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数学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用书(七年级上部分书稿)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年中考数学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用书(七年级上部分书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新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06-02 12:09: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一(上)复习用书
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1.线段,射线,直线
重要概念、法则、公式、定理:绷紧的琴弦,人行横道都可以近似地看作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将线段像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射线。手电筒、探照灯所射出的光线可以近似地看作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笔直的铁轨可以近似地看作直线。直线没有端点。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典型例题:例1:从哈尔滨开往A市的特快列车,途中要停靠两个站点,如果任意两点间的票价都不同,不同的票价有(B ) A.4种 B.6种 C.10种 D.12种例2:(1)过一点A可以画几条直线? (2)过两点A,B可以画几条直线? 解: (1)答: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2)答:过两点可以画1条直线。
易错题:一条直线可将平面分成两个部分,两条直线最多把平面分成四个部分,则三条直线最多可把平面分成多少部分?四条直线呢?五条直线呢? 解:答:三条直线可分7个部分; 四条直线可分11个部分; 五条直线可分16个部分。2.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三条直线相交,最多有几个交点?四条直线相交最多有几个交点?n条直线相交,最多有几个交点? 解:答:三条直线相交有3个交点;四条直线相交有6个交点。 N 条有 n(n-1)/2个交点。
第二节:比较线段的长短
重要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如果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BM,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这时AM = BM = 1/2AB。
典型例题:例1:下列关系式中,不能判断点B是线段AC的中点的是(D) A.AC=2BC=2AB B.点B在线段AC上,且AB=BCC.点B在直线AC上,且AB=BC D.点B在直线AC上,且AC=2BC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过A、B两点的直线长是A、B两点间的距离。线段AB是A、B两点间的距离。乘火车从无锡到北京要走1280km,这就是说无锡站于北京站间的距离为1280km。连接A、B两点的所有线中,其中最短的线就是A、B两点间的距离。
易错题:如图,C是线段AB上一点,M是AC的中点,N是BC的中点若AM=1,BC=4,求MN的长度 解:∵ M是AC的中点, ∴ MC=1 又∵ N是CB的中点 ∴ NC=1/2BC=4 1/2=2 MN=NC+MC=1+2=3 答:MN的长度是3.若AB=6,求MN的长度。 解:∵ M是AB的中点,N是BC的中点 ∴ MN=1/2AB ∴ MN=1/2AB=6 1/2=3 答:MN的长度是3.
第三节:角的度量与表示
重要概念、法则、公式、定理:角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是这个角的顶点。角通常用三个字母及符号“ ”来表示。我们还可以用一个数字或字母表示一个角。角可以看成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做平角。终边继续旋转,当它又和始边重合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典型例题:例1:用适当的方法分别表示下图中的每个角:解:(1)∠BAC(2)∠BAC,∠CAD,∠BAD.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平角是一条直线 B.周角是一条射线C.上午9点整时,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90°D.已知∠AOB=30°,用2倍的放大镜看,这个角变成了60°
