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3.1《重力 基本
相互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定义。
2、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能用重锤线检验一条线或一个面是否竖直或水平。
3、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
4、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5、知道力的三要素
6、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过程与方法
1、知道人类认识力的作用是从力的作用产生的效果开始的
2、能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
3、能通过多个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通过观察和亲身感受以及对初中知识的回顾,概括出重力的产生、方向及大小与什么有关,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以及认真阅读教材的习惯
5、通过“重心”概念的引人渗透“等效代换”的物理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励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2、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质疑,勇于修正
3、通过介绍“神五”发射升空过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和社会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
1、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2、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
1、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
2、重心的概念
★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导入目标——自主探索,实践体验——表达交流,总结归纳
★教学用具:
长方形木块,锯条,橡皮条,已知质量的钩码,重锤线,铅笔,刻度尺,质量均匀分布的金属板等。
力是什么
是推、拉、提、压、碰、打。
No!
力到底是什么?
生活中,我们很熟悉的东西,其实我们并不了解。
是力气吗
No!
今天,让我们来认识力。
打保龄球过程
打排球过程
其他事例
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
物体由运动到静止。
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物体的体积发生变化。
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
物体发生形变。
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物体发生形变。
其他物体作用的结果
生活中我们说:我用力了!
科学告诉我们说:力是……
猜一猜!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对这种作用你有什么问题吗?
一定要相互接触吗?
只能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吗?
其他事例
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人拉行李包。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体验生活:假设你是行李包,你拉图中的人吗?
通过初中的学习你知道了力的哪些知识?
1、大小、单位、测量工具。
2、方向——
是矢量。
3、作用点。
力的三要素
问题:为什么是三要素,而不是二要素或四要素呢?
力的表示方法:
文字表示法。
解析表示法。
图示表示法。
应当表示哪些因素?
如何表示?
例:请表示出:用100N沿水平向右方向拉小车的力。
阅读课本P.54力的图示,总结画力的图示要点。
选定标度。
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有向线段,有向线段的长短按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画,线段上加刻度。
有向线段所指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思考:
1、作用点画在什么地方?
——箭头还是箭尾。
2 、线段越长是还表示的作用力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