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部编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高效课堂
曾经在两河流域出现过一座人类发展史上的建筑奇迹——空中花园。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请说出下面建筑的名称和所在国家?
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空中花园
视频导入:空中花园
“美索不达米亚”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河
流
域
两
两河带来的泥沙在下游不断淤积,形成了辽阔的平原,把干旱贫瘠的地区变成了西亚唯一的沃土肥田,《圣经》中的“伊甸园”即在此。
地理位置
两河流域
两河
新月沃地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板书课题
学习目标:
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能记住古两河流域文明的位置,奴隶制国家和统一国家出现的时间、建立者;会分析古两河流域文明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重点)
(2)能记住古巴比伦王国建立的时间和民族、历史地位;会分析汉谟拉比使古巴比伦王国强大起来的表现。(重点)
(3)能记住《汉谟拉比法典》编订的历史背景、目的、内容,会分析《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和历史地位。
(重点)
课标要求
新知讲解
目标导学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请找出古代两河流域的位置在哪儿?(哪一大洲哪一方位?)
两河流域:亚洲西部
两河流域
全盛时期的古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18世纪)
幼
发
拉
底
河
底
格
里
斯
河
两河流域
想想古两河流域文明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何特点?
大河流域
目标导学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新月沃地
气候干旱,河流流量不稳定,农业生产依赖人工修建的灌溉系统。生产条件不如埃及。
大部分地区受热带沙漠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气候干旱
底格里斯河
幼发拉底河
目标导学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受制于自然条件,该地区农业生产在洪水泛滥季节需要排涝,其他季节则依赖人工灌溉,因而古代两河流域南部的居民很早就开始修渠筑堤。
问题思考:地理环境对两河流域文明形成会有怎样的影响?
古巴比伦城的供水系統
目标导学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视频播放: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
目标导学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苏美尔人(也译作苏默),是历史上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中下游)早期的定居民族。他们所建立的苏美尔文明是整个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最早,同时也是全世界已知最早产生的文明。苏美尔文明主要位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南部,通过放射性碳十四的断代测试,表明苏美尔文明的开端可以追溯至公元前4000年,约结束在公元前2000年,被阿摩利人建立的巴比伦所代替。
知识拓展:两河流域早期的定居民族
目标导学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两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发生地之一;
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
发明了轮子,制造出车辆;
根据月亮盈亏制定了阴历;
创造了楔形文字。
公元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南部出现了一批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苏美尔人战车
出现小国
(苏美尔人)
公元前3500年
公元前24世纪
初步统一(阿卡德人)
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阿摩利人)
公元前1894年
公元前18世纪
汉谟拉比完成统一
被外族所灭(加喜特人)
公元前16世纪
公元前539年
被波斯征服
发展历程
目标导学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国家的出现时间:
2.初步统一时间:
两河流域文明历程
国王:
3.强盛:
约公元前3500年
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
古巴比伦
汉谟拉比
目标导学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几个重要的节点
两河流域的的主要文明成就
算数
文字
历法
律法
文明成就
太阴历
楔形文字
60位进制
《汉谟拉比法典》
目标导学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文明成就
文明的先驱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是城市类型的文明。它的第一个中心出现在苏美尔。到公元前3000年时,苏美尔地区已经出现了12个独立的城市国家。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
楔形文字
目标导学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太阳神
沙马什
国王
汉谟拉比
权杖
请指出《汉谟拉比法典》是用什么文字写的?你知道这种文字的特点吗?它的书写材料有那些?
楔形文字
每个字刻出的笔画一头粗一头细,
形状像楔子一样
泥版、石碑等
目标导学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目标导学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古代东方的拉丁语”)
楔形文字
大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发明了文字。人们就地取材,用粘土制成泥板作为“纸”,每块泥板约重1公斤,用削成三角形状尖头的芦苇杆、骨棒或木棍当“笔”,在泥板上勾勒出各种符号。由于落笔处印痕较为深宽,提笔处较为细狭,形状很像木楔,所以这种文字称为“楔形文字”
。书写好的泥板,用火烤干,质地十分坚硬,不受虫蛀,不会腐烂,可以保存数千年。已经出土的数百万块泥版文书,是研究西亚历史的宝贵资料。楔形文字后来流传到西亚许多地方,巴比伦、波斯对它略加修改,成为西亚通用的文字。
目标导学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以楔形文字写成的《汉谟拉比法典》部分内容
用楔形文字记载下来的案件
用楔形文字书写的教科书
用楔形文字写下的卜辞
用楔形文字写下的医案
目标导学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你
能
认
出
它
们
吗
?
