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上7.2 比热容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上7.2 比热容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9.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8-02 12:59:22

文档简介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上7.2 比热容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0七上·诸暨期末)小明同学阅读了课本“图4-35比较几种物质的比热大小”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
B.同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
C.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
D.质量相等的钢铁和砂石,升高相同的温度,钢铁比砂石吸收热量多
2.(2020九上·镇海期末)在生产和生活中,常见到“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应用情景,以下事例中与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
A.沿海地区的气温比内陆变化小
B.夜间,在秧田里灌水保温
C.发现人中暑时,常在额头上擦冷水降温
D.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
3.(2020七上·缙云期末)如图是小明和小华同学探究沙子与水吸热升温快慢的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  )
A.使用相同型号的温度计 B.取相同质量的沙子和水
C.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D.盛放沙子和水的容器相同
4.(2020七上·临海期末)夏天,海边的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现象中不是应用这一特性的是 (  )
A.汽车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剂降温
B.炎热的夏天,往地面上洒水降温
C.春天的夜晚,往稻田里灌水以防秧苗冻坏
D.寒冷的冬天,暖气管内装流动的热水取暖
5.(2020七上·柯桥月考)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的大小”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比热比水小
B.加热相同时间,水温升高的较慢,末温低
C.加热相同的时间,沙子的比热小,末温高
D.若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则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6.(2020九上·西湖月考)对于同一物态的某种物质,关于其比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热跟热量成正比
B.比热跟质量成反比
C.比热跟温度变化成反比
D.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与温度变化的乘积之比是个恒量
7.(2020七上·滨江月考)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种类有关的是(  )
A.体积相同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B.体积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C.质量相等的两块钢温度分别升高5℃和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D.质量相等的水和铜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8.(2020七上·滨江月考)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
B.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C.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
9.(2020七上·兰溪期中)关于比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较大的物质吸收的热量一定多
B.温度较低的物质比热较小
C.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的大小
D.物体质量越大,它的比热越大
10.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图中现象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
A.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B.空调房间放盆水可以增加湿度
C.海边的昼夜温差较小
D.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
11.关于比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比热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B.比热跟物体的温度变化有关
C.比热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D.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12.如图是甲.乙两位同学探究沙子与水吸热升温快慢的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了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
A.取相同质量的沙子和水 B.盛放沙子和水的容器相同
C.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D.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13.如图是某沿海城市和某内陆城市一年内气温随月份变化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线是沿海城市的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B.实线是沿海城市的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C.实线是内陆城市的气温图线,因为砂石的比热容较小
D.实线是内陆城市的气温图线,因为砂石的比热容较大
14.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
15.在下列几种情况中,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
A.20℃的水变成4℃的水 B.一块钢板压制成钢锅
C.冰熔化成水 D.把开水倒入冷水中
16.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kg,丙物体质量为2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吸收热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的比热容与丙的相等
B.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大
C.甲的温度升高1℃,需吸收2000J的热量
D.甲、乙的温度都降低1℃,乙比甲放出的热量多
17.小明根据表中所提供的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1
水 4.2×103 水银 0.14×103
酒精 2.4×103 沙石 0.92×103
煤油 2.1×103 铝 0.9×103
冰 2.1×103 铜 0.39×103
A.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
B.同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
C.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故白天海水温度比沙滩高
D.2kg的水温度升高50℃,吸收的热量是4.2×105J
18.初春培育水稻秧苗时,为了不使秧苗受冻,正确的做法是(  )
A.早晨多灌水,傍晚多排水 B.早晨多排水,傍晚多灌水
C.早晨和傍晚都要多灌水 D.早晨和傍晚都不要灌水
19.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块金属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上表面平整的冰块上。经过一定时间后,冰块形状不再变化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则三块金属的比热容c甲、c乙、c丙大小相比(  )
A.c甲最大 B.c乙最大
C.c丙最大 D.c甲=c乙=c丙
20.(2020·杭州模拟)炎热的夏日,赤脚踩在沙滩上感觉很烫脚,站在水中感觉凉爽,这是因为(  )
A.水的比热容比沙子大,相同质量的沙和水吸收相等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比沙子小
B.水的比热容比沙子大,相同质量的沙和水吸收相等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比沙子大
C.水的比热容比沙子小,相同质量的沙和水吸收相等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比沙子大
D.水的比热容比沙子小,相同质量的沙和水吸收相等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比沙子小
二、填空题
21.(2021七下·杭州开学考)为了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本领的大小,小金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质量和初始温度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开始加热,并适时记录两者的温度,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加热的时间/min 0 1 2 3 4 5
甲的温度/℃ 25 27 29 31 33 35
乙的温度/℃ 25 28 31 34 37 40
(1)在实验中,加热相同时间,甲吸收的热量   (选填“>”、“=”或“<”)乙吸收的热量(不计热量散失)。
(2)从表中数据可知,相同质量的甲和乙加热5分钟后,乙升高的温度高,乙的比热容比甲   (选填“大”或“小”)一些。
22.(2020七上·杭州期末)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
⑴实验中应量取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
⑵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加热时间相同时,通过比较   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⑶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格所示。从开始加热到分别达到42℃,甲、乙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为Q甲   Q乙。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甲的温度/℃ 30 34 38 42 46
乙的温度/℃ 10 18 26 34 42
⑷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23.如图所示是小李同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第6min时的内能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8min时的内能;该物质在CD段的比热容是AB段比热容的   倍(被加热物质的质量和吸、放热功率不变)。
24.(2019九上·萧山月考)有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质量比是2:1,吸收的热量之比是4:3,升高的温度之比是2:3,则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之比是   。
25.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   的性质;一杯水倒出一半后,剩下半杯水的比热容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6.下表是1kg晶体在吸热过程中从固态变到气态的实验数据记录表。由表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   ,该物质在液态时的比热是    。
吸收热量/千焦 0 50 100 150 200 300 400 500 600 650
温度/℃ -87.5 -62.5 -37.5 -12.5 0 0 0 0 12.5 25.0
吸收热量/千焦 750 850 900 950 1000 2000 3000 3100 3150 3200
温度/℃ 50.0 75.0 87.5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25.0
27.(2019七上·德清期末)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在两个相同的塑料瓶内分别放入质量相同、初温都是室温的水和煤油,在瓶口扎上气球,将它们同时浸入热水中,如图所示。
(1)观察到的现象是:   (选填“甲”或“乙”)瓶口的气球先变得较大些。
(2)当塑料瓶中的煤油和水都升高到相同的温度时,两者吸收的热量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28.(2018七上·天台月考)炎热的夏天赤脚走在水泥地上,感觉水泥地很烫脚,而进入游泳池又觉得池水很凉。这主要是因为水泥地的比热容   水的比热容;同样的太阳照射下,水升温比水泥地升温   (选填:“快”、“慢”或“一样快”)。
29.产生“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楼群林立,难以形成空气对流;二是城市水面小,水的蒸发吸热   (填“多”或“少”);三是建筑群、马路中的砂石、水泥的   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更明显;四是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   和二氧化碳。
30.现有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铝块、铜块,其中铝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再相互接触,热量从   传给   。
三、解答题
31.(2020七上·吴兴期末)小强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沙子和水的吸热能力”。
操作如下:
(1)在两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相同且   相等的沙子和水。
(2)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火焰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实验中,是通过比较   来间接反映沙子和水吸收的热量。