易错题:点B看A是北偏西58度,则由A看B是( A ) A.南偏东58° B.南偏东52°C.北偏西32° D.北偏西58°如图,已知在 AOE的内部从O引出三条射线,求图中共有多少个小于平角的角?如果引出99条射线呢?若引出n条不同射线,共可构成多少个小于平角的角?解:1+2+3+4=10(条) 1+2+3+……+(99+1)=5050(条) N=1+2+3+……+(N+1)
第四节:角的比较
重要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2.1°=60′,1′=60″
典型例题:例1: 如图,已知AO⊥OC,OB⊥OD,当∠COD=42°时,求∠AOB的度数。 解:∵ ∠AOB=∠AOC+∠COB ∴ ∠COB=∠DOB∠-DOC =90°-42° =48° ∴ ∠AOB=48+90=138° 答:∠AOB的度数是138°。
易错题:将一长方形纸片,按图1-4-6的方法折叠,BC,BD为折痕,试判断BC与B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BD⊥BD 理由:∵折痕CB为∠ABA′的平分线。 ∴∠CBA′=∠ABC 又∵折痕BD为∠EBE′的平分线。 ∴∠DBE′=∠DBE ∵∠CBA′=∠ABC ∴∠ABC+∠DBE=∠CBA′+∠DBE′ 即 ∠CBD=∠ABC+∠DBE=0.5∠ABE=0.5×180°=90° ∴∠CBD=90° ∴BC⊥BD 答:BD垂直于BD。
第五节:平行
重要概念、法则、公式、定理:我们通常用“∥ ”表示平行。如果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记作AB∥CD。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3.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典型例题:例1:在下图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
第六节:垂直
重要概念、法则、公式、定理:直线AB与直线CD垂直,记作AB⊥CD,如果用m,l表示这两条直线,那么直线l与m垂直,记作l⊥m。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平面内,过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典型例题:例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F平分∠AOC,OE⊥OB,∠DOE=54°,求∠DOF的度数。 解:∵∠DOF=∠AOD+∠AOF ∴∠AOD=90°-54°=36° 又∵∠AOF=1/2∠AOC , ∠AOC=180°-36°=144° ∴∠AOF=0.5∠AOC=144°×1/2=72° ∴∠DOF=72°+36°=108° 答:∠DOF的度数是108°.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
第一节:你今年几岁了
重要概念、法则、公式、定理:1.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2.我国古代称未知数为元,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叫做一元方程,一元方程的解也叫根。3.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4.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典型例题:例1:学校准备添置一批桌椅,原订购60套,每套100元,店方表示:如果多购,可以优惠。结果校方购买了72套,每套减价3元,但商店获得同样多的利润,求每套课桌椅的成本。 解:设每套桌椅的成本是X元。 (100-X)×60=72×(100-3-X) 6000-60X = 6984-72X 6000-6984= -72X+60X -984 = -12X X =82 答:每套桌椅的成本是82元。
易错题: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方程:(1)3和X的和的两倍是14。 (3+X)2=14(2)X的两倍与3的差是5。2X-3=5 (3)X的1/5与13的差的两倍等于1。 (1/5X-13)2=1下列四个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B)。A.1/X=1      B.X=0C.X+Y=1 D.X -1=0
第二节:解方程
重要概念、法则、公式、定理:即把原方程中的-2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要通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等步骤,把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转化”成X=a的形式。
典型例题:某市收取水费按以下规定:若每月每户用水不超过20立方米,则每立方米水价按1.2元;若超过20立方米,则超过每立方米水价按2元收费,小明家在六月交了56元水费,那么他家这个月用掉了多少水? 解:设小明家这个月用了X立方米水。 20×1.2+2X=56   24+2X=56 2X=32 X=16 16+20=36( ) 答:小明家这个月用了36立方米水。例2:(1) 3(X+5)+5(X+5)-5=7(X+5)-1(简便方法) 解:   8(X+5)-7(X-5)=5-1 X+5=4 X=-1 3(X-2)+1=X-(2X-1)解: 3X-6+1=X-2X+1 3X-X+2X=1-1+6 4X=6 X=1.5
