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食用真菌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2.2食用真菌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8-13 17:5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第二章
真菌
第二节
食用真菌
【学习目标】
1.描述食用真菌(蘑菇)的形态结构。
2.能说出食用真菌的营养方式和呼吸方式。
【导学过程】
1.阅读教材P108—P110页的内容,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真菌具有真正的
,属于
核生物;细菌没有真正的
,属于
核生物。真菌一般利用
进行繁殖;细菌一般用
的方式进行繁殖。
(2)蘑菇是常见的
真菌,整个生物体由子实体和【

构成,子实体主由【

和【

构成。
(3)蘑菇的细胞中不含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依靠现成的有机物,进行
生活。
(4)我国目前已知的食用真菌有
多种,常见的主要有





等。
(5)食用真菌不仅味道
,而且营养价值极为
,富含人体所需的
、多种

,以及

、镁、钠、钾等多种矿物质。
(6)毒蘑菇有毒,不能食用。毒蘑菇一般颜色
,不生虫蛆;【

顶部有粘液或瘤状突起;【

上有菌环;受伤后
,有腥、辣、苦、臭等特殊气味。
【自主检测】
1.日常食用的蘑菇属于(

A.细菌
B.真菌
C.动物
D.植物
2.蘑菇、木耳等大型食用真菌进行的营养方式是(

A.寄生
B.自养
C.腐生
D.A、B、C都对
3.蘑菇的地上部分称为( )
A.子实体
B.菌柄
C.菌柄
D.菌褶
4.蘑菇的繁殖方式是(

A.种子繁殖
B.孢子繁殖
C.出芽生殖
D.营养繁殖
5.下列真菌中药用价值较高的是(

A.金针菇
B.猴头
C.灵芝
D.狗尿苔
【达标测评】(4人组大组长组织评价,2人小组互改,大组长检查,组内交流、达成共识)
1.夏季雨后,在树林的地面上常常长出大量的蘑菇,主要原因是( )
A.阳光充足
B.水分和有机物丰富
C.矿物质丰富
D.二氧化碳充足
2.下列关于毒蘑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般毒蘑菇颜色艳丽,不生虫蛆
B.一般毒蘑菇菌盖顶部有黏液或瘤状突起,菌柄上有菌环
C.毒蘑菇受伤后变色,有腥、辣、苦、臭等气味
D.毒蘑菇颜色艳丽,不生虫蛆;菌盖顶部有黏液或瘤状突起,菌柄上有菌环;受伤后变色,有腥、辣、苦、臭等气味;没有例外情况
3.(2021·云南)下列关于细菌、真菌、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与真菌相比,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真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细胞内不含叶绿体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于活细胞中
D.所有细菌、真菌和病毒对人类都是不利的
4.细菌和真菌的生活也需要一定的条件,下面属于它们生活必要条件的是(

①水分
②空气
③有机物
④适宜的温度
⑤阳光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①②④
D.①③④
5.小明去乡下爷爷时,意外的在爷爷住处附近落发现了一些蘑菇,他采摘后带回了家。爸爸看后告诉他,这些蘑菇有毒,不能食用。小明不信,上网查询答案。经过查询小明知道了如何辨别毒蘑菇:
(1)毒蘑菇颜色
,不生

(2)毒蘑菇菌盖顶部有

,菌柄上有

(3)毒蘑菇受伤后
,有

、苦、臭等气味。
(4)花褶伞、毒粉褶菌、臭黄菇等蘑菇颜色不
,无
,也属于毒蘑菇。
【拓展延伸】
仔细阅读下文,并回答问题:
每年盛夏,在海拔3000
m以上的高原草甸上,体小身花的成年蝙蝠蛾便将千千万万个虫卵产在地上,经一个月左右孵化后蛾卵变成小虫,再钻进湿润、疏松的土壤里,吸食植物根茎的营养,逐步将身体养得洁白肥胖。土层里有一种球形的虫草真菌子囊孢子,当虫草蝙蝠蛾幼虫遭到孢子侵袭后,便钻进地面浅层,孢子在幼虫体内生长,幼虫的内脏就一点点消失,最后幼虫头朝上尾朝下而死去,这时虫体变成了一个充溢菌丝的躯壳,埋藏在土层里,这就是“冬虫”。经过一个冬天,到第二年春夏季,菌丝又开始生长,从死去幼虫的口或头部长出一根紫红色的小草,高2-5
cm,顶端有菠萝状的囊壳,这就是“夏草”。这样,幼虫躯壳与长出的小草共同组成了一个完好的“冬虫夏草”。冬虫夏草是虫,还是草?请你依据短文回答。
第一节
生物的基本特征
【自主检测】
1.B
2.C
3.A
4.B
5.C
【达标测评】
1.B
2.D
3.
D
4.D 
5.(1)艳丽
虫蛆
(2)黏液
瘤状突起
菌环
(3)变色


(4)鲜艳
菌环
【拓展延伸】冬虫夏草不是虫,也不是草,而是真菌。因为它是由虫草真菌的孢子“进入”蝙蝠幼虫体内,并进行发育而形成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