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第三单元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一、基础巩固(单选题共10道)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该作品的文学形式属于(??
)
A.?词????????????????????????????????????????B.?诗????????????????????????????????????????C.?曲????????????????????????????????????????D.?民歌
2.理学家认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对此进行批驳的观点应是(???
)
A.?存天理,灭人欲???????????????B.?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C.?格物致知???????????????D.?心贼难破
3.中国妇女史研究的奠基人陈东原指出:“宋代实在是妇女生活的转变时代”,“宋代尤其是(妇女社会地位)急转直下的时代”。宋代女性地位变化的关键原因是(???
)
A.?频繁的民族战争提高了男子的地位??????????????????????B.?商品经济的发展转变了人们的观念
C.?理学逐渐影响到了人们的社会生活??????????????????????D.?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妇女走出了家庭
4.在宋明儒学家看来,以往的传统儒学要么是“不备”(不够充分,如孟子),要么是“不明”(混乱不清或者错误,如荀子与扬雄),而董氏的阴阳灾异和神学化的论证则更显得粗浅,实际上已误入歧途。针对这一情况,宋儒(???
)
A.?强调通过道德修养回归本性????????????????????????????????B.?借鉴佛道思想推动儒学思辨化
C.?提出对先秦孔子儒学的回归????????????????????????????????D.?用天命论和封建纲常解释儒学
5.朱熹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
A.?理中有主观规律性的意义????????????????????????????????????B.?其认识的对象是气
C.?穷理是格物的内容和目的????????????????????????????????????D.?格物是致知的前提
6.下图是元代郑思肖的传世作品《墨兰图》,画面仅有几片兰叶、两朵兰花,构图简洁舒展,兰花饱满,兰叶互不交叉,用笔沉稳流畅,挺拔刚劲,婉转富有变化。这类国画作品的主要艺术特色是(???
)
A.?追求写意和抒情???????????B.?以工笔为主要技法???????????C.?讲究布局和构图???????????D.?摹写客观自然景物
7.少数民族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历史上以少数民族为主建立的统一全国的政权有
(???
)
①北魏?
②辽?
③金?
④元?
⑤清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8.程朱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强调社会个体对纲常伦理的绝对遵守;王守仁提出“良知即是心,心就是理”,将个体意识与天理合一,肯定了个体自我的利益与价值。以上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
A.?对程朱理学的否定??????????????????????????????????????????????B.?儒学危机的出现
C.?新社会条件下儒学的新发展????????????????????????????????D.?宋明理学内部的分歧
9.北宋的这一科技成就使近代欧洲航海家的一系列远航和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这一科技成就是
(???
)
A.?地动仪??????????????????????????????B.?造纸术??????????????????????????????C.?雕版印刷术??????????????????????????????D.?指南针
10.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
A.?三纲五常???????????????????????????B.?经世致用???????????????????????????C.?万物本源???????????????????????????D.?抗衡佛道
二、核心素养(单选题共15道)
1.有学者在评价某书法作品说:“松雪此册,字形大小,无不峭拔,云唐人遗风,其源乃出山阴耳”。该作品是(??
)
A.李斯《会稽刻石》
B.王羲之《丧乱帖》
C.柳公权《玄秘塔碑》
D.赵孟頫《汉汲黯传》
2.宋孝宗时绍兴府赈灾,有人户状告“检放秋苗不尽不实”。朱熹受命调查后发现确实存在不实,但是当时田土大多已经种麦,没有稻根可据以核查受灾面积。这反映了(???
)
A.?绍兴府行政效率低下???????????????????????????????????????????B.?理学强调实事求是的精神???
C.?宋代赈灾方式不合理???????????????????????????????????????????D.?绍兴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3.有学者指出,朱熹不仅在《家礼·婚礼》中将传统婚姻“六礼”简化为纳彩、纳币、亲迎“三礼”,“以从简便”,而且还在《家礼·祭礼》中指出即使有贫富老疾的客观差异,也并不构成实行家礼的阻碍。据此可知,朱熹旨在强调(???
