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文档属性

名称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6-02 12:3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本组课文是以好孩子、好品质为专题编排的,其中还包括《小白兔和小灰兔》、《两只小狮子》、《小伙伴》,本组语文学习的学练要点主要是生字、词语、特定结构的短语以及朗读的学习。《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讲述的是一位国王用煮熟了的花种“诱骗”全国的孩子“种花”,并以此作为挑选继承人的方法,最后手捧空花盆的孩子雄日以其诚实成了国王的继承人。通过这个故事,弘扬了诚实品质的可贵。这是一篇带有浓郁民间文学色彩的故事,具有丰富的典型的情节性,故事悬念迭生,前有伏笔,后有释疑,让人豁然开朗,意蕴悠远。
此外,课文在语言上既有民间文学风格的通俗、平实,又有潜在的丰富的在儿童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的大量的心理活动的细节。该课文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语言、激发想象力、陶冶优良品质不可多得的文本。
人教版本的小学语文是从二年级下册才开始有精读和略读课文的编排处理的。《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作为一年级下册第七组课文中的最后一篇,它仍属于一篇精读课文,鉴于课文文本本身的特点,教师可在教学上采用以精读为主,略读为辅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积累、语感、想象力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并可适时适当继续练习用默读的读书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独立阅读的意识。
一、自主识字,能认识本课“盆、位、选”等12个生字,会写“分、要、没”等6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理解课文内容和重点的字、词、句;并能大概地复述故事内容;在与同学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乐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三、体会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知道诚实是人的美德,并要求自己做一个诚实的人;同时还能体会到主人公的勤奋与勇敢。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一、学习默读,了解课文主要讲述的内容,并尝试用课文和自己的话简略复述故事的大意。
二、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利用多种方法充分地读与想象情境,体验角色,积累词汇,体会雄日种花过程中的心思想法,感悟雄日的诚实。
三、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体会做一个诚实的孩子的重要性,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阅读浅近的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
◆单元的主题、语言学习的学练要点
◆课文的内容、主旨、语言特色
重点 :利用多种方法充分地读,想象情境,体验角色,积累词汇,体会雄日种花过程中的心思想法,感悟雄日的诚实。
难点 :结合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国王为什么选中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感悟出这篇童话的教育意义:诚实的品质最可贵。明白“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的道理。





语文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
写能力,还应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本单元的课文重在教育学生做一个具有优良道德品质的好孩子,所以,在朗读,想象,体验的基础之上,积累词汇,以培养学生诚实的品质为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懂得诚实的可贵。




