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 前后教案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数学下册 前后教案 人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12 19:49: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前后
课题 前后
教学 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感知前、后的位置关系,能从具体情景中正确确定前后。
2.初步体验物体前、后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3.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探索知识的积极性,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
重点 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感知前、后的位置关系,能从具体情景中正确确定前、后。
难点 正确辨别前、后的位置及其相对性
教具 教学挂图、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前、后。
1.引导学生说出跟前、后有关的现象。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教室已经陪伴我们在学校度过很长的一段时间了,仔细观察一
下我们的教室,说说我们教室的前面、后面都有些什么?
(1)前面有黑板、国旗,后面有黑板。
(2)前面有讲桌,后面有黑板报和图书角。
(3)前面有小广播,后面有空调。
2.请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请部分同学进行汇报。
3.组织学生做游戏:请大家拿出自己的一些文具,老师怎么说,你们就怎么做。我们
来比一比,看哪个小朋友做得又对又快?
(1)请大家把铅笔摆在文具盒的后面,文具盒摆在铅笔的前面。
(2)现在请大家把铅笔不要摆在文具盒的前面,文具盒不要摆在铅笔的后面。
4.小结,揭示课题:
刚才我们一直在说关于“前、后”的话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前、后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索交流,理解前、后。
1.出示教材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这一天李林和他的小伙伴们正要乘车去公园玩。根据他们三个人位置,谁来说一说谁排在最前面,谁排在最后面?
生看主题图,积极回答问题:李林排在最前面;张宁排在最后面。
2.引导学生提问:你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同桌的小朋友先相互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生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
(1)李林的后面是谁?
(2)王英在谁的后面?在谁的前面?
(3)谁的前面是王英?
……
(李林的后面是王英。王英在张宁的前,在李林的后面。李林在王英的前面,张宁在王英的后面。)
老师继续提问:同样是王英这位小朋友,她在队中的位置没有变,为什么大家一会儿说她在前面,一会儿又说她在后面呢?
启发学生理解,要确定前后,需要看以什么为参照物(与什么比)。王英对李林而言是在他后面,而对张宁来说却在他前面。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引导学生“( )同学在( )同学前面,在( )同学后面,”“( )在最前面“等较规范的语言来描述。
3.说一说:请三名小朋友上讲台前侧身排成一行,让其他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他们的前后关系。
4.找一找:刚才小朋友们说得真好,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们找一找你们的前面和后面有几个小朋友,他们都是谁?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高。
1.看一看,想一想:
请每个小组最前面和最后面的小朋友起立,然后全班向后转。小朋友们看一看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交流发现:原来最前面的小朋友变成了最后面的小朋友,而原来最后面的小朋友却变成了最前面的小朋友。
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生汇报自己的想法。
(1)因为我们坐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现在反过来坐了。
(2)因为相反了。
2.摆一摆,说一说:请前后两个小朋友一组把铅笔、橡皮、小刀、文具盒任意摆放成一列。互相说一说,什么摆在最前面?什么摆在最后面?
(1)我看见铅笔摆在最前面,文具盒摆在最后面。
(2)我看见文具盒摆在最前面,铅笔摆在最后面。
师:他们都是一组的,为什么说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他们说的一样?
因为他们是面对面坐的,所以正好相反。让他们坐在一起就行了。
3.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的第2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小朋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1.填一填。
3 5 7 9 11
(1)5前面的一个数是( )。
(2)9后面的一个数是( )。
(3)11后面的一个数应该是( )。
※2.小朋友排队放学,从前数起,聪聪是第5个,从后数起他也是第5个。那么这一排一共有(   )个小朋友。
3.家庭游戏。
回家后,帮你的玩具排排队(可以是布娃娃,也可以是不同形状的积木),并向家里人说说他们的前后顺序。
4
用心 爱心 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