)
A.?重构儒家传统礼教体系???????????????????????????????????????B.?简化传统宗教礼仪
C.?扩大礼教在基层的影响???????????????????????????????????????D.?维护理学正统地位
4.医术以治病救人为宗旨,被称为“仁术”;历代知识分子很多兼通医术,故有“十儒九医”之说;范仲淹也曾说:“不为良相,当为良医。”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
A.?古代科技具有强烈实用性
B.?科技与儒家思想关系密切
C.?古代医学受西方科技影响
D.?古代知识分子学识较广泛
5.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官秋》、白朴的《梧桐雨》以及纪君样的《赵氏孤儿》被誉为元杂剧“四大悲剧”。这些优秀作品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B.?科举制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C.?元代南方经济迅速发展???????????????????????????????????????D.?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增加
6.据史料记载,北宋仁宗曾对一参加科举的学子断言:“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该学子从此自称“奉旨填词”。该学子作词(??
)
A.?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B.?打破诗词界限,使词走向社会
C.?成为豪放词派的集大成者????????????????????????????????????D.?奠定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基础
7.“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是北宋著名词人苏轼《念奴娇·亦壁怀古》中的名句。它反映出作者的词风是(??
)
A.?刚健豪放???????????????????????????B.?清新婉约???????????????????????????C.?通俗易懂???????????????????????????D.?沉郁悲壮
8.有人称,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这种“新文化”
(??
)
A.?追求浪漫神秘的宏大气势????????????????????????????????????B.?注重铺陈排比的修辞手法
C.?适应了早期城市资产阶级????????????????????????????????????D.?体现了走向平民化的趋势
9.在中国古代,一代一代的诗人们用磅礴的气势,有力的语言,唱出了无数振奋人心的黄钟大吕之声。“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这是鲍照的决心和誓言。“大鹏一日从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是李白的宏伟之志。对于这类诗词所创造的意境,唐代诗僧皎然用“忠”、“志”、“力”去标举它。这反映了(??
)
A.?道德观念开始依附于政治????????????????????????????????????B.?儒学精神融入社会生活
C.?儒学发挥了经世致用作用????????????????????????????????????D.?儒家思想受到普遍认同
10.宋朝是一个文化昌盛、科技发展的朝代,这主要得益于宋朝的文化和知识分子政策。为防止骄兵悍将的出现,宋朝统治者始终坚持文治,这推动了宋朝科技的发展。这说明(??
)
A.?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B.?政府的治国策略影响科技发展
C.?知识分子决定了科学技术发展
D.?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相辅相成
11.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现象是(??
)
A.?汉武帝时代,赋的创作走向全盛
B.?唐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鼎盛时
C.?南宋的词中低迷感伤的情绪增多
D.?元代杂剧的创作和演出逐渐兴盛
12.书院是中国古代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宋代书院空前活跃并形成教育制度。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
A.?理学备受统治者推崇??????B.?中央集权空前加强??????C.?以文治国策略的影响??????D.?经济文化长期繁荣
13.李泽厚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说到:“张载立(理学),朱熹集大成,王(阳明)使之瓦解。……王
(阳明)的中心范畴(心)则是潜藏着某种近代趋向的理学末端”,由此可知王阳明的心学(???
)
A.?动摇了儒学思想的统治地位????????????????????????????????B.?继承了李贽离经叛道的思想
C.?体现了知行合一的思想观念????????????????????????????????D.?扬弃了程朱理学的思想学说
14.与六朝的志怪小说相比,宋代的话本的主人公已经不是神鬼,而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作品也具有比较丰富的社会内容。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源是(???
)
A.?宋城市经济繁荣?????????????B.?科举制度的影响?????????????C.?统治阶级的推动?????????????D.?市民阶层的壮大
15.朱熹认为良知“乃出于天,不系于人”。王阳明说:“良知即是天理。”“良知之外,岂复有加于毫末乎?今必曰穷天下之理,而不知反求诸其心。”由此可知,两人(???
)
A.?追求良知的途径有别???????????????????????????????????????????B.?对儒学的世俗化认识一致
C.?都强调儒学的思辨性???????????????????????????????????????????D.?都重视良知的外在化特征
三、能力提升(单选题共10道)
1.国学大师王国维说:“元曲之佳处何在?一亩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彼以意兴之所至为之,以自娱娱人。……彼但摹写其胸中之感想,与时代之情状。”这说明元曲(
??)