(3)实验结束后,小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通过分析图像他发现加热相同的时间沙子的温度比水升高得多,请你在图2中画出沙子温度升高的大致图像。
(4)小强得到实验结论后与小英交流,他们猜想“暖手宝”中装的储热液和水一样比热容   。(选填“较大”“较小”)
32.(2020七上·吴兴期末)近年来,我国在持续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为了比较水和干泥土的比热容,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在两个相同的塑料瓶甲和乙内分别装入室温温度下的水和干泥土,在瓶口扎上气球,将它们一同浸入热水中,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还要控制塑料瓶中水和干泥土的   相等。
(2)本实验通过观察到   ,表明水的比热容比干泥土大。
(3)海绵城市建设增大了水域和绿地面积,能有效地缓解城市升温较快的问题,请解释:为什么增大水域面积可以缓解城市升温?   。
33.将一勺热水倒入量热器内,量热器内水上升5℃再加一勺同样的热水,量热器又上升3℃继续加7勺同样的热水,量热器上升几度(设量热器热损不计)
34.某同学在探究影响物质吸热多少的因素的实验时,得到如下的数据表:
物质 实验次数 质量(kg) 升高的温度 (℃) 吸收的热量(J)
水 1 0.05 10 2100
水 2 0.10 10 4200
煤油 3 0.05 10 1050
煤油 4 0.10 10 2100
(1)分析第1、3次或2、4次实验数据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相等的不同物质,在   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2)分析第1、2次或3、4次实验数据,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热的多少还与物质的   有关。
四、实验探究题
35.(2021七下·杭州开学考)在探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小金同学猜想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质量和物质的种类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同组的同学经过讨论,制订了两个方案:
方案一:让研究对象升高相同的温度,然后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
方案二:让研究对象吸收相同的热量,然后比较它们升高温度的高低。
(1)实验室准备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支温度计、烧杯、秒表、适量的水和食用油,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   ;
(2)两方案中水和食用油吸热多少是通过   来反映的;
(3)为了验证猜想,小金做了如下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进行加热,下表是他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可以知道:小金选择   (填方案一或方案二)进行实验。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水的温度/℃ 20 22 24 26 28 30 32
油的温度/℃ 20 24 28 32 36 40 44
36.(2020七上·台州期末)为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小柯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1)此实验中,用   表示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2)由实验组    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物质 实验组别 质量/g 升高 5℃的加热时间/s 升高 10℃的加热时间/s
砂石 1 50 5 10
2 100 10 20
水 3 50 8 16
4 100 16 32
(3)等质量的水和砂石,加热相同的时间,砂石的温度升高比水快得多,请解释原因   。
37.为了探究不同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4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烧杯号 液体 质量(克)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分)
1 水 300 20 30 12
2 水 150 20 30 6
3 煤油 300 20 30 6
4 煤油 300 20 25 3
(1)水和食用油吸热多少是通过   来反映的。
(2)分析比较   (填烧杯号)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质量和升高温度相同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
(3)分析上表,综合可得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   有关。
38.(2020七上·临安期末)在“探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小金同学猜想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质量和物质的种类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同组的同学经过讨论,制订了两个方案:
方案一:让研究对象升高相同的温度,然后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
方案二:让研究对象吸收相同的热量,然后比较它们升高温度的高低。
(1)实验室准备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支温度计、烧杯、秒表、适量的水和食用油,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   。
(2)两方案中水和食用油吸热多少是通过   来反映的。
(3)为了验证猜想,小金做了如下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进行加热,下表是他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可以知道:小金选择   (填“方案一”“方案二”)进行实验。
加热时间min 0 2 4 6
水的温度℃ 20 24 28 32
油的温度℃ 20 28 36 44
五、综合说理题
39.根据气象资料显示,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多东南风,而冬季多西北风。试用你学过的知识加以解释。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比热容是热力学中常用的一个物理量,表示物质提高温度所需热量的能力,而不是吸收或者散热能力。它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升高(或下降)单位温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解答】A、水银是液体,但其比热容在图中最小;故A错误;
B、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说明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会发生变化;故B错误;
C、砂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温度变化小,所以沿海地区的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故C正确;
D、钢铁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小,所以质量相等时,升高相同的温度,钢铁吸收的热量比砂石少;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答案】C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Q=cm△t可知,当物质的质量和吸收热量相同时,比热容越大的物质温度变化越小,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沿海地区水的面积较大,而内陆地区主要是泥土。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泥土,那么白天时吸热,水上升的温度小;晚上向外放热,水下降的温度小,那么一天中沿海地区的温差就小于内陆地区,故A不合题意;
B.夜间,空气温度下降,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因此会放出更多的热量,保证秧苗的温度变化不大,故B不合题意;
C.有人中暑时,在额头上擦冷水,水吸收人体热量而蒸发,从而降低人体温度,与比热容无关,故C符合题意;
D.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液,由于水的比热容大,那么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3.【答案】A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过程,判断哪个物理量会影响测量结果即可。
【解答】A.温度计的型号虽然不同,但是都是合格产品时,它们的测量结果都是准确的,因此没必要控制温度计的型号,故A符合题意;
B.根据Q=cm△t可知,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温的快慢时,必须控制水和沙子的质量相等,故B不合题意;
C.使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可以保证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从而用时间反映吸收热量的多少,故C不合题意;
D.盛放沙子和水的容器不同,会影响吸热效果,必须控制相同,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4.【答案】B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比热容是表示物质吸放热本领的一个物理量,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解答】A.汽车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剂降温,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可以携带更多的热量,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故A不合题意;
B.炎热的夏天,往地面上洒水降温,是因为水蒸发吸热,与比热容无关,故B符合题意;
C.春天的夜晚,往稻田里灌水以防秧苗冻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非常大,在降温时可以放出很多的热量,从而保护秧苗,故C不合题意;
D.寒冷的冬天,暖气管内装流动的热水取暖,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降低相同的温度时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5.【答案】D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吸热公式Q=cm△t分析判断。
【解答】A.根据Q=cm△t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与比热容成反比。因为沙子升温快,所以沙子的比热容小,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比热容大,那么水升高的温度小,即末温低,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沙子的比热容小,那么沙子升高的温度大,即末温高,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根据根据Q=cm△t可知,沙子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的比热容大,水吸收的热量多,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6.【答案】D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比热容的定义和特点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公式Q=cm△t可知,物质的比热容,因此比热容等于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与温度变化的乘积之比。因为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与质量、温度和热量无关,只与物质种类和状态有关,所以这个比值是个恒量,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7.【答案】D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物质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比热容越大的物质吸收的热量越多。因此,如果要探究物质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种类的关系,就必须控制物质的种类和温度的变化量相同,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8.【答案】B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物质的比热容越大,则吸热能力越强;物质的比热容越小,则吸热能力越弱,;
(2)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吸收热量和物质的质量相等时,升高的温度与比热容成反比;
(3)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物质的质量和升高温度相同时,比热容越大的物质吸收热量越多;
(4)根据公式Q=cm△t分析物质吸热多少的决定因素。
【解答】A.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的比热容小,即沙子吸热能力较弱,故A错误;
B. 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二者吸收相同的热量,根据公式Q=cm△t可知,末温低的物质比热容大,吸热能力强,故B正确;
C. 根据公式Q=cm△t可知,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水的比热容大,水吸收的热量多,故C错误;
D. 根据公式Q=cm△t可知,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比热容、质量和升高的温度决定的,故D错误。
故选B。
9.【答案】C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Q=cm△t分析;
(2)(3)(4)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吸热、升高的温度和物体质量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解答】A.根据公式Q=cm△t可知,不同的物质质量相同且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比热容大的吸收的热量一定多,题目没有限定质量相同,故A错误;
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的大小,与吸热、升高的温度和物体质量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故C正确,而B、D错误。
