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你知道金田起义吗?金田起义的爆发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发生?它又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阅读材料结合课本p13页,回答问题: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爆发?
材料一: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仅地丁一项,从1841年的2943万两(银元),到1849年增至3281万两(银元),8年间增加338万两。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 “大户”更将赋税转稼,挖小户之肉,补大户之疮,造成小农倾家荡产。 “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 丛刊:《鸦片战争》(六)
材料二:自洋布洋棉入口后,“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
——节选自1845敬穆给道光皇帝的奏折
材料三:1836年(道光十六年),洪秀全翻阅以前在广州应试时收到的基督徒梁发的《劝世良言》一书,详读之后被宣扬上帝的基督教义所感动,萌发了信奉上帝、追求人人平等的观念。书中内容与自己以前大病时的幻觉对比,认为自己受上帝之命下凡诛妖,一气抛开了孔孟之书,不再做一名儒生而改信了基督教教义,并把家里的孔子牌位换成了上帝的牌位。
——《百度百科》
材料四:1847年-1850年间,大小武装起义和暴动有92起之多,其中1850年就高达23起。农民起义的范围遍及内地18省和西北边疆。
——《清实录》
(1)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加剧了中国国内的社会矛盾。
(3)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爆发,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推动了运动的发生。
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是长期以来不断激化的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刺激下的总爆发。因此,我们可以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进程
1、 前期斗争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二月初一日出省,带兵一百名,如驻马嵬坡,皆不愿走也;路上募一百名,又如石壕驿,未走先哭。乃于十二日甫抵武宣,而教匪偷越紫荆山而来,如虎兕出柙,先锋已到三里圩矣……方到时县官一人,一县皆空,而纷纷向西逃者渡江船无歇时。问县(官)刘作肃有何准备?答云‘只有一绳’,则大哭。我何等福气……”
——周天爵
材料说明了什么?
说明清军畏敌如虎、官兵丧失斗志,而太平军则士气高昂、所向披靡。
材料阅读
定都天京后的太平天国,形成了与清政府分庭抗礼的形势。此时的起义军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政权,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对外:北伐和西征
对内: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北伐目的: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1856年太平军进入军事上全盛时期
北伐和西征
定都天京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阅读材料,概括《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
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贩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贩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这个纲领是否会得到农民的支持?为什么?
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励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
这个纲领是否能够实现?为什么?
这只是个空想,在实践中难以实施。
革命性
局限性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那么颁布后运动的领袖们有没有努力实现呢?
天王府模型
天王府大殿复原
从以上材料中你能得出什么历史信息?
材料:服事不虔诚,一该打。硬颈不听话,二该打。起眼看丈夫,三该打。问王不虔诚,四该打……
——洪秀全《天父诗》,1857年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迅速腐化
2、太平天国后期斗争
(1)天京变乱
(1)直接原因:领导核心之间的争权夺利
(2)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
你们觉得天京变乱的原因是什么?
(2)重建领导核心
起用年轻将领陈玉成、李秀成指挥军事
李秀成
三河镇之战后:
胡林翼哀叹说:“三河败后,军气已寒,非岁月之间所能复振。”又说:“三河溃败之后,元气尽伤,四年纠合之精锐,覆于一旦,而且敢战之才,明达足智之士,亦凋丧殆尽。”
——《胡文忠公全集》下册,第694页
(2)重建领导核心
任用洪仁玕总理朝政
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文献
不同点
相同点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平均分配土地,废除封建土地
所有制
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1、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
2、都脱离实际;
3、未能实施。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内容
实质是消灭私有制
违背历史发展规律
实质是建立资本主义私有制;
符合历史发展方向
太平天国后期防御 战
(3)天京陷落
曾国藩
1864年7月,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运动的意义和失败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和以往的农民战争有何不同?
三、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和失败原因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1、 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
2、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
(1)主观方面(农民阶级局限性)
①太平天国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②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贪图享乐。
③战略失误:偏师北伐,孤军深入等。
(2)客观方面: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启示:
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2、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加紧剥削,国内矛盾激化。
外来侵略进一步
激化了社会矛盾。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前期斗争:
金田起义—天京变乱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后期斗争:
天京变乱—天京陷落
颁布《资政新篇》
运动的意义:中国农民战争最高峰
运动失败的原因
主观上:农民阶级局限性
客观上:中外势力联合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