A.?注重发挥娱乐教化功能???????????????????????????????????????B.?追求艺术创作的真情实感
C.?有力鞭挞当时社会现实???????????????????????????????????????D.?能够彰显作者的个性风格
2.宋代画院一般仿照学校,设立佛道、人物、山水等科目,分门培养人才。画院考试常以古诗句为题,如“踏花归去马蹄香”“乱山藏古寺”“竹锁桥边卖酒家”“蝴蝶梦中家万里”等。这说明,宋代画院(??
)
A.?促进了教育体制的完善???????????????????????????????????????B.?反映了市民阶层的生活
C.?受到了主流思想的影响???????????????????????????????????????D.?反映了现代主义的风格
3.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都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为圣人心传的秘旨,强调以道心制约人心,以找回唐末五代以来被破坏了的伦理规范和价值理想,重建精神家园和价值理想。据此分析,程朱陆王等思想家都主张(
??)
A.?理先于气,但不能离开气????????????????????????????????????B.?扫落物欲,发明本心
C.?存天理,灭人欲??????????????????????????????????????????????????D.?日积月累,循序渐进
4.北宋程颐、程颢指出:“礼一失则为夷狄,再失则为禽兽。……中国而用夷狄礼,则便夷狄之。”宋初学者石介将佛、道视为“中国”坏乱之源:“释、老之为怪也,千有余年矣。”这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
??)
A.?力图复兴儒学,稳定社会秩序?????????????????????????????B.?思想僵化落后,固守华夷观念
C.?传承礼仪文明,促进文化交流?????????????????????????????D.?主张三教并行,提倡儒术主导
5.北宋中叶,关羽崇拜成为一种全国性的文化现象。在当时的讲史和戏剧中,关羽被塑造成了一位秉烛夜读《春秋》,深明尊王诛贼大义的人物,他投降敌对阵营被解释成“降汉不降曹”,为关羽的人格添加了"义"的成分。这一现象主要源于宋代(
??)
A.?科举取士的兴盛?????????B.?儒家传统价值的复兴?????????C.?通俗文学的繁荣?????????D.?民众渴望统一的愿望
6.王阳明认为:“天下之人心,其始亦非有异于圣人也,特其间于有我之私,隔于物欲之蔽,大者以小,通者以塞,人各有心,至有视其父子兄弟如仇仇者。”这说明王阳明(??
)
A.?强调“良知”在实践中的作用?????????????????????????????B.?继承了荀子“人性本恶”的思想
C.?倡导“格物致知”的治学方法?????????????????????????????D.?率先提出“心即理”的哲学命题
7.与之前的任何理论体系相比,理学都可以称得上庞大而精深,特别是对于思辨性而言,理学在吸收、改造佛教和道教理论之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下列言论体现这一高度的是(??
)
A.?“民惟邦本,本固邦宁”????????????????????????????????????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C.?“宇宙之间,一理而已”????????????????????????????????????D.?“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8.程颢认为仁者必须把自己与物切实的感受融为一体,强调“不须穷索”的直觉体会,只要经过城敬的修养,就会体验到字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挥然整体之大成。如何体认天理,程颢偏重于(??
)
A.?格物致知???????????????????????????B.?内心感悟???????????????????????????C.?经世致用???????????????????????????D.?要知行合
9.朱元璋时,程朱理学被定为一尊,一时间风头无两;明中后期,阳明心学“其教大行”,致使“笃信程朱不迁异说者,无复几人矣”。这一变动说明(??
)
A.?思想变动植根于时代需要????????????????????????????????????B.?心学成为了官方正统思想
C.?理学遭到知识分子的摈弃????????????????????????????????????D.?儒家的价值取向得以重构
10.唐至宋,花木兰的形象变化如下表。这一变化说明了(??