故选C。
10.【答案】B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现象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哪个与比热容无关,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A.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所以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可以带走更多的热量,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故A不合题意;
B.空调房间放盆水可以增加湿度,是因为水吸热后会蒸发,从而生成大量的水蒸气,与比热容无关,故B符合题意;
C.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所以吸收相同的热量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量较小,因此海边的昼夜温差较小,故C不合题意;
D.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所以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达到更好的采暖效果,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1.【答案】D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比热容的特性分析判断。
【解答】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温度的变化量、质量等无关,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2.【答案】D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Q=cm△t可知,物质升高的温度与吸收的热量、质量和比热容有关,据此分析需要控制的变量即可。
【解答】A.质量越大,升温越慢;质量越小,升温越快,因此需要取相同质量的沙子和水,故A不合题意;
B.盛放沙子和水的容器相同,那么它们的导热本领相同,受热面积相同,都可以保证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故B不合题意;
C.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可以保证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相同的热量,故C不合题意;
D.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不一定要相等,只要能够满足需要即可,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3.【答案】C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Q=cm△t可知,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温度时,升高的温度与比热容成反比;
(2)根据图像确定哪条曲线上一年内的气温差异更大,从而确定曲线和物质的对应关系。
【解答】根据图像可知,在一年内,实线上的气温变化量远远大于虚线上的气温变化量,根据公式Q=cm△t可知,实线对应物质的比热容肯定小于虚线对应物质的比热容。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于砂石的比热容,所以实线对应的是砂石,比热容小,描述的是内陆地区的气温;虚线对应的是水,比热容大,描述的是沿海城市的气温变化,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4.【答案】A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Q=cm△t分析;
(2)从纵轴上做横轴的平行线,据此判断加热时间的长短即可;
(3)同一热源,相同时间内放出相同的热量;
(4)从横轴上做纵轴的平行线,据此判断液体升高温度的大小。
【解答】如下图所示,
同一热源,当加热时间相同时,放出的热量相同,那么甲和乙吸收的热量相等。此时乙液体温度的升高量大于甲液体。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它们的质量相同时,升高的温度与比热容成反比,即乙液体的比热容小于甲液体的比热容,故A正确,C错误;
如下图所示,
升高相同的温度,甲需要的加热时间长,因此甲吸收的热量多,故B错误;
如下图所示,
加热相同时间,甲液体升高的温度比液体升高的温度低,故D错误。
故选A。
15.【答案】C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热量、质量和温度的变化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解答】A.20℃的水变成4℃的水,水的温度变化不会影响比热容的变化,故A不合题意;
B.一块钢板压制成钢锅,形状变化不会影响比热容的变化,故B不合题意;
C.冰熔化成水,水的状态发生改变,因此比热容变化,故C符合题意;
D.把开水倒入冷水中,水的温度改变不会影响比热容的变化,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6.【答案】B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Q=cm△t分析计算即可。
【解答】根据图像可知,乙和丙吸收的热量相同,且m乙c丙,故A错误;
根据图像可知,甲吸收的热量大于乙,且m乙=m甲,△t乙=△t甲,根据公式Q=cm△t可知,比热容c甲>c乙,故B正确;
根据图像可知,甲的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3000J,故C错误;
物质升高1℃吸收的热量与降低1℃时放出的热量相等;因为甲和乙都升高1℃时,乙比较甲吸收的热量少,所以它们都降低1℃时,乙比甲放出的热量也少,故D错误。
故选B。
17.【答案】D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将水银的比热容与铜比较;
(2)将水和冰的比热容比较;
(3)根据公式Q=cm△t分析;
(4)根据公式Q=cm△t计算即可。
【解答】A.将水银和铜比较可知,液体的比热容不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故A错误;
B.将水和冰比较可知,同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会变化,故B错误;
C.根据公式Q=cm△t可知,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故白天海水温度比沙滩低,故C错误;
D.2kg的水温度升高50℃,吸收的热量是:Q=cm△t=4.2×103J/(kg ℃)×2kg×50℃=4.2×105J,故D正确。
故选D。
18.【答案】B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水的比热容较大分析即可。
【解答】根据公式Q=cm△t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时,比热容越大,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傍晚时气温会降低,这时向苗田多灌水,因为水的比热容在自然界中最大,所以会放出大量的热,保证秧苗不被冻坏。早晨时要将水排出,防止水吸收过多的热量,而导致秧苗的温度很低,不利于生长,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9.【答案】C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冰块熔化的多少确定金属放出热量的大小,然后根据公式Q=cm△t分析三种金属比热容的大小即可。
【解答】根据Q=cm△t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时,放出的热量与比热容成正比。根据图片可知,冰块熔化量的大小依次为:甲<乙<丙,那么三个金属放出的热量大小为:Q甲故选C。
20.【答案】A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热量和质量相同时,物质升高的温度与比热容成反比,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炎热的夏日,赤脚踩在沙滩上感觉很烫脚,站在水中感觉凉爽,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沙子大,相同质量的沙和水吸收相等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比沙子小,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21.【答案】(1)=
(2)小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相同的酒精灯,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相同的热量,而这些热量被液体吸收,因此可根据加热时间的长短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
(2)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物体的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升高的温度与比热容成反比,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1)在实验中,加热相同时间,甲吸收的热量=乙吸收的热量(不计热量散失)。
(2)相同质量的甲和乙加热5分钟后吸收相同的热量,乙升高的温度高,根据公式Q=cm△t可知,乙的比热容比甲小一些。
22.【答案】升高的温度;<;甲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2)根据W=Pt可知,相同的加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那么两种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根据Q=cm△t可知,当液体的质量和吸收热量相同时,液体的吸热能力与温度的变化量成反比;
(3)从表格中找到加热到42℃时的时间,通过比较时间确定吸收热量的大小关系;
(4)根据(2)中的方法比较吸热本领的大小。
【解答】(2)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加热时间相同时,通过比较升高的温度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3)根据表格可知,甲升高到42℃用了3min,而乙升高到42℃用了4min,因此吸收的热量Q甲(4)根据表格可知,加热2min时,甲升高了:38℃-30℃=8℃,乙升高了:26℃-10℃=16℃,即△t甲<△t乙。根据Q=cm△t可知,c甲>c乙,即甲的吸热本领大。
23.【答案】小于;2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物质的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的热量越多,物质的内能越大;
(2)根据AB段和CD段的时间确定物质的吸热之比,再确定二者的升高温度之比,最后根据公式Q=cm△t计算二者比热容之比。
【解答】(1)因为加热6min比8min时间短,所以吸收的热量少,因此第6min时的内能小于第8min时的内能;
(2)根据图像可知,CD段与AB段的吸热之比:Q:Q'=(12min-8min):(4min-0min)=1:1;
二者的质量之比:m:m'=1:1;
升高的温度之比:△t:△t'=5℃:10℃=1:2;
根据公式Q=cm△t得到:;
;
解得:。
那么该物质在CD段的比热容是AB段比热容的2倍。
24.【答案】1:1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计算出必然,然后作比即可。
【解答】根据得到:
甲、乙的比热之比:。
25.【答案】大;不变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质量和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比热容越多,物质吸收的热量越多;
(2)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热量、变化的温度和质量大小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解答】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性质;一杯水倒出一半后,剩下半杯水的比热容不变。
26.【答案】300千焦;4×103J/kg·C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液体在汽化时温度不变,据此判断晶体的熔化过程开始和结束时间;
(2)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熔化结束时吸收热量-熔化开始时吸收热量;
(3)已知吸收的热量、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根据公式计算比热容。
根据液态时吸收的热量与升高温度之间的关系即可求得比热容。【解答】根据表格可知,物体有两个温度保持不变的过程:0℃和100℃,因为晶体在吸热过程中从固态变到气态的,所以有两个物态变化过程,熔化和汽化,则物体在0℃时的物态变化就是该物质的熔化过程;
由此可知,当晶体刚熔化时,吸收的热量为200kJ,当晶体完全熔化时吸收热量500kJ,
所以晶体熔化吸收的热量为:500KJ-200KJ=300KJ;
由图可知,由12.5℃到25℃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650kJ-600KJ=50KJ;
则根据Q=mC△t得到,
该物质液态时的比热容为:。
27.【答案】(1)甲
(2)不相同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水的比热容最大;根据Q=cmΔt分析即可。
【解答】(1)水和煤油的质量和初始温度相同,由于水的比热容比煤油大,所以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吸收的热量比煤油多,甲瓶中气体膨胀程度大,因此,甲瓶口的气球先变得较大些;
(2)当塑料瓶中的煤油和水都升高到相同的温度时,由于水和煤油的比热容不同,所以两者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故答案为:(1)甲;(2)不相同。
28.【答案】小于;慢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可知,当物质的质量和吸收热量相同时,比热容越大升高的温度越低,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根据公式可知,质量相同的水泥地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因为水泥地的比热容小,所以温度升高的多,很烫脚;而水的比热容大,因此水升温要慢。
故答案为:小于;慢
29.【答案】少;比热容;热量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知道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液体蒸发时要吸热,水的比热容较大。
【解答】产生“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楼群林立,难以形成空气对流;二是城市水面小,水的蒸发吸热少;三是建筑群、马路中的砂石、水泥的比热容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更明显;四是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热量和二氧化碳。
故本题的答案为:少;比热容;热量。
30.【答案】铜块;铝块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比热容小的升高的温度高.