朗读感悟
图文对照
仿写说话
角色扮演
创设情境法——想象、体验、表达
朗读、默读法——读中感悟,积累语言,体会道理
故事激趣法——时光穿梭,激发兴趣
初读课文 感知故事
穿越时空 感悟故事
联系生活 说说诚实
拓展延伸“栽种心愿”
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你最想对谁说什么?你最喜欢谁?
2、教师借学生的整体答问,巧妙地引入课文的学习。(按照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尾的脉络进行学习)
通过教师的提问启示,引导学生从故事发生、发展、高潮、结尾的脉络对课文进行初步的整体感知。
A、开通时光隧道,进入故事的发生
B、转动时光隧道,深入故事的发展
C、跟随时光隧道,来到故事的高潮
D、穿越时光隧道,来到故事的结尾
A、开通时光隧道,进入故事的发生(第一自然段)
1、找一找,课文哪几个段落写了发生(第一自然段)
2、读一读,教师:你从本段中知道了什么?——时间(很久以 前?)、地点(某个国家——中国?日本?美国?)、人物(国王)、事件(国王年龄大无子女,挑选继承人)
3、理解事情的发生
重点“宣布:谁能···谁就····”(扮演国王)
仿说“谁能···谁就···”(条件句)
4、朗读本段,巩固“发生”的印象
1、在那么多孩子中间有一个孩子他十分用心的培育花种,大家知道他是谁吗?(雄日)下面就由雄日带我们进入故事的发展。
2、自由默读,找一找,雄日拿到种子后是怎么做的? 结果种子发芽了吗?为什么?
3、反复朗读,理解重点词句(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他十分用心地培育花种”
●“十天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繁复的语言)
●“雄日又给种子施了些肥,浇了点水。”
●“他天天看啊,看啊,种子就是不发芽。”(心理活动) 4、图文对照说一说雄日种花的过程,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的理解的外化
B、转动时光隧道,深入故事的发展(第二自然段)
第一学段阅读中要求:学习默读,做到不出
声,不指读。鉴于本文具有鲜明的民间故事的语言平实,叙事概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注意初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鉴于文本配有两幅辅助性插图,设计了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看图说一说雄日用心种花的过程。达到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理解的外化,同时也积累语言,
培养了语感,言语表达也得到了锻炼。
教师:随着时间的推移,国王规定的日子终于到了,故事也进入了高潮。
1、自由默读,看一看街头发生了什么?说一说。(许许多多的孩子、国王、雄日)
2、演一演,聚焦街头三个“镜头”
镜头一:捧着盛开着鲜花的众多孩子们
镜头二:捧着空花盆的雄日(体悟雄日的心理活动)
镜头三:国王询问雄日“你怎么捧着空花盆呢?”
“你就是我的继承人!”(体会感叹号所表达的语气)
C、跟随时光隧道,来到故事的高潮 (第三自然段)
聚焦街头三个“镜头”, 以学生为主体,
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感受人物的心理活动,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阅读兴趣,活跃课堂
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对人
物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
口语能力。
1、读一读,感觉比较两个问句:
“为什么您让他做继承人呢?”(一般疑问句)
“这样的种子能培育出美丽的鲜花吗?”(反问句)
2、齐读本段,明确故事结尾。
D、穿越时光隧道,来到故事的结尾(第四自然段)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阅读中要求:认识
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因此在分析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的读,反
复读,在读中有所感悟,结合师生问答,
感觉两个问句的区别。
1、通过这个故事,你从雄日的身上学到了什么?
你想对那些捧着美丽花朵的孩子说些什么。
你们有什么话想问问国王吗?
2、你是一个诚实的孩子吗?说一说,你身边的哪些人做了 哪些事,说明他是个诚实的人。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阅读中要求: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结合生活实际,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
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整个分析的过程时刻强调学生回归文
本,联系上下文找答案;同时,通过情景教学法,让学生换位思考,扮演角色,如果自己是故事中的人物会怎么做,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再通过齐读、默读、感情朗读等多种朗读方
法,体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1、“栽种心愿”
师:因为发自内心诚实的品质雄日虽然没种出美丽的花儿,却如愿以偿地继承了国王的皇位,生活中,只要同学们也像雄日一样做个诚实的有心人,也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活动形式:诚实地将自己心中的愿望说出来,写进老师给的空花盆。(大的、小的,近期的,未来的愿望都行)
2、推荐阅读:托尔斯泰《李子核》、包蕾《猪八戒吃西瓜》格林童话《青蛙王子》·····
语文教学最终目的就是凸显四个一:会读
流利的文章,会写漂亮的字,会口语交际,会写通
顺的作文。更高境界的语文应当给人以发自内心真善美的享受,心灵的熏陶与启迪。在本环节中,我强调必须是学生最真挚的情感流露和想实现的愿望。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侧面也让学生学着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通过此环节学生的真挚感情流露,老师很好地了解到学生,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助
于今后对学生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教育。
29.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板书是微型的教案,这堂课的板书一目了然,简明扼要,能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清楚地看出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国王
————————
挑选继承人
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雄日(勤劳、诚实)
其他孩子(不诚实)
发生
发展
高潮
结尾
教学结构板块化:
特级教师薛法根的“组块教学”阅读教学理论,从教学形式上是将线形的教学转变成块状的教学,即在同一个教学活动中,实现多个教学目标,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从教学内容上是将零散的教学内容整合成具有内在联系的内容板块,有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