)
时期
唐
宋
形象特点
木兰的形象是忠孝两全的完美典型,是道德偶像的代表
木兰的形象中“忠”的方面被弱化,“孝”方面则得到强化
A.?佛教影响艺术形象的塑造????????????????????????????????????B.?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C.?世俗文化体现了个性解放????????????????????????????????????D.?理学兴起强化封建伦理纲常
四、材料分析题(共3道)
1.回顾儒学发展史,可知儒学总是在创新中得到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天下并争于战国,儒术既绌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独不废也。于威、宣之际,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
——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
材料二:当时(西汉)的儒学者们,适应历史的需要,勇敢地负起复兴儒学的重任:一是要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二是要恢复与保护儒家经典;三是要深化儒经研究。
材料三:在宋明理学思潮中,理学家在儒学理论创新方面,也十分典型。“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居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它的创立,既符合社会政治方面的需要,又有其理论思维内在逻辑的必然。
——材料二、三均摘自黄钊《应当高度重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
材料四:至于到了封建末世,当民主主义开始萌动之际,古老的民本主义再度发挥其社会批判功能,并成为生发近代民主主义的生长点。明末清初黄宗羲(1610-1695)的名著《明夷待访录》,便承袭了前辈的民本主义思想,提出国君是“天下之大害”的惊世骇俗命题,向流行于当世的“君为天下主”的传统论调提出挑战。
——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孟子和荀子对孔子核心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董仲舒在“深化儒经研究”方面有何贡献?“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最重要的是迎合汉武帝的政治需要,对此,董仲舒提出了哪些主张?
(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理学是如何对传统儒学进行继承创新的?列举北宋理学家核心思想。
(4)据材料四与所学知识,到了封建末世,黄宗羲是如何对传统儒学进行继承与创新的?
(5)综合上述材料,儒学的继承与创新在今天有何现实意义?
2.
材料
郑樵(1104—1162)早年曾立志“欲读古今之书,欲通百家之学,欲讨六艺之文而为羽翼,如此一生则无遗恨”。由于北方金兵在攻破北宋京都时抢走了宋朝廷的三馆四库图书,所以郑樵决心以布衣学者的身份,在夹涤山为南宋朝廷著一部集天下书为一书的大通史。经过数年的艰苦劳动,初步写出了这部长达200卷、600多万字的史学巨著《通志》初稿。他认为“农圃人”只能认识田野里的植物,但不明诗书之旨;“儒生”通诗书之旨,却是不认识田野里的东西,因此两者必须结合起来。在治学上,郑樵主张要有独断之学的精神,不能只是一味因袭前人的说法而毫无创新。郑樵的史学思想多数通过史学批评表述出来。《总序》开篇说:“百川异趋,必会于海,然后九洲无浸淫之患;万国殊途,必通诸夏,然后八荒无壅滞之忧。会通之义大矣哉。”郑樵的史学思想在中国古代学术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说自己的批评是为了“开学者见识之门户”,是要打破当时学术界中“经既苟且,史又荒唐”的局面。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郑樵学术成就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樵的学术贡献。
3.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徐渭(1521—1593),字文长,浙江绍兴人,曾师从王阳明门徒季本,研习王阳明的学说。徐渭一生科场不顺,贫困潦倒,但诗文书画皆精。他的画广泛吸收宋、元以来诸家技法,但不受其束缚,处处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宣泄与个性追求,在晚明画坛独树一帜。他开创的大写意手法,对后世写意画影响很大。徐渭还是公认的南杂剧代表作家,创作的《四声猿》等代表了明代杂剧的最高水平。当时,北曲、南戏并存。他认为北曲多为“马上之音”“杀伐之声”;对南戏则赞誉颇多,认为尽管多为市井之声,却“句句都是本色语”。对于南戏中的昆山腔,他认为“听之最足荡人”。他的称扬有助于昆山腔在大江南北的传播。在明代后期兴起的市民文学艺术中,徐渭以强调“本色”和追求“自然”的鲜明特点而留名史册。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简述徐渭在文学艺术上能够取得成就的社会条件。
(2)概述徐渭在文学艺术史上的贡献。
(
第
1
页
共
3
页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第三单元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一、基础巩固(单选题共10道)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该作品的文学形式属于(??
)
A.?词????????????????????????????????????????B.?诗????????????????????????????????????????C.?曲????????????????????????????????????????D.?民歌
【答案】
A
2.理学家认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对此进行批驳的观点应是(???
)
A.?存天理,灭人欲???????????????B.?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C.?格物致知???????????????D.?心贼难破
【答案】
B
3.中国妇女史研究的奠基人陈东原指出:“宋代实在是妇女生活的转变时代”,“宋代尤其是(妇女社会地位)急转直下的时代”。宋代女性地位变化的关键原因是(???
