字型上挡光片A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
根据位移速度关系公式,有
解得
故D正确,C错误。
故选BD。
14.CD
【解析】
A.在v-t图像的面积等于位移,可知第二个4s内位移为零,A正确;
B. 在v-t图像中,斜率表示加速度,在6-8s内速度反向增大,加速度保持不变,B正确;
C.在6s末,速度为零,但斜率不为零,即加速度不为零,C错误;
D.因v-t图像的面积等于位移,则10s内位移为
D错误。
故不正确的选CD。
15.ABD
【解析】
A.据图可知,在t=10秒时,甲乙的位移相等,即乙追上甲, A正确;
B.由图可知,则有
当x=50m时,用时为t=10s,解得
B正确;
C.质点乙在10秒时的速度
甲车速度
C错误;
D.t=5s时,甲车速度
乙车速度
D正确。
故选ABD。
16.CD
【解析】
A.甲图是v-t图像,图中所描述的物体在0~2s内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反方向的匀加速运动,,选项A错误;
B.乙图中所描述的物体在0~t1时段通过的位移为x1-x0,选项B错误;
C.丙图中所描述的物体在t1~t2时段速度的变化量为
?v=a0(t2-t1)
选项C正确;
D.若丁图中所描述的物体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
则该物体的加速度
解得加速度为
a=4m/s2
选项D正确。
故选CD。
17.ACD
【解析】
A.因为s-t图像的斜率等于速度,可知甲车先向正方向运动后向负方向运动;乙车一直向正方向运动,即甲车运动方向有发生变化,而乙车没有,选项A正确;
B.因为s-t图像的斜率等于速度,可知甲车的速度不是始终大于乙车的速度,选项B错误;
C.甲车先向正方向运动后向负方向运动;乙车一直向正方向运动,可知甲车的路程大于乙车的路程,而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可知甲车的平均速率大于乙车的平均速率,选项C正确;
D.甲乙两车初末位置相同,则所经过的位移相等,选项D正确。
故选ACD。
18.BC
【解析】
根据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4t+4t2可知,初速度v0=4m/s,加速度a=8m/s2
A.在第1s内的位移大小是
x1=4×1+4×12=8m
选项A错误;
B.前2s内的位移
x2=4×2+4×22=24m
平均速度大小是
选项B正确;
C.在任意相邻1s 内的位移差都是
选项C正确;
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
选项D错误。
故选BC。
19.ABD
【解析】
第4s内与第2s内的位移之差是12m,则加速度
A.第1s内的位移为
选项A正确;
B.第2s末的速度为
v2=at2=12m/s
选项B正确;
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6m/s2,选项C错误;
D.物体在第5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第4.5s时刻的瞬时速度,则为
v4.5=at4.5=27m/s
选项D正确。
故选ABD。
20.BC
【解析】
A.由
可得物体的加速度a的大小为
因为不知道时间,所以不能求出加速度, A错误;
B.根据
可知
B正确;
CD.物体经过B点时的瞬时速度vB为
根据
解得
所以O与A间的距离
D错误C正确。
故选BC。
21.(1)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2s,12m;(3)vA=(4+2t)m/s,vB=(10-4t)m/s,
【解析】
(1)对比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对A有
vA0=4m/s,aA=2m/s2
对B有
vB0=10m/s,aB=-4m/s2
所以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A、B再次相遇,则有
xA=xB
解得相遇时间
t=2s
相遇时位移大小为
x=xA=(4×2+4)m=12m
(3)由(1)中数据及速度公式
v=v0+at
可得A、B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分别为
vA=(4+2t)m/s
vB=(10-4t)m/s
则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
22.(1)105m;(2)10m/s
【解析】
(1)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内汽车前进的位移为
减速通过的位移为
行车的安全距离
(2)设行驶的最大速度为,反应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
减速通过的位移为
则
联立解得
23.(1)1.5m/s2;(2)1.5m/s
【解析】
(1)设加速度为,时速度为,则有
代入数据解得
a=1.5m/s2
(2)根据位移公式有
代入数据解得
v0=1.5m/s
24.(1)6m/s;(2)8m/s;(3)16m;(4)7m
【解析】
(1)第3s末物体的速度
v1=v0+at1=0+2×3=6m/s
(2)第5s初物体的速度
v2=v0+at2=0+2×4=8m/s
(3)前四秒的位移由
s1=v0t+
得
s1=16m
(4)物体的第三秒末的速度为
v1=v0+at=0+2×3=6m/s
第四秒内的位移为
s2=v1t+=6×1m+0.5×2×12 m=7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