易错题:1.2{3[4(5x-1)-8]-20}-7=1 2.8x+12-(9x+5)=0 解: 2[3(20x-4-8)-20]=1+7 解: 8x+12-9x-5=0    2(60x-12-24-20)=8 8x-9x=0+5-12   120x-24-48-40=8 -1x=-7        120x=8+24+48+40 x=7 120x=120 X=1
第三节:日历中的方程
典型例题: 例1: 如果用正方形所圈出的4个数的和是76,这4天分别是几号?解:设最小的数为x,则其余3个数分别是: x+1、x+7、x+8。根据题意, 得:x+x+1+x+7+x+8=76 4x=60 x=15因此,这四天分别是15号、16号、22号、23号。 例2:一个长方形(如图),恰分成六个正方形,其中最小正方形A的面积为1cm , 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解:设E的边长是X。 X+X+(X+1)=(X+2)+(X+3) X+X+X+1=X+2+X+3 3X+1=2X+5 3X-2X=5-1 X=4 宽:4+3+4=11cm 长:4+4+4+1=13cm 面积:13×11=143 答: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43平方米。
易错题:一个五位数,左边三位数是右边两位数的5倍。如果把右边的两位数移到前面,则所得新五位数比原五位数的2倍还多75,求原来的五位数。 解:设右边两位数为X,左边三位数为5X。 2(5X+X)+75=10X+5X 10X+2X+75=10X+5X 75=10X+5X-10X-2X 75=3X     X=25 25×5=125 答:原五位数是12525。
第四节:我变胖了
典型例题: 锻压前的体积=锻压后的体积 例1:一个长方形合金底面长80,宽60,高100。现要锻压成新的长方形,其底 面为边长40的正方形,求新长方形的高。 解:设新长方形的高为X。 60×80×100=40 X 480000=1600X X=4802000÷1600 X=300 答:新长方形的高是300. 例2:将一个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为36厘米的“瘦长”形圆柱锻压成底面直径为20厘米的“矮胖”形圆柱,高变成了多少 解:高变成了X厘米。 3.14×(10÷2) ×36=3.14(20÷2) ×X 3.14×5 ×36=3.14×10 ×X 3.14×25×36=3.14×100×X 900=100X X=9 答:高变成了9厘米。
易错题:一个农民提出一个问题:用一张长2m,宽1m的席子围成一个圆筒,摆在地上作粮囤,席子可以有两种围法:一种是用2m作高,另一种是用1m作高(席子缝合时接口处不重叠),则两种粮囤盛的粮食 ( C )A.一样多 B.前者多 C.后者多 D.无法确定 2. 甲水池原有水159.5㎡,乙水池原有水32㎡,甲水池每分放水2㎡,乙水池每分进水3㎡,求几分钟后甲水池存水量是乙水池存水量的一半。 解:设X分钟后甲水池存水量是乙水池存水量的一半。 159.5-2X=(32+3X)0.5 159.5-2X=16+1.5X 159.5-16=1.5X+2X X=41 答:41分钟后甲水池存水量是乙水池存水量的一半。
第五节:打折销售
典型例题:例1:一件夹克按成本价提高50%后标价,后因季节关系按标价的8折出售,每件以60元卖出,这批夹克每件的成本价是多少元? 解:设这批夹克每件的成本价是X元。 X(1+50%)×80%=60 1.5X×80%=60 1.2X=60 X=50 答:这批夹克每件的成本价是50元。例2:一件商品按成本价提高20%后标价,又以9折销售,售价为270元,这种商品的成本价是多少? 解:设商品的成本价是X元。 X(1+20%)×90%=270 1.2X×90%=270 X=270 答:商品的成本价是270元。
易错题:光明学校现有学生500人,计划一年后女生增加3%,男生增加4%,这样学生总数增加3.6%,那么该学校现有男、女生人数分别是(B )A.200和300 B.300和200 C.320和180 D.180和320某商品原价200元,现以8折销售。降价前已卖60件商品。要使降价前后的销售额相等,那么销售量应该增加多少? 解:设销售量应该增加X件。200×60=(200×80%)×(60+X) 12000=160×(60+X) 12000=9600+160X 12000-9600=160X 2400=160X X=15 答:销售量应该增加15件。
第六节:“希望工程”义演
典型例题:例1:小明用172元钱买了两种书,共10本,单价分别为18元、10元。每种书小明各买了多少本?解:设小明买了X本单价10元的书。 10X+18×(10-X)=172 10X+180-18X=172 10X-18X=172-180 -8X=-8 X=1 10-1=9(本)答:小明买了1本单价10元的书,买了9本单价18元的书。例2:一个书架宽88厘米,某一层上摆满了第一册的数学书和语文书,共90本。小明量得一本数学书厚0.8厘米,一本语文书厚1.2厘米。你知道这层书架上数学书和语文书各有多少本? 解:设有X本数学书。 0.8X+1.2×(90-X)=88 0.8X+108-1.2X=88 0.8X-1.2X=88-108 -0.4X=-20 X=50 语文书:90-50=40(本) 答:这层书架上数学书有50本,语文书有40本?