)
A.?频繁的民族战争提高了男子的地位??????????????????????B.?商品经济的发展转变了人们的观念
C.?理学逐渐影响到了人们的社会生活??????????????????????D.?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妇女走出了家庭
【答案】
C
4.在宋明儒学家看来,以往的传统儒学要么是“不备”(不够充分,如孟子),要么是“不明”(混乱不清或者错误,如荀子与扬雄),而董氏的阴阳灾异和神学化的论证则更显得粗浅,实际上已误入歧途。针对这一情况,宋儒(???
)
A.?强调通过道德修养回归本性????????????????????????????????B.?借鉴佛道思想推动儒学思辨化
C.?提出对先秦孔子儒学的回归????????????????????????????????D.?用天命论和封建纲常解释儒学
【答案】
B
5.朱熹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
A.?理中有主观规律性的意义????????????????????????????????????B.?其认识的对象是气
C.?穷理是格物的内容和目的????????????????????????????????????D.?格物是致知的前提
【答案】
C
6.下图是元代郑思肖的传世作品《墨兰图》,画面仅有几片兰叶、两朵兰花,构图简洁舒展,兰花饱满,兰叶互不交叉,用笔沉稳流畅,挺拔刚劲,婉转富有变化。这类国画作品的主要艺术特色是(???
)
A.?追求写意和抒情???????????B.?以工笔为主要技法???????????C.?讲究布局和构图???????????D.?摹写客观自然景物
【答案】
A
7.少数民族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历史上以少数民族为主建立的统一全国的政权有
(???
)
①北魏?
②辽?
③金?
④元?
⑤清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答案】
D
8.程朱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强调社会个体对纲常伦理的绝对遵守;王守仁提出“良知即是心,心就是理”,将个体意识与天理合一,肯定了个体自我的利益与价值。以上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
A.?对程朱理学的否定??????????????????????????????????????????????B.?儒学危机的出现
C.?新社会条件下儒学的新发展????????????????????????????????D.?宋明理学内部的分歧
【答案】
C
9.北宋的这一科技成就使近代欧洲航海家的一系列远航和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这一科技成就是
(???
)
A.?地动仪??????????????????????????????B.?造纸术??????????????????????????????C.?雕版印刷术??????????????????????????????D.?指南针
【答案】
D
10.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
A.?三纲五常???????????????????????????B.?经世致用???????????????????????????C.?万物本源???????????????????????????D.?抗衡佛道
【答案】
C
二、核心素养(单选题共15道)
1.有学者在评价某书法作品说:“松雪此册,字形大小,无不峭拔,云唐人遗风,其源乃出山阴耳”。该作品是(??
)
A.李斯《会稽刻石》
B.王羲之《丧乱帖》
C.柳公权《玄秘塔碑》
D.赵孟頫《汉汲黯传》
【答案】
D
2.宋孝宗时绍兴府赈灾,有人户状告“检放秋苗不尽不实”。朱熹受命调查后发现确实存在不实,但是当时田土大多已经种麦,没有稻根可据以核查受灾面积。这反映了(???
)
A.?绍兴府行政效率低下???????????????????????????????????????????B.?理学强调实事求是的精神???
C.?宋代赈灾方式不合理???????????????????????????????????????????D.?绍兴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答案】
B
3.有学者指出,朱熹不仅在《家礼·婚礼》中将传统婚姻“六礼”简化为纳彩、纳币、亲迎“三礼”,“以从简便”,而且还在《家礼·祭礼》中指出即使有贫富老疾的客观差异,也并不构成实行家礼的阻碍。据此可知,朱熹旨在强调(???
)
A.?重构儒家传统礼教体系???????????????????????????????????????B.?简化传统宗教礼仪
C.?扩大礼教在基层的影响???????????????????????????????????????D.?维护理学正统地位
【答案】
C
4.医术以治病救人为宗旨,被称为“仁术”;历代知识分子很多兼通医术,故有“十儒九医”之说;范仲淹也曾说:“不为良相,当为良医。”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
A.?古代科技具有强烈实用性
B.?科技与儒家思想关系密切
C.?古代医学受西方科技影响
D.?古代知识分子学识较广泛
【答案】
B
5.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官秋》、白朴的《梧桐雨》以及纪君样的《赵氏孤儿》被誉为元杂剧“四大悲剧”。这些优秀作品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B.?科举制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C.?元代南方经济迅速发展???????????????????????????????????????D.?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增加
【答案】
D
6.据史料记载,北宋仁宗曾对一参加科举的学子断言:“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该学子从此自称“奉旨填词”。该学子作词(??
