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8《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13 12:0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8*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能借助本单元的课文和相关资料,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能借助本单元的课文和相关资料,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理解诗歌深刻的思想内涵,从中受到关于做人的启示。
2.学习诗歌的表达方法,积累语言。
教学策略
朗读指导
本文是一首现代诗歌,朗读时要关注标点的停顿,关注诗行及诗节之间的停顿,读出诗歌的节奏感。指导学生朗读时,教师可采用对比朗读的形式,就同一小节里两类截然相反的“有的人”对比朗读,也可就内容相关联的小节与小节之间对比朗读,以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提示学生朗读两种不同的“有的人”要用不同的表情、语气、语调,以读促读,以读促情,读懂诗歌的内容,读出诗歌情感的温度,也读出诗人的心声。
阅读理解
《有的人》是诗人臧克家1949年11月1日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抒情诗,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全诗通过两种“有的人”的对比,批判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讴歌鲁迅先生“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抒发对像鲁迅先生一样为人民而活的人由衷的赞美之情,感召人们做真正有价值的人。
根据单元语文要素,这首诗歌的教学内容聚焦在“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作为“走近鲁迅”单元的最后一篇略读课文,通过其他三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鲁迅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自主通过阅读课外图书、网络查找等渠道再次广泛阅读鲁迅的作品来增进对鲁迅的了解,从初识鲁迅到走进鲁迅的内心世界,体会诗歌的意蕴。本篇诗文中多处引用鲁迅的诗文,如“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源于鲁迅《自嘲》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源于鲁迅《野草·题辞》中“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等。教学时教师可以补充这些原文资料,引用鲁迅诗文来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诗句,以体会鲁迅精神,更透彻、更贴切地明白诗歌表达的主题。
《有的人》是一篇抒情诗歌,教学中还应当关注诗歌文体特点,一是对比,这是此诗写法上最主要的特点。每一节都将两种不同的人进行对比,凸显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或者与人民群众的不同关系。这样的强烈对比,使主题更突出。二是反复,主要是词语和句子的反复。通过反复,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两种人截然不同的态度和情感,从而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积累运用
1.积累鲁迅的一些名言,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等,尽量背诵这首现代诗歌。
2.运用对比的写法,创作小诗《有的人》。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制作教学课件。
2.搜集有关鲁迅的名言等资料。
学生准备:朗读课文,搜集整理鲁迅的资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我们已经在前面的几堂课中学习过有关鲁迅的文章,大家还记得《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那震撼人心的场面吗?(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复述课文内容。)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病逝,许多人自发地来为他送行,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
2.过渡:为了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诗人臧克家怀着对鲁迅先生的无比崇敬与怀念之情,写下了这首诗——《有的人》。(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3.简介诗人臧克家和创作背景。
(1)指名读诗歌副标题和学习提示,说说知道了什么。
(2)课件出示诗人臧克家简介,学生自读了解。小组内交流补充自己查阅的作者资料。
课件出示 臧克家,山东诸城人。近代杰出诗人、作家,中国现实主义新诗的开山人之一。主要作品有《难民》《老马》《罪恶的黑手》等。
(3)说说创作背景。
课件出示 1949年,臧克家来到了北京。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胜利了的人民在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并去瞻仰了鲁迅故居,睹物思人,百感交集,心中充满了对鲁迅的怀念和崇敬,故写下《有的人》这首诗。
4.过渡:今天就让我们随诗人臧克家走近这位文学巨人,再次感悟鲁迅先生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设计意图 借助复习旧知,来创设情境,快速地帮助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在学习诗歌前,引导学生先了解诗人臧克家,这样有助于学生带着庄重严肃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板块二 朗读诗歌,感知内容
活动1 初读诗歌,感受诗歌节奏美
1.学生自由读诗,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读出诗歌的节奏。
2.同桌合作,互相交流。
(1)同桌互读诗歌,关注标点,以及诗行、诗节之间的停顿。
(2)同桌配合读诗句,两人一小节读诗句,其他同学评价。
3.考查同桌合作学习情况。
4.听录音,小声跟读,掌握诗歌节奏。
5.齐读诗歌,读出节奏感。
活动2 再读诗歌,概括诗歌内容,明确诗歌结构划分
1.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下面的“学生课堂活动卡1”的内容。
(1)学生自由、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先独立探究,再小组合作探究,认真完成活动卡中提出的问题。
学生课堂活动卡1
活动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对比理解诗歌中刻画的两种人。
诗歌中主要写了哪两种人?
他们都是怎样对待人民的?
人民是怎样对待他们的?
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2.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根据内容,诗歌的结构应该如何划分?
①第1小节为第一部分。
②第2~4小节为第二部分。
③第5~7小节为第三部分。
(2)诗歌中写到的两种人又是怎样的人?人民是怎样对待他们的?