【解答】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铝块、铜块,其中铝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后,由于比热容越小,升高的温度越高,所以铜的末温比铝的末温高,热量将会由铜块传向铝块。故答案为:铜块;铝块。
31.【答案】(1)质量
(2)加热时间
(3)
(4)较大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Q=cm△t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温度越小的物质吸热能力越强;
(2)两个相同的酒精灯,相同的时间内必然放出相同的热量,而沙子和水必然吸收相同的热量,因此可以用加热时间反应吸收热量的多少;
(3)根据题目的描述作图即可;
(4)根据公式Q=cm△t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时,比热容越大的物质放出的热量越多。
【解答】(1)在两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相同且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
(2)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火焰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实验中,是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间接反映沙子和水吸收的热量。
(3)水和沙子的初温相等,加热相同的时间后沙子的温度比水高。首先在纵轴上找到一个点作为水和沙子的初温;加热相同时间,即从横轴上找一个点,从这个点作纵轴的平行线;沙子的温度高于水,即在这条线上选两个点,上面的点为沙子的温度,下面的点为水的温度,最后将它们与初温的点相连即可,如下图所示:

(4)小强得到实验结论后与小英交流,他们猜想“暖手宝”中装的储热液和水一样比热容较大。
32.【答案】(1)质量
(2)装有干泥土的(乙)瓶子上的气球膨胀得比装水的(甲)瓶子上的气球更大
(3)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泥土、建筑材料大,在吸收相同热量时,水升高的温度要小,可以起到为城市降温的作用,所以可以缓解城市升温。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比热容是热力学中常用的一个物理量,表示物体吸热或散热能力。比热容越大,物体的吸热或散热能力越强。它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升高或下降单位温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其公式为: c=Q/(m·△T)
【解答】(1)由比热容的计算公式c=Q/(m·△T)可知实验中除了要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外,还要控制塑料瓶中水和干泥土的质量相等。
(2)水的比热容比干泥土大,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干泥土在相同条件下,水的温度变化比干泥土小,因此装有装有干泥土的瓶子上的气球膨胀得比装水的瓶子上的气球更大。
(3)海绵城市建设增大了水域和绿地面积,能有效地缓解城市升温较快的问题。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泥土、建筑材料大,在吸收相同热量时,水升高的温度要小,可以起到为城市降温的作用,所以可以缓解城市升温。
故答案为:(1)质量;(2)装有干泥土的(乙)瓶子上的气球膨胀得比装水的(甲)瓶子上的气球更大;(3)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泥土、建筑材料大,在吸收相同热量时,水升高的温度要小,可以起到为城市降温的作用,所以可以缓解城市升温。
33.【答案】解:设原有冷水质量为M,—勺热水质量为m,热水与冷水温度差为t℃。
第一次:冷水吸热Q吸= c水M×5t℃,而热水放热,Q放= c水m(t-5)t℃,可以得出:c水M×5t℃=c水m(t-5)t℃ ……………………………………………… ①式
第二次:把第一次整合在一起,可看作一次性倒入2m的热水温度上升8 ℃,于是又可得出:c水M×8℃=c水2m(t—8) ℃……………………………………………… ②式
两式相除,可求出t = 20℃。
第三次:把第一次、第二次整合在一起,可看作一次性倒入9m的热水,设最终温度为x℃,可列出式:c水M×x℃=c水9m(20-x)℃……………………………………………… ③式
将③式与①式相除(将t = 20℃代入①式中),即可求出x=15℃,此数再减去第二次的8℃,值为7℃,就是又上升7℃。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比热容的测量器材是量热器,尽管量热器测量误差较大,但是,该器材的设计中包含许多科学的内涵,其实量热器与保温瓶的结构非常相似。尽管测量误差较大,但是我们初中阶段往往还是忽略这些误差。
34.【答案】(1)质量;升高温度
(2)质量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分析表中1、2或3、4两次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控制的变量与实验数据,然后得出结论;
(2)分析表1、3或2、4次实验的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控制的变量与实验数据,然后得出结论;
【解答】(1)由表中第1、2或3、4两次实验数据可知,水升高的温度相同而质量不同,水的质量越大,水吸收的热量越多,由此可得: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越大,物质吸收的热量越多。
(2)由表中第1、3或2、4两次实验数据可知,水的质量相同而升高的温度不同,升高的温度越高,水吸收的热量越多,由此可得: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不同的温度,升高的温度越大,物质吸收的热量越多。
故答案为:
(1)质量 升高的温度;(2)质量。
35.【答案】(1)托盘天平
(2)加热时间的长短
(3)方案二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物质的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升高温度大的比热容小;当物体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热量多的比热容大。据此可知,无论哪种方案,都需要控制质量相同,据此判断补充的器材;
(2)在实验过程中,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对两种液体加热,根据W=Pt可知,相同的时间内加热器放出相同的热量,那么水和食用油就吸收相同的热量,因此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反映吸热的多少。
(3)根据表格确定实验中保持哪个量相同即可。
【解答】(1)验室准备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支温度计、烧杯、秒表、适量的水和食用油,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测量质量的托盘天平。
(2)两方案中水和食用油吸热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的;
(3)根据表格可知,表格中统计的是加热相同时间后液体的温度,而加热相同的时间也就是控制吸收的热量相同,通过温度的变化量判断比热容的大小,因此小金选择的是方案二进行实验。
36.【答案】(1)加热时间长短
(2)1、3(或 2、4)
(3)相同质量的水和砂石,吸收了相同的热量, 由于砂石比热小于水,所以砂石升高的温度较高。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在实验中,使用相同的酒精灯进行加热,那么相同的时间内酒精灯放出相同的热量,那么相同的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等。
(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
(3)根据公式Q=cm△t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与物质的比热容成反比,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1)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长短表示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2)探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种类的关系时,必须控制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而改变物质的种类,故选1、3(或2、4);
(3)等质量的水和砂石,加热相同的时间,砂石的温度升高比水快得多,原因是:相同质量的水和砂石,吸收了相同的热量, 由于砂石比热小于水,所以砂石升高的温度较高。
37.【答案】(1)加热器的加热时间
(2)1和3
(3)物质的种类、升高的温度、质量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根据Q=W=Pt可知,相同的加热器,加热时间越长,产生的热量越多,因此通过加热器的加热时间长短,可以确定吸收热量的多少。
(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比实验;
(3)分别对比实验1和2,实验3和4,结合(2)中得出的结论,总结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的影响因素。
【解答】(1)水和食用油吸热多少是通过加热器的加热时间来反映的。
(2)探究物质的种类对吸收热量的影响时,必须控制质量和升高温度相同,而改变物质种类,故选1和3;
(3)对比实验1和2可知,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质量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对比实验3和4可知,同种物质质量相同时,升高的温度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结合(2)中结论,那么得到: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升高的温度、质量有关。
38.【答案】(1)托盘天平
(2)加热时间
(3)方案二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用途选择测量工具;
(2)根据公式Q=W=Pt可知,如果两个加热器的功率相同,那么产生的热量与时间成正比,即时间越长,产生的热量越多,因此可以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反映吸热的多少;
(3)根据表格可知,记录的是加热时间相同时两种液体升高的温度。加热时间相同其实就是吸收热量相同,因此小金选择的是方案二。
【解答】(1)为了完成实验,需要控制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因此要用到托盘天平;
(2)两方案中水和食用油吸热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的。
(3)为了验证猜想,小金做了如下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进行加热,下表是他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可以知道:小金选择方案二进行实验。
39.【答案】我国东南沿海多水,西北内陆多泥土、沙石。夏季,水吸热升温慢(水的比热容大),而使东南沿海地区的空气升温也慢。泥土、沙石的比热容小,它们在同样吸热时升温快,导致内陆地区气温上升快,内陆地区的较热的空气上升,沿海地区的低温空气流过来填补,形成东南风。而冬季,在同样放热时,沿海地区的水降温慢,空气降温也慢;内陆地区泥土、沙石降温快,空气降温也快,刚好与夏季相反,沿海地区空气温度比内陆地区空气温度高,故风向也就相反,多以西北风为主。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时,且质量相同时,物质升高或降低的温度与比热容成反比,据此分析夏季和冬季时,东南沿海和内地的气温高低;
(2)空气受热上升,使本地的气压减小,于是空气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小的地方,形成季风。
1 / 1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上7.2 比热容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0七上·诸暨期末)小明同学阅读了课本“图4-35比较几种物质的比热大小”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
B.同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
C.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
D.质量相等的钢铁和砂石,升高相同的温度,钢铁比砂石吸收热量多
【答案】C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比热容是热力学中常用的一个物理量,表示物质提高温度所需热量的能力,而不是吸收或者散热能力。它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升高(或下降)单位温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解答】A、水银是液体,但其比热容在图中最小;故A错误;
B、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说明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会发生变化;故B错误;
C、砂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温度变化小,所以沿海地区的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故C正确;