)
A.?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B.?打破诗词界限,使词走向社会
C.?成为豪放词派的集大成者????????????????????????????????????D.?奠定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基础
【答案】
A
7.“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是北宋著名词人苏轼《念奴娇·亦壁怀古》中的名句。它反映出作者的词风是(??
)
A.?刚健豪放???????????????????????????B.?清新婉约???????????????????????????C.?通俗易懂???????????????????????????D.?沉郁悲壮
【答案】
A
8.有人称,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这种“新文化”
(??
)
A.?追求浪漫神秘的宏大气势????????????????????????????????????B.?注重铺陈排比的修辞手法
C.?适应了早期城市资产阶级????????????????????????????????????D.?体现了走向平民化的趋势
【答案】
D
9.在中国古代,一代一代的诗人们用磅礴的气势,有力的语言,唱出了无数振奋人心的黄钟大吕之声。“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这是鲍照的决心和誓言。“大鹏一日从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是李白的宏伟之志。对于这类诗词所创造的意境,唐代诗僧皎然用“忠”、“志”、“力”去标举它。这反映了(??
)
A.?道德观念开始依附于政治????????????????????????????????????B.?儒学精神融入社会生活
C.?儒学发挥了经世致用作用????????????????????????????????????D.?儒家思想受到普遍认同
【答案】
B
10.宋朝是一个文化昌盛、科技发展的朝代,这主要得益于宋朝的文化和知识分子政策。为防止骄兵悍将的出现,宋朝统治者始终坚持文治,这推动了宋朝科技的发展。这说明(??
)
A.?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B.?政府的治国策略影响科技发展
C.?知识分子决定了科学技术发展
D.?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相辅相成
【答案】
B
11.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现象是(??
)
A.?汉武帝时代,赋的创作走向全盛
B.?唐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鼎盛时
C.?南宋的词中低迷感伤的情绪增多
D.?元代杂剧的创作和演出逐渐兴盛
【答案】
D
12.书院是中国古代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宋代书院空前活跃并形成教育制度。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
A.?理学备受统治者推崇??????B.?中央集权空前加强??????C.?以文治国策略的影响??????D.?经济文化长期繁荣
【答案】
C
13.李泽厚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说到:“张载立(理学),朱熹集大成,王(阳明)使之瓦解。……王
(阳明)的中心范畴(心)则是潜藏着某种近代趋向的理学末端”,由此可知王阳明的心学(???
)
A.?动摇了儒学思想的统治地位????????????????????????????????B.?继承了李贽离经叛道的思想
C.?体现了知行合一的思想观念????????????????????????????????D.?扬弃了程朱理学的思想学说
【答案】
D
14.与六朝的志怪小说相比,宋代的话本的主人公已经不是神鬼,而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作品也具有比较丰富的社会内容。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源是(???
)
A.?宋城市经济繁荣?????????????B.?科举制度的影响?????????????C.?统治阶级的推动?????????????D.?市民阶层的壮大
【答案】
A
15.朱熹认为良知“乃出于天,不系于人”。王阳明说:“良知即是天理。”“良知之外,岂复有加于毫末乎?今必曰穷天下之理,而不知反求诸其心。”由此可知,两人(???
)
A.?追求良知的途径有别???????????????????????????????????????????B.?对儒学的世俗化认识一致
C.?都强调儒学的思辨性???????????????????????????????????????????D.?都重视良知的外在化特征
【答案】
A
三、能力提升(单选题共10道)
1.国学大师王国维说:“元曲之佳处何在?一亩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彼以意兴之所至为之,以自娱娱人。……彼但摹写其胸中之感想,与时代之情状。”这说明元曲(
??)
A.?注重发挥娱乐教化功能???????????????????????????????????????B.?追求艺术创作的真情实感
C.?有力鞭挞当时社会现实???????????????????????????????????????D.?能够彰显作者的个性风格
【答案】
B
2.宋代画院一般仿照学校,设立佛道、人物、山水等科目,分门培养人才。画院考试常以古诗句为题,如“踏花归去马蹄香”“乱山藏古寺”“竹锁桥边卖酒家”“蝴蝶梦中家万里”等。这说明,宋代画院(??
