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
课 题
《画古树》
相关领域
设计 应用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
在《美术课程标准》中强调: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使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情趣转换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理论依据:
美国心理学、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儿童是发现学习的主体,因此,应鼓励儿童相信并依靠"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在本课中利用图片展示,让学生更深入地观察、发现古树的特点,讲古树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古树产生热爱的情感。利用选择、连线的方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古树的画法的过程中。自主评价为学生搭建了展示的平台。各种教学手段的实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了主体认知的主动性。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画古树》是北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小学三年级第9课的内容。本课属于"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是线描写生体系的一部分。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感受古树的美感,了解古树属于自然文化遗产,探究学习用线表现古树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艺术实践中感悟古树文化与艺术创作的关系,提升用线造型的能力,激发学生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通过前两年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线造型能力,绝大部分学生在线条绘画中有一定的基础,能够完成一幅比较好的线描作业。学生观察力比低年级时日趋成熟,对周围的事物有感性的认识了,所以在绘画中已经体现出了自己的情感。
问题: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不是很仔细,在写生方面比较欠缺。个别同学的线条表现力弱,需要加强辅导。
教学方法:
情境法:创设制作保护古树宣传卡情境,渗透德育教育。
比较法:出示学生古树作品,通过对比探究古树的表现方法。
演示法:演示古树的表现方法。
探究法:根据回忆、观察古树图片探究古树的特点。
欣赏法:;成作业前让学生欣赏图片以及学生作品,开拓创作思路,启发联想。
技术准备:
教具准备:白板课件、课题卡片、板书卡片等。
学具准备:彩笔、刮画纸、刮画用具等。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简单了解古树的相关知识和形态特征,学习用线表现古树的方法,
能运用线描方法,描绘古树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实践活动观察古树,了解一些古树的知识。通过欣赏、小
组讨论、游戏、体验等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古树的特点,并学习用线描方法进行表现。鼓励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感受。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分析、评价等教学活动,体验古树的美感,激发学
生关心、喜爱古树的情感,树立保护古树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古树的形态特点,学习用不同的线进行表现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用线表现古树的特点,树枝、树叶前后关系的表现。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板书课题
谈 话
谈话导入
展示社会实践照片
考考你 古树知识
交流古树
知识
探究古树的特点
讲古树的故事
传授新知
树叶的画法
树皮的画法
探究画法
枝叶遮挡关系
学生创作
教师辅导
艺术实践
演示画法
自评
师生互价
展示评价
枝叶遮挡关系
说一说
课后拓展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一 谈话导入:
谈话:同学们都知道树木是人类的朋友,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而古树又有它特有的价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画古树》一课。
板书课题:画古树
【设计意图】:由树木的价值到古树的特殊价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导入新课。
二 新课:
㈠交流古树知识:
1反馈社会实践情况:
谈话:课前同学们到公园、小区、街道观察了古树,还和古树合了影。
(出示照片)
【设计意图】:课前学生们近距离接触了古树,了解了关于古树的知识,观察了古树的特点。通过展示照片引发学生回忆。
2 古树知识:
谈话:同学们一定还了解了很多古树知识,下面我来考考你。
提问:一般树龄达到多少年的树木被称为古树?
学生齐答
(出示照片)
谈话:在上传的照片中有这样几张?你知道这些标志代表什么意思吗?
(学生举手回答)
【设计意图】:了解古树的相关知识,锻炼学生查阅资料的自学能力。
3探究古树的特点:
提问:回忆我们观察的古树,都有哪些特点?
(出示古树图片)
全班分析枝叶的特点,板书出示“茂密 有枯枝”。
(学生同桌交流树干、树皮、树根的特点汇报结果。)
教师补充知识:树瘤是在树木受伤后,分泌一种物质进行自我保护而形成的。
教师板书出示“粗壮”
“粗糙 有疤痕”
“发达”
【设计意图】:了解古树的特点,锻炼学生观察归纳能力。
4 古树的故事:
(出示古树图片)
谈话:这是咱们班康牧涵上传的古树照片,就让她亲自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康牧涵介绍潭柘寺的“帝王树”。
谈话:其实“帝王树”只是北京十大名树之一,其他的九大名树背后也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希望同学们课后去了解一下,向康牧涵学习,讲给大家听,好不好?
【设计意图】:激发学习兴趣,拓展学习内容。
㈡探究古树的画法:
导语:我们观察了古树、和古树合了影、了解了古树知识、还听了古树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说一说
谈话:是呀!古树经历了成百上千年的风雨,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的绿色遗产,真应该很好地保护它们。我提议今天我们每人制作一张保护古树宣传卡,让更多的人爱护古树。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情趣,渗透德育思想。
1树叶的画法:
(出示图片)
谈话:请你找到枝叶的正确画法。
学生观察分析,教师指名回答问题。
小结:不同的树木,叶子的生长特点也不同,所以要用不同的线表现。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分析了解树叶的画法。
2 树皮的画法:
(出示图片)
谈话:请你观察油松、白皮松、柏树、银杏树树皮的纹理连接对应的画法。
学生观察思考后完成连线。
谈话:我们一起来看看他连的对不对?