D、钢铁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小,所以质量相等时,升高相同的温度,钢铁吸收的热量比砂石少;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2020九上·镇海期末)在生产和生活中,常见到“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应用情景,以下事例中与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
A.沿海地区的气温比内陆变化小
B.夜间,在秧田里灌水保温
C.发现人中暑时,常在额头上擦冷水降温
D.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
【答案】C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Q=cm△t可知,当物质的质量和吸收热量相同时,比热容越大的物质温度变化越小,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沿海地区水的面积较大,而内陆地区主要是泥土。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泥土,那么白天时吸热,水上升的温度小;晚上向外放热,水下降的温度小,那么一天中沿海地区的温差就小于内陆地区,故A不合题意;
B.夜间,空气温度下降,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因此会放出更多的热量,保证秧苗的温度变化不大,故B不合题意;
C.有人中暑时,在额头上擦冷水,水吸收人体热量而蒸发,从而降低人体温度,与比热容无关,故C符合题意;
D.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液,由于水的比热容大,那么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3.(2020七上·缙云期末)如图是小明和小华同学探究沙子与水吸热升温快慢的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  )
A.使用相同型号的温度计 B.取相同质量的沙子和水
C.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D.盛放沙子和水的容器相同
【答案】A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过程,判断哪个物理量会影响测量结果即可。
【解答】A.温度计的型号虽然不同,但是都是合格产品时,它们的测量结果都是准确的,因此没必要控制温度计的型号,故A符合题意;
B.根据Q=cm△t可知,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温的快慢时,必须控制水和沙子的质量相等,故B不合题意;
C.使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可以保证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从而用时间反映吸收热量的多少,故C不合题意;
D.盛放沙子和水的容器不同,会影响吸热效果,必须控制相同,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4.(2020七上·临海期末)夏天,海边的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现象中不是应用这一特性的是 (  )
A.汽车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剂降温
B.炎热的夏天,往地面上洒水降温
C.春天的夜晚,往稻田里灌水以防秧苗冻坏
D.寒冷的冬天,暖气管内装流动的热水取暖
【答案】B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比热容是表示物质吸放热本领的一个物理量,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解答】A.汽车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剂降温,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可以携带更多的热量,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故A不合题意;
B.炎热的夏天,往地面上洒水降温,是因为水蒸发吸热,与比热容无关,故B符合题意;
C.春天的夜晚,往稻田里灌水以防秧苗冻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非常大,在降温时可以放出很多的热量,从而保护秧苗,故C不合题意;
D.寒冷的冬天,暖气管内装流动的热水取暖,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降低相同的温度时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5.(2020七上·柯桥月考)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的大小”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比热比水小
B.加热相同时间,水温升高的较慢,末温低
C.加热相同的时间,沙子的比热小,末温高
D.若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则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答案】D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吸热公式Q=cm△t分析判断。
【解答】A.根据Q=cm△t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与比热容成反比。因为沙子升温快,所以沙子的比热容小,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比热容大,那么水升高的温度小,即末温低,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沙子的比热容小,那么沙子升高的温度大,即末温高,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根据根据Q=cm△t可知,沙子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的比热容大,水吸收的热量多,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6.(2020九上·西湖月考)对于同一物态的某种物质,关于其比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热跟热量成正比
B.比热跟质量成反比
C.比热跟温度变化成反比
D.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与温度变化的乘积之比是个恒量
【答案】D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比热容的定义和特点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公式Q=cm△t可知,物质的比热容,因此比热容等于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与温度变化的乘积之比。因为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与质量、温度和热量无关,只与物质种类和状态有关,所以这个比值是个恒量,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7.(2020七上·滨江月考)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种类有关的是(  )
A.体积相同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B.体积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C.质量相等的两块钢温度分别升高5℃和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D.质量相等的水和铜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答案】D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物质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比热容越大的物质吸收的热量越多。因此,如果要探究物质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种类的关系,就必须控制物质的种类和温度的变化量相同,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8.(2020七上·滨江月考)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
B.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C.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
【答案】B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物质的比热容越大,则吸热能力越强;物质的比热容越小,则吸热能力越弱,;
(2)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吸收热量和物质的质量相等时,升高的温度与比热容成反比;
(3)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物质的质量和升高温度相同时,比热容越大的物质吸收热量越多;
(4)根据公式Q=cm△t分析物质吸热多少的决定因素。
【解答】A.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的比热容小,即沙子吸热能力较弱,故A错误;
B. 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二者吸收相同的热量,根据公式Q=cm△t可知,末温低的物质比热容大,吸热能力强,故B正确;
C. 根据公式Q=cm△t可知,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水的比热容大,水吸收的热量多,故C错误;
D. 根据公式Q=cm△t可知,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比热容、质量和升高的温度决定的,故D错误。
故选B。
9.(2020七上·兰溪期中)关于比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较大的物质吸收的热量一定多
B.温度较低的物质比热较小
C.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的大小
D.物体质量越大,它的比热越大
【答案】C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Q=cm△t分析;
(2)(3)(4)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吸热、升高的温度和物体质量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解答】A.根据公式Q=cm△t可知,不同的物质质量相同且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比热容大的吸收的热量一定多,题目没有限定质量相同,故A错误;
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的大小,与吸热、升高的温度和物体质量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故C正确,而B、D错误。
故选C。
10.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图中现象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
A.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B.空调房间放盆水可以增加湿度
C.海边的昼夜温差较小
D.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
【答案】B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现象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哪个与比热容无关,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A.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所以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可以带走更多的热量,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故A不合题意;
B.空调房间放盆水可以增加湿度,是因为水吸热后会蒸发,从而生成大量的水蒸气,与比热容无关,故B符合题意;
C.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所以吸收相同的热量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量较小,因此海边的昼夜温差较小,故C不合题意;
D.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所以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达到更好的采暖效果,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1.关于比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比热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B.比热跟物体的温度变化有关
C.比热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D.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答案】D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比热容的特性分析判断。