)
A.?促进了教育体制的完善???????????????????????????????????????B.?反映了市民阶层的生活
C.?受到了主流思想的影响???????????????????????????????????????D.?反映了现代主义的风格
【答案】
C
3.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都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为圣人心传的秘旨,强调以道心制约人心,以找回唐末五代以来被破坏了的伦理规范和价值理想,重建精神家园和价值理想。据此分析,程朱陆王等思想家都主张(
??)
A.?理先于气,但不能离开气????????????????????????????????????B.?扫落物欲,发明本心
C.?存天理,灭人欲??????????????????????????????????????????????????D.?日积月累,循序渐进
【答案】
C
4.北宋程颐、程颢指出:“礼一失则为夷狄,再失则为禽兽。……中国而用夷狄礼,则便夷狄之。”宋初学者石介将佛、道视为“中国”坏乱之源:“释、老之为怪也,千有余年矣。”这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
??)
A.?力图复兴儒学,稳定社会秩序?????????????????????????????B.?思想僵化落后,固守华夷观念
C.?传承礼仪文明,促进文化交流?????????????????????????????D.?主张三教并行,提倡儒术主导
【答案】
A
5.北宋中叶,关羽崇拜成为一种全国性的文化现象。在当时的讲史和戏剧中,关羽被塑造成了一位秉烛夜读《春秋》,深明尊王诛贼大义的人物,他投降敌对阵营被解释成“降汉不降曹”,为关羽的人格添加了"义"的成分。这一现象主要源于宋代(
??)
A.?科举取士的兴盛?????????B.?儒家传统价值的复兴?????????C.?通俗文学的繁荣?????????D.?民众渴望统一的愿望
【答案】
B
6.王阳明认为:“天下之人心,其始亦非有异于圣人也,特其间于有我之私,隔于物欲之蔽,大者以小,通者以塞,人各有心,至有视其父子兄弟如仇仇者。”这说明王阳明(??
)
A.?强调“良知”在实践中的作用?????????????????????????????B.?继承了荀子“人性本恶”的思想
C.?倡导“格物致知”的治学方法?????????????????????????????D.?率先提出“心即理”的哲学命题
【答案】
A
7.与之前的任何理论体系相比,理学都可以称得上庞大而精深,特别是对于思辨性而言,理学在吸收、改造佛教和道教理论之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下列言论体现这一高度的是(??
)
A.?“民惟邦本,本固邦宁”????????????????????????????????????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C.?“宇宙之间,一理而已”????????????????????????????????????D.?“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答案】
C
8.程颢认为仁者必须把自己与物切实的感受融为一体,强调“不须穷索”的直觉体会,只要经过城敬的修养,就会体验到字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挥然整体之大成。如何体认天理,程颢偏重于(??
)
A.?格物致知???????????????????????????B.?内心感悟???????????????????????????C.?经世致用???????????????????????????D.?要知行合
【答案】
B
9.朱元璋时,程朱理学被定为一尊,一时间风头无两;明中后期,阳明心学“其教大行”,致使“笃信程朱不迁异说者,无复几人矣”。这一变动说明(??
)
A.?思想变动植根于时代需要????????????????????????????????????B.?心学成为了官方正统思想
C.?理学遭到知识分子的摈弃????????????????????????????????????D.?儒家的价值取向得以重构
【答案】
A
10.唐至宋,花木兰的形象变化如下表。这一变化说明了(??
