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比热容同步测试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3比热容同步测试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12 21:32: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4775001101090013.3 比热容
一、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
B. 物体的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小
C. 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
D. 物质的比热容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温度变化的多少以及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都无关
在生产和生活中,常见到“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应用情景,以下事例中与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
A. 沿海地区的气温比内陆变化小
B. 发现人中暑时,常在额头上擦冷水降温
C. 夜间,在秧田里灌水保温
D. 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
right0用同一酒精灯分别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如图所示图象,由图可知(  )
A. 甲物质的温度比乙物质温度升高的快,甲物质的比热容大于乙物质的比热容
B. 甲物质的温度比乙物质温度升高的快,甲物质的比热容小于乙物质的比热容
C. 甲物质的温度比乙物质温度升高的慢,甲物质的比热容大于乙物质的比热容
D. 甲物质的温度比乙物质温度升高的慢,甲物质的比热容小于乙物质的比热容
如图为“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的实验装置。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相同的装置加热。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时间t/min
1
2
3
4
5
6
甲的温度/℃
20
22
24
26
28
30
乙的温度/℃
20
25
30
35
40
45
center0
A. 除了如图的器材无需其他测量器材
B. 组装器材时,先固定上面的铁圈B的高度
C. 加热相同的时间,乙液体吸收的热量更多
D. 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
一杯水,温度由30℃加热到50℃时吸收的热量为Q1,再由50℃加热到70℃时吸收的热量为Q2,Q1与Q2的大小关系为? (??? )
A. QQ B. QQ C. QQ D. 无法判断
如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煤油

水银

比热容/(J/(kg?℃))
4.2×103
2.1×103
2.1×103
0.14×103
0.39×103
A. 物质种类不同,比热容一定不同
B. 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不变
C. 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
D. 质量相等的冰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更多
两个质量不同的金属块,放出相同热量,降低相同温度,则( )
A. 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一定大 B. 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一定小
C. 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可能大 D. 两个金属块的比热容有可能相同
质量相同的两金属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则( )
A. 升高温度较大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大
B. 升高温度较大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小
C. 温度高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大
D. 温度高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小
A、B两物体质量相等,温度均为10℃,甲、乙两杯水质量相等,温度均为50℃,现将A放入甲杯,B放入乙杯,热平衡后,甲杯水温降低了4℃,乙杯水温降低了8℃,则A、B两种物质的比热容之比为(  )
A. 2:3 B. 3:5 C. 4:9 D. 1:2
甲、乙两金属球质量和初温相同,先将甲球单独投入到一杯热水中,直到温度不在变化时,水的温度降低了T;将甲球取出,再将乙球单独投入到该杯水中,直到温度再次不变化时,水的温度再次降低了T。不考虑热量损失,则甲乙两金属的比热容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是因为水的??????????.质量为1 t的热水放出2.1×108 J热量后温度降低??????????℃.暖气能使室内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这是通过??????????的方式实现的.[c水=4.2×103 J/(kg·℃)]
炎炎夏季,县城气温往往比乡下要高2~3℃,这就是热岛效应,人们修建人工湖、喷水池,主要利用水的??????????较大来调节气温,这是由于砂石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吸收相同热量后砂石温度变化??????????(选填“大”或“小”)。
晴朗的沿海地区,海风通常发生在______(选填“白天”或“晚上”),这是因为陆地沙土的比热容比水______,使得土地吸热升温比水______(选填“快”或“慢”),陆地上方空气上升,从而形成海面吹向陆地的海风。
甲、乙两种金属的比热容之比是3:1,质量之比是2:1,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甲金属的温度升高了5℃,则乙金属的温度升高了??????????℃;标准大气压下,1.5 kg初温为10℃的水吸收了6.3×105 J的热量,则水的温度将升高??????????℃。[c水=4.2×103 J/(kg·℃)]
把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铁球、铝球和铜球同时投入沸腾的水中,一段时间后,三球的温度变化______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其中吸收热量最多的是______ 球。(已知c铝>c铁>c铜)
三、实验探究题
如图甲所示,鲁小班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初温均为20℃的a、b两种质量相同的液体加热,如图为a、b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

(1)当加热到t1时刻,a液体吸收的热量______ ,b液体吸收的热量。(选填“<”“>”或“=”)
(2)a液体的比热容______ b液体的比热容。(选填“<”“>”或“=”)
(3)若鲁小班想自制一个暖水袋,在a、b两种液体中选一种液体作为注入暖水袋中的供暖物质,则应选______ 液体。(选填“a”或“b”)
四、计算题
把质量为200 g的铅块加热到98℃,然后投进温度为12℃、质量为80 g的水里,最后铅和水的温度相同,都是18℃。[c铅=0.13×103 J/(kg·℃),c水=4.2×103 J/(kg·℃)]
(1)求在此过程中铅块放出的热量。
(2)求水吸收的热量。
(3)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说出原因。
如图甲,网上曾热销一种“55度杯”,称“能很快将开水变成适饮的温水,而后又能将凉水变成适饮的温水”。为破解此中秘密,某中学物理小组设计了如图乙所示模型。设此杯内胆中被封存着300 g水,室温20℃;现向杯中倒入200 g、100℃开水,忽略内胆及空间的热量消耗,热平衡后,则:
(1)杯内水温为多少?
(2)饮用后迅速将200 g室温矿泉水倒入该杯,摇一摇,矿泉水的温度将上升至多少?
参考答案
1.D
2.B
3.B
4.D
5.B
6.D
7.B
8.B
9.C
10.C
11.比热容大; 50; 热传递
12.?比热容? 大
13.白天? 小? 快
14.30? 90
15.相同? 铝
16.=? <? b
17.(1)2080 J?
(2)2016 J?
???????(3)可以看出Q放>Q吸,这是因为有部分热量散失到周围空气中了
18.解:
???????(1)达到热平衡后Q吸=Q放,c水m1Δt1=c水m2Δt2,即4.2×103?J/(kg·℃)×0.3 kg×(t-20℃)=4.2×103?J/(kg·℃)×0.2 kg×(100℃-t),解得:t=52℃。
(2)由题意知,饮用后迅速将200 g室温矿泉水倒入该杯,,c水m1Δt3=c水m3Δt4,即4.2×103?J/(kg·℃)×0.3 kg×(52℃-t1)=4.2×103?J/(kg·℃)×0.2 kg×(t1-20℃),解得:t1=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