目标导学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苏美尔人,制定了太阴历,以月亮的阴晴圆缺作为计时标准,定每个月29或30天,12个月为1年(6个月为29天,6个月为30天),每年354天,并发明闰月,通过置闰月的办法调整。计数法中的60进位制也是两河流域的人发明的。
苏美尔:分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10进位和16进位;
巴比伦:算数,60进制,代数,几何;
目标导学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对外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王国。颁布法典,巩固君主专制统治。
汉谟拉比头像
古巴比伦王国
目标导学二、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宣扬王权神授,加强中央集权,将国家的行政、司法、军事大权都集中在自己手中。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目标导学二、古巴比伦王国
知识拓展:汉谟拉比的政治举措
汉谟拉比在位前二十年该地区相对和平。他大兴土木,例如为了防御外敌而筑高城墙,还扩建庙宇。大约前1766年时,强大的埃兰王国为了控制穿越扎格罗斯山脉的重要商路而入侵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埃兰与平原上的其他城邦联盟,袭击并摧毁了埃什努纳和其他很多城邦,从而第一次将势力范围扩展到该地区。为了巩固自己在该地区的统治,埃兰试图挑起汉谟拉比统治下的巴比伦王国和拉尔萨王国之间的战争以坐收渔利。汉谟拉比和拉尔萨国王获悉埃兰的离间图谋后结成联盟,粉碎了埃兰人的进攻,但拉尔萨在战斗中并没有出多大力。汉谟拉比愤怒于拉尔萨没有帮助自己,转而于前1763年南下征服拉尔萨,从而统一了两河流域下游。
目标导学二、古巴比伦王国
知识拓展
两河流域统一后的经济社会发展
农业:是古巴比伦王国主要生产部门,国家扩建完善灌溉系统,使用青铜工具
手工业:有纺织、制陶、冶金、造船等门类
交通:有发达的运河网
商业:商业往来频繁,贩运金属制品、纺织品和谷物
对外贸易:商队远达幼发拉底河上游、埃及和印度和流域
目标导学二、古巴比伦王国
目标导学三、《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节选
视频播放:《汉谟拉比法典》
结合《汉谟拉比法典》的有关内容,分析《汉谟拉比法典》制定的目的、实质和历史地位?
太阳神
沙马什
国王
汉谟拉比
权杖
合作探究
法典楔形文字
目标导学三、《汉谟拉比法典》
材料一
《汉谟拉比法典》分为前言、正文和结
语三部分。前言和结语宣扬他的权力来自神
授,赞颂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的丰功伟绩,
号称自己是“四方的庇护者”,同时也申明
他制定法典是为了在世界上发扬正义,自己
则是“公正之王”。法典正文几乎涵盖了当
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了诉讼程序、
盗窃处理、军人份地、租佃、雇佣、商业高
利贷、婚姻、继承、伤害、债务、奴隶等内
容
。
阅读下列有关《汉谟拉比法典》的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1,从材料一,你获得哪些历史消息?
《法典》的制定从表面上是为了发扬正义,且内容广泛,几乎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材料研读
目标导学三、《汉谟拉比法典》
材料二
《法典》遵循“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原则。打瞎别人的眼睛,就必须被打瞎眼睛作为处罚;被别人打断了腿,就可以打断别人的腿作为补偿;甚至害死了别人的儿子,则他自己的儿子也要被处死。上面条款适应的范围只限于身份相等的人之间。法典将人分成奴隶主、自由民和奴隶三个等级,上等级的人相对于下等级者享有更多的权利和承担更少的义务,犯相同的罪时处罚也较轻。
2,《法典》所宣扬的平等是真正的平等吗?为什么?
