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鸡的一家》教案
一、教学理念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同时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学习和了解音乐基本表现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和音乐常见结构(曲式)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基础知识,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及对家的热爱之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不同形式的音乐活动,体验音乐的美感,增强音乐兴趣,提高对音乐的探索欲和理解能力。
3.知识与技能:能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唱好“叽”字。
三、教学分析
《小鸡的一家》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咯咯哒”中一首有角色特点、适合低年级学生演唱和表演的歌曲。大调式,2/4拍,一段体结构。
歌曲的节奏简单,旋律活泼,三段体歌词有趣地表现出公鸡爸爸、母鸡妈妈和小鸡宝宝各尽其职的有趣场景。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小鸡一家和睦相处、快乐生活的故事。
根据二年级学生性格、爱好等特点:喜欢集体活动、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喜欢讲故事、看图片等等,围绕“全家福”为主题,通过聆听、分辨、模仿等教学手段去体验感受音乐、表现歌曲,并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初步体验打击乐器,增强对声音世界的探索兴趣。整个音乐教学使学生始终沉浸在富有童趣的音乐情境和音乐幻想之中,润物无声地加强了学生对节奏、情绪、音色等音乐要素的理解,同时,使“保护动物、热爱家庭”的意识深入孩子们的心里。
四、教学难点、重点
重点: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及对家的热爱之感。
难点:初步认识附点节奏与附点音符,感受附点八分音符节奏型。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家里有几口人?都有谁?大家照过全家福吗?我这里有几张全家福,大家看看是谁的一家(出示班里几名同学的全家福)请看到自己的同学站起来跟大家挥挥手,让大家认识你一下。
师:我这里还有一张全家福,大家看看是谁的一家?(出示小鸡的一家)引出课题《小鸡的一家》。
2.出示教学目标
3.师:小鸡家都有谁?观察它们的图片,它们长得一样吗?它们的叫声是什么样的?(模仿)说出公鸡、母鸡、小鸡的区别。
4.聆听新歌《小鸡的一家》。
师:仔细听,歌曲是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的?(欢快、幸福……)
5.按照歌曲节奏读歌词,注意闭口音“叽叽叽”。
6.复习音乐知识:调号、拍号、反复记号,学习新知识:附点节奏与附点音符。
7.学唱歌曲《小鸡的一家》曲谱与第一段歌词。
8.自学第二、三段,强调反复记号,第三段要跳过一房子,进入二房子。
9.请全体同学集体演唱。
10.用打击乐器为歌曲配上伴奏。
11.创编舞蹈:选择你喜爱的角色与同伴一起扮演小鸡的一家。
八、拓展训练:创编歌词《快乐的小动物》
九、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小鸡的一家》,了解到小鸡一家各司其职,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要跟家人和睦相处,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十、课后作业:欣赏小朋友的画,自己在课后也创作一幅《小鸡的一家》下节课与同学们一同分享你的作品,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