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单元 《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情景中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利用条形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回答并提出简单的问题,初步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能根据条形统计图的信息作出合理的推测和判断。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94--95页,一个表示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会绘制简单条形统计图。
过程与方法;
经历收集分析简单数据的过程,体会条形统计图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难点:能根据条形统计图的信息作出合理的推测和判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同学们,我们学校要换校服了,共有四种款式,你最喜欢哪一款?这些都是咱们四二班同学喜欢的,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四一班同学最喜欢哪款校服吧。
四一班同学喜欢每种校服的各有多少人?你们能统计出来吗?
二、探索发现
1.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
⑴整理数据
可以用什么方法统计出这些数据呢?
(数一数;可以用画正字来统计,一个正字代表5人)
小结:现在请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统计出这些数据,并清楚地将它们表示出来。
⑵表示数据
你们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已经完成了,这个习惯真好!老师收集了几位同学的画法,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看, 这位同学画的是统计表,你们和他统计的数量一样吗?从这个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一些什么?
校服款式 A B C D
人数 8 14 5 11
小结:统计表十分清晰地把喜欢每种款式各有多少人都表示出来了。
(3)画图表示数据
看这位同学画的是√,能看明白吗?对了,这是象形统计图。那这张呢?也是象形图。还有谁也是用象形图来表示的?这么多呀。你觉得这位同学画的怎样?(不好,画歪了,没有对齐。还有大有小)用什么改进的建议吗?(每行画上横线)真是个好办法!一一对应更方便比较它们的数量。看这位同学带着横线画圈画得怎样?(好,比较整齐)这样我们画的时候就能做到一行对齐。你再来评价,(竖列不整齐)有什么改进的办法?(画上竖线)看,在这样的格子里画图更整齐美观,更方便比较。如果想知道喜欢B款的有多少人?有什么方法?(数一数)这种方法怎样?(太麻烦)
如果可以更快看出数量的多少,这幅图怎样改进?
有想法了,(可以在上面标数字)(可以在旁边标数字)哪种更好?在旁边标数字有什么好处?(可以很快看出数量的多少)
同学们的方法真好,有数学家的风范。我们来看大屏幕:
为了让图形避免大小不一,歪歪斜斜,可以用统一的格子。为了让图形更清楚地表示数量,我们在左边标上数字,为了让图形便于观察,我们给它涂上颜色,,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你们会看条形统计图吗?(指横轴)水平射线叫做横轴,在这里表示什么?(校服款式)(指竖轴)这条竖着的线叫做纵轴,在这里表示什么?(人数)一格代表几?你是怎么看的?
分析数据,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仔细观察这幅统计图上,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你发现四一班同学最喜欢B款式)
怎么看出来的?(你的意思是喜欢B款式的人数直条最高)
它最高,也就是表示是数量最多,还有什么发现?(你说,你发现喜欢C款式的人数最少,因为直条最低。)你们真善于观察,关注到了图中的每个细节。条形统计图和象形图相比,有哪些优点呢?请你,对,更直观看出数量的多少。那刚才的统计表不是也能表示出谁多谁少吗?(你的意思是不用比,一眼就能看出来。)就是说条形统计图更加直观,便于比较。(板书)你们会看条形统计图吗?请你来具体说说吧。(找到竖条的最高处和纵轴对应)。你们真厉害!不仅发现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还从图中得到了一些数据信息,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喜欢A款的比喜欢B款的少几人?)谁能解答?
一个简单的问题就建立起了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图中像这样的问题还能提出很多。
根据这幅条形统计图图,学校能确定要哪款校服吗?请你,不能。为什么呢?对了,它只是一个班的调查数据,只能作为样本参考。学校怎样才能确定要哪款校服呢?对了,再多调查几个班再确定。
练习巩固,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根据信息把表格填写完整。
大家再来看一个汽车数量统计图,有什么问题吗?请你,哦,这个统计图不完整,没有种类。你真是火眼金睛!别着急,请大家根据信息自己贴上种类吧,谁愿意来试一下?请你。他贴的准确吗?介绍一下你的方法吧。听明白了吗?你真会思考!请统计图把下面的统计表补充完整。真了不起!
2、老师这里有个睡眠时间统计图,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出这幅统计图调查的是成人睡眠时间还是儿童睡眠时间吗?请你来,恩,你觉得是儿童睡眠时间。为什么呢?有道理。有不同意见吗?哦,你觉得是成人睡眠时间,因为成人也需要休息,不能睡的太晚。
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那这个统计图到底是关于儿童的还是成人的呢?
我们来进行一个现场调查,先看看我们班的情况再来做出选择。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进行统计呢?
哦,举手。逐个上去画“正”,也可以用起立的方法。我们就采用起立的方式,我请两个同学来清点人数,核对好了,老师来记录。每人只能起立一次,同桌之间互相监督。不重复不遗漏是统计过程中应有的严谨态度。
这是我们的统计结果,你们能根据这些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吗?赶快动手在作业单上画一画,看看从中能得到哪些信息。
老师发现有一位同学画的既快又好,请他给我们介绍一下经验。明白了,你是先看纵轴的数据确定高度,再看横轴上的种类确定位置,最后从上到下涂满这个直条。真是善于思考的孩子!
大家都用端正的坐姿告诉我已经画完了,这个习惯真好!
我们一起看看这位同学的作品。看他画的准确吗?你们画的和他一样吗?
比较一下这两个统计图,到底是关于儿童还是成人的睡眠时间呢?你有结论吗?你认为是儿童的,能说出原因吗?哦,你发现我们班级的情况是睡眠在9---10小时和10小时以上的人数比较多。与大屏幕上的条形统计图的信息十分相似。你们同意他的意见吗?
孩子们,根据儿童的生长需要,医学专家建议小学生睡眠时间应该不少于十小时,对照一下自己的睡眠情况,有什么想对自己说的呢?你觉得以后自己应该提高学习效率,减少做作业的时间,这样有利于成长的需要。
对于睡眠时间不足的,尤其是条形统计图中睡眠时间少于八小时的同学,你们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吗?这几位同学说的真好!有了他们的建议,大家就能更合理的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了,看来统计与我们的生活真是密不可分啊!
这是“各年龄段平均睡眠时间统计图”。观察这幅图,你们发现了什么?请你来说。哦,你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睡眠时间越来越少。
所以老人家经常说“人老了,觉都少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睡眠情况却是这样一种变化的趋势,(用手势表示)要表现这种变化趋势以后我们还会认识这样一种统计图,它叫折线统计图。
四、课堂总结,畅谈收获
1、新课就学到这里,谁来说说这节课你学有什么收获?
看来大家的收获还真不少,其实统计学还有很多的知识等待大家去探索,希望大家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发现更多统计学的奥秘,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下课!(2500字)
板书设计:
条形统计图
A 1 B
2 A
3 C
4 D
5 C
6
D 7 B
8 B
9 D
10 C
11 D
12
D 13 A
14 D
15 A
16 D
17 B
18
C 19 B
20 A
21 B
22 B
23 D
24
B 25 B
26 D
27 C
28 B
29 B
30
B 31 D
32 A
33 B
34 B
35 A
36
A 37 D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