【解答】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温度的变化量、质量等无关,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2.如图是甲.乙两位同学探究沙子与水吸热升温快慢的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了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
A.取相同质量的沙子和水 B.盛放沙子和水的容器相同
C.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D.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答案】D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Q=cm△t可知,物质升高的温度与吸收的热量、质量和比热容有关,据此分析需要控制的变量即可。
【解答】A.质量越大,升温越慢;质量越小,升温越快,因此需要取相同质量的沙子和水,故A不合题意;
B.盛放沙子和水的容器相同,那么它们的导热本领相同,受热面积相同,都可以保证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故B不合题意;
C.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可以保证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相同的热量,故C不合题意;
D.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不一定要相等,只要能够满足需要即可,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3.如图是某沿海城市和某内陆城市一年内气温随月份变化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线是沿海城市的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B.实线是沿海城市的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C.实线是内陆城市的气温图线,因为砂石的比热容较小
D.实线是内陆城市的气温图线,因为砂石的比热容较大
【答案】C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Q=cm△t可知,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温度时,升高的温度与比热容成反比;
(2)根据图像确定哪条曲线上一年内的气温差异更大,从而确定曲线和物质的对应关系。
【解答】根据图像可知,在一年内,实线上的气温变化量远远大于虚线上的气温变化量,根据公式Q=cm△t可知,实线对应物质的比热容肯定小于虚线对应物质的比热容。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于砂石的比热容,所以实线对应的是砂石,比热容小,描述的是内陆地区的气温;虚线对应的是水,比热容大,描述的是沿海城市的气温变化,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4.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
【答案】A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Q=cm△t分析;
(2)从纵轴上做横轴的平行线,据此判断加热时间的长短即可;
(3)同一热源,相同时间内放出相同的热量;
(4)从横轴上做纵轴的平行线,据此判断液体升高温度的大小。
【解答】如下图所示,
同一热源,当加热时间相同时,放出的热量相同,那么甲和乙吸收的热量相等。此时乙液体温度的升高量大于甲液体。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它们的质量相同时,升高的温度与比热容成反比,即乙液体的比热容小于甲液体的比热容,故A正确,C错误;
如下图所示,
升高相同的温度,甲需要的加热时间长,因此甲吸收的热量多,故B错误;
如下图所示,
加热相同时间,甲液体升高的温度比液体升高的温度低,故D错误。
故选A。
15.在下列几种情况中,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
A.20℃的水变成4℃的水 B.一块钢板压制成钢锅
C.冰熔化成水 D.把开水倒入冷水中
【答案】C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热量、质量和温度的变化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解答】A.20℃的水变成4℃的水,水的温度变化不会影响比热容的变化,故A不合题意;
B.一块钢板压制成钢锅,形状变化不会影响比热容的变化,故B不合题意;
C.冰熔化成水,水的状态发生改变,因此比热容变化,故C符合题意;
D.把开水倒入冷水中,水的温度改变不会影响比热容的变化,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6.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kg,丙物体质量为2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吸收热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的比热容与丙的相等
B.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大
C.甲的温度升高1℃,需吸收2000J的热量
D.甲、乙的温度都降低1℃,乙比甲放出的热量多
【答案】B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Q=cm△t分析计算即可。
【解答】根据图像可知,乙和丙吸收的热量相同,且m乙c丙,故A错误;
根据图像可知,甲吸收的热量大于乙,且m乙=m甲,△t乙=△t甲,根据公式Q=cm△t可知,比热容c甲>c乙,故B正确;
根据图像可知,甲的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3000J,故C错误;
物质升高1℃吸收的热量与降低1℃时放出的热量相等;因为甲和乙都升高1℃时,乙比较甲吸收的热量少,所以它们都降低1℃时,乙比甲放出的热量也少,故D错误。
故选B。
17.小明根据表中所提供的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1
水 4.2×103 水银 0.14×103
酒精 2.4×103 沙石 0.92×103
煤油 2.1×103 铝 0.9×103
冰 2.1×103 铜 0.39×103
A.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
B.同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
C.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故白天海水温度比沙滩高
D.2kg的水温度升高50℃,吸收的热量是4.2×105J
【答案】D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将水银的比热容与铜比较;
(2)将水和冰的比热容比较;
(3)根据公式Q=cm△t分析;
(4)根据公式Q=cm△t计算即可。
【解答】A.将水银和铜比较可知,液体的比热容不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故A错误;
B.将水和冰比较可知,同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会变化,故B错误;
C.根据公式Q=cm△t可知,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故白天海水温度比沙滩低,故C错误;
D.2kg的水温度升高50℃,吸收的热量是:Q=cm△t=4.2×103J/(kg ℃)×2kg×50℃=4.2×105J,故D正确。
故选D。
18.初春培育水稻秧苗时,为了不使秧苗受冻,正确的做法是(  )
A.早晨多灌水,傍晚多排水 B.早晨多排水,傍晚多灌水
C.早晨和傍晚都要多灌水 D.早晨和傍晚都不要灌水
【答案】B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水的比热容较大分析即可。
【解答】根据公式Q=cm△t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时,比热容越大,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傍晚时气温会降低,这时向苗田多灌水,因为水的比热容在自然界中最大,所以会放出大量的热,保证秧苗不被冻坏。早晨时要将水排出,防止水吸收过多的热量,而导致秧苗的温度很低,不利于生长,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9.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块金属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上表面平整的冰块上。经过一定时间后,冰块形状不再变化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则三块金属的比热容c甲、c乙、c丙大小相比(  )
A.c甲最大 B.c乙最大
C.c丙最大 D.c甲=c乙=c丙
【答案】C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冰块熔化的多少确定金属放出热量的大小,然后根据公式Q=cm△t分析三种金属比热容的大小即可。
【解答】根据Q=cm△t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时,放出的热量与比热容成正比。根据图片可知,冰块熔化量的大小依次为:甲<乙<丙,那么三个金属放出的热量大小为:Q甲故选C。
20.(2020·杭州模拟)炎热的夏日,赤脚踩在沙滩上感觉很烫脚,站在水中感觉凉爽,这是因为(  )
A.水的比热容比沙子大,相同质量的沙和水吸收相等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比沙子小
B.水的比热容比沙子大,相同质量的沙和水吸收相等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比沙子大
C.水的比热容比沙子小,相同质量的沙和水吸收相等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比沙子大
D.水的比热容比沙子小,相同质量的沙和水吸收相等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比沙子小
【答案】A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热量和质量相同时,物质升高的温度与比热容成反比,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炎热的夏日,赤脚踩在沙滩上感觉很烫脚,站在水中感觉凉爽,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沙子大,相同质量的沙和水吸收相等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比沙子小,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
21.(2021七下·杭州开学考)为了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本领的大小,小金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质量和初始温度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开始加热,并适时记录两者的温度,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加热的时间/min 0 1 2 3 4 5
甲的温度/℃ 25 27 29 31 33 35
乙的温度/℃ 25 28 31 34 37 40
(1)在实验中,加热相同时间,甲吸收的热量   (选填“>”、“=”或“<”)乙吸收的热量(不计热量散失)。
(2)从表中数据可知,相同质量的甲和乙加热5分钟后,乙升高的温度高,乙的比热容比甲   (选填“大”或“小”)一些。
【答案】(1)=
(2)小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相同的酒精灯,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相同的热量,而这些热量被液体吸收,因此可根据加热时间的长短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
(2)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物体的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升高的温度与比热容成反比,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1)在实验中,加热相同时间,甲吸收的热量=乙吸收的热量(不计热量散失)。
(2)相同质量的甲和乙加热5分钟后吸收相同的热量,乙升高的温度高,根据公式Q=cm△t可知,乙的比热容比甲小一些。
22.(2020七上·杭州期末)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
⑴实验中应量取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
⑵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加热时间相同时,通过比较   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⑶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格所示。从开始加热到分别达到42℃,甲、乙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为Q甲   Q乙。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甲的温度/℃ 30 34 38 42 46
乙的温度/℃ 10 18 26 34 42
⑷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答案】升高的温度;<;甲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2)根据W=Pt可知,相同的加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那么两种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根据Q=cm△t可知,当液体的质量和吸收热量相同时,液体的吸热能力与温度的变化量成反比;
