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七单元习题课件( 图片版 4课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七单元习题课件( 图片版 4课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14 09:00:54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预习卡
谢谢欣赏
21古诗三首
走进课题自主预习第一步
看到诗的题目“出塞”,我猜想
看到诗的题目
“凉州词”,我知道了
诗的题目“夏日绝句”
让我想到了
2《出塞》这首诗的作者是王昌龄,《凉
州词》的作者是王翰,《夏日绝句》的
作者是李清照;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作
者的生平及作品。
1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将领(
jIang)

(将来(jng)
初读课文自主预习第二步
2给下列生字组词
塞(出塞
秦(秦国
征(长征
词(歌词)
催(催促
醉(沉醉)
杰(杰出
亦(亦可)
雄(英雄
项(项目
3将下列字词与其对应的意思连一连
但使
战场
沙场
令,使。

英勇善战的将领。
飞将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①边塞将士们②项羽③良将
(1)《出塞》一诗反映了诗人对驻守边疆
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
再读课文自主预习第三步
诗人希望朝廷选派(③),早日平息
边塞战争,使国家安宁,人民过上安
定生活的美好愿望。
(2)《凉州词》一诗写出了(①)出征前
开怀畅饮,一醉方休的情景,表现了
战争的残酷、无常和将士们将生死置
之度外的豪迈情怀。
(3)《夏日绝句》借古讽今,借赞颂(②)
宁死不屈的气概,讽刺统治者屈辱妥
协的行径,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
怀
2摘抄文中你喜欢的诗句,并读一读。
3拓展:搜集关于战争的古诗词。
38次
o@我将课文认真地朗读了两遍,把课文
读通读顺了。
家长签字
热课堂作业
c0)5
用“V”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出塞(
sal
se)长征(
Zhen
Zheng
秦代(
qIng
an)飞将(
JIang
Iang)
二、看拼音,写词语。
CI
y
ain
chao
cu
cu
词语)(秦朝
催促)
tao
zu
ying
xiong
jie
chu
(陶醉
(英雄)
杰出
、辨字组词。
秦(秦国)
词(歌词
奏(演奏)
司(司令
催(催促)
杰(杰出)
推(推开
杏(杏仁
四、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
序号)
欲:①欲望;②想要,希望;③将要。
欲罢不能(②
欲火焚身(①)
欲速不达(②)摇摇欲坠(③)
1.“凉州词”是唐代的一种曲名
2《出塞》的作者是王昌龄,唐代著
名边塞诗人。
3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
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五、文学常识填空。
、先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再说说诗
句的意思。(共13张PPT)
预习卡
谢谢欣赏
283梅兰芳蓄须
走进课题(自主预习第一步
1.读了课文题目“梅兰芳蓄须”后,我猜

2本文的作者是李大同;查找相关资料
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
初读课文自主预习第二步
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宁可(ning)
要求(yO

宁静(nng)
重要(yo)
2将句中的画线部分替换成文中对应的词
语。(填序号
①沦陷②深居简出③气节
(1)1941年12月香港被敌人占领;失陷
(2)他的民族坚持正义,在敌人或压力面
前不屈服的品质更令人敬佩
(3)梅兰芳在香港住了下来,平日老在家
里待着,很少出门,不再登台。
再读课文自主预习第三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①梅兰芳②拒绝③蓄须明志
课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著名京剧
表演艺术家(①)先生(③),始终(②
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的事,充分
表现了梅兰芳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民族
气节
(υω我将课文认真地朗读了两遍把课文
读通读顺了
家长签字
g、课堂作/业
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V。
蓄须(XXu
纠缠(jj)
被迫(bR0)骚扰(noro)
妄想(
wan
wang)签订(
aan
qian)
二、选词填空。
宣布