①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最后人民把他摔垮。
②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为人民着想。最后人民永远记住他。
(3)小结:两种不同的人,一种人是令人敬佩、赞美的;另一种人是令人鄙视、嘲笑的。让我们再来读这首诗歌,读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
(4)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设计意图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对比朗读,提升对课文内容的感悟,为下文学习诗的表达方法做铺垫。
板块三 对比朗读,感悟鲁迅精神
活动1 品读诗歌,感悟区别
1.自由朗读诗歌,指导交流第1小节。
2.交流:第1小节中,两个“活”字与两个“死”字有怎样的深刻内涵?(第一个“活”字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第二个“活”字是对鲁迅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第一个“死”字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第二个“死”字表达了作者的惋惜和怀念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第1小节。
活动2 小组合作,完成课堂活动卡2
1.课件出示活动卡2,指名读一读。
学生课堂活动卡2
活动内容:再读诗歌第2~4小节,借助资料,深刻理解鲁迅伟大的精神。
诗中描写鲁迅的诗句
你想到了哪些资料?(鲁迅名言、别人对鲁迅的评价等)
用关键字词概括鲁迅的精神。
句1
句2
2.学生自由、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第2~4小节。
3.组长带领组员抓住关键语句,认真完成活动卡。
活动3 全班交流,深入理解鲁迅伟大的精神
1.指导学生读诗歌第2~4小节中描写鲁迅的句子,课件出示。
2.借助资料或联系前面学过的课文谈谈对句子的理解。
(1)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①补充资料,加深学生的感受。
课件出示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
②回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鲁迅为黄包车车夫包扎的情景。
③鲁迅能够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是为人民服务、不计回报的人。他有着一心为民,甘愿为民牺牲的精神。
(2)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①出示资料。
课件出示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②鲁迅宁愿自己成为默默无闻的野草,像野草一样坚强,不向恶势力低头,为了革命,甘愿奉献出自己的一切,乃至于生命。这是一种彻彻底底的牺牲精神。
(3)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①回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救助车夫”“关心女佣”等事例。
②鲁迅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人民服务,关心劳苦大众,他有着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
3.再来说说第1小节中两个“活”字与两个“死”字有怎样的深刻内涵。
(1)第一个“活”是指人肉体的活,第一个“死”是指缺少灵魂,精神已死。
第二个“活”是指灵魂、意志、精神的永存,第二个“死”是指肉体已经死亡、离开人世。
(2)小结:像鲁迅一样的人“虽死犹生”,他们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赢得人民的尊重;而反动派统治者在人民心中“虽生犹死”,他们对外不抵抗,对内压迫人民,受到人民的痛恨。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配乐朗读。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借助课前搜集到的有关资料以及联系本单元学过的课文,来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深刻内涵,感悟鲁迅伟大的精神。在品词析句、体会写法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挖掘诗歌的深刻内涵。在学生充满激情的朗读与自主感悟中,帮助学生走近鲁迅先生,领悟鲁迅精神。
板块四 升华情感,拓展练笔
活动1 联系生活,寻找“鲁迅式”的人
1.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说一说还有哪些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物事迹。
(1)周恩来总理——为了人民的事业忘我地工作。
(2)詹天佑——为了国家不计名利。
…………
2.总结: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永远是最可爱的人,永远是最可敬的人!鲁迅精神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活动2 模仿写法,创作小诗《有的人》
1.回顾诗歌写法。(对比)
2.指导练笔。
(1)想想身边的大人或同学们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2)想想是什么样的行为说明他有这样的优点和缺点。
(3)不同的行为会带来什么不同的结果?(以“有的人”为题,尝试写一首小诗。)
设计意图 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生活中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的事例,可以引导学生将“鲁迅精神”向生活中延伸,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做人的真谛——做有价值的人!指导学生仿写诗歌,在创作的过程中让全诗所颂扬和批判的行为跨越时空和今天的生活对接,轻轻地在学生心中画出一道是非对错的分界线。从作者的创作初衷出发,这个教学环节更是对诗歌主题的一个更好地诠释!
板书设计


学生课堂活动卡
课 题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用 时
5~7分钟
活动内容
阅读探究: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对比理解诗歌中刻画的两种人。
诗歌中主要写了哪两种人?
他们都是怎样对待人民的?
人民是怎样对待他们的?
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活动建议
1.学生自由、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可以独立探究,也可以小组合作探究,认真完成活动卡中提出的问题。
(1)学生活动,教师相机指导。
(2)全班交流。
学生课前预学案
课 题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时间建议
10~15分钟




熟读课文
默读一遍,朗读两遍,读通、读顺课文。
预习字词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再读一读。
 A.làn  B.xiǔ  C.kuǎ  D.shuāi
不朽(  )    腐烂(  )    摔(  )    垮(  )
2.读一读下面的两个多音字,把它们在文中的读音写在括号内。
更(    )     当(    )
3.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并选词填空。
不朽  情愿  摔垮  尸首
上面的词语中,表示“永不磨灭(多用于抽象事物)”的意思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表示“宁愿,宁可”的意思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
内容感知
《有的人》是诗人________________为纪念________________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一首抒情诗。诗歌通过________________的对照,对“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倾注了无限深情,表达了崇高的敬意;而对高居人民头上的人,则无情地揭露,表现出满腔的愤懑。
 资料搜集 
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
阅读质疑
1.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有的人”指的是哪两类人?
2.读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