(3)从表格中找到加热到42℃时的时间,通过比较时间确定吸收热量的大小关系;
(4)根据(2)中的方法比较吸热本领的大小。
【解答】(2)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加热时间相同时,通过比较升高的温度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3)根据表格可知,甲升高到42℃用了3min,而乙升高到42℃用了4min,因此吸收的热量Q甲(4)根据表格可知,加热2min时,甲升高了:38℃-30℃=8℃,乙升高了:26℃-10℃=16℃,即△t甲<△t乙。根据Q=cm△t可知,c甲>c乙,即甲的吸热本领大。
23.如图所示是小李同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第6min时的内能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8min时的内能;该物质在CD段的比热容是AB段比热容的   倍(被加热物质的质量和吸、放热功率不变)。
【答案】小于;2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物质的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的热量越多,物质的内能越大;
(2)根据AB段和CD段的时间确定物质的吸热之比,再确定二者的升高温度之比,最后根据公式Q=cm△t计算二者比热容之比。
【解答】(1)因为加热6min比8min时间短,所以吸收的热量少,因此第6min时的内能小于第8min时的内能;
(2)根据图像可知,CD段与AB段的吸热之比:Q:Q'=(12min-8min):(4min-0min)=1:1;
二者的质量之比:m:m'=1:1;
升高的温度之比:△t:△t'=5℃:10℃=1:2;
根据公式Q=cm△t得到:;
;
解得:。
那么该物质在CD段的比热容是AB段比热容的2倍。
24.(2019九上·萧山月考)有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质量比是2:1,吸收的热量之比是4:3,升高的温度之比是2:3,则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之比是   。
【答案】1:1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计算出必然,然后作比即可。
【解答】根据得到:
甲、乙的比热之比:。
25.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   的性质;一杯水倒出一半后,剩下半杯水的比热容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大;不变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质量和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比热容越多,物质吸收的热量越多;
(2)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热量、变化的温度和质量大小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解答】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性质;一杯水倒出一半后,剩下半杯水的比热容不变。
26.下表是1kg晶体在吸热过程中从固态变到气态的实验数据记录表。由表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   ,该物质在液态时的比热是    。
吸收热量/千焦 0 50 100 150 200 300 400 500 600 650
温度/℃ -87.5 -62.5 -37.5 -12.5 0 0 0 0 12.5 25.0
吸收热量/千焦 750 850 900 950 1000 2000 3000 3100 3150 3200
温度/℃ 50.0 75.0 87.5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25.0
【答案】300千焦;4×103J/kg·C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液体在汽化时温度不变,据此判断晶体的熔化过程开始和结束时间;
(2)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熔化结束时吸收热量-熔化开始时吸收热量;
(3)已知吸收的热量、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根据公式计算比热容。
根据液态时吸收的热量与升高温度之间的关系即可求得比热容。【解答】根据表格可知,物体有两个温度保持不变的过程:0℃和100℃,因为晶体在吸热过程中从固态变到气态的,所以有两个物态变化过程,熔化和汽化,则物体在0℃时的物态变化就是该物质的熔化过程;
由此可知,当晶体刚熔化时,吸收的热量为200kJ,当晶体完全熔化时吸收热量500kJ,
所以晶体熔化吸收的热量为:500KJ-200KJ=300KJ;
由图可知,由12.5℃到25℃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650kJ-600KJ=50KJ;
则根据Q=mC△t得到,
该物质液态时的比热容为:。
27.(2019七上·德清期末)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在两个相同的塑料瓶内分别放入质量相同、初温都是室温的水和煤油,在瓶口扎上气球,将它们同时浸入热水中,如图所示。
(1)观察到的现象是:   (选填“甲”或“乙”)瓶口的气球先变得较大些。
(2)当塑料瓶中的煤油和水都升高到相同的温度时,两者吸收的热量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答案】(1)甲
(2)不相同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水的比热容最大;根据Q=cmΔt分析即可。
【解答】(1)水和煤油的质量和初始温度相同,由于水的比热容比煤油大,所以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吸收的热量比煤油多,甲瓶中气体膨胀程度大,因此,甲瓶口的气球先变得较大些;
(2)当塑料瓶中的煤油和水都升高到相同的温度时,由于水和煤油的比热容不同,所以两者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故答案为:(1)甲;(2)不相同。
28.(2018七上·天台月考)炎热的夏天赤脚走在水泥地上,感觉水泥地很烫脚,而进入游泳池又觉得池水很凉。这主要是因为水泥地的比热容   水的比热容;同样的太阳照射下,水升温比水泥地升温   (选填:“快”、“慢”或“一样快”)。
【答案】小于;慢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可知,当物质的质量和吸收热量相同时,比热容越大升高的温度越低,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根据公式可知,质量相同的水泥地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因为水泥地的比热容小,所以温度升高的多,很烫脚;而水的比热容大,因此水升温要慢。
故答案为:小于;慢
29.产生“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楼群林立,难以形成空气对流;二是城市水面小,水的蒸发吸热   (填“多”或“少”);三是建筑群、马路中的砂石、水泥的   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更明显;四是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   和二氧化碳。
【答案】少;比热容;热量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知道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液体蒸发时要吸热,水的比热容较大。
【解答】产生“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楼群林立,难以形成空气对流;二是城市水面小,水的蒸发吸热少;三是建筑群、马路中的砂石、水泥的比热容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更明显;四是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热量和二氧化碳。
故本题的答案为:少;比热容;热量。
30.现有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铝块、铜块,其中铝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再相互接触,热量从   传给   。
【答案】铜块;铝块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比热容小的升高的温度高.
【解答】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铝块、铜块,其中铝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后,由于比热容越小,升高的温度越高,所以铜的末温比铝的末温高,热量将会由铜块传向铝块。故答案为:铜块;铝块。
三、解答题
31.(2020七上·吴兴期末)小强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沙子和水的吸热能力”。
操作如下:
(1)在两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相同且   相等的沙子和水。
(2)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火焰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实验中,是通过比较   来间接反映沙子和水吸收的热量。
(3)实验结束后,小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通过分析图像他发现加热相同的时间沙子的温度比水升高得多,请你在图2中画出沙子温度升高的大致图像。
(4)小强得到实验结论后与小英交流,他们猜想“暖手宝”中装的储热液和水一样比热容   。(选填“较大”“较小”)
【答案】(1)质量
(2)加热时间
(3)
(4)较大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Q=cm△t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温度越小的物质吸热能力越强;
(2)两个相同的酒精灯,相同的时间内必然放出相同的热量,而沙子和水必然吸收相同的热量,因此可以用加热时间反应吸收热量的多少;
(3)根据题目的描述作图即可;
(4)根据公式Q=cm△t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时,比热容越大的物质放出的热量越多。
【解答】(1)在两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相同且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
(2)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火焰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实验中,是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间接反映沙子和水吸收的热量。
(3)水和沙子的初温相等,加热相同的时间后沙子的温度比水高。首先在纵轴上找到一个点作为水和沙子的初温;加热相同时间,即从横轴上找一个点,从这个点作纵轴的平行线;沙子的温度高于水,即在这条线上选两个点,上面的点为沙子的温度,下面的点为水的温度,最后将它们与初温的点相连即可,如下图所示:

(4)小强得到实验结论后与小英交流,他们猜想“暖手宝”中装的储热液和水一样比热容较大。
32.(2020七上·吴兴期末)近年来,我国在持续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为了比较水和干泥土的比热容,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在两个相同的塑料瓶甲和乙内分别装入室温温度下的水和干泥土,在瓶口扎上气球,将它们一同浸入热水中,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还要控制塑料瓶中水和干泥土的   相等。
(2)本实验通过观察到   ,表明水的比热容比干泥土大。
(3)海绵城市建设增大了水域和绿地面积,能有效地缓解城市升温较快的问题,请解释:为什么增大水域面积可以缓解城市升温?   。
【答案】(1)质量
(2)装有干泥土的(乙)瓶子上的气球膨胀得比装水的(甲)瓶子上的气球更大
(3)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泥土、建筑材料大,在吸收相同热量时,水升高的温度要小,可以起到为城市降温的作用,所以可以缓解城市升温。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比热容是热力学中常用的一个物理量,表示物体吸热或散热能力。比热容越大,物体的吸热或散热能力越强。它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升高或下降单位温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其公式为: c=Q/(m·△T)
【解答】(1)由比热容的计算公式c=Q/(m·△T)可知实验中除了要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外,还要控制塑料瓶中水和干泥土的质量相等。
(2)水的比热容比干泥土大,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干泥土在相同条件下,水的温度变化比干泥土小,因此装有装有干泥土的瓶子上的气球膨胀得比装水的瓶子上的气球更大。
(3)海绵城市建设增大了水域和绿地面积,能有效地缓解城市升温较快的问题。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泥土、建筑材料大,在吸收相同热量时,水升高的温度要小,可以起到为城市降温的作用,所以可以缓解城市升温。
故答案为:(1)质量;(2)装有干泥土的(乙)瓶子上的气球膨胀得比装水的(甲)瓶子上的气球更大;(3)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泥土、建筑材料大,在吸收相同热量时,水升高的温度要小,可以起到为城市降温的作用,所以可以缓解城市升温。