不是,因为这种平等只限于身份相等的人之间,不同等级之间的人之间是不平等的,因此这种平等是有局限性的。
材料研读
目标导学三、《汉谟拉比法典》
材料三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的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
《汉谟拉比法典》中规定: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他的耳朵就要被割掉
。法典明确规定:奴隶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工具和财产,奴隶不属于人的范畴。
思考:从材料三可以看出,《汉谟拉比法典》是为了维护哪一阶层人的利益?请用一句话概括《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是什么?
①是为了保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②《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保护私有制。
材料研读
目标导学三、《汉谟拉比法典》
目的:为维护统一王国的统治
和奴隶制社会秩序
宣扬思想:
内容: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等
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也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太阳神
沙马什
国王
汉谟拉比
君权神授
法典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小结《汉莫拉比法典》知识点
权杖
目标导学三、《汉谟拉比法典》
阶段小结
空中花园,传说是在公元前6世纪由巴比伦王国的尼布甲尼撒二世为其患思乡病的王妃安美依迪丝修建的,现已不存。
据说空中花园采用立体造园手法,将花园放在四层平台之上,由沥青及砖块建成,平台由25米高的柱子支撑,并且有灌溉系统。园中种植各种花草树木,远看犹如花园悬在半空中,由此得名空中花园。
目标导学三、《汉谟拉比法典》
拓展延伸
视频播放:消失的奇迹
1,你知道世界哪三大古老文字吗?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中国的
甲骨文
2,你知道中国的甲骨文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你要想了解甲骨文,应到中国的哪个城市?
商朝;河南省安阳市
3,世界三大古老文字,只有甲骨文演变成今天
的汉字,流传下来,这说明了中华文明的什么特
点?
不断创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等。
拓展延伸
课堂练习
1.(2021·河南漯河市·)《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地位要高于无公民权的自由民。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必须遭受同样损害;但如果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少量的钱财。这说明该法典具有(
)
A.公平性
B.等级性
C.随意性
D.民主性
2.(2021·河南漯河市·)《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地位要高于无公民权的自由民。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必须遭受同样损害;但如果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少量的钱财。这说明该法典具有(
)
A.公平性
B.等级性
C.随意性
D.民主性
B
A
课堂总结
两河流域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发展历程
出现:约公元前3500年
统一:约公元前24世纪
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
文明成就
文字:楔形文字
历法:阴历
数学:60进位制
法律:《汉谟拉比法典》
建筑:空中花园
作业布置
1.(2021·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九年级期末)“在肥沃的新月地带,朝气蓬勃的小男孩——苏美尔城邦,洋溢着青春的活力,漫步走在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留下了一个小小的脚印,为近东文明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材料中描述的“小男孩”是
A.古希腊文明
B.古两河流域文明
C.古埃及文明
D.古印度文明
2.(2021·广东深圳市·九年级期末)《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自由民租田耕种但出不生谷,则以未尽力耕耘论处,除了照交田主谷物外,如田地荒芜,还必须”将其所荒芜之田犁粑平,交还用主。”材料表明《汉谟拉比法典》(
)
A.体现了古埃及的重农思想
B.捍卫自由民的利益
C.反映了古希腊的法治传统
D.维护土地私有制度
B
D
作业布置
C
3.(2021·广东佛山市·九年级期末)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城。古丝绸之路跨越的“两河流域”历史上(
)
A.通过了一系列的民主改革
B.修建了呈角锥体状的法老陵墓
C.制定了一部较完整的法典
D.确立了贵贱分明的四等级制度
作业布置
C
4.(2021·辽宁丹东市·九年级期末)在古巴比伦“妻子虽然在家庭中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夫妻关系是不平等的。丈夫在家庭中以奴隶主身份进行活动。丈夫欠债而无力偿还的时候,可以将妻子或子女交出去抵债,供债主奴役。”此材料重在说明(
)
A.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B.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C.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D.人类社会的法治传统源远流长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