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平均分(一)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平均分(一)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13 09:41: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平均分(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活动,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知道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
2、让学生学习平均分的第一种常见情况: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的分。
3、使学生学习在分一分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分一分的过程中,感知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
1、谈话导入。
师(板书):“分”这是什么字?学生齐读“分”。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分东西,比如:“开学了,老师给同学们分本子,分小组,学校给同学们分班级等等”。可是,你们知道吗?在分东西的过程中,还蕴藏着许多数学知识呢!就让我们一起去研究研究吧!
2、?教学例1
谈话:今天,小猴子采了6个桃子,想把桃子分给自己的好朋友,但是他不知道可以怎样分?你们能帮帮小猴子吗?(教师先把6个桃子图片贴在黑板上。)
师:请同学们用圆片代替桃,自己分分看。(教师巡视,看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组织交流: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分的?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⑴○○ ○○○○ ⑵○○○○○ ○
⑶○○○ ○○○ ⑷○○ ○○ ○○
⑸○ ○ ○ ○ ○ ○ ……
师:同学们分得真不错,想想出了这么多不同的分法,在这么多的分法中,你发现哪些分法比较公平、合理呢?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是呀,象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我们把它叫做“平均分”。边说,将课题补充完整。板书课题:平均分
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同桌互相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注意引导_??????_认识平均分跟份数的多少无关,关键看每份的数目是否相同。让_??????_理解分成6个1也是平均分。)
老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摆,不仅帮助了小猴子解决问题,还知道了“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二、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
1、教学“试一试”
师:大家认识了“平均分”这个新朋友,那你们想想如果把8个桃子平均分,可以怎样分?在分之前,谁来说说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每份分得同样多,或是平均分)
师:好!现在动手用8个圆片来代替桃平均的“分一分”。分好以后把自己的分法讲给同桌听一听。
组织交流: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分的?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⑴ ○○○○ ○○○○
⑵ ○○ ○○ ○○ ○○
⑶ ○ ○ ○ ○ ○ ○ ○ ○
师:为什么这三种方法都是平均分呢?
生:因为它们每份分得同样多,所以是平均分。
比较三种分法,你们发现什么?学生交流。
(总数不变,每份分的数越少,分得的份数越多;每份分的数越多,分得的份数就越少。)
小结:同学们都很聪明,要把8个桃子平均分,虽然分的个数和份数不同,但是每一份分得同样多,也符合了平均分的要求了。
2、看看谁是“火眼金睛”。
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看下面的分法是不是平均分?
⑴萝卜图:(不是平均分)因为每份分得的不是同样多。怎样分,就是平均分了。(让学生思考后再交流)
⑵草莓图:(是平均分。因为每堆分得同样多,都是3个。)
⑶苹果图:一盘放4个,一盘放4个,另一盘放2个。(不是平均分)因为每份分得的不是同样多。怎样改变可以使它变成平均分?
师:同学们真聪明,各个都是火眼金睛。
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学习例2。
师:同学们都知道猴子最喜欢吃什么?(桃子)猴妈妈带着它的猴宝宝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它们在做什么呢?
数数看,树上一共有多少个桃子?(8个)猴妈妈想把这些桃子分给小猴,不过在分法上有一个要求,要求是什么呢?
(板书:每只小猴分2个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就是每2个一份)
同学们用8个圆片分分看,找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分。
小结:8个桃,每2个桃作为一份分给1只小猴,一共分了4份,就是分给4只小猴。像这样:把每几个作为一份来分,就是平均分的一种分法。
2、教学“试一试”
把12根小棒,平均分,你想怎样分?(师口述分的方法,学生分,然后在书上填空。)
⑴∕∕ ∕∕ ∕∕ ∕∕ ∕∕ ∕∕
每2根一份,分成( )份。
⑵∕∕∕ ∕∕∕ ∕∕∕ ∕∕∕
每3根一份,分成( )份。
⑶∕∕∕∕ ∕∕∕∕ ∕∕∕∕
每4根一份,分成( )份。
⑷∕∕∕∕∕∕ ∕∕∕∕∕∕
每6根一份,分成( )份。
比较上述四种分法,你们发现什么?学生交流。
小结:要分的总数不变,每份分的数越少,分得的份数越多;每份分的数越多,分得的份数就越少。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认识平均分”,谁来说说什么叫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
谈话:同学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下面我们就用学到的知识,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好吗?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题。(课件展示)
先让学生看饼干图,读题目要求,说说是每几块一圈,再圈一圈,
并完成填空。第二小题也是如此,先读题,圈一圈,再填空。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引导学生根据题意用小棒先分一分,再说说14个气球,每2个分给1人,可以分给( )人。(课件展示)
3、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平均分的事例,请同学们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找找生活中关于“平均分”的事例。
4、拓展题:分扑克牌。(16张扑克牌,平均分一分,看谁的分法多。)
五、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开心吗?你们学会了什么本领?什么是平均分呢?(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如果把一些事物按每几个一份的分,也是平均分。)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如果有,请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
板书设计:
认识平均分
例1 试一试 例2
⑴ 2 4 ⑴ 4 4 ○○○○○○○○
⑵ 5 1 ⑵ 2 2 2 2 8个○,每2个一份,分成4份。
⑶ 3 3 ⑶ 1 1 1 1 1 1 1 1 每几个一份的分,也是平均分。
⑷ 2 2 2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⑸ 1 1 1 1 1 1
⑹ 3 2 1
⑺ 1 4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