33.将一勺热水倒入量热器内,量热器内水上升5℃再加一勺同样的热水,量热器又上升3℃继续加7勺同样的热水,量热器上升几度(设量热器热损不计)
【答案】解:设原有冷水质量为M,—勺热水质量为m,热水与冷水温度差为t℃。
第一次:冷水吸热Q吸= c水M×5t℃,而热水放热,Q放= c水m(t-5)t℃,可以得出:c水M×5t℃=c水m(t-5)t℃ ……………………………………………… ①式
第二次:把第一次整合在一起,可看作一次性倒入2m的热水温度上升8 ℃,于是又可得出:c水M×8℃=c水2m(t—8) ℃……………………………………………… ②式
两式相除,可求出t = 20℃。
第三次:把第一次、第二次整合在一起,可看作一次性倒入9m的热水,设最终温度为x℃,可列出式:c水M×x℃=c水9m(20-x)℃……………………………………………… ③式
将③式与①式相除(将t = 20℃代入①式中),即可求出x=15℃,此数再减去第二次的8℃,值为7℃,就是又上升7℃。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比热容的测量器材是量热器,尽管量热器测量误差较大,但是,该器材的设计中包含许多科学的内涵,其实量热器与保温瓶的结构非常相似。尽管测量误差较大,但是我们初中阶段往往还是忽略这些误差。
34.某同学在探究影响物质吸热多少的因素的实验时,得到如下的数据表:
物质 实验次数 质量(kg) 升高的温度 (℃) 吸收的热量(J)
水 1 0.05 10 2100
水 2 0.10 10 4200
煤油 3 0.05 10 1050
煤油 4 0.10 10 2100
(1)分析第1、3次或2、4次实验数据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相等的不同物质,在   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2)分析第1、2次或3、4次实验数据,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热的多少还与物质的   有关。
【答案】(1)质量;升高温度
(2)质量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分析表中1、2或3、4两次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控制的变量与实验数据,然后得出结论;
(2)分析表1、3或2、4次实验的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控制的变量与实验数据,然后得出结论;
【解答】(1)由表中第1、2或3、4两次实验数据可知,水升高的温度相同而质量不同,水的质量越大,水吸收的热量越多,由此可得: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越大,物质吸收的热量越多。
(2)由表中第1、3或2、4两次实验数据可知,水的质量相同而升高的温度不同,升高的温度越高,水吸收的热量越多,由此可得: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不同的温度,升高的温度越大,物质吸收的热量越多。
故答案为:
(1)质量 升高的温度;(2)质量。
四、实验探究题
35.(2021七下·杭州开学考)在探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小金同学猜想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质量和物质的种类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同组的同学经过讨论,制订了两个方案:
方案一:让研究对象升高相同的温度,然后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
方案二:让研究对象吸收相同的热量,然后比较它们升高温度的高低。
(1)实验室准备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支温度计、烧杯、秒表、适量的水和食用油,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   ;
(2)两方案中水和食用油吸热多少是通过   来反映的;
(3)为了验证猜想,小金做了如下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进行加热,下表是他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可以知道:小金选择   (填方案一或方案二)进行实验。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水的温度/℃ 20 22 24 26 28 30 32
油的温度/℃ 20 24 28 32 36 40 44
【答案】(1)托盘天平
(2)加热时间的长短
(3)方案二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物质的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升高温度大的比热容小;当物体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热量多的比热容大。据此可知,无论哪种方案,都需要控制质量相同,据此判断补充的器材;
(2)在实验过程中,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对两种液体加热,根据W=Pt可知,相同的时间内加热器放出相同的热量,那么水和食用油就吸收相同的热量,因此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反映吸热的多少。
(3)根据表格确定实验中保持哪个量相同即可。
【解答】(1)验室准备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支温度计、烧杯、秒表、适量的水和食用油,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测量质量的托盘天平。
(2)两方案中水和食用油吸热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的;
(3)根据表格可知,表格中统计的是加热相同时间后液体的温度,而加热相同的时间也就是控制吸收的热量相同,通过温度的变化量判断比热容的大小,因此小金选择的是方案二进行实验。
36.(2020七上·台州期末)为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小柯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1)此实验中,用   表示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2)由实验组    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物质 实验组别 质量/g 升高 5℃的加热时间/s 升高 10℃的加热时间/s
砂石 1 50 5 10
2 100 10 20
水 3 50 8 16
4 100 16 32
(3)等质量的水和砂石,加热相同的时间,砂石的温度升高比水快得多,请解释原因   。
【答案】(1)加热时间长短
(2)1、3(或 2、4)
(3)相同质量的水和砂石,吸收了相同的热量, 由于砂石比热小于水,所以砂石升高的温度较高。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在实验中,使用相同的酒精灯进行加热,那么相同的时间内酒精灯放出相同的热量,那么相同的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等。
(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
(3)根据公式Q=cm△t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与物质的比热容成反比,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1)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长短表示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2)探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种类的关系时,必须控制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而改变物质的种类,故选1、3(或2、4);
(3)等质量的水和砂石,加热相同的时间,砂石的温度升高比水快得多,原因是:相同质量的水和砂石,吸收了相同的热量, 由于砂石比热小于水,所以砂石升高的温度较高。
37.为了探究不同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4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烧杯号 液体 质量(克)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分)
1 水 300 20 30 12
2 水 150 20 30 6
3 煤油 300 20 30 6
4 煤油 300 20 25 3
(1)水和食用油吸热多少是通过   来反映的。
(2)分析比较   (填烧杯号)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质量和升高温度相同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
(3)分析上表,综合可得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   有关。
【答案】(1)加热器的加热时间
(2)1和3
(3)物质的种类、升高的温度、质量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根据Q=W=Pt可知,相同的加热器,加热时间越长,产生的热量越多,因此通过加热器的加热时间长短,可以确定吸收热量的多少。
(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比实验;
(3)分别对比实验1和2,实验3和4,结合(2)中得出的结论,总结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的影响因素。
【解答】(1)水和食用油吸热多少是通过加热器的加热时间来反映的。
(2)探究物质的种类对吸收热量的影响时,必须控制质量和升高温度相同,而改变物质种类,故选1和3;
(3)对比实验1和2可知,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质量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对比实验3和4可知,同种物质质量相同时,升高的温度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结合(2)中结论,那么得到: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升高的温度、质量有关。
38.(2020七上·临安期末)在“探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小金同学猜想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质量和物质的种类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同组的同学经过讨论,制订了两个方案:
方案一:让研究对象升高相同的温度,然后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
方案二:让研究对象吸收相同的热量,然后比较它们升高温度的高低。
(1)实验室准备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支温度计、烧杯、秒表、适量的水和食用油,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   。
(2)两方案中水和食用油吸热多少是通过   来反映的。
(3)为了验证猜想,小金做了如下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进行加热,下表是他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可以知道:小金选择   (填“方案一”“方案二”)进行实验。
加热时间min 0 2 4 6
水的温度℃ 20 24 28 32
油的温度℃ 20 28 36 44
【答案】(1)托盘天平
(2)加热时间
(3)方案二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用途选择测量工具;
(2)根据公式Q=W=Pt可知,如果两个加热器的功率相同,那么产生的热量与时间成正比,即时间越长,产生的热量越多,因此可以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反映吸热的多少;
(3)根据表格可知,记录的是加热时间相同时两种液体升高的温度。加热时间相同其实就是吸收热量相同,因此小金选择的是方案二。
【解答】(1)为了完成实验,需要控制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因此要用到托盘天平;
(2)两方案中水和食用油吸热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的。
(3)为了验证猜想,小金做了如下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进行加热,下表是他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可以知道:小金选择方案二进行实验。
五、综合说理题
39.根据气象资料显示,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多东南风,而冬季多西北风。试用你学过的知识加以解释。
【答案】我国东南沿海多水,西北内陆多泥土、沙石。夏季,水吸热升温慢(水的比热容大),而使东南沿海地区的空气升温也慢。泥土、沙石的比热容小,它们在同样吸热时升温快,导致内陆地区气温上升快,内陆地区的较热的空气上升,沿海地区的低温空气流过来填补,形成东南风。而冬季,在同样放热时,沿海地区的水降温慢,空气降温也慢;内陆地区泥土、沙石降温快,空气降温也快,刚好与夏季相反,沿海地区空气温度比内陆地区空气温度高,故风向也就相反,多以西北风为主。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时,且质量相同时,物质升高或降低的温度与比热容成反比,据此分析夏季和冬季时,东南沿海和内地的气温高低;
(2)空气受热上升,使本地的气压减小,于是空气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小的地方,形成季风。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