易错题:一次足球比赛共赛15轮(即每队均赛15赛),胜一场计2分,平一场记1分,负一场记0分,某中学足球队所胜场数是所负场数的2倍,结果得了19分,问这个足球队共平几场?解:设这个足队负了几场。0X+2(2X)+(15-X-2X)1=19 4X+15X-2X=19 4X-2X-X=19-15 X=4 平:15-4-2×4=3(场) 答:这个足球队共平3场.
第七节:能追上小明吗
重要概念、法则、公式、定理:行船问题公式: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水流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列车过桥问题公式: (桥长+列车长)÷速度=过桥时间 (桥长+列车长)÷过桥时间=速度 速度×过桥时间=桥、车长度之和
典型例题:例1:在一条河中有甲、乙两船,现同时由A顺流而下,乙船到B地时接到通知要立即返回C地执行公务,甲船继续航行。已知甲、乙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都是7.5km/h,水流速度是2.5km/h,A、C两地间距离为10km。如果乙船由A地经B地到达C地共用4h,问乙船从B地乙船从B地到C地时,甲船驶离B地多远?(C地在A、B两地之间) 解:设乙船从B地到C地用X小时。 (7.5+2.5)×(4-X)=(7.5-2.5)X+10 10(4-X)=5X+10 40-10X=5X+10 30=5X+10 X=2 2×(7.5+2.5)=20(km) 答:乙船从B地到C地时,甲船驶离B地20km。
易错题:1.在某公路上有相距108km的A、B两个车站,某日16点整,甲、乙两汽车分别从A、B两站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速度为45km/h,乙车速度为36km/h,则两车相遇时的时间是( B )。A.16h 20min B.17h 20min C.17h 30min D.16h 50min 2.甲、乙两人练习赛跑,甲每秒跑7米,乙每秒跑6.5米,甲让乙先跑5米,设X秒后,甲可以追上乙,则下列四个方程不正确的是( B )。 A.7X=6.5X+5 B.7X-5=6.5 C.(7-6.5)X=5 D.6.5X=7X-5
第八节:教育储蓄
重要概念、法则、公式、定理: 顾客存入银行的钱叫本金,银行付给顾客的酬金叫利息,本金与利息的和叫利息和,存入的时间叫期数,每个期数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叫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期数
典型例题: 例1:李阿姨购买了25000元某公司1年期的债券1年后扣除20%的利息税之后得到本息和为26000元,这种债券的年利率是多少?解:设这种债券的年利率是X。 25000+(25000×1×X)×(1-20%)=26000 25000+25000X×0.8=26000 25000+20000X=26000 20000X=26000-25000 20000X=1000 X=0.05 年利率:0.05×100%=5% 答:这种债券的年利率是5%。 例2:张玲在大学三年级时向银行贷了一笔款(助学贷款)。三年期,年利率为5.95%,但贷款利息的50%由政府补贴。三年后,张玲向银行一次性还清了贷款,共付21785元。问张玲在大学三年级时向银行贷了多少钱? 解:设张玲在大学三年级时向银行贷了X元。 X+X×5.95%×3×50%=21785 X+0.08925X=21785 1.08925X=21785 X=20000 答:张玲在大学三年级时向银行贷了20000元。
易错题:1.某药店经营的抗病毒药品,在市场紧缺的情况下提价100%,物价部门查处后,限定其提价的幅度只能是原价的10%,则该药品现在降价的幅度是(10% )。2.国家规定公职人员每月工资超出800元以上部分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税率为20%,某公务员12月份交纳了45.46元的税费,则他12月份的工资是(B )。A.8045.49元 B.1027.3元 C.1227.45元 D.1045.49元3.我国股市交易中,每买、卖一次需交千分之七点五的各种费用,某投资者以每股10元的价格买了上海某股票1000股,当该股票涨到12元时全部卖出,该投资者实际赢利为( C )。 A.2000元 B.1925元 C.1835元 D.1910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