)
时期
唐
宋
形象特点
木兰的形象是忠孝两全的完美典型,是道德偶像的代表
木兰的形象中“忠”的方面被弱化,“孝”方面则得到强化
A.?佛教影响艺术形象的塑造????????????????????????????????????B.?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C.?世俗文化体现了个性解放????????????????????????????????????D.?理学兴起强化封建伦理纲常
【答案】
D
四、材料分析题(共3道)
1.回顾儒学发展史,可知儒学总是在创新中得到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天下并争于战国,儒术既绌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独不废也。于威、宣之际,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
——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
材料二:当时(西汉)的儒学者们,适应历史的需要,勇敢地负起复兴儒学的重任:一是要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二是要恢复与保护儒家经典;三是要深化儒经研究。
材料三:在宋明理学思潮中,理学家在儒学理论创新方面,也十分典型。“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居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它的创立,既符合社会政治方面的需要,又有其理论思维内在逻辑的必然。
——材料二、三均摘自黄钊《应当高度重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
材料四:至于到了封建末世,当民主主义开始萌动之际,古老的民本主义再度发挥其社会批判功能,并成为生发近代民主主义的生长点。明末清初黄宗羲(1610-1695)的名著《明夷待访录》,便承袭了前辈的民本主义思想,提出国君是“天下之大害”的惊世骇俗命题,向流行于当世的“君为天下主”的传统论调提出挑战。
——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孟子和荀子对孔子核心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董仲舒在“深化儒经研究”方面有何贡献?“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最重要的是迎合汉武帝的政治需要,对此,董仲舒提出了哪些主张?
(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理学是如何对传统儒学进行继承创新的?列举北宋理学家核心思想。
(4)据材料四与所学知识,到了封建末世,黄宗羲是如何对传统儒学进行继承与创新的?
(5)综合上述材料,儒学的继承与创新在今天有何现实意义?
【答案】
(1)孟子:主张仁政。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2)贡献:著有《春秋繁露》一书;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并加以改造。主张: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
(3)继承创新: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核心思想: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4)继承与创新:承袭先秦儒学;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抨击君主专制。
(5)意义:“有教无类”等思想有助于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其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其大一统思想有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
2.
材料
郑樵(1104—1162)早年曾立志“欲读古今之书,欲通百家之学,欲讨六艺之文而为羽翼,如此一生则无遗恨”。由于北方金兵在攻破北宋京都时抢走了宋朝廷的三馆四库图书,所以郑樵决心以布衣学者的身份,在夹涤山为南宋朝廷著一部集天下书为一书的大通史。经过数年的艰苦劳动,初步写出了这部长达200卷、600多万字的史学巨著《通志》初稿。他认为“农圃人”只能认识田野里的植物,但不明诗书之旨;“儒生”通诗书之旨,却是不认识田野里的东西,因此两者必须结合起来。在治学上,郑樵主张要有独断之学的精神,不能只是一味因袭前人的说法而毫无创新。郑樵的史学思想多数通过史学批评表述出来。《总序》开篇说:“百川异趋,必会于海,然后九洲无浸淫之患;万国殊途,必通诸夏,然后八荒无壅滞之忧。会通之义大矣哉。”郑樵的史学思想在中国古代学术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说自己的批评是为了“开学者见识之门户”,是要打破当时学术界中“经既苟且,史又荒唐”的局面。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郑樵学术成就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樵的学术贡献。
【答案】
(1)宋金对峙,政局动荡;儒家知识分子的民族国家观;知识积累深厚;勤奋向学。
(2)完成史学巨著《通志》;主张把书本知识学习和实际观察结合起来;主张要有独断之学的精神,治学上要有创新;通过史学批评表述史学思想;会通思想在史学上有重要影响。
3.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徐渭(1521—1593),字文长,浙江绍兴人,曾师从王阳明门徒季本,研习王阳明的学说。徐渭一生科场不顺,贫困潦倒,但诗文书画皆精。他的画广泛吸收宋、元以来诸家技法,但不受其束缚,处处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宣泄与个性追求,在晚明画坛独树一帜。他开创的大写意手法,对后世写意画影响很大。徐渭还是公认的南杂剧代表作家,创作的《四声猿》等代表了明代杂剧的最高水平。当时,北曲、南戏并存。他认为北曲多为“马上之音”“杀伐之声”;对南戏则赞誉颇多,认为尽管多为市井之声,却“句句都是本色语”。对于南戏中的昆山腔,他认为“听之最足荡人”。他的称扬有助于昆山腔在大江南北的传播。在明代后期兴起的市民文学艺术中,徐渭以强调“本色”和追求“自然”的鲜明特点而留名史册。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简述徐渭在文学艺术上能够取得成就的社会条件。
(2)概述徐渭在文学艺术史上的贡献。
【答案】
(1)明朝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封建经济获得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宋明理学的影响;前人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产生的影响。
(2)拓展文人写意画的艺术手法;促进南戏的发展,推动昆曲的传播;推动市民文学的发展。
(
第
1
页
共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