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宣告)成立
2梅兰芳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
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
、读句子,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有的甚至说,(只要)签订演出合同,(就)预
支二十两黄金给梅兰芳。但是,无论戏园子老板开出
的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全部拒绝了。他(宁可)
卖房度日,(也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
出(共14张PPT)
预习卡
谢谢欣赏
24"延安,我把你追寻
走进课题(自主预习第一步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和摇篮。看到课
文题目,我想到了
2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延安精神
初读课文自主预习第二步
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
号里。
1.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
(满目琳琅)
2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雨后春笋
3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顶天立地
4形容做事非常果断,丝毫没有迟疑。
(毫不犹豫
再读课文自主预习第三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A.延安精神
B继承、发扬延安精神的重大意义
C.追求延安精神的急切心理
D.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
本文是一首新体诗,共六节。第一、二
节写(C);第三、四节写(D);第五、六
节写(B)。全诗生动而形象地讴歌了
A),抒发了追寻延安精神的急切心情,强
调了在新时期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ω我将课文认真地朗读了两遍,把课文
读通读顺了。
家长签字(
g、课堂作/业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V”。
春笋(
Sun
shun
茅屋(
mgo
mou)
辉煌(
hang
huong)-旦(
dan
dgn)
明媚(
mel
mel)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叮咚)的流水
明媚)的春光
破旧)的茅屋(温热)的土炕
火红)的太阳(金色)的理想
三、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
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反问
2像茁壮成长的小树,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比喻
3.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追寻温
暖,追寻明媚的春光;追寻光明,追寻
火红的太阳
(排比)
四、句子加工厂。
1我追寻延安。(改为比喻句
我追寻延安,像燕子追寻春光
2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
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改为陈述句)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
有了灵魂,不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
飞翔(共25张PPT)
预习卡
谢谢欣赏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走进课题自主预习第一步
1.读了课文题目“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后,我想到
2本文的作者是余心言,课文的主人公
是周恩来;搜集有关资料,了解当时
的社会背景。
初读课文自主预习第二步
1给下列生字组词。
肃(严肃
晰(清晰
振(振奋)胸(胸怀
怀(怀抱)赞(赞叹
效(效果)疑(疑惑)
惑(困惑)凡(非凡)
顾(回顾)
训(训练
斥(训斥
2给下列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
序号)
①向左右两边看。
②远大的志向
③(神情、气氛等)使人感到敬畏的。
④劝解安慰。
(1)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
抱负和胸怀
2)
(2)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
问题。
(③3)
(3)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4)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
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
再读课文自主预习第三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①难以忘怀②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中华不振
课文主要讲述了少年周恩来刚到奉
天,就听伯父叹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
始终(①);后来,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
方目睹中国人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由
此深刻领悟到“(③)”的含义,从而立
志要“(②)”的事情,表现了他的博大
胸怀和远大抱负。
外国人欺凌却无处说理
由此深刻领悟到“(③)”的含义,从而
立志要“(②)”的事
情,表现了他的博
大胸怀和远大抱负。
2找出文中你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并读
3拓展:搜集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
◎我将课文认真地朗读了两遍,把课文
读通读顺了。
家长签字(
热课堂作业
c0)5
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V”。
崛起(qUje)效仿(xojo)
淮南(
hai
hu)师范(
fan
ton)
、看拼音,写词语
yan
su
qing
XI
xiong
huai
严肃)(清晰)
胸怀
yi
huo
xun
chi
zan
tan
(疑惑)(训斥)(赞叹)
三、比一比,再组词。
振(振兴
凡(平凡
(震(震动
几(几个)
「晰(清晰
顾(顾及
淅(淅沥
顽(顽皮)
四、选词填空。
屈辱
耻辱
1.做这种坏事,你不觉得(耻辱)吗?
2.为了复国报仇,勾践默默地忍受着各
种(屈辱)。
清晰
清澈
3沙滩上留下了一串(清晰)的脚印。
4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
蓝绸子。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清晰——(模糊)训斥—(表扬)
惩处—(宽恕)坚定—(动摇)