油松树皮是有变化的线圈成的不规则的形状;
白皮松树皮像曲线圈成一个个曲线形;
柏树树皮的花纹有什么线组成?曲线密密地排列。
银杏树皮长短不同的直线排列而成。
小结:树皮的纹理不同,要用长短、粗细、疏密不同的线来表现。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学习用线表现树皮纹理的方法。
3 枝叶的遮挡关系:
(出示图片)
谈话:这是两个同学画的古树?你觉得哪一幅表现的古树生动?为什么?
学生说一说
小结:表现古树是除了要注意线的长短、粗细、疏密意外还要注意枝叶的遮挡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进一步学习古树的表现方法,突破本课难点。
㈢ 演示画法:
(出示书中古柏图片)
谈话:那怎样画古树呢?
首先观察分析古树的生长特点。比如这课古柏树,粗壮的主干上先分
出两个支干,一个向左,一个向上,上面的支干有分出两个支干。
边讲解边演示:从左边的根部起笔,由下而上,注意有遮挡的要空出,再由
上到下完成枝干的刻画。第二步画叶子,注意根据叶子的生长特点用不同的线来
表现。最后画树皮的纹理。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作进行了有针对的指导,解决教学的难点。
㈣ 欣赏学生作品:
谈话:这是同学们表现的古树,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引导学生从构图、是否抓住古树的特点和线的运用等方面分析作品。
【设计意图】:拓宽学生的创作思维,启发孩子们大胆创作。充分利用教材,利用不同媒材及不同方法进行艺术表现。
三、艺术实践:
作业要求:参考古树的照片,用线表现一棵古树。注意抓住古树的特点,体现线条的美感。
学生根据要求选择不同的表现方法进行创作。
【设计意图】:激励同学们进行形式丰富的艺术创作,检验学习效果。
四 展示评价:
1 教师选择典型作品展示在屏幕上,全班评价。
2 学生自我评价:说说自己画的古树,什么地方画得好?
【设计意图】:在作品欣赏中感受创作体验,让学生感受到创作成果带来的快乐!同时提高学生审美意识与评价意识。
五 拓展:
谈话:同学们画的古树都很棒,你想在这张保护古树宣传卡上写点儿什么?
学生说一说
小结:古树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珍贵的绿色遗产,我们应该好好地保护。希望同学们回家后把保护古树宣传卡制作完,发放给周围的人,让更多的人跟我们一起保护古树。
【设计意图】:抒发保护古树的情感,进一步渗透德育教育。
板书设计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1.将自己的作品自由展示在开放空间区域内。
2.欣赏同学作品,体验创造乐趣,并简单评价。
3.老师根据学生的作品给予整体评价
4.课外拓展:古树是祖先留下的珍贵的绿色文化遗产,我们要很好地保护古树。课后完成古树保护卡的制作,送给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来保护、爱护古树。
评价形式:自我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
评价量规:
本着“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的原则,引导评价方向,及时鼓励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全体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采用现代通信手段即时把作品进行屏幕展示,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评价结合同学互评的形式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评价自己的作品,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直观体现了学生的参与度,有效地发挥了评价作用。教师总结评价时以鼓励、简明扼要的总结形式进行评价,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起到评价的作用。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1、走出课堂 实践体验
传统的美术教学仅仅放在书本上,这样会泯灭学生的学习兴趣,更缺乏创新。本课在课前号召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走进大自然、与古树亲密接触的实践活动,用眼睛观察、用手触摸、用心感受古树的形态特点,并与古树合影,课堂内容不只拘泥于课堂的40分钟,而延展到课堂之外的生活中。课堂中,把同学们在景点、街道、小区与古树接触的生动照片展示出来,以“考考你”的形式交流古树知识,请学生讲古树的故事,保护古树、爱护古树的情感也瞬间感染力整个课堂。
2、多种方法 激发兴趣
白板互动探究画法。在学习树叶画法时,出示松树、柏树树叶照片和不同画法图片,让学生对比选择出正确的画法并拖拽到相应的位置。在学习树皮的画法时,出示油松、白皮松、柏树、银杏树树皮照片和线描树皮画法图片,让学生观察分析后用白板画笔的功能进行连线。学生们参与的热情高涨,亲自感受到主体探究的乐趣和成就感。
课上让学生自己讲关于古树的故事,利用微信平台展评作品,让学生们耳目一新,更是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3、德育渗透 凸显专业特点
通过了解古树知识、古树合了影、分析古树的特点、聆听古树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爱护古树的情感,又让学生谈谈感想,很多学生都说:古树经历了那么多年太不容易了,我们要好好保护它。继而倡议一起绘制保护古树宣传卡,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古树的行列。学生的情感得到释放,更发挥了美术专业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